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乳腺癌术后护理中的应用

来源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dolph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已跃居中国女性恶性肿瘤前列[1]。手术是乳腺癌治疗的首选方案,但术后如功能锻炼不当,容易发生上肢淋巴结水肿及上肢肩关节活动受限等并发症[2-4]。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是一种前瞻性、系统性的分析方法,通过表格填写确认潜在的失效模式及其效应,计算风险优先指数(PRN)评估其发生度、严重度等,从而实现防患于未然的风险管理目标,改进管理质量。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改良塞丁格技术中减少术中出血和术后24 h渗血的方法。方法将78例行化学治疗的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操作时对照组用手术刀置穿刺点上方与导丝垂直
麻醉生理学是生理学和临床麻醉学之间的桥梁课程。通过授课前导入、授课中穿插、授课后总结以及课下讨论等多种方式,将临床病例引入麻醉生理学教学,不仅加深学生对麻醉生理学知
目的探讨危重患者氧利用率(O2UC)及动脉血乳酸水平变化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2年12月本院重症监护室(ICU)收治的危重症患者75例,分别统计入住ICU时及入住后第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