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铁路工程项目概算清理实际上是建设单位针对初步设计招标的设计概算进行调整,是铁路总公司投资控制的重要环节。然而自2008年以来,铁路建设规模扩大,新成立了很多客运专线项目建设公司,造成了概预算人员的缺乏。这时作为施工单位必须安排工作经验丰富的经核人员积极配合建设单位进行概算清理。本人就施工单位如何配合建设单位进行概算清理工作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概算清理的程序
概算清理的程序是铁路总公司根据工程的进展情况,布置建设单位进行概算清理工作。建设单位为了真实、客观地反映从初步设计到工程竣工时所产生的各种费用,邀请设计单位一道进行全面的清理,同时,施工单位进行全力的配合。清理完成后报铁路总公司进行审查。
施工单位既是概算清理的配合单位,又是费用产生的主体单位,对于施工单位来说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因此,施工单位为了更好的做好此项工作,必须认真组织,对项目实施的内容进行全面的清理。
二、概算清理的内容
在概算清理时,必须了解铁路概算编制程序和投资控制总体原则,明确概算清理的内容,才能最终做好概算清理工作。铁路概算清理内容主要包括:施工图检算、征地拆迁、新增工程、Ⅰ和Ⅱ类变更、政策性调差、其他费用等。
1、施工图投资检算
项目中标并签订总价承包合同后,就不能对产生的差量进行调整。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对招标图纸与实际施工图纸进行对比,发生重大变化或方案改变时及时同设计单位、建设单位沟通,如果涉及到I类设计变更,就要由建设单位另行批复。对施工数量进行清理时,核对蓝图数量是否存在差、错、漏、碰的现象,真实反应施工图数量存在的问题,及时通建设单位、设计院进行沟通,确保施工图数量的准确性。
2、拆迁及征地费用
征地拆迁费用主要是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解决的红线内外的用地、青苗补偿、房屋拆迁、三改及三电迁改、管路迁改等费用。清理的内容与建设单位的要求、建设单位与地方政府协商解决的问题、合同内容等有关。所有清理的内容必须提供可靠的支撑依据,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某客运专用线处在经济开发区,村民的法律意识、经济利益意识较强。在施工过程中由建设单位、地方政府、地方铁办等单位协调解决的问题较多,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投入的征迁费用种类繁多。在清概过程中依据各种不同的性质,从征地补偿、土地复垦、铁路房屋拆迁、地方政府的行政收费、三改工程、管线迁改等方面进行了清理。
3、新增工程
新增工程是指合同清单以外增加的项目,作为建设单位及设计单位来说,是不存在的,一并纳入施工图检算当中。而对施工单位来说就是合同外新增,必须认真清理,分清合同内外。如某客运专线,在合同清单中无室外给排水工程,而初步设计中存在,作为施工单位是新增项目,必须补签合同。
4、Ⅰ、Ⅱ变更的清理
按照变更的种类分为Ⅰ类变更及Ⅱ类变更,Ⅱ类变更又分为Ⅱa及Ⅱb,按照变更管理办法,Ⅱa类是在预备费中列支的,因此应确保Ⅱa类批复的及时性,Ⅱb类变更分为施工单位在风险包干费列支,包干使用。
5、政策性调差
政策性调差按照预算编制的依据、合同约定的情况、铁道部调差文件的要求进行调整。如果是按照铁建设115号文及配套办法编制概算的项目,则按材料价差系数计算价差。如按铁建设113号文及配套办法编制概算的项目,则应按合同约定甲供料的情况、建设单位实际供应的价格进行调整,甲控、自购料,则应按照铁建设〔2009〕46号《关于铁路建设项目实施阶段材料价差调整的指导意见》的材料种类,铁道部经规院发布的《铁路工程建设主要材料价格信息》进行调整,计算时按照当期信息价与编制期概算价之差进行调整。
5.1甲供材料价差
甲供材料通常由建设单位采购,所以必须保证甲供材料的合同单价是动态的。并且要根据甲供材料差=建设单位实际采购材料价格总额-初步设计甲供材料价格总额-I类变更甲供料增加总额。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初步设计时使用的技术、材料会被新生的技术和材料所代替,这就形成了设计数量和实际材料应用数量的上差距。所以在机型调整时要把被替代的材料全部清理,保证采购材料无调整。
对于甲供主材,调差时需要根据材料交货地点,对应原概算中的运杂费一并纳入原材料价中 甲供的辅材,交货地点往往是工地,因此辅材原概算中根据价差系数计算的辅材价差也需要纳入原设计价格价 格 差 调 整 后,还需将材料增加的价格 的 税 金(3.35%) 纳入价差中才是最终材料价差,每个项目在调整时会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和设计者自身的习惯来编制表格,但总体思路都围绕46号文的指导思想。
5.2 甲供设备
甲供设备的调整方法与甲供材料基本上一致,只是甲甲供设备数量和品种特别多,实际采购的型号或产品与初步设计概算时的差异可能较大,因此在调整时需仔细清理,避免漏项
5.3甲控及自购材料
甲控及自购材料价差以批复概算中材料的时間价格算起,以46号文和《铁道部经规院发布的铁工程建设主要材料价格信息》为依据,同时由建设单位根据实际情况提供分年度各工程计价比例,按部颁料价逐一调整各季度价差。对按113号文编制概算的项目,施工合同有风险包干费的,甲控材料价格变化幅度在±5% 以内部分由施工企业承担,超出部分纳入价差。
各季度材料价差=( 施工图材料数量x度完成投资比例) x( 部颁各季度信息价-概算编制期单价);
各季度施工企业承担的风险=( 施工图材料数量x季度完成投资比例x概算编制期单价)x(±5% );
季度可调价差=各季度材料价差-各季度施工企业承担的风险(当各季度价差在施工企业承担风险范围内,不调价差,超出范围则按该公式调整);
可调价差=∑(季度可调价差+季度可调价差X3.35%税金)
5.4 长钢轨焊接费用调整
由于铁路建设项目较多,既有的焊轨基地已不能满足无缝线路铺设的需要 对不能在既有焊轨基地焊接的无缝钢轨,按《铁路建设协调小组第四十七次会议纪要》100m 定尺钢轨焊接单价为4.3 万元/km ,25m定尺钢轨焊接单价5.9543万元/km ,对初步设计的钢轨焊接费用进行调整焊接增加费=4.3X无缝线路铺轨长度=初步设计焊接接头费用。
5.5 其他费用的调整
同时,2012年铁道部又颁布了铁建设【2008】26号文件、铁建设【2009】149号文件、铁建设【2012】2号文件、铁建设【2012】230号文等文件,对工费、有关定额、运费等都有所调整。
6、其他费用
其他费用按照各条铁路线路建设的不同情况,所清理的对象不同,如某铁路线清理了地方行政事业收费、运营单位的配合费等。
三、概算清理的作用
概算清理被批复后,就是结算时的重要依据,因此,概算清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最终的结算费用。同时,也是对过程中的资料进行补充和完善,为过程审价及最终审价提供支撑性材料做了充分的准备。
四、结束语
铁路工程的概算清理工作的系统性很强,在清理的过程中认真配合设计单位和建设单位的工作,并本着真实严谨的工作态度,进行每一项费用的清理。只有这样才能将最真实的情况反映出来,本文通过概算清理进行分析,对整个调查过程的难点进行总结,希望能为广大同行提高帮助。
一、概算清理的程序
概算清理的程序是铁路总公司根据工程的进展情况,布置建设单位进行概算清理工作。建设单位为了真实、客观地反映从初步设计到工程竣工时所产生的各种费用,邀请设计单位一道进行全面的清理,同时,施工单位进行全力的配合。清理完成后报铁路总公司进行审查。
施工单位既是概算清理的配合单位,又是费用产生的主体单位,对于施工单位来说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因此,施工单位为了更好的做好此项工作,必须认真组织,对项目实施的内容进行全面的清理。
二、概算清理的内容
在概算清理时,必须了解铁路概算编制程序和投资控制总体原则,明确概算清理的内容,才能最终做好概算清理工作。铁路概算清理内容主要包括:施工图检算、征地拆迁、新增工程、Ⅰ和Ⅱ类变更、政策性调差、其他费用等。
1、施工图投资检算
项目中标并签订总价承包合同后,就不能对产生的差量进行调整。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对招标图纸与实际施工图纸进行对比,发生重大变化或方案改变时及时同设计单位、建设单位沟通,如果涉及到I类设计变更,就要由建设单位另行批复。对施工数量进行清理时,核对蓝图数量是否存在差、错、漏、碰的现象,真实反应施工图数量存在的问题,及时通建设单位、设计院进行沟通,确保施工图数量的准确性。
2、拆迁及征地费用
征地拆迁费用主要是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解决的红线内外的用地、青苗补偿、房屋拆迁、三改及三电迁改、管路迁改等费用。清理的内容与建设单位的要求、建设单位与地方政府协商解决的问题、合同内容等有关。所有清理的内容必须提供可靠的支撑依据,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某客运专用线处在经济开发区,村民的法律意识、经济利益意识较强。在施工过程中由建设单位、地方政府、地方铁办等单位协调解决的问题较多,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投入的征迁费用种类繁多。在清概过程中依据各种不同的性质,从征地补偿、土地复垦、铁路房屋拆迁、地方政府的行政收费、三改工程、管线迁改等方面进行了清理。
3、新增工程
新增工程是指合同清单以外增加的项目,作为建设单位及设计单位来说,是不存在的,一并纳入施工图检算当中。而对施工单位来说就是合同外新增,必须认真清理,分清合同内外。如某客运专线,在合同清单中无室外给排水工程,而初步设计中存在,作为施工单位是新增项目,必须补签合同。
4、Ⅰ、Ⅱ变更的清理
按照变更的种类分为Ⅰ类变更及Ⅱ类变更,Ⅱ类变更又分为Ⅱa及Ⅱb,按照变更管理办法,Ⅱa类是在预备费中列支的,因此应确保Ⅱa类批复的及时性,Ⅱb类变更分为施工单位在风险包干费列支,包干使用。
5、政策性调差
政策性调差按照预算编制的依据、合同约定的情况、铁道部调差文件的要求进行调整。如果是按照铁建设115号文及配套办法编制概算的项目,则按材料价差系数计算价差。如按铁建设113号文及配套办法编制概算的项目,则应按合同约定甲供料的情况、建设单位实际供应的价格进行调整,甲控、自购料,则应按照铁建设〔2009〕46号《关于铁路建设项目实施阶段材料价差调整的指导意见》的材料种类,铁道部经规院发布的《铁路工程建设主要材料价格信息》进行调整,计算时按照当期信息价与编制期概算价之差进行调整。
5.1甲供材料价差
甲供材料通常由建设单位采购,所以必须保证甲供材料的合同单价是动态的。并且要根据甲供材料差=建设单位实际采购材料价格总额-初步设计甲供材料价格总额-I类变更甲供料增加总额。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初步设计时使用的技术、材料会被新生的技术和材料所代替,这就形成了设计数量和实际材料应用数量的上差距。所以在机型调整时要把被替代的材料全部清理,保证采购材料无调整。
对于甲供主材,调差时需要根据材料交货地点,对应原概算中的运杂费一并纳入原材料价中 甲供的辅材,交货地点往往是工地,因此辅材原概算中根据价差系数计算的辅材价差也需要纳入原设计价格价 格 差 调 整 后,还需将材料增加的价格 的 税 金(3.35%) 纳入价差中才是最终材料价差,每个项目在调整时会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和设计者自身的习惯来编制表格,但总体思路都围绕46号文的指导思想。
5.2 甲供设备
甲供设备的调整方法与甲供材料基本上一致,只是甲甲供设备数量和品种特别多,实际采购的型号或产品与初步设计概算时的差异可能较大,因此在调整时需仔细清理,避免漏项
5.3甲控及自购材料
甲控及自购材料价差以批复概算中材料的时間价格算起,以46号文和《铁道部经规院发布的铁工程建设主要材料价格信息》为依据,同时由建设单位根据实际情况提供分年度各工程计价比例,按部颁料价逐一调整各季度价差。对按113号文编制概算的项目,施工合同有风险包干费的,甲控材料价格变化幅度在±5% 以内部分由施工企业承担,超出部分纳入价差。
各季度材料价差=( 施工图材料数量x度完成投资比例) x( 部颁各季度信息价-概算编制期单价);
各季度施工企业承担的风险=( 施工图材料数量x季度完成投资比例x概算编制期单价)x(±5% );
季度可调价差=各季度材料价差-各季度施工企业承担的风险(当各季度价差在施工企业承担风险范围内,不调价差,超出范围则按该公式调整);
可调价差=∑(季度可调价差+季度可调价差X3.35%税金)
5.4 长钢轨焊接费用调整
由于铁路建设项目较多,既有的焊轨基地已不能满足无缝线路铺设的需要 对不能在既有焊轨基地焊接的无缝钢轨,按《铁路建设协调小组第四十七次会议纪要》100m 定尺钢轨焊接单价为4.3 万元/km ,25m定尺钢轨焊接单价5.9543万元/km ,对初步设计的钢轨焊接费用进行调整焊接增加费=4.3X无缝线路铺轨长度=初步设计焊接接头费用。
5.5 其他费用的调整
同时,2012年铁道部又颁布了铁建设【2008】26号文件、铁建设【2009】149号文件、铁建设【2012】2号文件、铁建设【2012】230号文等文件,对工费、有关定额、运费等都有所调整。
6、其他费用
其他费用按照各条铁路线路建设的不同情况,所清理的对象不同,如某铁路线清理了地方行政事业收费、运营单位的配合费等。
三、概算清理的作用
概算清理被批复后,就是结算时的重要依据,因此,概算清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最终的结算费用。同时,也是对过程中的资料进行补充和完善,为过程审价及最终审价提供支撑性材料做了充分的准备。
四、结束语
铁路工程的概算清理工作的系统性很强,在清理的过程中认真配合设计单位和建设单位的工作,并本着真实严谨的工作态度,进行每一项费用的清理。只有这样才能将最真实的情况反映出来,本文通过概算清理进行分析,对整个调查过程的难点进行总结,希望能为广大同行提高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