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教育目标
通过学会感恩主题班会教育,使学生学会与父母平等沟通,正确认识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和教育,以及可能产生的矛盾,克服“逆反”心理。了解教师工作的特点,积极与教师进行有效的沟通,正确对待教师的表扬与批评,增进与教师的感情。知道孝敬父母和诚实守信是做人的根本,能够尊敬父母和长辈。学会关心、尊重、宽容、理解他人,乐于助人,与人为善。学会感恩,善待他人,谦虚宽容。感恩,来自于心理的满足,来自于对人对事的宽容和理解,来自于一种回报他人和社会的良好心态。感恩,能够促进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尊重,有利于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感恩,使人少些抱怨,少些仇恨,少些对抗,多些宽厚,多些友善,多些快乐,使人有积极的人生观,有健康的心态,能够善待他人的误解与错误。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才会对生活对人生充满希望,才会理智地面对人生旅途中的一切挫折和不幸,才能从容地面对一切思想上的是是非非,才能带来他人对自己的尊重与感激。感恩,善待了自己,也快乐了自己。
2. 教育重点
(1)生活中我们为什么要感恩?
(2)平时我们如何感恩?
3. 教育难点
(1)感恩的意义。
(2)平时我们如何感恩?
4. 器材准备:笔记本电脑、液晶投影仪、歌曲光碟、功放机一台、无线话筒两只等
5. 地点:516班教室
6. 主持人:孟冠一、张丽娟
7. 过程
班主任老师:同学们,大家知道,在美国,把每年11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四定为感恩节,在这一天,具有不同信仰和不同背景的人们,会按照习俗前往教堂做感恩祈祷,感谢上苍一年里对自己的恩赐和惠顾。我们中国也有着“感恩”的传统,像“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都是很好的写照,但严峻的现实是,现在有不少中学生令人遗憾地成了不会感恩、只知道汲取的“冷漠一代”。因此我们举行这次以“学会感恩”为主题的班会,希望同学们以此为契机,学会感恩,刻苦学习,拼搏进取,来回报父母、老师和社会。下面请孟冠一、张丽娟和我一起主持这次班会,大家欢迎。
孟冠一: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中顶撞家长、怨恨家长甚至逃避家庭的现象屡见不鲜;一些学生对教师的帮助、教育很不耐烦,情绪对立的现象时有发生;在我们周围也有一些人,怨天尤人,颓废消极,对社会、对人生充满抱怨,总觉得人生不如意,命运太不公平。为此,有必要对我们的同学进行“学会感恩”的教育。
张丽娟:毋庸讳言,当今社会,确有许多被物欲所左右的人变得心浮气燥,他们任由精神的家园荒废,不再自信,不再宽容,不再奉献,不再有爱,他们甚至不会感恩,不会感动。2000年浙江金华四中的“徐力弑母”事件、2004年发生在云南大学的“马加爵事件”和今年3月23日郑民生在福建南平实验小学门口杀死多名小学生的恶性事件,就是这种失衡心态所致的悲剧。其实,说到社会的黑暗、世道的不公、个人所受的伤害,这不是只有我们才面对,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在可预见的将来,这些丑陋的东西都不可能被彻底消灭。而同样是面对这些丑陋的现象,不同的人,却拥有完全不同的人生态度。当一个人总认为世道对他不公时,总是自视过高时,他的心态不可能平和。只有自信、坚毅、博爱、宽容、豁达的人,才会享受到生活的幸福。古今中外像贝多芬、甘地、周恩来、海伦·凯勒、玛丽·居里、泰戈尔、曼德拉、焦裕禄等等,他们都对生命进行了最好的诠释,那就是:人不能没有一种对某种不可摧毁的东西的持久信念而生活!
孟冠一:我们必须学会感恩!
张丽娟:接下来同学们讨论下面三个问题:
(1)为什么要感恩父母?
(2)为什么要感恩老师?
(3)为什么要感恩自然和身边的人?
孟冠一:对父母心存感恩,因为他们给予我们生命,让我们健康成长。父母用自己的行动爱我们,父母的爱是低调的、深沉的、无私的。懂得父母的苦心,就应怜惜父母,用实际行动关爱父母、报答父母。我们虽然现在还没有能力为他们做什么,但我们做好自己该做的事,不让父母操心和担心,负起自己的责任,就是对父母一种回报,就是对父母的一种感恩。
张丽娟:对老师心存感恩,因为他们给了我们教诲,让我们抛却愚昧。现在让我们离不开的除父母外,就是老师了,从幼儿园到现在,有多少老师为我们付出了多少心血,难道我们不应该对老师感恩吗?学校、老师实行一系列措施的目的都是为了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学生能好好做人,好好读书,就是对老师、对学校最大的回报。
孟冠一:对兄弟姐妹心存感恩,因为他们让我们在这尘世间不再孤单,和我们血脉相连;
张丽娟:对朋友心存感恩,因为他们给了我们友爱,让我们在孤寂无助时可以倾诉和依赖。除了父母和老师,相处最多的就是同学了,难道对同学也要感恩?答案是肯定的,想想同学们给了你什么样的帮助?
孟冠一:感谢曾帮助过我们的人,他们用暖暖的心灯让我们发现生命是如此丰厚而富有;
张丽娟:感谢肯接受我们帮助的人,他们用淡淡的柔弱让我们可以把这份良善续延。
孟冠一:感激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炼了你的心志;感激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炼了你的心志;感激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了你的见识;感激鞭打你的人, 因为他清除了你的业障;感激遗弃你的人,因为他教导了你应自立;感激绊倒你的人,因为他强化了你的能力;感激斥责你的人,因为他助长了你的定慧。感激一切使你成长的人!
张丽娟:是的,不论我们走到哪里,不论我们有多大年纪,在父母的心中,我们永远都是最可爱,最需要被保护的孩子。我们不断地接受着他们无私给予的爱的雨露。
孟冠一:同学们,让我们继续讨论这样三个问题:
(1)怎样感恩父母?
(2)怎样感恩老师?
(3)怎样感恩自然和身边其他的人?
学生发言后班主任老师小结。
班主任老师小结:感恩,是一种心态,一种品质,一种艺术。感恩是乐观。感谢困难,感谢挫折,不是乐观吗?感谢对手,感谢敌人,不是乐观吗?对于我们不甚喜欢的一些人和事物,尽量想到它的正面,想到它对我们的有利之处,从而去感谢它,不是乐观吗?所以,感恩,是一种乐观的心态。感恩是礼貌。有人帮助了我们,我们随口说声“谢谢”,可能会给对方心里带来一股暖流。有人为我们付出了许多,我们感谢他,他可能会更加多的帮我们。怀着感恩的心,是有礼貌,是知恩图报。所以,感恩是一种有礼貌的品质。感恩是画笔。学会感恩,生活将变得无比精彩。感恩描绘着生活,将生活中大块的写意,挥洒得酣畅淋漓;将生活中清淡的山水,点缀得清秀飘逸……所以,感恩是一种多样的艺术。
张丽娟:好,接下来有我们的班杨振、罗鑫鑫给我们带来的感恩小故事。
首先,请听杨振给我们讲述的《六旬老父捐肾救子》:2003年2月,湖北60岁的农民父亲胡介甫将自己的肾脏移植给了患“尿毒症”的儿子,固执的父亲不容拒绝地告诉儿子胡立新:“没什么比你的命更重要?我宁可自己没命,也不能看着你死!同学们,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下面由罗鑫鑫带来的《年轻母亲舍身救儿》:2004年8月27日下午,沈阳市五里河公园5岁的男孩童童掉进鲨鱼池。35岁的母亲刘燕当时也顾不上将手上的相机和肩上的背包放下,直接跳入鲨鱼池中将儿子救出。刘燕在接受采访时只说了一句话:“儿子就是我一生的全部。”
班主任老师小结: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品德,是一片肺腑之言。如果人与人之间缺乏感恩之心,必然会导致人际关系的冷淡,所以,每个人都应该学会感恩,这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尤其重要。因为,现在的孩子都是家庭的中心,他们只知有自己,不知爱别人。所以,要让他们学会感恩,其实就是让他们学会懂得尊重他人,对他人的帮助时时怀有感激之心。当孩子们感谢他人的善行时,第一反应常常是今后自己也应该这样做,这就给孩子一种行为上的暗示,让他们从小知道爱别人、帮助别人。
感恩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本性,是一个人不可磨灭的良知,也是现代社会成功人士健康性格的表现,一个连感恩都不知晓的人必定拥有一颗冷酷绝情的心。在人生的道路上,随时都会产生令人动容的感恩之事。且不说家庭中的,就是日常生活中、工作中、学习中所遇之事、所遇之人给予的点点滴滴的关心与帮助,都值得我们用心去记恩,铭记那无私的人性之美和不图回报的惠助之恩。感恩不仅仅是为了报恩,因为有些恩泽是我们无法回报的,有些恩情更不是等量回报就能一笔还清的,唯有用纯真的心灵去感动去铭记,才能真正对得起给你恩惠的人。
感恩是尊重的基础。尊重是以自尊为起点,尊重他人、社会、自然、知识,在自己与他人、社会相互尊重以及对自然和谐共处中追求生命的意义,展现、发展自己独立人格。感恩是一切良好非智力因素的精神底色,感恩是学会做人的支点;感恩让世界这样多彩,感恩让我们如此美丽!
孟冠一:下面请同学全体起立共同演唱歌曲《感恩的心》。
张丽娟:接下来请我们的班主任总结。
班主任老师:要成为有德有才的人,就必须养成良好的习惯,做文明的学生。父母养育你们,老师栽培你们,虽然这些是父母与老师应该做的,但大家应该怀揣一颗感恩的心,用心去体会父母、老师对你的好和爱。学会感恩,你才会去帮助应该帮助的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帮助。感谢父母,我们珍惜生命;感谢师长,我们奋力拼搏;感谢朋友,我们携手并进。感谢自然,我们爱护环境;感谢学校,我们为校争光;感谢社会,我们造福社会。感谢对手,因为他使我们更努力;感谢挫折,因为它使我们更坚强。感恩,教会我们宽容,教会我们负起自己的责任。心动不如行动,从现在开始,从身边的小事开始,让我们学会感恩。学会感恩,承担责任,青春无悔!
8. 课后作业
(1)周末回家后主动给自己的父母洗一次脚。
(2)围绕这次主题班会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心得体会。
(徐州高等师范学校)
通过学会感恩主题班会教育,使学生学会与父母平等沟通,正确认识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和教育,以及可能产生的矛盾,克服“逆反”心理。了解教师工作的特点,积极与教师进行有效的沟通,正确对待教师的表扬与批评,增进与教师的感情。知道孝敬父母和诚实守信是做人的根本,能够尊敬父母和长辈。学会关心、尊重、宽容、理解他人,乐于助人,与人为善。学会感恩,善待他人,谦虚宽容。感恩,来自于心理的满足,来自于对人对事的宽容和理解,来自于一种回报他人和社会的良好心态。感恩,能够促进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尊重,有利于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感恩,使人少些抱怨,少些仇恨,少些对抗,多些宽厚,多些友善,多些快乐,使人有积极的人生观,有健康的心态,能够善待他人的误解与错误。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才会对生活对人生充满希望,才会理智地面对人生旅途中的一切挫折和不幸,才能从容地面对一切思想上的是是非非,才能带来他人对自己的尊重与感激。感恩,善待了自己,也快乐了自己。
2. 教育重点
(1)生活中我们为什么要感恩?
(2)平时我们如何感恩?
3. 教育难点
(1)感恩的意义。
(2)平时我们如何感恩?
4. 器材准备:笔记本电脑、液晶投影仪、歌曲光碟、功放机一台、无线话筒两只等
5. 地点:516班教室
6. 主持人:孟冠一、张丽娟
7. 过程
班主任老师:同学们,大家知道,在美国,把每年11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四定为感恩节,在这一天,具有不同信仰和不同背景的人们,会按照习俗前往教堂做感恩祈祷,感谢上苍一年里对自己的恩赐和惠顾。我们中国也有着“感恩”的传统,像“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都是很好的写照,但严峻的现实是,现在有不少中学生令人遗憾地成了不会感恩、只知道汲取的“冷漠一代”。因此我们举行这次以“学会感恩”为主题的班会,希望同学们以此为契机,学会感恩,刻苦学习,拼搏进取,来回报父母、老师和社会。下面请孟冠一、张丽娟和我一起主持这次班会,大家欢迎。
孟冠一: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中顶撞家长、怨恨家长甚至逃避家庭的现象屡见不鲜;一些学生对教师的帮助、教育很不耐烦,情绪对立的现象时有发生;在我们周围也有一些人,怨天尤人,颓废消极,对社会、对人生充满抱怨,总觉得人生不如意,命运太不公平。为此,有必要对我们的同学进行“学会感恩”的教育。
张丽娟:毋庸讳言,当今社会,确有许多被物欲所左右的人变得心浮气燥,他们任由精神的家园荒废,不再自信,不再宽容,不再奉献,不再有爱,他们甚至不会感恩,不会感动。2000年浙江金华四中的“徐力弑母”事件、2004年发生在云南大学的“马加爵事件”和今年3月23日郑民生在福建南平实验小学门口杀死多名小学生的恶性事件,就是这种失衡心态所致的悲剧。其实,说到社会的黑暗、世道的不公、个人所受的伤害,这不是只有我们才面对,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在可预见的将来,这些丑陋的东西都不可能被彻底消灭。而同样是面对这些丑陋的现象,不同的人,却拥有完全不同的人生态度。当一个人总认为世道对他不公时,总是自视过高时,他的心态不可能平和。只有自信、坚毅、博爱、宽容、豁达的人,才会享受到生活的幸福。古今中外像贝多芬、甘地、周恩来、海伦·凯勒、玛丽·居里、泰戈尔、曼德拉、焦裕禄等等,他们都对生命进行了最好的诠释,那就是:人不能没有一种对某种不可摧毁的东西的持久信念而生活!
孟冠一:我们必须学会感恩!
张丽娟:接下来同学们讨论下面三个问题:
(1)为什么要感恩父母?
(2)为什么要感恩老师?
(3)为什么要感恩自然和身边的人?
孟冠一:对父母心存感恩,因为他们给予我们生命,让我们健康成长。父母用自己的行动爱我们,父母的爱是低调的、深沉的、无私的。懂得父母的苦心,就应怜惜父母,用实际行动关爱父母、报答父母。我们虽然现在还没有能力为他们做什么,但我们做好自己该做的事,不让父母操心和担心,负起自己的责任,就是对父母一种回报,就是对父母的一种感恩。
张丽娟:对老师心存感恩,因为他们给了我们教诲,让我们抛却愚昧。现在让我们离不开的除父母外,就是老师了,从幼儿园到现在,有多少老师为我们付出了多少心血,难道我们不应该对老师感恩吗?学校、老师实行一系列措施的目的都是为了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学生能好好做人,好好读书,就是对老师、对学校最大的回报。
孟冠一:对兄弟姐妹心存感恩,因为他们让我们在这尘世间不再孤单,和我们血脉相连;
张丽娟:对朋友心存感恩,因为他们给了我们友爱,让我们在孤寂无助时可以倾诉和依赖。除了父母和老师,相处最多的就是同学了,难道对同学也要感恩?答案是肯定的,想想同学们给了你什么样的帮助?
孟冠一:感谢曾帮助过我们的人,他们用暖暖的心灯让我们发现生命是如此丰厚而富有;
张丽娟:感谢肯接受我们帮助的人,他们用淡淡的柔弱让我们可以把这份良善续延。
孟冠一:感激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炼了你的心志;感激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炼了你的心志;感激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了你的见识;感激鞭打你的人, 因为他清除了你的业障;感激遗弃你的人,因为他教导了你应自立;感激绊倒你的人,因为他强化了你的能力;感激斥责你的人,因为他助长了你的定慧。感激一切使你成长的人!
张丽娟:是的,不论我们走到哪里,不论我们有多大年纪,在父母的心中,我们永远都是最可爱,最需要被保护的孩子。我们不断地接受着他们无私给予的爱的雨露。
孟冠一:同学们,让我们继续讨论这样三个问题:
(1)怎样感恩父母?
(2)怎样感恩老师?
(3)怎样感恩自然和身边其他的人?
学生发言后班主任老师小结。
班主任老师小结:感恩,是一种心态,一种品质,一种艺术。感恩是乐观。感谢困难,感谢挫折,不是乐观吗?感谢对手,感谢敌人,不是乐观吗?对于我们不甚喜欢的一些人和事物,尽量想到它的正面,想到它对我们的有利之处,从而去感谢它,不是乐观吗?所以,感恩,是一种乐观的心态。感恩是礼貌。有人帮助了我们,我们随口说声“谢谢”,可能会给对方心里带来一股暖流。有人为我们付出了许多,我们感谢他,他可能会更加多的帮我们。怀着感恩的心,是有礼貌,是知恩图报。所以,感恩是一种有礼貌的品质。感恩是画笔。学会感恩,生活将变得无比精彩。感恩描绘着生活,将生活中大块的写意,挥洒得酣畅淋漓;将生活中清淡的山水,点缀得清秀飘逸……所以,感恩是一种多样的艺术。
张丽娟:好,接下来有我们的班杨振、罗鑫鑫给我们带来的感恩小故事。
首先,请听杨振给我们讲述的《六旬老父捐肾救子》:2003年2月,湖北60岁的农民父亲胡介甫将自己的肾脏移植给了患“尿毒症”的儿子,固执的父亲不容拒绝地告诉儿子胡立新:“没什么比你的命更重要?我宁可自己没命,也不能看着你死!同学们,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下面由罗鑫鑫带来的《年轻母亲舍身救儿》:2004年8月27日下午,沈阳市五里河公园5岁的男孩童童掉进鲨鱼池。35岁的母亲刘燕当时也顾不上将手上的相机和肩上的背包放下,直接跳入鲨鱼池中将儿子救出。刘燕在接受采访时只说了一句话:“儿子就是我一生的全部。”
班主任老师小结: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品德,是一片肺腑之言。如果人与人之间缺乏感恩之心,必然会导致人际关系的冷淡,所以,每个人都应该学会感恩,这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尤其重要。因为,现在的孩子都是家庭的中心,他们只知有自己,不知爱别人。所以,要让他们学会感恩,其实就是让他们学会懂得尊重他人,对他人的帮助时时怀有感激之心。当孩子们感谢他人的善行时,第一反应常常是今后自己也应该这样做,这就给孩子一种行为上的暗示,让他们从小知道爱别人、帮助别人。
感恩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本性,是一个人不可磨灭的良知,也是现代社会成功人士健康性格的表现,一个连感恩都不知晓的人必定拥有一颗冷酷绝情的心。在人生的道路上,随时都会产生令人动容的感恩之事。且不说家庭中的,就是日常生活中、工作中、学习中所遇之事、所遇之人给予的点点滴滴的关心与帮助,都值得我们用心去记恩,铭记那无私的人性之美和不图回报的惠助之恩。感恩不仅仅是为了报恩,因为有些恩泽是我们无法回报的,有些恩情更不是等量回报就能一笔还清的,唯有用纯真的心灵去感动去铭记,才能真正对得起给你恩惠的人。
感恩是尊重的基础。尊重是以自尊为起点,尊重他人、社会、自然、知识,在自己与他人、社会相互尊重以及对自然和谐共处中追求生命的意义,展现、发展自己独立人格。感恩是一切良好非智力因素的精神底色,感恩是学会做人的支点;感恩让世界这样多彩,感恩让我们如此美丽!
孟冠一:下面请同学全体起立共同演唱歌曲《感恩的心》。
张丽娟:接下来请我们的班主任总结。
班主任老师:要成为有德有才的人,就必须养成良好的习惯,做文明的学生。父母养育你们,老师栽培你们,虽然这些是父母与老师应该做的,但大家应该怀揣一颗感恩的心,用心去体会父母、老师对你的好和爱。学会感恩,你才会去帮助应该帮助的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帮助。感谢父母,我们珍惜生命;感谢师长,我们奋力拼搏;感谢朋友,我们携手并进。感谢自然,我们爱护环境;感谢学校,我们为校争光;感谢社会,我们造福社会。感谢对手,因为他使我们更努力;感谢挫折,因为它使我们更坚强。感恩,教会我们宽容,教会我们负起自己的责任。心动不如行动,从现在开始,从身边的小事开始,让我们学会感恩。学会感恩,承担责任,青春无悔!
8. 课后作业
(1)周末回家后主动给自己的父母洗一次脚。
(2)围绕这次主题班会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心得体会。
(徐州高等师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