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澄江喀斯特湿地沉水植物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

来源 :生态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j92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沉水植物是水生生态系统中重要的初级生产者。当前有关沉水植物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非喀斯特区,而在喀斯特区的相关研究较为缺乏。因此,以广西澄江喀斯特典型湿地中的7种沉水植物为研究对象,分析沉水植物地上部分及底泥的碳(C)、氮(N)、磷(P)化学计量特征。结果显示,(1)7种沉水植物地上部分总碳、总氮和总磷平均含量最大值均出现在小茨藻(Najas minor)分别为(325.4±5.01) g/kg、(33.07±1.59) g/kg和(3.79±0.16) g/kg; C∶N、C∶P、N∶P
其他文献
近年来人类活动显著改变了陆地生态环境,城市化作为人类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陆地生态环境中的水环境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以杭州市作为研究区,以京杭运河杭州段为研究对象,在对水质监测点建立不同半径缓冲区的基础上,分析了城市景观格局对河网水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1)京杭运河杭州段城市景观和农村景观镶嵌分布,河网水系发达,景观破碎化程度高,斑块形状复杂多变,城乡交错带特征典型,人类活动强度高低分化明显;(
食品包装材料主要来源于塑料、金属、纸、玻璃等,其中塑料占25%。由于塑料材料难以降解,塑料废弃物已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2021年“最严限塑令”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作为对塑料最具替代潜力的可生物降解材料受到了广泛关注。开发可生物可降解材料能够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符合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植物纤维是一种分布广泛、价格低廉、可生物降解的天然高分子材料,是食品包装材料的理想原料。本文主要介绍了植物纤维在食品包装材料中的应用,并对其研究成果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干旱、半干旱区沙漠化强烈影响动植物分布及多样性,地表甲虫是荒漠中主要的动物类群,它们对沙漠化引起的植被和土壤环境变化响应十分敏感。鉴于此,以河西走廊中部张掖绿洲外围的天然固沙植被区作为研究区,依据沙漠化发育程度选择流动沙丘(ASD)、丘间低地(IL)、半固定(SFSD)和固定沙丘(FSD)4种生境,调查了地表甲虫群落组成及影响甲虫分布的植被和土壤环境。研究发现,4种生境地表甲虫群落组成明显不同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