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舞台剧:从《三体》开始?

来源 :上海戏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xing123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走出剧场之前,很难想象,舞台剧《三体》应该用怎样的形式来表现。因为《三体》实在太难表现了,如同小说中对“三体游戏”的描绘,《三体》蕴藏着精心设计的海量信息,构成不止一个完整的世界,所涉及的时空和所需要的效果,都远非常见的题材可比。如此宏大丰富的小说,怎么可能只用两个多小时叙述完成?以光年为跨度的宇宙场面又如何在不过十几米的舞台上再现?特别是由一个曾经出品《盗墓笔记》的团队来制作,让人很难不去怀疑,这只是一场因刘慈欣获得“雨果奖”引发的“《三体》热”所带来的跟风炒作。就在本文成文前后,电影《三体》可能将延期上映的新闻,似乎成为一种独特的参照。
  事实上,目前为止,国内并没有成功的大型科幻舞台剧,即便放眼世界,科幻也不是舞台剧所擅长的题材。《三体》作为国内首部大型科幻舞台剧,从最终呈现出的舞台效果来看,我愿意相信,主创团队投入了可观的感情,而不仅仅是作为一个用来炒作的商业噱头。
  故事:海量信息里取舍
  舞台剧《三体》大致把握住了原著小说的主题,也基本反映了小说大部分情节和内容,在这个宏大的故事里选取了合适的主线:经验丰富、观察敏锐、勇往直前的警官大史在参与调查多位科学家被害的案件时,发现科学家汪淼也已陷入困境,背后似乎有股神秘的力量在调动各种手段摧毁他的信念,企图诱使他停止研究。一个从事高新技术的顶尖科学家,一个对科学、哲学知之甚少的基层警察,两个生命轨迹完全不同的人在这个特殊案件中交汇,揭开了在“文革”中经历多重迫害的老科学家叶文洁发现外星生命、背叛人类、帮助三体星人占领地球的真相。人类为保卫星球的独立和安全、文明和物种的存续打破国际界限联合起来对抗。汪淼正是因为主持纳米材料的研究威胁到三体入侵地球计划而被盯上,大史受此启发想出了邪招——把强度极大的纳米飞刃变成了最有力也最冷酷的武器。
  不同于一般的商业作品喜欢塑造拯救世界的个体英雄,小说更多地突显了浩大时空中个体生命的渺小和无奈。两个关键的主人公,一个被高科技戏法打击得差点自杀,一个则是文化不高、言语粗俗,处于社会的底层,在作战计划里也是跑腿的。然而就是这样渺小而无奈的生命群体,也有坚韧执著的光芒。远远领先地球文明的三体文明蔑视地视人类为“虫子”,这样令人沮丧、绝望的处境下,大史依然保持着不灭的信念,质问:虫子何尝被真正战胜过?
  因为容量的局限,舞台剧节奏比小说明快很多,不需要像小说一样埋下欲扬先抑的伏笔、声东击西的铺垫,直接将大史警官作为主人公。其间的几条辅线——叶文洁在“文革”中经历多重迫害的遭际、伊文斯拯救濒危物种而对人类绝望的故事、三体文明两百多轮毁灭和重生的努力以及地球信息的反馈和决策的过程则做了删减或修改——其实这三者都分别可以成为一个独立完整的故事;申玉菲、魏成的故事基本省略,集中归在潘寒一个人身上;古筝计划实施与否的矛盾则只能被安排在大史和汪淼之间,成为价值观对立的一个插曲。一些小说表达得比较含蓄的隐笔、曲笔,比如杨卫宁对叶文洁的感情、地球三体组织内部降临派与拯救派的分裂对立、叶文洁被化名伊文斯的降临派领导人欺骗而对自己的背叛行为产生的悔恨愧疚,都交代的更加清晰明确。
  一处最重大的改编在于:由于伊文斯的支线基本删除,杨卫宁承担起了小说中伊文斯的任务,这个人物被安排成劫后余生的大反派。这样固然简化了人物关系,加剧了戏剧效果。但是也成为剧情的最大漏洞。叶文洁背叛人类的行为,与她的个人遭遇所导致的个性、观念异化紧密相关,正是因为她在“文革”期间目睹科学家父亲惨死、自己又屡遭欺骗、构陷、践踏、伤害,才导致她对人类绝望到了极点,做出最疯狂、偏执的选择。但杨卫宁的个性则并不存在这样的行为基础,他是善良、温暖的,事先又对叶文洁与外星文明联络的过程也毫无所知。叶文洁杀雷志成前,就已经回复了三体文明,此后没有进一步行动的必要。杨卫宁要在死里逃生后弄清来龙去脉,并以新的面目取得叶文洁的信任,完成建立第二红岸基地、联络三体文明、暗中组织降临派出卖地球文明等一系列行为,缺乏合理的动因和可行性。同时,杨卫宁转变成反派的这种设定还会衍生出更多的问题,比如他对女儿杨冬的态度、感情和对女儿之死的应有反应等。
  呈现:宏大与细节并重
  舞台剧《三体》在营造氛围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一开场就以剧中“地球三体组织”迎接新成员的一句“我们是同志了!”迅速把观众带入情境,其后又一再喊出口号。小说中许多富有想象力的独特细节——红岸基地、三体游戏、真人演示计算机元件都在舞台上一一再现,而幽灵倒计时、人列计算机、三体文明的警告信息、纳米材料飞刃制定的古筝计划、“审判日号”解体的场景则主要依靠多媒体特效,能迅速唤起小说《三体》读者的熟悉和亲近。幽灵倒计时固然无法像小说中描写得那样推送到每个人的眼底,但可以投射到剧场的墙壁,配合灯光带来梦幻般的效果。当然,还有一些既无法通过舞台表演也无法用多媒体表现的场景,比如三体生命为应对恶劣自然条件而脱水、质子二维展开蚀刻成为最小的计算机智子、三体舰队起航远征地球等只能舍弃。
  剧中大多数对白取自小说原文,保留了体现主题的核心段落,特别是“人类社会已经不可能依靠自身的力量解决自己的问题,就像他们不可能拔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大地……只有借助于人类之外的力量”这是叶文洁和地球三体组织的思想基础。阿兹特克文明作为地球命运的映照被反复提及,是一个比较成功的隐喻。没有让科幻剧变成名词堆砌,一直将相关科学原理以最简单通俗的语言或形象直观的图形动画加以解释,并做到分寸得当,相当不易。刘慈欣不太擅长写爱情,舞台剧《三体》试图用一些小小的桥段和玩笑弥补刘慈欣的弱项。剧中也插入了零星几处如“和大刘一个地方的”这样的临场发挥,或“怪我咯”之类的流行语。这些固然取得拉近与观众距离、调节舞台气氛的效果,同时也未免有些不够自信。有如此强大的文本基础和丰满扎实的思想内核,多一点少一点流行语或恋爱的小佐料,其实没那么重要。
  表演方面,由于大大精简了人物,不少演员需要兼演几个角色,演员的表现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叶文洁和大史是全剧最关键的灵魂人物。叶文洁要从二十几岁演到七十几岁,因剧中多次穿插回忆场景,需要快速切换。小说中最直观、最明确的反转是叶文洁的身份,从一个看上去善良、温和、睿智、甚至有几分可怜的老科学家到背叛人类的三体地球组织最高统帅。但舞台剧中,在密集的信息群中效果并不突出。另一处要注意的是,叶文洁第一次出场的直接原因是女儿杨冬的自杀,而后来的剧情揭示,其实这正是她自己的行为间接导致的结果。汪淼不知情,也可以假设观众不知情,叶文洁自己却是知情的,演员此处的表演,还可以更丰富一些。大史是小说中最有魅力的人物,也是剧情推动的关键。看得出演员尽力表现他的糙劲儿,但限于演员的自身条件,还显出几分文秀精致,不够烟火气。   比较大的遗憾是,小说《三体》所蕴含的丰富思想内涵,在曲折情节下包裹的深层启迪和思考,都在化为舞台剧的过程中削弱了。比如对历史的反思;对人性之丑恶卑劣的揭露和批判;对人类狂妄和盲目的审视和批判;对人类内部异化出毁灭自身力量的讽刺和悲悯;人类对地球文明的失望,与三体文明中的个体(监听员)对遥远地球的向往之对比;叶文洁对三体文明的盲目向往与为应对恶劣自然条件而至冷酷机械摒弃情感的三体文明真相之间的反差……这些是小说的魅力所在,却是目前为止舞台剧《三体》力所不能及之处。
  题材:向科幻汲取营养
  在很多人眼中,科幻仅仅是天马行空、不着边际的离奇故事,或者是自由想象的小儿科玩具,与文学相去甚远。事实上,这是一个巨大的误解。今天的科幻,在思想深度和现实意义方面,其实很少有文学样式能够达到。选择科幻,不仅拓宽了戏剧题材的边界,更能为戏剧的发展提供营养。
  随着中国舞台技术的发展,舞美、特效进步迅猛,表现手段越来越多样,但内容和思想的发展并没有同步跟上,缺乏有内核、有质量的剧本和故事。科幻文学,恰恰在这些方面可以弥补舞台剧的短板。也并不是每个科幻故事,都必须大制作、拼特效。与戏剧一样,有许多优秀的科幻作品,关注的核心是人。
  中国科幻也曾像今天的中国戏剧一样,在世界的视野里黯淡地萌发。在以刘慈欣为代表的科幻作家踏实的努力和坚实下,到今天已经达到了不需自怯的水准。刘慈欣作品之可贵,绝非仅靠离奇大胆的想象力,也非学术或技术的炫耀堆砌,甚至不仅仅在于构思巧妙、布局精密的结构,而是集中体现出其在哲学、社会学、伦理、人文关怀等诸多方面的深刻洞见、广泛视野和全方位的思考,在人性探求、揭示和对现实的关照方面不断探求,使科幻成为最有现实意义的类型文学之一。小说《三体》同样具有以上特点,并将视野扩展到更为广阔的时空,引领了中国科幻的高度,被公认为中国科幻里程碑式的作品。创作至今已有十年,依靠内容积累口碑,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其实,刘慈欣还有众多优秀的中短篇作品,比如《吞食者》《全频段阻塞干扰》《超新星纪元》等,虽不像《三体》那样有名,却可能更适合改编成舞台或影视作品。同时,更多情感浓度、画面感、戏剧性的作品和富有人文情怀的作家已经或正在涌现:如擅长从小的视角切入表达大情怀的何夕、擅长历史科幻题材的钱莉芳、把科幻写成清新小品风格却又视角奇巧别具一格的郝景芳等,他们的作品也大有值得戏剧人关注和开掘的价值。
  将科幻和舞台两者结合,不失为舞台剧的一条有前景的新路,众多年轻的科幻爱好者,更是具有诱惑力的观众群体。
其他文献
昆剧《李清照》是近年来昆曲界的一部力作,该剧体现出了国家级戏曲院团体的雄厚实力与上乘水准,在剧本的选材与立意,导演的复古与创新,表演的声情与形神,音乐的声腔与配器,舞美的服装、灯光与道具等方面都有较高的艺术呈现。凡此种种,皆以音乐作为全剧的灵魂和呈现的依据。  一、曲牌设计匠心独具、继承出新、节奏明快、引人入胜  在多元文化并存呈现的时代,对于传承久远、特色鲜明的昆曲声腔来说,如何在保持其古老的曲
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的改革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从医院管理、科室管理、医院员工3个层面总结我国公立医院绩效评价体系现状,并分析公立医院构建绩效评价体系常用的技术和
在原始自然生存中,先民主要依赖生物生存,所以认识自然以认识生物为主,他们的生物知识之丰富常超出现代人的意料.原始生物知识是其他原始自然知识的基础、原始文化的土壤.原
探究式学习是指在教与学中,教师不直接把有关概念和认知策略告诉学生,而是以学生的主体实践活动为主线,展开教学过程。探究式学习需要学生通过感悟和实践操作,来发现问题、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