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师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是适应新时代的需要,符合社会发展要求。首先,要运用各种方式激发学生兴趣,其次,从积极的角度去肯定学生,激励每个学生交际时的信心。
关键词:口语交际 激发兴趣 激励信心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该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那么,如何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呢?
一、激发兴趣,营造环境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以学生为本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口语交际教学的立足点,口语交际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运用各种方式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人人享有说话的机会。我的初步尝试有:
1、运用激励和赞赏,营造宽松的交际环境
紧张导致焦虑,宽松带来安全。心理学研究表明,只有在自由、民主、宽松、安全的环境里才能发挥人的创造潜能。这就要求教师要有“丑小鸭一定能变白天鹅”的发展眼光。多表扬、多肯定;少批评,不指责,不斤斤计较学生的点滴失误,要耐心倾听学生发言,善于捕捉学生优点,适时给予激励和赞赏,我们可以这样对学生说“你的咬字真清晰,如果声音再响亮些就好了!”“你的声音真好听,但有一个地方说得不够清楚,想一想再说,你一定能行!”“你说得真好把老师都感动了”等等。这样宽松愉快的环境使学生心情愉悦、乐于思维、敢于表达。
2、创设合适的交际情境
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为口语交际教学提供了源头活水,在口语交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捕捉现实生活中的精彩画面,积极创设口语交际情境,引发学生思维的“引爆点”,激发其表达的愿望,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在情境中学习,在情境中发展。比如新转进一位学生,大家怎样说欢迎词?国庆节旅游归来,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今天是妇女节,你想对妈妈、女老师说什么?创设交际情境的方法很多:语言的渲染、场景的设计、课间的展示……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恰当的加以选择。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起到激发学生兴趣的作用。
3、开展多种形式的交际活动
生活丰富多彩,交际情境千变万化。在平时训练中,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多种交际活动,如果应用得当,将会起到良好作用。下面就此谈谈我的一些尝试。
(1)新生入学进行自我介绍
来到一个新的环境,老师渴望了解学生,学生之间也渴望相互了解,这为口语训练提供了难得的机会,本学期初,七年级学生刚刚从四面八方来到新的集体,互不认识,我首先组织学生在班内开展了“自我介绍活动”通过这一活动同学间基本达到了解,一方面增进了彼此的感情,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说话能力。
(2)“班长竞选”一试身手
伴随着自我介绍的进程,班级进入了组建班委会时期,我利用这一契机,开展了“竞选班长的”演讲比赛。同学们课下精心准备,大有一决输赢,舍我其谁的架势。演讲过程中,同学们精彩的发言赢得了听课老师和学生的阵阵掌声和赞誉。这一活动不仅增强了学生们的竞争意识,而且锻炼了学生的口才、进一步增进了彼此间的了解,达到了口语交际训练的目的。
(3)课前“三分钟演讲”、“两分钟的评说”
具体做法是:要求每一位学生把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写在条子上,装在盒子里,课前抽条准备,上课后站在讲台上演讲,,每次演讲结束后,由另一个同学讲评。同学评同学,无所顾忌,有感而发,肯定中有建议,不足中有补充,常常会赢得大家的掌声。实践证明,这一活动对于开拓学生的知识面,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良好心理品质、提高口语交际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4)课前进行美文欣赏
课前安排一名学生准备一篇优美的诗歌或短文,在台前朗读,要求其他学生仔细倾听。然后,让一位学生复述美文中自己认为最好的语句,由此生发出一篇口头作文,这样既训练了口语,也提高了作文水平和美的鉴赏能力。
二、激励信心,倡导积极肯定的评价方式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评价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应重视学生的参与意识与情感态度。”这就要求教师从积极的角度去肯定学生,激励每个学生交际时的信心。应做到:
1、要欣賞成功的学生
对于表达能力和欲望强的学生,教师要对他们的发言及时表示祝贺,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当成功被同学们所欣赏时,他们会感到巨大的成就感,同时也会看到自身的价值。
2、要鼓励沮丧的学生
在课堂交际训练中,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不知道要说什么或想说却找不到适当的语言,只能用一些肤浅的、没有个性的语言来表达,有时甚至答非所问。这样也许会遭到同学们的嘲笑,无形中他们的身心会受到伤害。出现这种情况,教师要微笑着面对这个学生,给他以鼓励:“你回答问题很积极,老师相信你下一次一定回答的很完美!”这样他不会因一次回答失误而丧失交际的积极性。相反它会力争下一次表现更积极,回答更完美。
3、要唤醒自卑的学生
总有一部分学生喜欢独处,沉默寡言,常常陷入顾影自怜、自我封闭的境地。针对这部分学生,教师要专门为他们创造表达的机会,让他们感觉到老师并没有遗忘自己。教师要选择直观形象的内容,生动活泼的教法,使学生饶有兴趣地主动投入到说话训练中。这样他们的语言才会如涓涓细流,流出心田。即使回答并不完美,哪怕答非所问,也要及时给予鼓励,如“别着急,吸一口气,再慢慢说。”“你讲的很对,能不能说得再响亮些?”并不失时机地专门为他讲述演讲大师的成长故事,他一定会从中受到启发,从而唤醒一个自卑的学生,使其信心倍增,转自卑为自信。
4、要爱护出错的学生
交流过程中出错是难免的。教师要让“出错”的学生在课堂上听不到批评声、嘲笑声。从而消除“出错”学生的畏惧心理。这样在以后的训练中,他们或许会认真解决,主动向同学或老师沟通出错的原因。
总之,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责任首先在于教师。语文教师要想方设法使每一堂课都成为学生口语交际的阵地,使每一个学生品尝到收获的喜悦,获得成功的满足,增强口语交际的自信心和勇气。
关键词:口语交际 激发兴趣 激励信心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该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那么,如何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呢?
一、激发兴趣,营造环境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以学生为本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口语交际教学的立足点,口语交际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运用各种方式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人人享有说话的机会。我的初步尝试有:
1、运用激励和赞赏,营造宽松的交际环境
紧张导致焦虑,宽松带来安全。心理学研究表明,只有在自由、民主、宽松、安全的环境里才能发挥人的创造潜能。这就要求教师要有“丑小鸭一定能变白天鹅”的发展眼光。多表扬、多肯定;少批评,不指责,不斤斤计较学生的点滴失误,要耐心倾听学生发言,善于捕捉学生优点,适时给予激励和赞赏,我们可以这样对学生说“你的咬字真清晰,如果声音再响亮些就好了!”“你的声音真好听,但有一个地方说得不够清楚,想一想再说,你一定能行!”“你说得真好把老师都感动了”等等。这样宽松愉快的环境使学生心情愉悦、乐于思维、敢于表达。
2、创设合适的交际情境
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为口语交际教学提供了源头活水,在口语交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捕捉现实生活中的精彩画面,积极创设口语交际情境,引发学生思维的“引爆点”,激发其表达的愿望,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在情境中学习,在情境中发展。比如新转进一位学生,大家怎样说欢迎词?国庆节旅游归来,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今天是妇女节,你想对妈妈、女老师说什么?创设交际情境的方法很多:语言的渲染、场景的设计、课间的展示……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恰当的加以选择。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起到激发学生兴趣的作用。
3、开展多种形式的交际活动
生活丰富多彩,交际情境千变万化。在平时训练中,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多种交际活动,如果应用得当,将会起到良好作用。下面就此谈谈我的一些尝试。
(1)新生入学进行自我介绍
来到一个新的环境,老师渴望了解学生,学生之间也渴望相互了解,这为口语训练提供了难得的机会,本学期初,七年级学生刚刚从四面八方来到新的集体,互不认识,我首先组织学生在班内开展了“自我介绍活动”通过这一活动同学间基本达到了解,一方面增进了彼此的感情,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说话能力。
(2)“班长竞选”一试身手
伴随着自我介绍的进程,班级进入了组建班委会时期,我利用这一契机,开展了“竞选班长的”演讲比赛。同学们课下精心准备,大有一决输赢,舍我其谁的架势。演讲过程中,同学们精彩的发言赢得了听课老师和学生的阵阵掌声和赞誉。这一活动不仅增强了学生们的竞争意识,而且锻炼了学生的口才、进一步增进了彼此间的了解,达到了口语交际训练的目的。
(3)课前“三分钟演讲”、“两分钟的评说”
具体做法是:要求每一位学生把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写在条子上,装在盒子里,课前抽条准备,上课后站在讲台上演讲,,每次演讲结束后,由另一个同学讲评。同学评同学,无所顾忌,有感而发,肯定中有建议,不足中有补充,常常会赢得大家的掌声。实践证明,这一活动对于开拓学生的知识面,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良好心理品质、提高口语交际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4)课前进行美文欣赏
课前安排一名学生准备一篇优美的诗歌或短文,在台前朗读,要求其他学生仔细倾听。然后,让一位学生复述美文中自己认为最好的语句,由此生发出一篇口头作文,这样既训练了口语,也提高了作文水平和美的鉴赏能力。
二、激励信心,倡导积极肯定的评价方式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评价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应重视学生的参与意识与情感态度。”这就要求教师从积极的角度去肯定学生,激励每个学生交际时的信心。应做到:
1、要欣賞成功的学生
对于表达能力和欲望强的学生,教师要对他们的发言及时表示祝贺,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当成功被同学们所欣赏时,他们会感到巨大的成就感,同时也会看到自身的价值。
2、要鼓励沮丧的学生
在课堂交际训练中,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不知道要说什么或想说却找不到适当的语言,只能用一些肤浅的、没有个性的语言来表达,有时甚至答非所问。这样也许会遭到同学们的嘲笑,无形中他们的身心会受到伤害。出现这种情况,教师要微笑着面对这个学生,给他以鼓励:“你回答问题很积极,老师相信你下一次一定回答的很完美!”这样他不会因一次回答失误而丧失交际的积极性。相反它会力争下一次表现更积极,回答更完美。
3、要唤醒自卑的学生
总有一部分学生喜欢独处,沉默寡言,常常陷入顾影自怜、自我封闭的境地。针对这部分学生,教师要专门为他们创造表达的机会,让他们感觉到老师并没有遗忘自己。教师要选择直观形象的内容,生动活泼的教法,使学生饶有兴趣地主动投入到说话训练中。这样他们的语言才会如涓涓细流,流出心田。即使回答并不完美,哪怕答非所问,也要及时给予鼓励,如“别着急,吸一口气,再慢慢说。”“你讲的很对,能不能说得再响亮些?”并不失时机地专门为他讲述演讲大师的成长故事,他一定会从中受到启发,从而唤醒一个自卑的学生,使其信心倍增,转自卑为自信。
4、要爱护出错的学生
交流过程中出错是难免的。教师要让“出错”的学生在课堂上听不到批评声、嘲笑声。从而消除“出错”学生的畏惧心理。这样在以后的训练中,他们或许会认真解决,主动向同学或老师沟通出错的原因。
总之,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责任首先在于教师。语文教师要想方设法使每一堂课都成为学生口语交际的阵地,使每一个学生品尝到收获的喜悦,获得成功的满足,增强口语交际的自信心和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