哄孩子,离电子“神器”远一点

来源 :家庭医学·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56410029uoyuhao19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让哭闹不止的小宝寶安静下来,如今的一些父母可找到了“妙招”———丢过去个手机或iPad,准保小家伙立马消停。
  不过最近一项研究发现,或许能让这些家长重新审视所谓的“哄娃利器”:六个月至两岁大的婴幼儿接触带屏电子设备越多,出现语言发育迟缓的风险越高。具体来说,每日接触手机时间每增加30分钟,宝宝出现语言发育迟缓的风险将增加49%。
  其实不仅是语言功能上的损害,手机等电子设备对婴幼儿发育的影响是整体性的。由于颅骨厚度不够,孩子大脑对手机电磁波的吸收量显著多于成人,这将直接影响孩子神经系统发育,带来记忆力衰退、睡眠不好等一系列问题;再有,孩子身体组织中的含水量比成人丰富,而手机微波对水分越多的器官伤害越大,因而眼睛首当其冲。此外,长期操作手机还可能导致孩子手指发育畸形,低头玩游戏则会对孩子的颈椎带来不可逆转的伤害!
  如今层出不穷的智能电子产品,正在加大孩子健康成长的风险,为人父母者应该加以重视,尽可能控制宝宝接触电子设备的机会,帮助他们消弭成长环境中过多的辐射、强光损伤。
  其实种种危害,不少爸妈也心知肚明,但育儿过程中的疲累和无奈,总让他们束手无策;为图省事儿,只能指望那些华丽的屏幕、欢乐的声音去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想要从根本上预防和治好孩子的电子依赖症,家长首先该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是不是对路子。
  一位朋友曾经检讨,不到一岁的儿子爱摆弄手机,就是因为自己陪他的时候、喂奶的时候、哄睡觉的时候,总在一旁玩手机。时间久了,孩子自然对此产生兴趣。但如果从他一出生起,父亲的手里总有一本书,他会不会喜欢翻阅绘本、爱上阅读?
  孩子从出生开始,父母就常伴左右,出于模仿天性,其言行、习惯无一不受父母影响。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成功的家教首要的是父母以身为范,让孩子耳濡目染。“要之教子一事难言哉,唯身教为善耳。”
  哄娃远离电子“神器”,家长得先放下手机。不妨去读读书,听听音乐,带孩子出游踏青。当这些健康的生活方式成为一种习惯和日常,在亲子陪伴中,就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认知,既能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习惯,又能培养亲昵、密切的亲子关系,父母们可别用那道“电子墙”阻隔了这种种好处。(健康时报)
其他文献
摘要:作为德国毕希纳文学奖的得主,德国女作家西碧拉·雷维莎霍夫在接连获得了巴赫曼文学奖、克莱斯特文学奖、柏林文学奖以及德国图书奖等大大小小八个德语文学界的重要奖项后,也成为了当代德国作家的又一个大满贯。  关键词:当代德语文学 幻想 记忆 思辨  中图分类号:I5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1-0085-01  现年59岁的雷维莎霍夫出生于德国斯图加特市的一个保加利
美国有机食品超市(Whole Foods)近日发布了他们认为会统领 2017 食物界的八大趋势,这份榜单是由Whole Foods和其子品牌 365 店里专门研究顾客消费行为的专家们选定的。下面这份清单里可能有很多您听都没听说过的玩意,总的来说,它们看起来都挺健康。一起来看看吧。  植物性补药  属于替代医学范畴的植物性补药会变得很流行,现阶段最流行的补药包括醉椒(印度草药的一种)、姜黄、苹果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