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走偏锋”话探究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ling7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探究,是小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方法。但一直以来,似乎一提及探究,总有人便不由自主地将其与课堂对接,并把它规范成“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实验验证、数据分析、交流总结”等一套刻板的程序,对此,笔者不敢苟同。
  窃以为,课堂未必是探究的最佳渠道,而课外探究才是。虽然学生可从课堂中获得一些探究的基本知识,但受时间和空间的束缚,课内探究多是蜻蜓点水、浮光掠影。因此,笔者主张把探究的触角更多地延展至课外,引入真实而丰富的现实生活,且应倡导模糊探究。
  模糊探究,即虽有目标,但并不刻意地遵循一套一成不变的程序,在探究过程的环节上可随时跳脱、增减、时间上自由、空间上灵活的一种探究形式。它以兴趣为驱动力,以生活为背景;它是“无为”式的、非功利化的探究。笔者以为,这种渗入自由气息的探究比课堂上刻板的模式化探究更具优势。
  一、学生参与更主动
  课外的模糊探究,可能是学生在课堂上经过教师的启发、点拨而意犹未尽的后续研究,亦可能是兴趣使然的、自发的摸索。无论哪种情形,都是在兴趣驱使下的活动,因而学生参与的主动性会更强。
  比如“做酸奶”一课。诚然,这样的活动学生无法在课堂上完成,只能放到课后。我在执教的前一天晚上做了酸奶,第二天带到课堂上让部分学生现场品尝,在此基础上,我讲解了酸奶加工的过程和要领。学生听得相当专心,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下一节课时,我了解发现,近90%的学生做了酸奶,但当中有近20%的学生没有成功。失败亦是资源!我请酸奶制作成功的学生讲讲制作的过程,其余学生边听边思考,分析他们失败的可能原因。通过讨论,大家得出了以下几种可能导致酸奶制作失败的主要原因:一是使用了含其他成分的饮料类牛奶作为原材料,而非纯鲜奶;二是用于接种的是芦荟等风味的酸饮料;三是纯鲜奶加热后没有冷却到适宜的温度。
  我启发学生控制实验条件做对比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学生无须刻意遵循某种规范,而是采取类似‘一事一议’式的、灵活的探究策略,学生都主动参与进来。通过探究,学生再次制作酸奶,均告成功!
  二、时空更自由
  教材中诸多探究活动,因课堂时间短暂、教室空间狭小、地域局限等因素导致无法在课内实施,所以,必须将探究活动延伸至课外。
  比如“太阳钟”一课,要求学生运用阳光下物体影子移动和变化的规律制作简易的太阳钟。很显然,教室内没有足够的阳光、充足的空地,因此,教师把这样的活动安排于某个周末的课外是最合适不过的了。室外空旷的场地、充裕的阳光以及可自由支配的时间……这些条件使得学生操作起来得心应手。
  制作太阳钟的经历让孩子们很愉悦,但之后,新的问题又接踵而至:假如想借助自己的太阳钟知道时间,那怎样才能做得到呢?于是,教师在此基础上,教给学生用卡纸等材料制作陀螺型日晷仪或水平型日晷仪的方法,从而实现“地面”到“卡纸”“固定”到“活动”的转变。日晷仪制作成功后,我们又思考:这样的卡纸日晷一年四季都能使用吗?都能准确读出时间吗?等等。这些问题把学生的思维逐步引向更深层次。从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来看,由行为把握的地面实物“太阳钟”,到表象把握的卡纸“太阳钟”,再到头脑中符号把握的四季“太阳种”的轮廓的描绘,这样螺旋上升的思考、循序渐进的实践对学生的探究能力的培养是大有裨益的,但这只有在时空相对自由的状态下才能得以充分实施。
  三、器材更丰富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开展探究活动,器材通常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学校的器材往往只是在课堂上昙花一现,课后则入室进橱、束之高阁。鉴于此,学生开展课外探究必须向生活要器材。好在生活中处处留心皆器材,尽管这些器材可能没有实验室仪器“专业”,但学生往往只要稍加改造,即可实现殊途同归之效。
  比如学生在做酸奶的过程中,要将接过菌种的牛奶进行保温,那么就少不了保温装备。通过讨论,学生想出了很多办法:(1)利用泡沫保温盒。把装生日蛋糕的盒子洗干净,把奶锅放进盒中,然后用废旧衣物或废旧报纸等填满四周的空隙,盖上盖子,于是一个不错的保温盒便做成了;(2)利用保温壶。现在的旅游保温壶一般口阔肚大,选取合适大小的容器,让牛奶进行保温发酵,效果也很不错;(3)利用保温被窝。因为人体正常温度为37摄氏度左右,于是有学生想到利用被窝进行保温。只要做好防护措施,牛奶就不会洒出来,这倒也不失为一种绿色环保而又节能的方法……
  总之,生活中的种种亲身实践与尝试,都可以理解为一种模糊的程序探究活动,尽管它并不像课堂上的探究活动那样中规中矩,具有鲜明的模式、清晰的步骤,但这种原生态的模糊探究,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是有益的。笔者并不反对课堂中的“精致化”“格式化”的探究,但笔者认为,应格外关注、大力宏扬这种课外的模糊探究,更希望努力实现两者的交汇融合、优势互补,让课堂成为课外探究的萌芽,课外成为课堂学习的延展,将更多探究的触角伸及生活的四面八方,使生活成为学生探究的最广阔的舞台。
  (责编 钟伟芳)
其他文献
首先,老师要乐于对学生付出真爱。  听老校长讲了一件事,孙子随奶奶在徐州过了两周回来,他去接站,老伴还没看到他,小孙子已经从奶奶怀里挣脱下地,胖乎乎的小身体摇晃着蹒跚奔向他,一边笨拙地拽下帽子,扯掉口罩……久别重逢的兴奋与欣喜,小孙子用这种行动来表达。火车站里,数以千计的人,一个不会说话的十三个月大的孩子,一眼就认出了自己的爷爷,这种依恋,缘于爷爷对他胜过爱自己的呵护与关怀。  不会说话的幼儿尚且
[摘 要]线描装饰画,运用点、线、面等造型元素对自然物象进行美化、概括、提炼、加工,强调表现对象的形式美感,对比鲜明,具有独特的艺术美感。教师应从新课程改革要求入手,改变传统教学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强调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使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审美观的过程。  [关键词]新课标 自主学习 创新能力 线描装饰画  [中图分类号] G623.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
【学情分析】  大多数学生在写科学小论文时无话可写,知识面较窄,视野不够开阔,很多学生存在记流水账的现象。只有让学生亲自试验或者亲眼目睹实验过程,才能使他们写出较有真实感的小论文。只有重视写作前的观察指导,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做“纸不湿”的实验,并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和及时记录。  2.能按照实验的过程有顺序地记叙实验的经过,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推理、表达,
小学生天生活泼好动,面对好奇的问题喜欢开动脑筋去思考。因此,教师教学时应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有意识地提醒学生学习的重点是什么,他们应该怎样通过自己的方式进行学习。通过一系列有意识的活动,可以让学生更加明白自己应该怎样学习,只有这样才能让小学英语课堂变得更加有质量。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谈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是如何让以导为主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趣味引导,激发兴趣  趣味教学法在小学课堂上是
[摘 要]“六顶帽子”思考法,英文称之为“Six Thinking Hats”,它是一种代表特定类型思考方式的形象解说方式。这种思考法在品德教学活动中魅力无限,在解决教育教学问题方面也有着巨大的潜力。老师经过理性的案例分析与思考力求找到最佳切入点,在俯瞰视野下,引领学生搭建表达支架,促进师生导航多元评价,创生出不断飞翔的“思维帽”。  [关键词]六顶帽子 品德教学 创想思维  [中图分类号] G6
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在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中间有一条小小的鸿沟,需要用实践把这条鸿沟填满。”实践是人们实现某种主观目的的活动。作为小学品德教育载体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具有活动性、综合性等特点,教师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通过参与实践活动,获得丰富的体验。因此,我们要以实践为品德学习的主要形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展品德。  一、基于生本,引导学生主动实践  课程必须植根于儿童的生活才会对他们有
都说考试是教学的指挥棒,如果在考试的评价形式上进行一些突破,会对课堂教学起促进作用。在平时教学中,我注重从以下方面入手,尝试进行一些考试评价形式的突破,以期让学生体验到快乐的考试。  一、让评价的时间更充分  评价不仅仅是一张试卷的考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进行全程性的评价,绝不能将考试的分数看做是最终的评价。  1.注重课堂评价  终结性的评价应该由过程性的评价综合形成,而每节课则是过程性
北师大博士张凯说:“‘个性化教学’就是要充分尊重并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重点放在学生个性的和谐健康发展上,通过教学引导的方式唤起学生对学习的欲望和对自身全面发展的追求。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启发学生自己独立思考,主动获取知识,实现知识、能力和人格的和谐同步发展。这就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个性教育!”美国学者卡罗尔曾说过:“个性化教育是在学者个性特征与学习环境之间达到的一种平衡,也就是说:它
美术也是艺术,大多数孩子从小就喜欢画画,喜欢在美的世界里,寻找自己的乐趣。而小学生对于美术的兴趣,从不曾减少过,但是如果在课上,教师只是给一个任务,然后让学生自己去画,那么孩子们就会觉得索然无味。一堂成功的美术课,是要教师深入研究新课标的,不仅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改善,还要有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让孩子们对艺术产生创造的欲望,这样艺术教育的目的才能实现。那么,在教学中,我们该如何去做呢?  一、创设和谐
[摘 要]只有扎实的字母学习,才能为后续的单词以及句子的学习做好铺垫,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当重视字母教学,让学生掌握学习技巧,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小学英语 字母教学 教学技巧  [中图分类号] G623.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36-045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字母教学是非常重要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