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朗读训练,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来源 :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hu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了朗读在培养学生说话、写作以及思维能力方面的作用。分析当前初中语文课堂在朗读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探索朗读教学可以采用的方法,并在朗读教学中融入有效的评价,可以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关键词
  语文课堂 朗读教学 朗读方法 朗读评价
  一、当前初中语文课堂在朗读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
  1.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朗读时间。
  不少课堂中,教师讲读的时间过长,留给学生朗读的时间很少,渐渐地,学生就会习惯于在课堂上不读书、只记笔记。长此以往,想发言、想朗读的学生就会越来越少,他们的自主思维能力也会受到极大的禁锢。
  其实,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特别适合朗读的精彩篇章,例如《充满活力的春天》《夏夜》《晚秋的原野》《春》《济南的冬天》《散步》等。这些文章短小精悍、文字优美,非常适合让学生进行朗读。学生通过反复诵读,自己就能体会个中精妙。
  2.朗读形式单一,涉及面窄。
  当前初中语文课堂中最常见的朗读形式是齐读,要么是男生齐读,要么是女生齐读,要么就是全班齐读。有些教师虽然会指定学生朗读,但也总是局限于朗读水平较高的个别学生。这样,绝大多数学生根本无法获得有效的朗读指导,朗读教学质量自然无法得到提升。
  3.朗读要求不明确,评价单一欠科学。
  朗读应有具体的要求。
  例如,余映潮老师在教学《口技》时,就设定了五个朗读环节,分别要求学生“读得流畅响亮”“读得字正腔圆”“读得层次分明”“读得有情有境”“读得有急有缓”。这样的要求很具体,角度也很明确,不难想象,课堂一定是活泼而生动的。
  另外,不少教师的朗读水平很高,但在指导学生朗读上却办法不多,尤其体现为评价语言的单一、欠科学,他们常常会说“你朗读得很有感情”“你的朗读打动了所有同学”“我们仿佛看到了当时的景象,身临其境”……这些评价虽是对学生给予了肯定和赞美,但一段时间后,就会让学生产生审美疲劳。
  二、初中语文课堂进行朗读教学可以采用的方法
  1.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是最直接的朗读教学方式。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各学段的朗读教学目标中,都提出“有感情地朗读”。无论哪个学段,有感情地朗读都可以从模仿开始,因此,教师的范读就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首先必须是一名朗读爱好者,其次要对朗读教学充满热情。即便不能完全做到字正腔圆,至少也要能够入情入境,这样,才能给学生良好的引导。
  2.多种方式的变读是激发学生投身朗读的助力。
  教师在选择朗读方式时,要结合文体特点以及具体的文本内容,综合考虑。
  例如,教学科学小品文时,可以采用变换人称的方式进行灵活的“说读”;教学写人叙事类散文时,可采用“故事轮读”的方式;教学诗词歌赋时,就可以用“赛读”的方式;教学小说戏剧时,则可以让学生扮演文本中的角色,进行“表演朗读”;等等。
  变读既能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也能促进他们思维的内化,从而将我们从“讲个不停、问个没完、练个不止”的疲惫状态中解脱出来,让语文教学回归本真的模样。
  三、要在朗读教学中融入有效的评价
  1.评价要具体且有针对性。
  教师在评价学生的朗读时,一定要具体,要针对他们朗读中的优点及暴露出的问题,给予有针对性的点评。
  例如,教学《童年的朋友》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要求两位学生合作完成“我”与外婆的对话。当他们朗读完毕后,我这样点评:“你们的朗读让我看到了一位宠爱‘我’的慈祥的外婆形象,还有一个在外婆面前可以任意撒娇的3岁的‘我’的形象。”这样的评价规避了“你们读得真好,感情饱满”等常规用语,对学生的朗读给予了较为精准的评价,能对学生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同时激发他们的朗读热情。
  2.评价要概括且有指导性。
  教师在评价学生的朗读时,也要概括,并能对学生进一步的阅读具有指导作用。
  例如,教学《一面》时,我请一位学生朗读文章的最后一部分内容。当他读完后,我夸赞他对“鲁迅先生是同我们一起的”这句话处理得很好,不仅运用了“轻读强调”的方法,而且读得意味深长、“举重若轻”。这样的点评不仅概括评价了这位学生的朗读,而且借助这一诵读案例,向其他学生介绍了“举重若轻”的诵读技巧。此外,我还提出“若是将这句话再放慢语速,也许会让我们感受到余音绕梁的效果”,并让这位学生试着再读一遍,进一步训练了他的朗读能力。
  3.评价姿态要亲切生动。
  教师在评价学生的朗读时,还要注重评价姿态的亲切生动。
  例如,余映潮老师在教学《七颗钻石》时,这样评价学生的诵读:“好听吧!看起来非常简单的一篇童话,没有难词难句,它的旋律却能够浸润我们的心灵。注意重音‘越升越高’,再来一遍!男生要更深沉,女生要更亮丽。”这样的评价语言亲切生动,内容丰富,对学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朗读评价是教师的教学素养由内而外的展露,有效的朗读评价能很好地提升学生的朗读水平。
  语感是对文字的感知能力,是对语言的驾驭能力。语感的培养不是借助理性知识的传授,而更多地在于感和悟。因此,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以读促学,优化课堂教学,帮助学生提升语文素养。
其他文献
艺术教育是高校实施美育的基本途径.艺术教育可以使学生认识感悟艺术的空间层次与技艺手法,提高对形象特征的想像力和理解力,在想像力的发展中培养创造性思维.艺术教育是高校
图书简介  《用服务的态度做教师》  作者:万 玮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内容简介  全书共六辑,分别是知退能进、微恙弥珍、享受担当、心灵成长、保持初心、钟摆原理,作者万玮倾心回答了全国一线教师的36个最感困惑的问题,其中,既有鲜活生动的教育叙事,也有鞭辟入里的理论剖析,还有切合实际的悉心支招……像《让别人欠你》《心灵的成长》《保持初心》《做学生的带头大哥》等诸多精彩篇章,肯定会在读者心中留
采用有限元方法,研究了拱肋横撑对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横向稳定性及横向抗震性能的影响。通过分析,得出了:横撑可以有效增加横向稳定,但横撑加强到一定程度时稳定性增加微小;
【摘 要】探究式教学是目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中重要的一种教学模式,探究题型是其中的一个方向。多种途径解题和将典型例题变式这两种方法能让学生提出问题,然后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以及解决问题,从而获得更多的数学知识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探究题型 多种途径 变式  在课堂教学中,例题教学是重点之一,教者不单单要让学生把例题理解透彻,能运用所学知识点熟练解题,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