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对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时,臼杯高位安放是一种新理念,而其临床疗效却鲜有报道。目的目的:探讨采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CroweⅡ、Ⅲ型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时,非骨水泥臼杯高位安放的短期临床及放射学结果。方法方法: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29例(37髋)CroweⅡ、Ⅲ型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接受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其臼杯高于解剖旋转中心安放(高旋转中心组)。同期治疗的28例(35髋)CroweⅠ型患者作为对照。比较两组患者的髋关节Harris评分、步态、跛行、Trendelanburg征、放射学检查结果。结果结果:所有患者随访12~36个月,平均26.4个月。CroweⅡ、Ⅲ型的臼杯旋转中心距泪滴连线的平均垂直距离分别为25.5 mm、29.7 mm,与CroweⅠ型(18.7 mm)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2)。末次随访时,高旋转中心组的平均Harris评分为92.3分(86~98分),对照组的平均Harris评分为92.8分(84~100分),两组比较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57)。随访时所有患者步态良好,无跛行,Trendelanburg征阴性。结论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CroweⅡ、Ⅲ型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时,高位安放臼杯是一种可靠的方法,短期临床及放射学结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