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尖嘴强夫

来源 :中学生天地(B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123123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午夜
  
  我从厚重的梦境中醒来,却不是清晨,黑夜只有微弱鼻息。撑开的眼皮又很快被袭来的睡意覆盖。我用手肘撑着床板,防止重心不稳会再一次倒下去。
  这样的情况不止一次。
  后来得出的大致时间是午夜12点,浅尝辄止的睡眠每次都以一个撑着床板起身的姿势结束。也不知道什么地方的东西,被午夜的风吹得呼啦啦地响。
  听不清楚的声音,无从分辨那是纸张还是树叶。
  能听清楚的声音,无需分辨,那是妈妈在唤我。她走到我的床边,把一个大瓷碗端到我的面前,被黑暗蒙蔽了面容,所以通常只能听到她连声说:“吃螃蟹了,快趁热吃。”
  那一段时间妈妈在水产公司上夜班,她说每次下班之前,公司里都会有些剩余的缺胳膊断腿的螃蟹,卖价特别便宜,虽然品相差,总归能挑出一些好的来。
  直到现在,我也不知道“特别便宜”的具体价位。也许是放到市场上,会让人萌生“全部买走”的念头来的惊爆价格吧。
  应该还是有些得意的。即使是在午夜,我被唤起,迷迷糊糊的什么也看不见,就熟练地把螃蟹拼命往嘴里塞,蘸不蘸酱油也无所谓,这样的时候。
  “别着急,慢慢吃。”
  “好吃。”
  
  漫画
  
  小学五六年级的时候开始看漫画书。那个时候可供选择的漫画并不多,除了还没改名的《机器猫》、永远也出不完的《七龙珠》以外,《老夫子》算是上课偷着看的不二选择。它的开本小,又没有连续性,可以收放自如。
  早饭妈妈给一块钱。所以隔上四五天,我的书包才能多出一本小开本的漫画。对。这是一件用“所以”来关联的事。
  那时的我似乎特别擅长饿肚子的营生,每次路过香喷喷的蛋糕店都目不斜视,摆出大义凛然的模样。
  于是漫画书取而代之,课桌底下,总是一颠一颠的公交车上,后山的斜坡,阳光只从书的边角漏出一些,翻页的永远是那根被照得熠熠生辉的食指。
  闭上眼,也是红得发烫的世界。
  
  那个时候自己十二三岁。每天不过上学放学。陶醉在这个自己营造的小世界里的年岁,还不知道烦恼什么,争取什么,放弃什么。
  距离现在的十八九岁,不过六年的时间。
  也仍然是每天上学放学,唯一的改变是有了烦恼,学会放弃,争取了又要失去。
  表面看来,并不是很理想的变化。
  
  强夫
  
  这两天台风入境。把阳台上的花花草草统统搬进来。我看着它们排成一排,就像个热热闹闹的仪仗队,能叫得上名字的却也没几种。
  等到半夜,起了很大的风,木头门被吹得一直响。之后还有雨水敲击窗框的细密声音,源源不断的,像要侵蚀什么溶解什么一样。
  我在半睡半醒间,想到从前窝在被子里看漫画书的日子,用牙齿咬住被角,把脸紧紧贴在书页上,分辨那个字到底是“泛”还是“乏”的辛苦感觉历历在目。期间也有野比康夫和他朋友们的故事,但更多的情节模糊、残缺,压在枕头下,成了不是此刻能够随意拿出来检阅的细枝末节。
  黑夜只剩一个寥落的轮廓。我抬起眼,想起你来。
  
  强夫。穿绿色棉布上衣,有时是蓝色。一直是很短的裤子,所以印象中你总是停在夏天。笑的时候,用手支在脑袋后面,向后仰去,嘴巴更是变成了好似剪刀的两片,张开又咬合的模样让人忍不住用手捂住嘴偷笑。
  是你。不被别人关注的,永远只能鲜活地存在于漫画中的毫不起眼的人物,此刻固执又傲慢地出现在我对过往的探寻途中。
  “强夫是有钱人家的小孩子。”
  “被胖虎欺负。又总是欺负野比。讨厌哦。”
  “他好像还会尿床。哈哈。”
  “对了,他的嘴啊,真是……”
  那些嘲笑的话。不想被人知晓的丑事。
  作为主角的一个朋友,十分之一的戏份。或者更少。
  甚至被认定为反面人物,出现在某段嘲讽的对话里。“家境富裕,喜欢炫耀。虽然很难看,却自以为是美男子。十分害怕胖虎,常常帮他一起欺负野比。”
  那些懦弱的,惧怕强者的,想出风头却只能借别人光彩的,自私却善良的念头。
  我醒着的雨天,夜里黑成一片,我伸出五指,什么也没有看见。
  却看见了你。
  
  问题
  
  “你最刻骨铭心的是什么?”
  F问我的问题。他在一棵香樟树下把落叶踩得沙沙作响,别过头来突然问我。
  那个时候我正在听一首歌,歌名是“你还记不记得”。
  我还记得。或者我忘记了。回答不外如是。
  但我有个奇异的想法,把“或者”改成“所以”更恰当吧。
  
  直到现在,看到桌上的大盘子里有卖相特别好的阳澄湖大闸蟹时,也仍然下不了筷子。手会很没出息地瑟瑟抖起来。
  什么叫刻骨铭心。
  午夜被唤起,睡意朦胧,什么也看不见。能够熟练地把螃蟹往嘴里塞,滴下的酱油在床单上快速扩散。
  有天终于被妈妈发现把所有早饭钱都拿去买漫画书,而后居然听到她对街坊说:“我家儿子很喜欢读书的,早饭钱都省下来买书”。
  什么叫刻骨铭心。
  
  后来
  
  你怯懦,骄傲,自私但善良,自我认可又默默无闻。
  你是尖嘴强夫。你是每一个散落在茫茫人海无从寻觅的怀揣简单梦想的人。
  
  虽然都过去好多好多年了。而在更为遥远的好多好多年以后,我还会从一张发黄的书页上看到,那个嘴巴尖尖的笑起来像剪刀的矮小男生,冲着我坏坏地笑。
  “野比这个废柴,机器猫真是浪费在他手里了,胖虎,我们去把机器猫抢来!”
  “但是,他们是好朋友吧。那……还是算了吧。”
其他文献
17岁的我虽然偶尔还像麻雀那样喜欢叽叽喳喳,但终究更喜欢静静地坐在窗前,看明媚春光中的杨花飞舞,看昏黄天空下的行人惨淡。17岁,我躲在尘世的一个角落,开始安静,开始觉得《小王子》是一本好书。  我在半小时里看完了《小王子》,然后用半天的时间黯然神伤,在半年里念念不忘。我常常记起小王子的呢喃:花儿弱不禁风,花儿自顾不暇,她们长刺是为了保护自己。我突然有一种找到知音的感觉,原来世界上还有“玫瑰”和爱她
西风东渐,中学生也过情人节?    ◆ 新闻背景  2月14日,中国传统春节刚过,来自西方的情人节又飘然而至。然而,就在熙熙攘攘的消费浪漫的人群中,我们也看到了不少中学生的身影。男孩女孩们在精心挑选玫瑰,不少人手里拿着各种包装的巧克力准备付款。有两个男生正在选购毛绒玩具,他们小声商量着什么样的玩具是女孩喜欢的。“反正刚过完年,学生都有大把的压岁钱啊!”店员笑得合不拢嘴。    记得作家冯骥才这样说
从前有个脾气很坏的小男孩。一天,他父亲给了他一大包钉子,要求他每发一次脾气都必须用铁锤在他家后院的栅栏上钉一颗钉子。第一天,男孩共在栅栏上钉了37颗钉子。  随着时间的流逝,小男孩渐渐学会了控制自己,每天在栅栏上钉钉子的次数逐渐减少。他发现控制自己的脾气比往栅栏上钉钉子容易多了……最后,小男孩变得不怎么发脾气了。  他把自己的转变告诉了父亲。他父亲又建议说:“如果你能坚持一整天不发脾气,就从栅栏上
6月了,风中带着热烈的阳光味道,  高三的学长已经离开校园去狂欢了。  你坐在教室里不由得羡慕:他们该是多么地幸福呀!  一阵风吹来了栀子花甜蜜的味道,  眼前又浮现出去年在公园里嬉闹的时光。  6月,突然让我多愁善感起来……  不过,有着很多未知的6月总是美好的。
在别人眼里我是一个“文艺妹子”“文科达人”,但实际上,我心里一直有一个“医生梦”。我特别爱看《实习医生格蕾》《妙手情天》《白色巨塔》之类的医疗剧,常常幻想自己穿上白大褂的样子……虽然在学习上一直“文强理弱”,但我也试过在理科方面作一番努力,为自己的梦想拼搏一把。我发现,好像化学对我来说并不算太难,而我对生物尤其感兴趣,还颇有些游刃有余呢,但是物理和数学就十分不给力了。照这种情势,我哪能跟那些理科达
“春天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很好眠,秋多蚊虫冬多雪,一心收拾到明天。”   这是小编上大学时,校园里流传的段子,不知哪位前辈所创,颇有几分古代“明日歌”的味道。但一口咬定”春天不是读书天”,实在教人觉得些许不平、不快啊。   不是么?想想看,春天,多好的季节,这个时候不是读书天,什么时候才是读书天?   可没想到,一听说要聊读书这个话题,我们 中天的读者QQ群顿时“哀鸿遍野”——“编辑哥哥,饶
我小时候偷过东西。有一次去堂嫂家玩的时候,很不懂事地拿了堂嫂家的一双鞋回来。妈妈很生气,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她却让年龄比我更小的弟弟背了黑锅。我躲在里屋,听着外面弟弟抽抽嗒嗒的哭声,感觉很是心疼。我觉得我对不起弟弟。  后来,就渐渐淡忘了这件事。直到去年暑假,我去附近的一家超市帮忙看店。大概是下午吧,我忽然感觉饿了,不知道从哪来的胆子,从货架上拿了点吃的,躲到一个人很少去的角落里,偷偷摸摸地吃起来。
·编读往来·  今天,我们怎样学雷锋?   今年是雷锋同志逝世50周年。全国各地掀起了新一轮学雷锋高潮,但“今天我们怎样学雷锋”却成了一个引发热议的话题。无独有偶,本刊在3月号上刊发了《安猪:公益是怎样变酷的》一文后,也引发了读者们的热烈讨论:   “有人觉得我们90后的孩子太自我,不懂得关心他人。其实,我们只是不喜欢太过花哨的包装,伸手助人对我们来说是常事。”   “我们现在需要的,就是去
你看过《骇客帝国》吗?这本电影片头中的二进制编码一定让你印象深刻吧——0110010101110……作为一名嵌入式软件工程师,这样的逻辑编码就是我每天与机器对话的语言。也许你对嵌入式软件这一名词还比较陌生,其实它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在如今这样一个信息时代,你所使用的每一件电子产品几乎都离不开嵌入式软件。如果将一个产品比作一个人的话,那么外壳硬件是它的躯干,软件便是它的血液和灵魂。  在过去的5年
记者: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站在您的立场,您认为经过一个甲子的建设,我们祖国的最大成就是什么?  黄:我认为最大成就有两点。第一,大大解放了生产力,中国得到了高速发展,让中华民族如今能够比较自豪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第二,社会的主流价值观逐步纳入了对个人价值的评价体系:合理而充分地肯定了个人价值,也就是逐步地“以人为本”了。  记者:您认为,对于经历了这60年风风雨雨的祖国来说,在今后的发展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