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108 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 ,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 各 54 例。对照组使用利培酮治疗 , 观察组使用氨磺必利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糖脂代谢指标及体质量指数(BMI)、内分泌指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2.59%, 高于对照组的 74.0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108 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 ,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 各 54 例。对照组使用利培酮治疗 , 观察组使用氨磺必利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糖脂代谢指标及体质量指数(BMI)、内分泌指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2.59%, 高于对照组的 74.0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 , 两组阳性症状、一般病理症状、PANSS 总分比较 ,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治疗后阴性症状评分 (11.13±2.28) 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12.94±2.63) 分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 ,两组 FBG、TC、TG 比较 ,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治疗后 BMI(20.30±0.53)kg/m~2低于对照组的 (20.95±0.61)kg/m~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 , 两组甲状腺素、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比较 ,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治疗后泌乳素 (20.62±4.27)μg/L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26.49±3.78)μg/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氨磺必利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效果更好 , 特别对阴性症状的改善效果明显 ,对糖脂代谢及内分泌影响小 , 且能降低 BMI 和泌乳素水平 , 用药安全性更高 , 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其他文献
编者按:202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在湖南这片有着光荣革命历史的红色热土上,一代又一代科技战线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不断创新,推动着中国科技事业不断前进。初心融入骨血、使命扛在肩头。站在百年新起点上,新时代的湖南科技战线共产党人正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坚定信念,实施"三高四新"战略,建设现代化新湖南,
目的 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与家庭关怀度、精神残疾状况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Morisky用药依从性问卷(MMAS-8)、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世界卫生组织制订的残疾评定量表(WHO DASⅡ)对患者服药依从性、家庭功能、精神残疾状况进行评估,分析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明确其与家庭关怀度、精神残疾状况的关系。结果
目的:探究6种抗精神病药物在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效果和药物不良反应情况。方法:回顾性选择在肇庆市第三人民医院实施精神分裂症治疗的150例女性患者为研究样本,研究时间为2019年9月-2020年9月。依据治疗药物不同将其分成奥氮平组(34例)、利培酮组(28例)、阿立哌唑组(22例)、喹硫平组(27例)、哌罗匹隆组(20例)及氨磺必利组(19例),分析上述药物治疗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利培
目的 观察氨磺必利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以及其血药浓度与患者不良反应、泌乳素水平及认知功能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9年7月—2020年6月80例经氨磺必利单药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连续治疗8周,分别于治疗后1,2,4,8周末监测患者服药剂量、血药浓度、疗效[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mptom scale,PANSS)]及不良反应[治疗不良反应量表(trea
当今的外语教学,尤其是高等教育阶段的外语教学已将跨文化能力视为其主要的教学目标,而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能力的建构已成为新时期整体人才培养模式中的重要一环。探究式教学作为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跨文化能力建构方面表现出一定的优势。大学英语教师可运用以问题探究、合作探究、情境探究为主体的探究式教学模式,对跨文化能力的情感、认知、行为三个层面进行建构,从而实现在外语教学中建构跨文化能力的目标。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事业单位改革迫在眉睫。公益类事业单位与普通事业单位不同,该类单位的转型是事业单位改革中的重点和难点。公益类事业单位比较特殊,具有公益性的根本属性,使具有生产经营属性的公益类事业单位转型成为社会公益类企业,是我国公益类事业单位发展的重要目标。年轻干部是电力企业发展的生力军,对电力企业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加强电力企业年轻干部培训已成为诸多电力企业共同关注的问题,引入CIPP模
目的 比较氨磺必利与利培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内分泌及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2020年1—12月收治的确诊为精神分裂症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利培酮片治疗,观察组采用氨磺必利片治疗。观察治疗前与治疗8周后BMI、糖脂代谢指标水平及内分泌指标的变化。结果 两组痊愈率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的BMI、FBG、TG、TC、PRL水平低
目的分析参苓健脾化湿汤加减治疗代谢综合征患者的效果。方法在商丘市中医院2018年2月—2020年6月收治的代谢综合征患者中选择110例为研究对象,以治疗方式进行分组,各5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采取常规治疗联合参苓健脾化湿汤加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情况,分析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
动机损伤是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核心特征之一,在患者的治疗及功能康复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动机损伤相关研究也取得了新的进展,但目前精神分裂症患者动机损伤的具体影响因素尚未完全明确。本文回顾分析了精神分裂症患者动机损伤的相关研究,重点阐述了动机损伤的特征、评估和影响因素,为临床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干预策略提供思路和依据。
目的 了解精神分裂症患者高风险行为发生的影响因素及其交互作用。方法 采用普查方法对深圳市宝安区在册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自制危险行为问卷调查,并当面评估该人群危险状况。结果 4 731例在册精神分裂症患者中,高风险行为发生率为1.0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既往住院次数1次或≥2次、既往有危险行为、社会人际交往能力较差和学习能力较差是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高风险行为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