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提倡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求教师以发展的眼光来对待教材。允许并倡导教师对教材给定的内容有其自身的理解,对给定内容的意义有其自身的解读,以使给定的内容不断深化为“自己的课程”,实现对教材的创新和开发。现行的小学新标准英语教材是以话题、功能、任务相结合的方式来编排的,每个模块都围绕一个话题,并由对话或短文、词汇与句型、操练与活动以及语音练习与歌谣等多个部分组成。这些丰富教学内容安排为英语教师提供了广阔的发挥和创造空间,在教学中,教师应把教材和学生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转变 “教教材”的传统观念为“用教材教”的教学思想,灵活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同时需注意对教材进行补充或取舍时,不应该影响教材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本文结合个人实践经验,对科学合理地使用小学英语教材,提出一下几点建议。
一、 联系教学实际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补充和替换。
灵活、开放是小学英语教材特点,并且具有一定的弹性和伸缩性,它允许使用者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地取舍和补充。在教材使用过程中,通过教材分析和学生情况分析,教师经常会发现教材内容和实际教学之间的衔接存在不足之处,这时教师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地补充,以使教材的内容更加完整,更符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满足学生的需要。例如,在新标准英语第四册第九模块中,话题功能是为别人描述路线,教材中只有turn left、turn right、go straight on几个表达方法,使语言输出略显单薄,所以我根据教学实际,为学生补充了几组常用的方向性词组以及指令性词组,如:turn back、turn around和stop等,让学生在课堂活动任务中交流应用,从而使课堂教学变得更生动、更形象,激活了学生的情感,促使他们主动进行信息组合和加工,使学生的语言输出更自然、更丰富多彩。
在对教材进行适当地补充的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教材的内容进行适当地替换。在我的教学过程中,对教材内容的替换,多表现为对童谣和歌曲的选择。新标准英语教材中提供的童谣和歌曲固然与教学内容紧密相连,但有些并不适合我所任教学校的学生,或是曲调不太受学生的欢迎和喜爱。所以我根据教材内容的知识特点和学生的兴趣爱好等情况,通过各种渠道(如网络资源或其他版本的教材等),精心为学生选择适合的学习材料来替换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如歌曲Come on baby. I can hear the rain.以及童谣Hello Johnny等等,这些歌谣生动活泼,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拓宽他们的英语视野,使其在学习中感受英语学习的快乐。
二、立足教学过程分析,对教材教学顺序进行调整。
教材的编排顺序固然有其科学的依据,但它并非适应所有的教学活动,更不能照顾到学生个性的需求。教师应注意到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学习状况,对教材内容的顺序进行适当的调整,使其更符合学生的兴趣和能力需求,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以引导学生更有效的学习。
1、模块之间的调整。模块之间的调整是指依据学生的兴趣和认知特点,对各模块的顺序进行调整。例如:模块与模块之间有相关的内容(比如:家人、工作、喜好等),如果教学时将相关内容进行调整,就能帮助学生有效地建构知识体系。再如:教材中某个模块的内容恰巧与学生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如果在语言知识的衔接方面没有太大问题, 就可以提前或延迟教学这个模块,尤其是一些节日或实际生活中的活动相关的内容,像Children’s Day、Sports Day ,Christmas和Spring Festival等,可以根据学校活动或授课日期,由教师对教学时间进行适当的调整。
2、模块内的调整。模块内的调整指教师根据模块内的逻辑顺序,对教学内容作重新调整,从而更好地体现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新标准英语教材中每个模块都有两个单元,这两个单元的内容具有一致性,相辅相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自己的教学设计思路来调整两个单元的教学顺序和教学侧重点。如:在某些低年级的课堂上,第二单元的童谣或歌曲可以调整到第一单元的教学中,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积极地投入到新的学习中;而在高年级教材中出现的篇章教学中,教师则可以将第二单元中,针对第一单元课文的提出的问题调整到第一单元的教学中进行,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形成清晰分明的认知,促进英语思维方式的发展。
3、单元内调整。单元内调整指重新调整和组合某一单元内几个部分的顺序。在新标准英语教材中,每个模块的第一单元内,通常出现的三个活动为:(1)课文或对话(2)重点句式和句型(3)替换练习活动。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设计的具体情况,对这三个环节进行科学地调整,如:在Listen and say部分,学习重点句式和句型之后,进行活动三Practice的替换练习,在学生基本掌握之后,再导入Listen and point环节的课文或对话进行文本学习。而在第二单元的教材中,呈现内容的多是第一单元的延伸,即句型的使用,相关话题的童谣歌曲学习和课堂游戏等等。这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实际学习情况、课程效果和学习兴趣等主客观因素来调整教学顺序,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三、优选教学设计,调整教学活动步骤或方式。
在某些教材内容中,教学活动的难度过高或过低的现象时有发生。如果教师认为某个活动太难。就可以扩展活动的步骤,增加几个准备性或提示性的步骤, 从而降低活动难度。反之,如果活动太容易,教师则可以对原有的活动进行延伸。例如:新标准英语四年级教材中,有学习如何制作Englishnewspaper的内容。在教授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在课文学习之前设计准备性的活动,即先把做报纸的环节讲清楚,让学生理解和体会制作的步骤和事物的逻辑性,之后再进行教材课文内容的教学。这样的方式使学生易学、易记、易用,教学效果好。
教师还应设法拓宽教学资源的途径,可选用其它版本教材中的优秀内容,并充分利用广播电视,音像资料,多媒体,以及报刊、杂志、丰富的网络资源等,采用不同的形式来拓展课堂活动,丰富教学内容,弥补教材中的不足,让学生亲身感受和体验语言及其运用,获得最优发展,并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知识基础。
总之,“课程实施的关键在于教师能否把自己看作课程的创造者,而不仅仅是教材的执行者。”(美国教育学家Lynda Fielstein & Patricia Phelps)教师应深入钻研课程标准、教材、学生,找准三者的连接点,挖掘教材优势,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依据新课程中改善学生学习方式的先进理念,精心设计、大胆探索,深入实践,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全面和谐地发展。
一、 联系教学实际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补充和替换。
灵活、开放是小学英语教材特点,并且具有一定的弹性和伸缩性,它允许使用者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地取舍和补充。在教材使用过程中,通过教材分析和学生情况分析,教师经常会发现教材内容和实际教学之间的衔接存在不足之处,这时教师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地补充,以使教材的内容更加完整,更符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满足学生的需要。例如,在新标准英语第四册第九模块中,话题功能是为别人描述路线,教材中只有turn left、turn right、go straight on几个表达方法,使语言输出略显单薄,所以我根据教学实际,为学生补充了几组常用的方向性词组以及指令性词组,如:turn back、turn around和stop等,让学生在课堂活动任务中交流应用,从而使课堂教学变得更生动、更形象,激活了学生的情感,促使他们主动进行信息组合和加工,使学生的语言输出更自然、更丰富多彩。
在对教材进行适当地补充的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教材的内容进行适当地替换。在我的教学过程中,对教材内容的替换,多表现为对童谣和歌曲的选择。新标准英语教材中提供的童谣和歌曲固然与教学内容紧密相连,但有些并不适合我所任教学校的学生,或是曲调不太受学生的欢迎和喜爱。所以我根据教材内容的知识特点和学生的兴趣爱好等情况,通过各种渠道(如网络资源或其他版本的教材等),精心为学生选择适合的学习材料来替换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如歌曲Come on baby. I can hear the rain.以及童谣Hello Johnny等等,这些歌谣生动活泼,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拓宽他们的英语视野,使其在学习中感受英语学习的快乐。
二、立足教学过程分析,对教材教学顺序进行调整。
教材的编排顺序固然有其科学的依据,但它并非适应所有的教学活动,更不能照顾到学生个性的需求。教师应注意到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学习状况,对教材内容的顺序进行适当的调整,使其更符合学生的兴趣和能力需求,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以引导学生更有效的学习。
1、模块之间的调整。模块之间的调整是指依据学生的兴趣和认知特点,对各模块的顺序进行调整。例如:模块与模块之间有相关的内容(比如:家人、工作、喜好等),如果教学时将相关内容进行调整,就能帮助学生有效地建构知识体系。再如:教材中某个模块的内容恰巧与学生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如果在语言知识的衔接方面没有太大问题, 就可以提前或延迟教学这个模块,尤其是一些节日或实际生活中的活动相关的内容,像Children’s Day、Sports Day ,Christmas和Spring Festival等,可以根据学校活动或授课日期,由教师对教学时间进行适当的调整。
2、模块内的调整。模块内的调整指教师根据模块内的逻辑顺序,对教学内容作重新调整,从而更好地体现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新标准英语教材中每个模块都有两个单元,这两个单元的内容具有一致性,相辅相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自己的教学设计思路来调整两个单元的教学顺序和教学侧重点。如:在某些低年级的课堂上,第二单元的童谣或歌曲可以调整到第一单元的教学中,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积极地投入到新的学习中;而在高年级教材中出现的篇章教学中,教师则可以将第二单元中,针对第一单元课文的提出的问题调整到第一单元的教学中进行,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形成清晰分明的认知,促进英语思维方式的发展。
3、单元内调整。单元内调整指重新调整和组合某一单元内几个部分的顺序。在新标准英语教材中,每个模块的第一单元内,通常出现的三个活动为:(1)课文或对话(2)重点句式和句型(3)替换练习活动。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设计的具体情况,对这三个环节进行科学地调整,如:在Listen and say部分,学习重点句式和句型之后,进行活动三Practice的替换练习,在学生基本掌握之后,再导入Listen and point环节的课文或对话进行文本学习。而在第二单元的教材中,呈现内容的多是第一单元的延伸,即句型的使用,相关话题的童谣歌曲学习和课堂游戏等等。这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实际学习情况、课程效果和学习兴趣等主客观因素来调整教学顺序,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三、优选教学设计,调整教学活动步骤或方式。
在某些教材内容中,教学活动的难度过高或过低的现象时有发生。如果教师认为某个活动太难。就可以扩展活动的步骤,增加几个准备性或提示性的步骤, 从而降低活动难度。反之,如果活动太容易,教师则可以对原有的活动进行延伸。例如:新标准英语四年级教材中,有学习如何制作Englishnewspaper的内容。在教授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在课文学习之前设计准备性的活动,即先把做报纸的环节讲清楚,让学生理解和体会制作的步骤和事物的逻辑性,之后再进行教材课文内容的教学。这样的方式使学生易学、易记、易用,教学效果好。
教师还应设法拓宽教学资源的途径,可选用其它版本教材中的优秀内容,并充分利用广播电视,音像资料,多媒体,以及报刊、杂志、丰富的网络资源等,采用不同的形式来拓展课堂活动,丰富教学内容,弥补教材中的不足,让学生亲身感受和体验语言及其运用,获得最优发展,并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知识基础。
总之,“课程实施的关键在于教师能否把自己看作课程的创造者,而不仅仅是教材的执行者。”(美国教育学家Lynda Fielstein & Patricia Phelps)教师应深入钻研课程标准、教材、学生,找准三者的连接点,挖掘教材优势,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依据新课程中改善学生学习方式的先进理念,精心设计、大胆探索,深入实践,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全面和谐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