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从现在开始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1981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教育目标
  通过学会感恩主题班会教育,使学生学会与父母平等沟通,正确认识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和教育,以及可能产生的矛盾,克服“逆反”心理。了解教师工作的特点,积极与教师进行有效的沟通,正确对待教师的表扬与批评,增进与教师的感情。知道孝敬父母和诚实守信是做人的根本,能够尊敬父母和长辈。学会关心、尊重、宽容、理解他人,乐于助人,与人为善。学会感恩,善待他人,谦虚宽容。感恩,来自于心理的满足,来自于对人对事的宽容和理解,来自于一种回报他人和社会的良好心态。感恩,能够促进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尊重,有利于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感恩,使人少些抱怨,少些仇恨,少些对抗,多些宽厚,多些友善,多些快乐,使人有积极的人生观,有健康的心态,能够善待他人的误解与错误。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才会对生活对人生充满希望,才会理智地面对人生旅途中的一切挫折和不幸,才能从容地面对一切思想上的是是非非,才能带来他人对自己的尊重与感激。感恩,善待了自己,也快乐了自己。
  2. 教育重点
  (1)生活中我们为什么要感恩?
  (2)平时我们如何感恩?
  3. 教育难点
  (1)感恩的意义。
  (2)平时我们如何感恩?
  4. 器材准备:笔记本电脑、液晶投影仪、歌曲光碟、功放机一台、无线话筒两只等
  5. 地点:516班教室
  6. 主持人:孟冠一、张丽娟
  7. 过程
  班主任老师:同学们,大家知道,在美国,把每年11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四定为感恩节,在这一天,具有不同信仰和不同背景的人们,会按照习俗前往教堂做感恩祈祷,感谢上苍一年里对自己的恩赐和惠顾。我们中国也有着“感恩”的传统,像“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都是很好的写照,但严峻的现实是,现在有不少中学生令人遗憾地成了不会感恩、只知道汲取的“冷漠一代”。因此我们举行这次以“学会感恩”为主题的班会,希望同学们以此为契机,学会感恩,刻苦学习,拼搏进取,来回报父母、老师和社会。下面请孟冠一、张丽娟和我一起主持这次班会,大家欢迎。
  孟冠一: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中顶撞家长、怨恨家长甚至逃避家庭的现象屡见不鲜;一些学生对教师的帮助、教育很不耐烦,情绪对立的现象时有发生;在我们周围也有一些人,怨天尤人,颓废消极,对社会、对人生充满抱怨,总觉得人生不如意,命运太不公平。为此,有必要对我们的同学进行“学会感恩”的教育。
  张丽娟:毋庸讳言,当今社会,确有许多被物欲所左右的人变得心浮气燥,他们任由精神的家园荒废,不再自信,不再宽容,不再奉献,不再有爱,他们甚至不会感恩,不会感动。2000年浙江金华四中的“徐力弑母”事件、2004年发生在云南大学的“马加爵事件”和今年3月23日郑民生在福建南平实验小学门口杀死多名小学生的恶性事件,就是这种失衡心态所致的悲剧。其实,说到社会的黑暗、世道的不公、个人所受的伤害,这不是只有我们才面对,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在可预见的将来,这些丑陋的东西都不可能被彻底消灭。而同样是面对这些丑陋的现象,不同的人,却拥有完全不同的人生态度。当一个人总认为世道对他不公时,总是自视过高时,他的心态不可能平和。只有自信、坚毅、博爱、宽容、豁达的人,才会享受到生活的幸福。古今中外像贝多芬、甘地、周恩来、海伦·凯勒、玛丽·居里、泰戈尔、曼德拉、焦裕禄等等,他们都对生命进行了最好的诠释,那就是:人不能没有一种对某种不可摧毁的东西的持久信念而生活!
  孟冠一:我们必须学会感恩!
  张丽娟:接下来同学们讨论下面三个问题:
  (1)为什么要感恩父母?
  (2)为什么要感恩老师?
  (3)为什么要感恩自然和身边的人?
  孟冠一:对父母心存感恩,因为他们给予我们生命,让我们健康成长。父母用自己的行动爱我们,父母的爱是低调的、深沉的、无私的。懂得父母的苦心,就应怜惜父母,用实际行动关爱父母、报答父母。我们虽然现在还没有能力为他们做什么,但我们做好自己该做的事,不让父母操心和担心,负起自己的责任,就是对父母一种回报,就是对父母的一种感恩。
  张丽娟:对老师心存感恩,因为他们给了我们教诲,让我们抛却愚昧。现在让我们离不开的除父母外,就是老师了,从幼儿园到现在,有多少老师为我们付出了多少心血,难道我们不应该对老师感恩吗?学校、老师实行一系列措施的目的都是为了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学生能好好做人,好好读书,就是对老师、对学校最大的回报。
  孟冠一:对兄弟姐妹心存感恩,因为他们让我们在这尘世间不再孤单,和我们血脉相连;
  张丽娟:对朋友心存感恩,因为他们给了我们友爱,让我们在孤寂无助时可以倾诉和依赖。除了父母和老师,相处最多的就是同学了,难道对同学也要感恩?答案是肯定的,想想同学们给了你什么样的帮助?
  孟冠一:感谢曾帮助过我们的人,他们用暖暖的心灯让我们发现生命是如此丰厚而富有;
  张丽娟:感谢肯接受我们帮助的人,他们用淡淡的柔弱让我们可以把这份良善续延。
  孟冠一:感激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炼了你的心志;感激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炼了你的心志;感激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了你的见识;感激鞭打你的人, 因为他清除了你的业障;感激遗弃你的人,因为他教导了你应自立;感激绊倒你的人,因为他强化了你的能力;感激斥责你的人,因为他助长了你的定慧。感激一切使你成长的人!
  张丽娟:是的,不论我们走到哪里,不论我们有多大年纪,在父母的心中,我们永远都是最可爱,最需要被保护的孩子。我们不断地接受着他们无私给予的爱的雨露。
  孟冠一:同学们,让我们继续讨论这样三个问题:
  (1)怎样感恩父母?
  (2)怎样感恩老师?
  (3)怎样感恩自然和身边其他的人?
  学生发言后班主任老师小结。
  班主任老师小结:感恩,是一种心态,一种品质,一种艺术。感恩是乐观。感谢困难,感谢挫折,不是乐观吗?感谢对手,感谢敌人,不是乐观吗?对于我们不甚喜欢的一些人和事物,尽量想到它的正面,想到它对我们的有利之处,从而去感谢它,不是乐观吗?所以,感恩,是一种乐观的心态。感恩是礼貌。有人帮助了我们,我们随口说声“谢谢”,可能会给对方心里带来一股暖流。有人为我们付出了许多,我们感谢他,他可能会更加多的帮我们。怀着感恩的心,是有礼貌,是知恩图报。所以,感恩是一种有礼貌的品质。感恩是画笔。学会感恩,生活将变得无比精彩。感恩描绘着生活,将生活中大块的写意,挥洒得酣畅淋漓;将生活中清淡的山水,点缀得清秀飘逸……所以,感恩是一种多样的艺术。
  张丽娟:好,接下来有我们的班杨振、罗鑫鑫给我们带来的感恩小故事。
  首先,请听杨振给我们讲述的《六旬老父捐肾救子》:2003年2月,湖北60岁的农民父亲胡介甫将自己的肾脏移植给了患“尿毒症”的儿子,固执的父亲不容拒绝地告诉儿子胡立新:“没什么比你的命更重要?我宁可自己没命,也不能看着你死!同学们,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下面由罗鑫鑫带来的《年轻母亲舍身救儿》:2004年8月27日下午,沈阳市五里河公园5岁的男孩童童掉进鲨鱼池。35岁的母亲刘燕当时也顾不上将手上的相机和肩上的背包放下,直接跳入鲨鱼池中将儿子救出。刘燕在接受采访时只说了一句话:“儿子就是我一生的全部。”
  班主任老师小结: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品德,是一片肺腑之言。如果人与人之间缺乏感恩之心,必然会导致人际关系的冷淡,所以,每个人都应该学会感恩,这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尤其重要。因为,现在的孩子都是家庭的中心,他们只知有自己,不知爱别人。所以,要让他们学会感恩,其实就是让他们学会懂得尊重他人,对他人的帮助时时怀有感激之心。当孩子们感谢他人的善行时,第一反应常常是今后自己也应该这样做,这就给孩子一种行为上的暗示,让他们从小知道爱别人、帮助别人。
  感恩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本性,是一个人不可磨灭的良知,也是现代社会成功人士健康性格的表现,一个连感恩都不知晓的人必定拥有一颗冷酷绝情的心。在人生的道路上,随时都会产生令人动容的感恩之事。且不说家庭中的,就是日常生活中、工作中、学习中所遇之事、所遇之人给予的点点滴滴的关心与帮助,都值得我们用心去记恩,铭记那无私的人性之美和不图回报的惠助之恩。感恩不仅仅是为了报恩,因为有些恩泽是我们无法回报的,有些恩情更不是等量回报就能一笔还清的,唯有用纯真的心灵去感动去铭记,才能真正对得起给你恩惠的人。
  感恩是尊重的基础。尊重是以自尊为起点,尊重他人、社会、自然、知识,在自己与他人、社会相互尊重以及对自然和谐共处中追求生命的意义,展现、发展自己独立人格。感恩是一切良好非智力因素的精神底色,感恩是学会做人的支点;感恩让世界这样多彩,感恩让我们如此美丽!
  孟冠一:下面请同学全体起立共同演唱歌曲《感恩的心》。
  张丽娟:接下来请我们的班主任总结。
  班主任老师:要成为有德有才的人,就必须养成良好的习惯,做文明的学生。父母养育你们,老师栽培你们,虽然这些是父母与老师应该做的,但大家应该怀揣一颗感恩的心,用心去体会父母、老师对你的好和爱。学会感恩,你才会去帮助应该帮助的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帮助。感谢父母,我们珍惜生命;感谢师长,我们奋力拼搏;感谢朋友,我们携手并进。感谢自然,我们爱护环境;感谢学校,我们为校争光;感谢社会,我们造福社会。感谢对手,因为他使我们更努力;感谢挫折,因为它使我们更坚强。感恩,教会我们宽容,教会我们负起自己的责任。心动不如行动,从现在开始,从身边的小事开始,让我们学会感恩。学会感恩,承担责任,青春无悔!
  8. 课后作业
  (1)周末回家后主动给自己的父母洗一次脚。
  (2)围绕这次主题班会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心得体会。
  
   (徐州高等师范学校)
其他文献
罗素在《西方哲学史》中为浪漫主义思潮专辟一章,重点分析了拜伦。罗素总结说:“浪漫主义运动的特征总的说来,是用审美的标准代替功利的标准。蚯蚓有益,可是不美丽;老虎倒美,却不是有益的东西。达尔文赞美蚯蚓;布雷克赞美老虎。浪漫主义者的道德都有原本属于审美上的动机。但是为刻画浪漫主义者的本色,必须不但考虑审美动机的重要,而且考虑趣味上的变化,这种变化使得他们的审美感和前人的审美感不同。关于这方面,他们爱好
摘 要:在科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利用观察实验的方法,除了可以帮助学生对科学原理进行理解之外,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有助于科学探究意识的提升。文章主要探讨科学教学观察实验的应用实践与教学方法。  关键词:科学教学;观察实验;教学方法;观察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36-0095-01  科学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基础科学知识,而
“PLC基本应用和检修”是一门专业性比较强且理论与实践结合比较紧密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是相当重要的,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和效果。以下是在实际工作中总结的常用的六种教学方法。    一、 任务驱动教学法    在为完成整个课程而必须掌握的概念和知识章节的讲解上,将根据整个教学任务划分为多个子任务通过任务的实现来完成所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例如,在学习PLC的基础知识和原理的过程中要循
人生短暂,如白驹过隙!岁月倥偬中经历的所见所闻却是不少,书之竹帛,譬喻流水沉渣,譬喻行云散记。  去年我编了一个《沧海泛忆》的集子,(三联书店出版)与《行云散记》可谓姊妹篇,因为都写的是生活脚印,友情缅怀,文艺漫谈。  这本《行云散记》的集子内,我选进了三、四十年代的四篇旧作,虽然很粗糙,但写了真实。当时我还年轻,还不世情,还天真;因此顾虑少,下笔敢于直言不讳。比方在“祖母”里,我大胆地批评了父亲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融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等相关内容,旨在促进初中生道德品质、健康心理、法律意识和公民意识的进一步提高,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当前,受考试和升学制度的影响,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逐渐偏离了课程设置的目标。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师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要实现教学目标,教师不仅要重视课堂实效,也同样要注重课后工作。  一、重视课堂效率,加强思想教育 
摘 要: 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阅读与写作是彼此互相关联的整体,在阅读中贯穿写作意识,在写作中强化写作技巧,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阅读能力。  关键词:阅读;写作;互动;能力  古语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事实果真如此吗?一些学生,读了很多书,摘录了很多名言名句,可是下笔就六神无主; 一些学生,平时坚持练笔,可是依然写不出令人满意的作文。  问题出在哪儿?难道传统的观点,“阅读是写作的
编者按:  当今,是一个追梦的时代。中国梦是人民的梦,是亚洲的梦,也是世界的梦。在这个辉煌的追梦时代,人们都会自然地、自觉地、自愿地努力去创意、创造、创业和创新,呈现着“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朝气蓬勃、蒸蒸日上的局面。  这诸多的创造与创新,都有一个共同的支撑点,这就是大智慧。大智慧的核心是社会主义价值观,是中华民族振兴的精神,是创造性思维能力。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曾说
评叶朗的《中国小说美学》    在“五四”以来的中国古典文艺理论研究中,小说理论是一个相当荒芜的领域。不承认中国有什么小说理论,或认为即便有,也不过是只言片语,并无理论性、科学性可言的看法根深蒂固。胡适在一九二七年写的《考证》一文,就曾将金圣叹的小说评点一笔砍倒,说他“用了当时‘选家’评文的眼光来逐句批评《水浒》,遂把一部《水浒》凌迟碎砍,成了一部‘十七世纪眉批夹注的白话文范’!”并指责说:“这种
〔关键词〕生涯规划;高中生;活动设计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8)34-0032-03  【活动理念】  在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预则立,不预则废”,生涯规划显得十分重要。然而现实中很多高中生对于自己今后的人生道路处于迷茫与朦胧的状态,对未来生涯发展抱有无所谓的态度,这样极有可能形成“走一步看一步”的消极心理,从而影响三年的高中学习乃至
〔摘要〕心理健康的维护已成为目前社会各界的关注焦点,朋辈心理互助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形式,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普高是一个有重要意义的学段,如何在此期间有效开展朋辈心理互助,促成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稳定和提升,是一个重要的议题,也是一个难题。本研究以浙江省奉化中学舒心工作坊为例,尝试从团队创建理念、开展模式、反馈机制、评价管理等一系列内容着手,探索一种行之有效的普高生朋辈心理互助团队组织模式。  〔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