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午夜
我从厚重的梦境中醒来,却不是清晨,黑夜只有微弱鼻息。撑开的眼皮又很快被袭来的睡意覆盖。我用手肘撑着床板,防止重心不稳会再一次倒下去。
这样的情况不止一次。
后来得出的大致时间是午夜12点,浅尝辄止的睡眠每次都以一个撑着床板起身的姿势结束。也不知道什么地方的东西,被午夜的风吹得呼啦啦地响。
听不清楚的声音,无从分辨那是纸张还是树叶。
能听清楚的声音,无需分辨,那是妈妈在唤我。她走到我的床边,把一个大瓷碗端到我的面前,被黑暗蒙蔽了面容,所以通常只能听到她连声说:“吃螃蟹了,快趁热吃。”
那一段时间妈妈在水产公司上夜班,她说每次下班之前,公司里都会有些剩余的缺胳膊断腿的螃蟹,卖价特别便宜,虽然品相差,总归能挑出一些好的来。
直到现在,我也不知道“特别便宜”的具体价位。也许是放到市场上,会让人萌生“全部买走”的念头来的惊爆价格吧。
应该还是有些得意的。即使是在午夜,我被唤起,迷迷糊糊的什么也看不见,就熟练地把螃蟹拼命往嘴里塞,蘸不蘸酱油也无所谓,这样的时候。
“别着急,慢慢吃。”
“好吃。”
漫画
小学五六年级的时候开始看漫画书。那个时候可供选择的漫画并不多,除了还没改名的《机器猫》、永远也出不完的《七龙珠》以外,《老夫子》算是上课偷着看的不二选择。它的开本小,又没有连续性,可以收放自如。
早饭妈妈给一块钱。所以隔上四五天,我的书包才能多出一本小开本的漫画。对。这是一件用“所以”来关联的事。
那时的我似乎特别擅长饿肚子的营生,每次路过香喷喷的蛋糕店都目不斜视,摆出大义凛然的模样。
于是漫画书取而代之,课桌底下,总是一颠一颠的公交车上,后山的斜坡,阳光只从书的边角漏出一些,翻页的永远是那根被照得熠熠生辉的食指。
闭上眼,也是红得发烫的世界。
那个时候自己十二三岁。每天不过上学放学。陶醉在这个自己营造的小世界里的年岁,还不知道烦恼什么,争取什么,放弃什么。
距离现在的十八九岁,不过六年的时间。
也仍然是每天上学放学,唯一的改变是有了烦恼,学会放弃,争取了又要失去。
表面看来,并不是很理想的变化。
强夫
这两天台风入境。把阳台上的花花草草统统搬进来。我看着它们排成一排,就像个热热闹闹的仪仗队,能叫得上名字的却也没几种。
等到半夜,起了很大的风,木头门被吹得一直响。之后还有雨水敲击窗框的细密声音,源源不断的,像要侵蚀什么溶解什么一样。
我在半睡半醒间,想到从前窝在被子里看漫画书的日子,用牙齿咬住被角,把脸紧紧贴在书页上,分辨那个字到底是“泛”还是“乏”的辛苦感觉历历在目。期间也有野比康夫和他朋友们的故事,但更多的情节模糊、残缺,压在枕头下,成了不是此刻能够随意拿出来检阅的细枝末节。
黑夜只剩一个寥落的轮廓。我抬起眼,想起你来。
强夫。穿绿色棉布上衣,有时是蓝色。一直是很短的裤子,所以印象中你总是停在夏天。笑的时候,用手支在脑袋后面,向后仰去,嘴巴更是变成了好似剪刀的两片,张开又咬合的模样让人忍不住用手捂住嘴偷笑。
是你。不被别人关注的,永远只能鲜活地存在于漫画中的毫不起眼的人物,此刻固执又傲慢地出现在我对过往的探寻途中。
“强夫是有钱人家的小孩子。”
“被胖虎欺负。又总是欺负野比。讨厌哦。”
“他好像还会尿床。哈哈。”
“对了,他的嘴啊,真是……”
那些嘲笑的话。不想被人知晓的丑事。
作为主角的一个朋友,十分之一的戏份。或者更少。
甚至被认定为反面人物,出现在某段嘲讽的对话里。“家境富裕,喜欢炫耀。虽然很难看,却自以为是美男子。十分害怕胖虎,常常帮他一起欺负野比。”
那些懦弱的,惧怕强者的,想出风头却只能借别人光彩的,自私却善良的念头。
我醒着的雨天,夜里黑成一片,我伸出五指,什么也没有看见。
却看见了你。
问题
“你最刻骨铭心的是什么?”
F问我的问题。他在一棵香樟树下把落叶踩得沙沙作响,别过头来突然问我。
那个时候我正在听一首歌,歌名是“你还记不记得”。
我还记得。或者我忘记了。回答不外如是。
但我有个奇异的想法,把“或者”改成“所以”更恰当吧。
直到现在,看到桌上的大盘子里有卖相特别好的阳澄湖大闸蟹时,也仍然下不了筷子。手会很没出息地瑟瑟抖起来。
什么叫刻骨铭心。
午夜被唤起,睡意朦胧,什么也看不见。能够熟练地把螃蟹往嘴里塞,滴下的酱油在床单上快速扩散。
有天终于被妈妈发现把所有早饭钱都拿去买漫画书,而后居然听到她对街坊说:“我家儿子很喜欢读书的,早饭钱都省下来买书”。
什么叫刻骨铭心。
后来
你怯懦,骄傲,自私但善良,自我认可又默默无闻。
你是尖嘴强夫。你是每一个散落在茫茫人海无从寻觅的怀揣简单梦想的人。
虽然都过去好多好多年了。而在更为遥远的好多好多年以后,我还会从一张发黄的书页上看到,那个嘴巴尖尖的笑起来像剪刀的矮小男生,冲着我坏坏地笑。
“野比这个废柴,机器猫真是浪费在他手里了,胖虎,我们去把机器猫抢来!”
“但是,他们是好朋友吧。那……还是算了吧。”
我从厚重的梦境中醒来,却不是清晨,黑夜只有微弱鼻息。撑开的眼皮又很快被袭来的睡意覆盖。我用手肘撑着床板,防止重心不稳会再一次倒下去。
这样的情况不止一次。
后来得出的大致时间是午夜12点,浅尝辄止的睡眠每次都以一个撑着床板起身的姿势结束。也不知道什么地方的东西,被午夜的风吹得呼啦啦地响。
听不清楚的声音,无从分辨那是纸张还是树叶。
能听清楚的声音,无需分辨,那是妈妈在唤我。她走到我的床边,把一个大瓷碗端到我的面前,被黑暗蒙蔽了面容,所以通常只能听到她连声说:“吃螃蟹了,快趁热吃。”
那一段时间妈妈在水产公司上夜班,她说每次下班之前,公司里都会有些剩余的缺胳膊断腿的螃蟹,卖价特别便宜,虽然品相差,总归能挑出一些好的来。
直到现在,我也不知道“特别便宜”的具体价位。也许是放到市场上,会让人萌生“全部买走”的念头来的惊爆价格吧。
应该还是有些得意的。即使是在午夜,我被唤起,迷迷糊糊的什么也看不见,就熟练地把螃蟹拼命往嘴里塞,蘸不蘸酱油也无所谓,这样的时候。
“别着急,慢慢吃。”
“好吃。”
漫画
小学五六年级的时候开始看漫画书。那个时候可供选择的漫画并不多,除了还没改名的《机器猫》、永远也出不完的《七龙珠》以外,《老夫子》算是上课偷着看的不二选择。它的开本小,又没有连续性,可以收放自如。
早饭妈妈给一块钱。所以隔上四五天,我的书包才能多出一本小开本的漫画。对。这是一件用“所以”来关联的事。
那时的我似乎特别擅长饿肚子的营生,每次路过香喷喷的蛋糕店都目不斜视,摆出大义凛然的模样。
于是漫画书取而代之,课桌底下,总是一颠一颠的公交车上,后山的斜坡,阳光只从书的边角漏出一些,翻页的永远是那根被照得熠熠生辉的食指。
闭上眼,也是红得发烫的世界。
那个时候自己十二三岁。每天不过上学放学。陶醉在这个自己营造的小世界里的年岁,还不知道烦恼什么,争取什么,放弃什么。
距离现在的十八九岁,不过六年的时间。
也仍然是每天上学放学,唯一的改变是有了烦恼,学会放弃,争取了又要失去。
表面看来,并不是很理想的变化。
强夫
这两天台风入境。把阳台上的花花草草统统搬进来。我看着它们排成一排,就像个热热闹闹的仪仗队,能叫得上名字的却也没几种。
等到半夜,起了很大的风,木头门被吹得一直响。之后还有雨水敲击窗框的细密声音,源源不断的,像要侵蚀什么溶解什么一样。
我在半睡半醒间,想到从前窝在被子里看漫画书的日子,用牙齿咬住被角,把脸紧紧贴在书页上,分辨那个字到底是“泛”还是“乏”的辛苦感觉历历在目。期间也有野比康夫和他朋友们的故事,但更多的情节模糊、残缺,压在枕头下,成了不是此刻能够随意拿出来检阅的细枝末节。
黑夜只剩一个寥落的轮廓。我抬起眼,想起你来。
强夫。穿绿色棉布上衣,有时是蓝色。一直是很短的裤子,所以印象中你总是停在夏天。笑的时候,用手支在脑袋后面,向后仰去,嘴巴更是变成了好似剪刀的两片,张开又咬合的模样让人忍不住用手捂住嘴偷笑。
是你。不被别人关注的,永远只能鲜活地存在于漫画中的毫不起眼的人物,此刻固执又傲慢地出现在我对过往的探寻途中。
“强夫是有钱人家的小孩子。”
“被胖虎欺负。又总是欺负野比。讨厌哦。”
“他好像还会尿床。哈哈。”
“对了,他的嘴啊,真是……”
那些嘲笑的话。不想被人知晓的丑事。
作为主角的一个朋友,十分之一的戏份。或者更少。
甚至被认定为反面人物,出现在某段嘲讽的对话里。“家境富裕,喜欢炫耀。虽然很难看,却自以为是美男子。十分害怕胖虎,常常帮他一起欺负野比。”
那些懦弱的,惧怕强者的,想出风头却只能借别人光彩的,自私却善良的念头。
我醒着的雨天,夜里黑成一片,我伸出五指,什么也没有看见。
却看见了你。
问题
“你最刻骨铭心的是什么?”
F问我的问题。他在一棵香樟树下把落叶踩得沙沙作响,别过头来突然问我。
那个时候我正在听一首歌,歌名是“你还记不记得”。
我还记得。或者我忘记了。回答不外如是。
但我有个奇异的想法,把“或者”改成“所以”更恰当吧。
直到现在,看到桌上的大盘子里有卖相特别好的阳澄湖大闸蟹时,也仍然下不了筷子。手会很没出息地瑟瑟抖起来。
什么叫刻骨铭心。
午夜被唤起,睡意朦胧,什么也看不见。能够熟练地把螃蟹往嘴里塞,滴下的酱油在床单上快速扩散。
有天终于被妈妈发现把所有早饭钱都拿去买漫画书,而后居然听到她对街坊说:“我家儿子很喜欢读书的,早饭钱都省下来买书”。
什么叫刻骨铭心。
后来
你怯懦,骄傲,自私但善良,自我认可又默默无闻。
你是尖嘴强夫。你是每一个散落在茫茫人海无从寻觅的怀揣简单梦想的人。
虽然都过去好多好多年了。而在更为遥远的好多好多年以后,我还会从一张发黄的书页上看到,那个嘴巴尖尖的笑起来像剪刀的矮小男生,冲着我坏坏地笑。
“野比这个废柴,机器猫真是浪费在他手里了,胖虎,我们去把机器猫抢来!”
“但是,他们是好朋友吧。那……还是算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