一节英语绘本故事活动课的教学设计

来源 :广东教学·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8545133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绘本”其学术名称原本为图画书,英文为picture book,绘本作为故事书,核心不在故事,而在故事背后的价值。在绘本阅读教学过程中,要本着以趣为先的原则,整进整出的教学理念,发挥绘本情感教育的特点,充分展示学生个性,搭建表演平台,让即使语言储备量小的低年段学生一样能表演出精彩的故事。
  【关键词】绘本阅读;任务驱动;以生为本;拓展实践;创新表演
  一、背景介绍
  本课是《典范英语1b》的第23课The Big Red Bus。故事中的主人公Kipper 在父亲的陪同下在游乐园愉快玩耍产生的丰富想象,感受西方国家民主、平等、开放的家庭教育方式,以及浓厚的家庭氛围和轻松和谐的亲子关系。故事易于拓展,把以前所学内容融入本课进行加深与巩固,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知识整合能力。
  二、磨课历程
  (一)第一次教学
  1.教学过程
  (1)歌曲热身(Pre-reading)
  上课伊始,教师播放音乐《The Wheels on the Bus》,带领学生边唱边做动作,此环节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在较欢快节奏的音乐律动下,孩子们唱起来,跳起来,达到了预期的热身效果,并在音乐律动中学习到了新词“bus”。
  (2)复习与导入
  通过有趣的动态图复习以前所学过的blue, red, yellow, orange等颜色词汇以及car, tractor, lorry等車辆种类过渡到今天所学的The big red bus。
  T:Look, what’s this?
  Ss: It’s a big red bus.
  呈现故事标题:Lesson 23 The Big Red Bus
  T: Today, let’s learn the story of The Big Red Bus.
  (3)初步感知,听读故事(While-reading)
  利用课件逐幅播放故事图片,并用丰富的表情、生动的英文和适当的肢体语言给学生绘声绘色地讲故事。通过仔细看图、听音,绘声绘色地呈现故事,整体导入故事,使学生体会游乐场游玩的乐趣。
  (4)任务驱动,学习故事
  采用活动形式,让学生通过玩、演、视、听、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及合作等活动方式,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以实现完成任务的目的;同时,让学生感受成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
  [任务1]Golden ears
  播放故事录音,学生认真听音,整体输入故事。培养学生的听力、记忆力以及复述能力。在学生的复述中完成板书设计,引导学生根据单词和图片的提示,完整的复述故事。
  [任务2] I can read
  ①逐图呈现故事,播放录音,学生跟读模仿。引导学生正确的语音语调与词汇的发音。以开火车读,小组读,全班齐读等方式操练故事文本。
  ②Listen and imitate听录音、模仿跟读。让学生翻开课本,听录音,模仿录音跟读。
  ③Read the story in groups 小组朗读课文。小组合作齐读课文。
  通过跟录音朗读、个人朗读、集体朗读,让学生能够绘声绘色地独立朗读故事,培养学生有感情朗读故事的习惯。
  [任务3] I can guess(Post-reading)
  情景迁移,通过多媒体呈现图片的部分,学生猜出图片内容并能说出They went to … Land, it had a lot of ….
  T: Look, what is it?
  Ss: A big yellow bus.
  T: Chip, Biff, Kipper got on the big yellow bus. The big yellow bus set off.
  T: They went to …?
  Ss: They went to …Land, it had a lot of ….
  通过猜图环节在新课中整合以前所学的知识,复习旧知,并为创编新故事做铺垫。
  [任务4] Make a new story
  学生小组合作改编故事,根据表格中的提示,结合所学知识,表演一个新故事。通过故事表演,查看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及掌握情况,让学生能运用今天所学到的知识,培养学生敢读、敢表达、敢表演的自信和勇气。
  (5)Homework
  Listen to the story and read it to your Mum and Dad.通过听录音、向父母读故事,巩固已学知识,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2.课后评析
  听课教师认为,这节课能结合学校正在研究的“生本教育”,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生本课堂教学,让学生在不完全了解故事的情况下当堂较好地掌握了故事中的相关知识点,培养了学生的听、说、读、演等能力。但仔细分析后发现教学中还存在以下不足:
  (1)课前热身的歌曲与复习交通工具环节虽能与课题The Big Red Bus相呼应,但与将要学习的重点词汇和句型无密切联系,且歌曲时间过长,导致学生读、演的时间不足;
  (2)[任务1]的难度较大,在第一次完整的输入故事录音后,请学生根据所听到的内容复述故事内容,此环节无任何图文提示,仅凭记忆,学生难以完成此任务;
  (3)设计游戏[任务3]的目的是操练句型:They went to … land,it had a lot of …. 但图片中并无文本提示,学生需要根据老师的引导来回答问题,且回答问题时只能回答关键词,而不能回答完整的句子;   (4)[任务4]的表演环节对小组的表演能力要求较高,不仅要熟记本课的基本句型,还要有所创新,并把故事补充完整然后与组员配合表演出来。这样的设计削弱了表演能力较弱的学生的表演欲望,导致有个别小组参与表演的积极性不高。
  3. 思考与对策
  在认真研读教材的同时,不仅要完成教学目标,还要深入了解学生学情。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主次分明,难度适中,突出重点,保留足够的操练时间。在第一次教学设计中,时间分配不够合理,有些任务对二年级学生难度较大,应合理调整教学环节,降低任务难度,设置分级任务。
  (二)第二次教学
  1. 教学过程
  (1)紧扣话题,问题导入
  直接用简单的问候提出问题:Do you know how I came here today?
  引出The Big Red Bus和故事的主人公Kipper和Kipper’s Dad。出示第一幅图:One day, Kipper and Dad went to the park. What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
  (2)调整任务难度
  鉴于第一次教学过程中[任务1]、[任务3]和[任务4]存在的问题,在第二次教学中作如下调整:
  [任务1] Golden ears
  第一遍完整地播放故事录音,学生认真听音,整体输入故事。
  第二遍按顺序播放每一幅图的录音,学生根据所听到的录音找到对应的故事图片。
  [任务3]I can guess
  通过多媒体呈现图片的部分,并提供文本提示:They went to … Land, it had a lot of ….引导学生作出完整的回答。
  [任务4]Let’s Act
  任务难度分级,每个小组可以自由选择表演内容,一星难度:Reading dramatically(小组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三星难度:Make a new story(小组创编一个新故事)。
  (3)优化小组操练细节
  在[任务2]的最后一个环节Read the story in groups小组朗读课文中,增加2分钟的练习时间限制,并用PPT呈现时间进度条,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及紧迫感。
  在[任务4] Let’s Act环节增加小组练习时间限制5分钟,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朗读练习或表演排练,为后续的展示保留更加充裕的时间。
  2.课后评析
  与第一次教学相比,本次教学中我更加注重“生本课堂”的实践,把老师应该怎么教的思维转化成学生应该怎么学。通过课前的对话热身,更加自然地过度到本课故事。 调整任务难度后,学生的参与性更高,完成度更好,有效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同时,通过对部分教学环节的调整和优化,使教学过程趋于自然、流畅,学生操练、表演的时间更加充足,孩子们的表演让作为老师的我们意犹未尽。
  三、感悟与启发
  英语新课程标准强调:“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绘本具有丰富的故事内容和强烈的情感陶冶功能,与英语教学的结合顺应了新课程改革发展的需要。小学英语绘本故事活动课的设计应该做到如下几点:挖掘绘本教材,确立教学目标;坚持以生为本,注重学生体验;巧用任务驱动,激发活动欲望;充分提供平台,培养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国青年出版社.典范英语1b[T],2015.5(3)
  [2]程靖涵.记一次会话的磨课历程与感悟[J].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版),2016.6:20-24.
  [3]鲁子问.核心素養视野下的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育[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7.(1).
  [4]黄小玲.小学英语任务型教学的任务设计 [J].商情,2014(13).
  [5] 林萍.浅谈如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M].2003.
  [本文系河源市第三批中小学(幼儿园)教学研究课题《小学英语活动教学的有效性探索》(HY14-0102006)的研究成果]
其他文献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计算机网络在便捷人们日常生活、提高企业生产效益的同时,将其作为一种辅助性教学工作应用到课堂实践教学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极大地提高教育工作者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进而为学生的整体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鉴于此,本文立足新课程高中复习课堂教学,对“微课”应用进行了全面探析。  【关键词】高中数学;“微课”教学;复习课堂;应用策略  一、科学合理地制
【摘要】在基于小组合作的实践中,本文作者通过在普通班中整合思维导图的教学实验,反思在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及总结经验。在初中低年级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结合思维导图的应用,重构小组合作模式,以提升英语教学质量,探讨深化研学后教的改革。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组合作;研学后教;英语教学  由于现阶段大部分的中小学大多进行大班教学,学生的学习能力、兴趣以及学习效果存在一定差距,教师教学的切入点必须把握准确
【摘要】高中生的古典诗歌鉴赏能力是新课程改革下语文学科教学要培养的目标之一。语文老师需要以新课程标准为基础,探究高中生古典诗歌鉴赏能力培养有效性的评级法标准,分析高中生古典诗歌鉴赏能力培养的策略,实现知识与审美的共同提升,为高中语文老师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基于此,本文对高中生古典诗歌鉴赏能力的培养作了系列研究。  【关键词】高中语文;古典诗歌;鉴赏能力  高中的古典诗词教学一直都是教学重点和难点,提
【摘要】美术课教学是贯穿学生不同学习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现在的儿童美术教育也在不断成熟与完善,社会及越来越多的家长日渐清楚地认识到了美术教育在儿童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如今,美术教育不只是让孩子掌握美术技法,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形成独特的洞察力、想象力、创造力等多种综合能力。创意美术教育不同于其他学科,它要求美术教师根据孩子身心发展规律,结合教育心理学,引导和培养孩子发现美、探索美、感悟美、描绘美的能力
【摘要】农村教育的改革关系到我国整体教育水平的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知识经济的突飞猛进,英语作为全世界通用的重要语种,显得越来越重要,掌握好英语这一门重要的语言,能够有效促进我们跟外界的沟通和交流,有利于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因此,如何更好地帮助农村孩子学习英语,掌握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了解英语文化,已成为农村初中教育的重点之一,本文将通过阐述当前农村初中英语教学的现状和所存在的弊端,进
【摘要】朗读是语文教学中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伴有朗朗读书声的校园是美丽的、美好的、有味道的。作为成年人我们可能很容易理解作品内容,运用气息,朗读出作品的味道,但是对于小学生,要想理解得透彻,朗读得有感情可就没那么容易了。那么,我们该如何指导学生把书读好听?如何烹煮出校园的“读书味道”呢?这,值得我们思考和研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方法  笔者一直在小学低年级任教,自认为比较重视朗读的教学,
【摘要】班主任是班级各项工作的主要执行者,是学生在校接触最多的老师。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关心热爱学生是每个班主任的天职。热爱学生,要求班主任竭尽全力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用心教育学生。爱是连接老师与学生心灵的纽带,是一股强大的教育力量。班主任只有热爱学生,才能走进学生的生活,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才能走进学生的心里,体会学生的心理特征、思维特点和智力发展水平。班主任要尊重学生,关心爱护学生,关注后进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学生的发展包括知识的获得,技能形成,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发展,还有思维能力的提高。数学学科如何亮出自己的优势,呈现学科独特的魅力,这是对一线教师的挑战。我们要善于优化教学,让数学学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吸引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并对数学思考成为一种爱好。优秀的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兴趣所在,是形成能力、培养兴趣、增加数学情感的发源地和
宁夏西夏风情园坐落于贺兰山脚下,显得古朴而静谧,走进景区能感受到西夏王朝的历史氣息。游客可以看到笔画繁杂的西夏文字,欣赏西夏陶艺,或漫步在西夏建设特色的风情街、市井街、寨堡等。除此之外,还有气势恢宏的夏辽“河曲之战”实景表演,通过激烈的战争场面,再现西夏王朝的辉煌历史。
【摘要】孩子心思纯净,拥有非常丰富的想象力,他们往往拿起笔想到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随心所欲、漫无边际地画画了。他们会把自己身边所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所有事物,在脑海中进行加工想象,再以非常兴奋的、眉飞色舞的甚至是边画边说的形式,把这种内心的想法跃然于纸上。孩子们这种挖空心思、极尽夸张、随心所欲地表现自己的过程,其实是非常痛快的。这种尽情展现自己创造力、想象力以及征服力绘画对于他们来说也是非常愉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