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67年,我们在筛选由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合成的5-硝基呋喃-2-乙烯-1、3、4-恶二唑类化合物时,发现其中一些化合物对日本血吸虫童虫及成虫均有一定的作用。后来我们在进一步研究这类化合物的结构与疗效的关系时,观察到我所合成的反式-5-乙酰氨基-3-[2-(5-硝基-2-呋喃)-乙烯]-1、2、4-恶二唑(简称呋喃烯唑,编号S72055)对日本血吸虫童虫及成虫具有明显的杀灭作用,于是对它的毒性及疗效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并与呋喃丙胺(F 30066)相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