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意识培养的“项目—探究—创新”教学模式探索——以《网络媒体制作》课程为例

来源 :教育信息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cxue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意识是信息技术核心素养之一,是其他三个核心素养的发展前提。它指的是主动取得、判断、应用信息的意识,能够帮助人们培养数字化生存能力,自觉适应信息化时代趋势。网络信息良莠不齐,对信息的判断与应用是中职学生所缺乏的能力。文章分析了中职《网络媒体制作》课程当前存在的问题,根据教学问题及学生特征,探讨基于信息意识“项目-探究-创新”的教学模式,创设融合时代的情景项目学习活动。经过教学实践以及问卷分析得出,该教学模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信息意识、学习动机和兴趣,而且提高了教学质量,融合了主流文化需求,提升了学生的捕捉信息能力。
其他文献
基于CMDS 2012-2018和年鉴数据,本文采用Arcgis可视化和Stata回归分析可知:空间分布上,边境县域流动人口居留意愿总体走低,与内地呈“剪刀差”趋势,局地分为“虚空化型”“稳定型”“波动型”和“聚集型”;经济聚集高于人口聚集的县域居留意愿更高。人群分型上,边境县域多吸引受教育程度低的人口。流动范围上,迁入以省内跨市流动为主,迁出以向东部跨省为主。影响因素的历时变化上,个人社会特征作
以迁安中化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2×55孔JN60-82型焦炉匹配的140t/h干熄炉为例,总结在环保管控期间延长炭化时间后干熄焦低负荷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行业经验,从运行参数控制、环保治理、耐材管理等方面探索干熄焦低负荷稳定运行规律,可为不能满足正常生产负荷情况下干熄焦的运行管理及生产组织提供参考。
<正>主持人话语:《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明确提出"完善教育质量标准体系,制定覆盖全学段、体现世界先进水平、符合不同层次类型教育特点的教育质量标准",基础教育阶段学校的现代化是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基础工程,其致力于自身现代化的过程,亦是一种探寻和追求学校现代化标准的过程。华东师范大学课题组自2016年起开始了学校现代化标准的研制与试验研究,本专题呈现的三篇文章,是近年来课题组深入研究所产出的阶段性成
期刊
病理学是医学教育中的主要学科之一,形态学实验课在病理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目前传统病理大体标本实验课教学存在病变细微不易观察、大体标本数量少、学生观察时间短等弊端。使用二维码技术进行病理学大体标本数据库的建立并应用在病理实验课教学当中,改善了目前病理实验课教学现状的不足,并为实现病理实验课网络教育、建设实验课在线课堂及教育资源共享奠定了基础。
低碳环保型材料正在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植物油来源广,价格低,其含有的柔性长链和特殊基团能够对环氧树脂起到增韧和改性作用,能够在保持环氧树脂本身优异机械性能、耐化学性、尺寸稳定性的同时,有效改进其脆性大、冲击强度低等缺点。高纯度紫苏α-亚麻酸乙酯具有很好的医疗保健作用,然而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脂肪酸乙酯副产物。本研究以紫苏α-亚麻酸乙酯纯化加工过程产生的副产物为基础原料,对其环氧化改性及固化工艺进行
选取2017—2021年贵州省所有4A级及以上景区为研究对象,采用最邻近指数、核密度分析、标准椭圆差等方法,通过ArcGIS软件对其空间结构演变进行定性、定量描述。结果表明:2017—2021年4A级及以上景区数量增长幅度大,2021年达到了173个,呈集聚性分布;4A级及以上景区集中分布在中部,且以中部为核心向周边拓展;4A级及以上景区形成以贵阳、安顺为中心的高密度集聚带,集聚方向大体呈东北—西
伴随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成像技术的逐步发展与完善,SAR图像在军事目标监测、国土资源、农业林业、地球资源勘探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多个领域中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随着计算机内存、显卡等迎来更新换代,计算机的计算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深度学习图像识别算法研究也就随之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基于深度学习的SAR图像识别算法越来越成熟,但是传
便利店作为城市零售商业的主要载体,其合理的空间分布对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畅通经济循环至关重要。基于南京市POI数据,运用核密度估计、缓冲区分析、有序多分类Logistic等研究方法,探讨南京市便利店空间分布特征及区位选择成因。研究发现:(1)南京市便利店空间分布总体呈现“一主多副”的不均衡发展格局,集中分布在江南主城区,小范围聚集在江北新主城区,低密度零星分布在副城区;(2)基于道路格网单元、地铁站
为解决无人水面艇(Unmanned Surface Vessel, USV)航行数据在信息多样化、来源不一、存储格式不同、难以共享等问题,利用数据库技术,建立USV性能测试与分析系统。对该系统进行数据预处理、数据库整体设计和数据表结构设计,完成USV航行状态监测数据的集中管理。该系统为PC端和云服务平台提供数据可视化、航迹查询和历史数据查询等功能服务,可实现USV航行状态的多点实时监测。
京张高速铁路是我国首条设计时速350 km的智能化高速铁路。京张高速铁路建成了基于建筑信息模型(BIM)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工程管理平台,实现数据自动采集和信息互联。为了充分发挥“建管并用”的思想,基于该管理平台融合铁路北斗应用服务平台、动车自然灾害监测系统和地震预警系统,首次提出把空地一体化系统监测数据注入“数字孪生”体中,构建一种基于BIM+GIS的“数字孪生”投射物理实体的智能京张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