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舒地尔防治老年患者蛛网膜下腔出血所致血管痉挛的疗效和安全性

来源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anmom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估应用法舒地尔防治老年患者蛛网膜下腔出血所致血管痉挛的效果。

方法

纳入2015年1月至2018年5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诊治的蛛网膜下腔出血老年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将患者随机分为法舒地尔组(50例)和尼莫地平组(50例),分别给予Rho激酶抑制剂法舒地尔治疗和钙离子通道抑制剂尼莫地平治疗,评估两组患者脑血管痉挛和新增脑梗死病灶情况、日常生活能力、临床预后评分、症状性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率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

结果

治疗后法舒地尔组新发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率和新发脑梗死病灶的发生率分别为2.04%(1/49)、6.12%(3/49),均低于尼莫地平组12.50%(6/48)、20.83%(10/48)(χ2=6.134、6.794,P=0.047、0.033);且法舒地尔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16.09±1.06)分,优于尼莫地平组(22.91±1.6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721,P=0.026)。法舒地尔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08%、2/49)低于尼莫地平组(16.7%、8/4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362,P=0.040)。法舒地尔组患者预后佳的比例83.7%(41/49),略高于尼莫地平组75.0%(36/4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475,P=0.295)。

结论

Rho激酶抑制剂法舒地尔能够有效预防和改善蛛网膜下腔出血引起的脑血管痉挛,有利于提高老年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预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对“青霉素过敏史”主诉患者进行规范化青霉素过敏检测,初步了解我国青霉素过敏现状及特点。方法总结分析2019年9月至2020年8月,因“青霉素过敏史”主诉在华西医院过敏性疾病诊治中心进行规范化青霉素过敏检测患者的临床数据。结果共纳入32例患者,既往青霉素给药前常规皮试阳性者17例(53.1%),使用青霉素后出现“过敏”症状者15例(46.9%)。最终经规范化检测确诊青霉素过敏5例(15.6%),其中3例(60%)根据规范化皮肤试验阳性结果确诊,2例(40%)经激发试验确诊。既往常规青霉素皮试阳性的1
严重过敏反应是一种因肥大细胞及嗜碱性粒细胞源性介质突然释放而导致的急性综合征,累及全身多个器官系统,可以危及生命。其发病机制包括免疫机制和非免疫机制两大类。后者是由于直接刺激肥大细胞及嗜碱性粒细释放介质造成的。而前者可进一步分为IgE介导(最常见),和非IgE介导(包括由IgG或IgM抗体介导的反应,或者由抗原抗体复合物及补体介导的反应)两类。
目的探讨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与老年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住院期间死亡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429例因STEMI入北京医院的年龄≥65岁的老年患者。根据RDW的中位数13.33%将患者分为低RDW组(RDW<13.33%,213例)和高RDW组(RDW≥13.33%,216例)。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病死率的差异,并分析RDW与老年STEMI患者住院期间病死率的关系。结果高R
目的探讨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HR)与老年ST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心肌梗死溶栓风险评分(TIMI)的关系。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2月期间,纳入诊断为STEMI并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患者102例为STEMI组,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正常的患者50例为对照组。然后根据心肌梗死溶栓风险评分(TIMI)将STEMI患者分成两个亚组(低评分组3
目的观察以心肺运动试验为指导制定的个体化运动康复处方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动态血压和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选择2020年1—11月在我院住院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规律服用降压药物治疗的患者60例,数字抽签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和研究组(药物基础上联合个体化的运动康复)各30例,两组患者在研究期间均不调整降压药物。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进行心肺运动试验(CPET)、动态血压监测,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