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太炎《膏兰室札记》重考r——根据新发现的《膏兰室札记》佚文

来源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lvin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章太炎先生早年著作《膏兰室札记》原有四卷,抗战时期佚失一卷,目前关于《膏兰室札记》的论述均基于存世三卷.杭州章太炎纪念馆偶然发现《膏兰室札记》佚失一卷的封面及前7页书稿.书稿皆蝇头细楷,约6500字,以讨论儒学古文经学缘起的《礼乐论》开篇,后有《(丐)甬字说》《吴彝释文》《濒字说》《殷廌说》《劳卦说》及《与大兄书》.根据佚文信息,多处重要的章学表述都应重新考虑,例如《膏兰室札记》应始撰于1888年,早于传统认为的“诂经精舍”时期;“膏兰室”不在诂经精舍,应在余杭仓前故居;《春秋左传读》始撰时间也可能提前等等.新资料的出现将对现有章学体系的认知产生重要影响.
其他文献
以厚度2 mm的低碳钢为基体材料,采用脉冲激光将厚度约为25 mm的Fe-Si-B非晶带材熔覆在低碳钢基材表层。研究脉冲功率P、脉冲宽度T、脉冲频率F、光斑直径f等工艺参数对涂层表
哈贝马斯认为马克思以“劳动”概念贬黜了“交往”,没有看到“交往”之于人的解放所具有的根本性意义.实际上,在马克思这里,交往有两个层面:一是“必然王国”中从属于劳动的
当前中国农村的小学和教学点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困境.从实践来看,农村的撤点并校反映了家长对村小的“舍弃”,它是一个得到家长“同意”的过程.围绕“制造同意”的过程,需要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