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2009年,应对金融危机给煤炭企业带来的冲击和影响,我们更应认清形势,积极采取节支降成措施,进一步加强材料费成本控制。废旧材料物资的管理,无疑变得更加重要,特别是废材料物资的管理机制,还有待建立和完善。
一、当前废旧材料物资处理管理现状
旧观念里,废旧物资是指废弃的和陈旧的(东西),生产过程中剩下来的对本生产过程无用的东西。废旧物资由于在矿井使用价值不大,人们对它的重视程度较之新品是大为削减,所以,在报损报废物资的管理上,除了专职管理员外,关注者很少,回收、堆码存放、修旧利废、价值再生等一系列管理问题就显得粗放,即使有些材料物资回收了,后期管理处置也非常随意,有的甚至零乱入放在露天场所,降低了回收再利的价值。
其实,废旧也是一种资源,只是不被人们所关注,很长时间一直秉持着旧货即丢、废品即扔的传统思想。一些材料物资虽然从生产过程中因科技的进步或环节的改造优化而退出来,作为了暂时性的报废物资,但其本身的价值并没有完全消失,有的甚至还可以利旧利废使用转化灾现新的价值,提高物资的使用率、利用率、变废为宝,而且这些“宝贝”有一定的经济价值,是一种变废为宝的“生财之道”。如一些金属管、板,如稍事整形处理,就可当利旧板材作锚杆垫板、堵板、安装垫铁之用。在当前提倡节能环保、低碳低耗的大环境下,废旧物资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二、废旧材料物资处理操作程序亟须规范
1 处理废旧物资应当遵循两大优先原则。及时处理废旧材料物资,有利于促进内部市场的有效运行,盘活闲置积压资产,提高整体经济效益,提升物资管理水平。任何企业在这一周期内,都需要适时处理一些废旧物资,这是提高场所空间利用率的需要。因而我们需要建立健全废旧材料物资处理的监督管理机构。同时,处理废旧材料物资必须遵循两大原则。
(1)价格优先的原则,处理废旧材料物资要体现价格优先的第一性,把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同时,对大宗废旧材料物资可以采用招投标的方式来处理。通过招标,把废旧物资卖到最高价,降低了损失。
(2)是先内后外的原则,所有废旧材料物资,首先要满足我们内部的修旧利废使用,能修旧的一定要先修旧,然后再对外处理,尽量使价值再生转化最大化。如我公司规定必修品种为电煤钻、凿岩机、矿车、中部槽、成品链、刮板、皮带机大小托滚、导风简、液压连轴节、减速机、发爆器、防爆母线盒。
2 废旧材料物资处理必须要经过严格的确认放权。有很大一部分生产材料物资,属于公司统供物资,各二级单位没有处置处理权限,即使有处理权的物資,在处理前也要按相关管理规定报以审批,在批文未到之前,必须严格按新品存放保管,不能擅自处理。处理废旧材料物资得到资金,应由财务建立专账管理或者作为生产资金投入生产经营流通周转。如我公司为了保证企业内部废钢铁的合理调拨,废旧物资由供应部门统一进行管理,其它部门协同配合,任何单位不得私自处理废旧物资。主管领导亲自抓,做到收的清、去的明,收退对应。各单位设有专(兼)职人员管理、回收废旧物资,凡能够修复的交旧物资,要积极修复使用,对各单位内部加工使用的废旧物资和不能交旧、复用的废旧物资,必须有各单位矿、处长或主管供应部门的领导及相关人员签字,按统一格式上报供应公司审批,加工和修复品种列入收旧范围,残体返回供应部门,否则,按不上缴废旧物资处理。各单位必须建立交旧领新物资管理账目,做到出库手续齐全,管理制度和程序规范。根据回收物资入库单和回收物资出库单填报回收物资统计明细表,详细登记物资的名称、出入库数量、期末库存、金额,回收单位和使用单位等内容。各单位交回的废旧物资必须按应交物资的品种配套计量上交,做到部件齐全,不准以物顶物做变相处理,对无法上交旧品的按新品价格的30%罚款,对自行处理废旧物资的按市场价格两倍处罚,罚款由各单位工资总额中扣除。对各单位上交的废旧物资,按处理金额比例的30%进行奖励,其中:20%奖励基层各相关单位及个人;10%奖励主管部门及个人,并将其处理后净收入冲减各单位材料费。
3 严格按规定处理,遵循以下步骤程序。一是先对要申请处理的废旧材料物资列出详细的清单,包括品名、规格、数量、价值、原来的用途、申请报废报损处理的原因等,并请原使用单位和使用单位的技术业务主管部门一同现场查验证实,经确认三方签字后,再报企业负责人审批方能处理。二是企业负责人审批同意报废报损处理后,由处理部门拿出具体的处理方案。三是如若报废报损物资的处理途径是外卖,处理部门必须找收购单位进行询价比较,并要做好询价记录,然后报分管矿领导审批收购单位。四是在与收购单位协商谈价的过程中,必须要有纪委、企管、财审部门同志参加,未正式谈价前,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先与收购单位有意向性的磋商。公司纪委、审计等相关部门要共同协作,实施检查、监督跟踪管理。五是在报废报损物资的处理进程中,供应科、纪委、企管与收购单位现场监秤,并由司秤人员做好记录,参与监秤人员现场签字,司秤人员必须公平公正,不得弄虚作假。
废旧物资,绝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无用之物”,事实上,管理好废旧物资,可以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经济价值。废旧物资管理机制之浅见/张桂珠
进入2009年,应对金融危机给煤炭企业带来的冲击和影响,我们更应认清形势,积极采取节支降成措施,进一步加强材料费成本控制。废旧材料物资的管理,无疑变得更加重要,特别是废材料物资的管理机制,还有待建立和完善。
一、当前废旧材料物资处理管理现状
旧观念里,废旧物资是指废弃的和陈旧的(东西),生产过程中剩下来的对本生产过程无用的东西。废旧物资由于在矿井使用价值不大,人们对它的重视程度较之新品是大为削减,所以,在报损报废物资的管理上,除了专职管理员外,关注者很少,回收、堆码存放、修旧利废、价值再生等一系列管理问题就显得粗放,即使有些材料物资回收了,后期管理处置也非常随意,有的甚至零乱入放在露天场所,降低了回收再利的价值。
其实,废旧也是一种资源,只是不被人们所关注,很长时间一直秉持着旧货即丢、废品即扔的传统思想。一些材料物资虽然从生产过程中因科技的进步或环节的改造优化而退出来,作为了暂时性的报废物资,但其本身的价值并没有完全消失,有的甚至还可以利旧利废使用转化灾现新的价值,提高物资的使用率、利用率、变废为宝,而且这些“宝贝”有一定的经济价值,是一种变废为宝的“生财之道”。如一些金属管、板,如稍事整形处理,就可当利旧板材作锚杆垫板、堵板、安装垫铁之用。在当前提倡节能环保、低碳低耗的大环境下,废旧物资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二、废旧材料物资处理操作程序亟须规范
1 处理废旧物资应当遵循两大优先原则。及时处理废旧材料物资,有利于促进内部市场的有效运行,盘活闲置积压资 产,提高整体经济效益,提升物资管理水平。任何企业在这一周期内,都需要适时处理一些废旧物資,这是提高场所空间利用率的需要。因而我们需要建立健全废旧材料物资处理的监督管理机构。同时,处理废旧材料物资必须遵循两大原则。
(1)价格优先的原则,处理废旧材料物资要体现价格优先的第一性,把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同时,对大宗废旧材料物资可以采用招投标的方式来处理。通过招标,把废旧物资卖到最高价,降低了损失。
(2)是先内后外的原则,所有废旧材料物资,首先要满足我们内部的修旧利废使用,能修旧的一定要先修旧,然后再对外处理,尽量使价值再生转化最大化。如我公司规定必修品种为电煤钻、凿岩机、矿车、中部槽、成品链、刮板、皮带机大小托滚、导风简、液压连轴节、减速机、发爆器、防爆母线盒。
2 废旧材料物资处理必须要经过严格的确认放权。有很大一部分生产材料物资,属于公司统供物资,各二级单位没有处置处理权限,即使有处理权的物资,在处理前也要按相关管理规定报以审批,在批文未到之前,必须严格按新品存放保管,不能擅自处理。处理废旧材料物资得到资金,应由财务建立专账管理或者作为生产资金投入生产经营流通周转。如我公司为了保证企业内部废钢铁的合理调拨,废旧物资由供应部门统一进行管理,其它部门协同配合,任何单位不得私自处理废旧物资。主管领导亲自抓,做到收的清、去的明,收退对应。各单位设有专(兼)职人员管理、回收废旧物资,凡能够修复的交旧物资,要积极修复使用,对各单位内部加工使用的废旧物资和不能交旧、复用的废旧物资,必须有各单位矿、处长或主管供应部门的领导及相关人员签字,按统一格式上报供应公司审批,加工和修复品种列入收旧范围,残体返回供应部门,否则,按不上缴废旧物资处理。各单位必须建立交旧领新物资管理账目,做到出库手续齐全,管理制度和程序规范。根据回收物资入库单和回收物资出库单填报回收物资统计明细表,详细登记物资的名称、出入库数量、期末库存、金额,回收单位和使用单位等内容。各单位交回的废旧物资必须按应交物资的品种配套计量上交,做到部件齐全,不准以物顶物做变相处理,对无法上交旧品的按新品价格的30%罚款,对自行处理废旧物资的按市场价格两倍处罚,罚款由各单位工资总额中扣除。对各单位上交的废旧物资,按处理金额比例的30%进行奖励,其中:20%奖励基层各相关单位及个人;10%奖励主管部门及个人,并将其处理后净收入冲减各单位材料费。
3 严格按规定处理,遵循以下步骤程序。一是先对要申请处理的废旧材料物资列出详细的清单,包括品名、规格、数量、价值、原来的用途、申请报废报损处理的原因等,并请原使用单位和使用单位的技术业务主管部门一同现场查验证实,经确认三方签字后,再报企业负责人审批方能处理。二是企业负责人审批同意报废报损处理后,由处理部门拿出具体的处理方案。三是如若报废报损物资的处理途径是外卖,处理部门必须找收购单位进行询价比较,并要做好询价记录,然后报分管矿领导审批收购单位。四是在与收购单位协商谈价的过程中,必须要有纪委、企管、财审部门同志参加,未正式谈价前,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先与收购单位有意向性的磋商。公司纪委、审计等相关部门要共同协作,实施检查、监督跟踪管理。五是在报废报损物资的处理进程中,供应科、纪委、企管与收购单位现场监秤,并由司秤人员做好记录,参与监秤人员现场签字,司秤人员必须公平公正,不得弄虚作假。
废旧物资,绝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无用之物”,事实上,管理好废旧物资,可以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经济价值。
一、当前废旧材料物资处理管理现状
旧观念里,废旧物资是指废弃的和陈旧的(东西),生产过程中剩下来的对本生产过程无用的东西。废旧物资由于在矿井使用价值不大,人们对它的重视程度较之新品是大为削减,所以,在报损报废物资的管理上,除了专职管理员外,关注者很少,回收、堆码存放、修旧利废、价值再生等一系列管理问题就显得粗放,即使有些材料物资回收了,后期管理处置也非常随意,有的甚至零乱入放在露天场所,降低了回收再利的价值。
其实,废旧也是一种资源,只是不被人们所关注,很长时间一直秉持着旧货即丢、废品即扔的传统思想。一些材料物资虽然从生产过程中因科技的进步或环节的改造优化而退出来,作为了暂时性的报废物资,但其本身的价值并没有完全消失,有的甚至还可以利旧利废使用转化灾现新的价值,提高物资的使用率、利用率、变废为宝,而且这些“宝贝”有一定的经济价值,是一种变废为宝的“生财之道”。如一些金属管、板,如稍事整形处理,就可当利旧板材作锚杆垫板、堵板、安装垫铁之用。在当前提倡节能环保、低碳低耗的大环境下,废旧物资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二、废旧材料物资处理操作程序亟须规范
1 处理废旧物资应当遵循两大优先原则。及时处理废旧材料物资,有利于促进内部市场的有效运行,盘活闲置积压资产,提高整体经济效益,提升物资管理水平。任何企业在这一周期内,都需要适时处理一些废旧物资,这是提高场所空间利用率的需要。因而我们需要建立健全废旧材料物资处理的监督管理机构。同时,处理废旧材料物资必须遵循两大原则。
(1)价格优先的原则,处理废旧材料物资要体现价格优先的第一性,把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同时,对大宗废旧材料物资可以采用招投标的方式来处理。通过招标,把废旧物资卖到最高价,降低了损失。
(2)是先内后外的原则,所有废旧材料物资,首先要满足我们内部的修旧利废使用,能修旧的一定要先修旧,然后再对外处理,尽量使价值再生转化最大化。如我公司规定必修品种为电煤钻、凿岩机、矿车、中部槽、成品链、刮板、皮带机大小托滚、导风简、液压连轴节、减速机、发爆器、防爆母线盒。
2 废旧材料物资处理必须要经过严格的确认放权。有很大一部分生产材料物资,属于公司统供物资,各二级单位没有处置处理权限,即使有处理权的物資,在处理前也要按相关管理规定报以审批,在批文未到之前,必须严格按新品存放保管,不能擅自处理。处理废旧材料物资得到资金,应由财务建立专账管理或者作为生产资金投入生产经营流通周转。如我公司为了保证企业内部废钢铁的合理调拨,废旧物资由供应部门统一进行管理,其它部门协同配合,任何单位不得私自处理废旧物资。主管领导亲自抓,做到收的清、去的明,收退对应。各单位设有专(兼)职人员管理、回收废旧物资,凡能够修复的交旧物资,要积极修复使用,对各单位内部加工使用的废旧物资和不能交旧、复用的废旧物资,必须有各单位矿、处长或主管供应部门的领导及相关人员签字,按统一格式上报供应公司审批,加工和修复品种列入收旧范围,残体返回供应部门,否则,按不上缴废旧物资处理。各单位必须建立交旧领新物资管理账目,做到出库手续齐全,管理制度和程序规范。根据回收物资入库单和回收物资出库单填报回收物资统计明细表,详细登记物资的名称、出入库数量、期末库存、金额,回收单位和使用单位等内容。各单位交回的废旧物资必须按应交物资的品种配套计量上交,做到部件齐全,不准以物顶物做变相处理,对无法上交旧品的按新品价格的30%罚款,对自行处理废旧物资的按市场价格两倍处罚,罚款由各单位工资总额中扣除。对各单位上交的废旧物资,按处理金额比例的30%进行奖励,其中:20%奖励基层各相关单位及个人;10%奖励主管部门及个人,并将其处理后净收入冲减各单位材料费。
3 严格按规定处理,遵循以下步骤程序。一是先对要申请处理的废旧材料物资列出详细的清单,包括品名、规格、数量、价值、原来的用途、申请报废报损处理的原因等,并请原使用单位和使用单位的技术业务主管部门一同现场查验证实,经确认三方签字后,再报企业负责人审批方能处理。二是企业负责人审批同意报废报损处理后,由处理部门拿出具体的处理方案。三是如若报废报损物资的处理途径是外卖,处理部门必须找收购单位进行询价比较,并要做好询价记录,然后报分管矿领导审批收购单位。四是在与收购单位协商谈价的过程中,必须要有纪委、企管、财审部门同志参加,未正式谈价前,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先与收购单位有意向性的磋商。公司纪委、审计等相关部门要共同协作,实施检查、监督跟踪管理。五是在报废报损物资的处理进程中,供应科、纪委、企管与收购单位现场监秤,并由司秤人员做好记录,参与监秤人员现场签字,司秤人员必须公平公正,不得弄虚作假。
废旧物资,绝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无用之物”,事实上,管理好废旧物资,可以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经济价值。废旧物资管理机制之浅见/张桂珠
进入2009年,应对金融危机给煤炭企业带来的冲击和影响,我们更应认清形势,积极采取节支降成措施,进一步加强材料费成本控制。废旧材料物资的管理,无疑变得更加重要,特别是废材料物资的管理机制,还有待建立和完善。
一、当前废旧材料物资处理管理现状
旧观念里,废旧物资是指废弃的和陈旧的(东西),生产过程中剩下来的对本生产过程无用的东西。废旧物资由于在矿井使用价值不大,人们对它的重视程度较之新品是大为削减,所以,在报损报废物资的管理上,除了专职管理员外,关注者很少,回收、堆码存放、修旧利废、价值再生等一系列管理问题就显得粗放,即使有些材料物资回收了,后期管理处置也非常随意,有的甚至零乱入放在露天场所,降低了回收再利的价值。
其实,废旧也是一种资源,只是不被人们所关注,很长时间一直秉持着旧货即丢、废品即扔的传统思想。一些材料物资虽然从生产过程中因科技的进步或环节的改造优化而退出来,作为了暂时性的报废物资,但其本身的价值并没有完全消失,有的甚至还可以利旧利废使用转化灾现新的价值,提高物资的使用率、利用率、变废为宝,而且这些“宝贝”有一定的经济价值,是一种变废为宝的“生财之道”。如一些金属管、板,如稍事整形处理,就可当利旧板材作锚杆垫板、堵板、安装垫铁之用。在当前提倡节能环保、低碳低耗的大环境下,废旧物资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二、废旧材料物资处理操作程序亟须规范
1 处理废旧物资应当遵循两大优先原则。及时处理废旧材料物资,有利于促进内部市场的有效运行,盘活闲置积压资 产,提高整体经济效益,提升物资管理水平。任何企业在这一周期内,都需要适时处理一些废旧物資,这是提高场所空间利用率的需要。因而我们需要建立健全废旧材料物资处理的监督管理机构。同时,处理废旧材料物资必须遵循两大原则。
(1)价格优先的原则,处理废旧材料物资要体现价格优先的第一性,把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同时,对大宗废旧材料物资可以采用招投标的方式来处理。通过招标,把废旧物资卖到最高价,降低了损失。
(2)是先内后外的原则,所有废旧材料物资,首先要满足我们内部的修旧利废使用,能修旧的一定要先修旧,然后再对外处理,尽量使价值再生转化最大化。如我公司规定必修品种为电煤钻、凿岩机、矿车、中部槽、成品链、刮板、皮带机大小托滚、导风简、液压连轴节、减速机、发爆器、防爆母线盒。
2 废旧材料物资处理必须要经过严格的确认放权。有很大一部分生产材料物资,属于公司统供物资,各二级单位没有处置处理权限,即使有处理权的物资,在处理前也要按相关管理规定报以审批,在批文未到之前,必须严格按新品存放保管,不能擅自处理。处理废旧材料物资得到资金,应由财务建立专账管理或者作为生产资金投入生产经营流通周转。如我公司为了保证企业内部废钢铁的合理调拨,废旧物资由供应部门统一进行管理,其它部门协同配合,任何单位不得私自处理废旧物资。主管领导亲自抓,做到收的清、去的明,收退对应。各单位设有专(兼)职人员管理、回收废旧物资,凡能够修复的交旧物资,要积极修复使用,对各单位内部加工使用的废旧物资和不能交旧、复用的废旧物资,必须有各单位矿、处长或主管供应部门的领导及相关人员签字,按统一格式上报供应公司审批,加工和修复品种列入收旧范围,残体返回供应部门,否则,按不上缴废旧物资处理。各单位必须建立交旧领新物资管理账目,做到出库手续齐全,管理制度和程序规范。根据回收物资入库单和回收物资出库单填报回收物资统计明细表,详细登记物资的名称、出入库数量、期末库存、金额,回收单位和使用单位等内容。各单位交回的废旧物资必须按应交物资的品种配套计量上交,做到部件齐全,不准以物顶物做变相处理,对无法上交旧品的按新品价格的30%罚款,对自行处理废旧物资的按市场价格两倍处罚,罚款由各单位工资总额中扣除。对各单位上交的废旧物资,按处理金额比例的30%进行奖励,其中:20%奖励基层各相关单位及个人;10%奖励主管部门及个人,并将其处理后净收入冲减各单位材料费。
3 严格按规定处理,遵循以下步骤程序。一是先对要申请处理的废旧材料物资列出详细的清单,包括品名、规格、数量、价值、原来的用途、申请报废报损处理的原因等,并请原使用单位和使用单位的技术业务主管部门一同现场查验证实,经确认三方签字后,再报企业负责人审批方能处理。二是企业负责人审批同意报废报损处理后,由处理部门拿出具体的处理方案。三是如若报废报损物资的处理途径是外卖,处理部门必须找收购单位进行询价比较,并要做好询价记录,然后报分管矿领导审批收购单位。四是在与收购单位协商谈价的过程中,必须要有纪委、企管、财审部门同志参加,未正式谈价前,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先与收购单位有意向性的磋商。公司纪委、审计等相关部门要共同协作,实施检查、监督跟踪管理。五是在报废报损物资的处理进程中,供应科、纪委、企管与收购单位现场监秤,并由司秤人员做好记录,参与监秤人员现场签字,司秤人员必须公平公正,不得弄虚作假。
废旧物资,绝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无用之物”,事实上,管理好废旧物资,可以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经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