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无论是内部评估还是外部评估,其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学校改进。学校作为教育质量的责任主体,英国职业教育评估非常注重自我评估建设。自我评估已成为职业学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一个重要方面,作为一种内部管理手段在促进学校改进与职业教育质量提高方面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英国职业教育自我评估的评估标准、评估方法、评估程序等方面的论述,以对我国目前高职教育的评估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自我评估学校改进教育质量
为什么做自我评估?罗杰?菲舍尔认为,它为学校改进提供了可靠的基础,还向评估人员显示了学校具有判断自身优缺点并采取合适的改进措施的能力。学校自评通过自评报告(SEF)来体现,它是对学校自评过程的总结,也是督导(外部评估)的核心。在进行督导(外部评估)时它是主要文件,在评价学校的领导力、管理能力以及学校的提升能力时,自评报告都提供了非常关键的证据。政府白皮书《学会成功》中明确表述为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主要依靠院校自身的能力
1 自我评估的地位与作用
20世纪90年代以来,英国在新的教育督导体系中突出了自我评估的地位。英国教育评估的重心近年来已从只重视外部评估转向强化院校/教育机构自我评估的格局,强调学校是教育质量的责任主体,注重学校内部质量保障机制的建设。学校成为发展与改进的动力。
自我评估具有双重目的既满足自身发展需要又为外部评估做好准备工作,是学校管理工作的必要组成部分。院校自评能为外部评估提供详实的基础材料,提高外部评估的效率。自我评估报告是评估的重要材料。自我评估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学校改进,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自我评估是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一个重要方面。
2 自我评估标准
Ofsted 评估手册是开展自我评估工作的主要指导手册。共同评估框架[1]分两大评估指标:综合能力评估(overall effectiveness)和改进能力( capacity to improve) 。改进能力( capacity to improve)这一指标又分为三项子指标分别为学习者学业成绩( outcomes for learners),教学质量(quality of provision)和领导与管理( leadship and management) 。所以评估的内容主要分为5大方面(aspects),即综合能力评估,改进能力,学习者学业成绩,教学质量和领导与管理。
每一方面评估的评定结果分为优秀(outstanding),良好(good),令人满意(satisfactory)和不合格(inadequate)四个等级。
无论谁参与了评估的过程,收集证据、观点采用结构化的方式,按照CIF中的三大标题——成就与标准,教育质量,领导与管理以及5个关键问题进行。
3 自我评估方法
自我评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方法(A Learner-centered Approach)[2]
自我评估采取全纳式的评估方法:
参与自我评估过程的人员不仅仅包括全院教职工,学员,还应向机构外部人员咨询意见。比如帮助策划活动项目的社区合作者,为你的学员提供提升机会的其他教育机构,为你的学员提供帮助,支持的专门机构,提供工作场所的雇主以及你的同行等等. 这样做的目的是自我评估更加积极有效: 因为结合了相关利益者及其他机构人员的意见或建议,评估结论的依据更加充分、明确,与事实相符;使自我评估报告反映的情况显得更真实;评估结论更容易被被评估客体理解、接受并在质量改进工作方面获得评估客体的支持与帮助。
4 自我评估程序
自我评估程序主要包括学校质量的年度评估安排,阶段评估计划和质量进展评估结果
相关证据/数据的收集与分析,自我评估等级评定,评后信息反馈工作,自我评估报告的撰写,改进行动方案的制定和评后改进工作等几个重要环节。
自我评估安排应与总体质量改进计划安排整合在一起,有利于减少重复性的工作,更好地促进质量改进,实现自我评估的目的。
自我评估注重连续的过程性评价,要求在一定的期限内连续收集不同的证据以对被评对象的能力作出判断。所以自我评估结论的得出要以一系列的有力的数据/证据作为支撑。收集的证据应具有的特点:
4.1证据的相关性,
4.2证据的正当性或有效性,
4.3证据的真实性,
4.4证据的彻底性、充分性,具有一贯性和可靠性,
4.5综合广泛的(comprehensive)
4.6合理的(sound)
4.7与学习者学习体验质量相关(the quality of the learners’ experience)
Ofsted 没有对自我评估报告(SAR)规定统一的格式,但要求学校根据国家评估标准,就学校的各个方面展开评估,清楚学校的优势和弱点,改进方向及具体的行动计划,是一个评估,分析,实施,再评估的动态连续过程。利用质量保障程序的结果完成年度自评报告(SAR).
自我评估报告应准确反映自我评估的真实观点,全体员工和其他成员也应为报告最终草案的核对和评论尽自己的一份力。自我评估报告应清楚地反映下列内容:每一项证据的来源;
应用与哪项评估指标;应采取的改进措施等。
自我评估主要以评估手册第二部分内容中的共同评估框架(CIF)中的一系列问题—— “学员学习成果”下所设的5个问题,“教学质量”下设的4个问题以及“领导与管理”下设的7个问题为指导,分别指出存在的优势,成功的原因,需要进一步发展的领域,并根据需要给出来年的行动措施。并且在此基础上,对“学员学习成果”,“教学质量”和“领导与管理”这三方面给出评定的等级。当然也包括改进能力与总体效能评价。在对这些方面进行评估判断与评定等级后,写进自评报告中。
自我评估的主要目的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如斯塔弗尔比姆所说的:“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3]评估的影响和作用并不会随其过程的结束而中止,评估全过程的结束也正是评估发挥其作用的一个新起点。
所以自我评估下一重要步骤是行动或发展方案的制定。行动改进方案必须立刻得到关注的方面是需要改进的领域,并根据事情的优先程度依次展开行动。
5 对我国高职教育评估的启示
我国高职教育的迅猛发展,已成为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因此,高职教育的质量很大程度关乎着将来培养的人才质量的高低,关乎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如何在数量急剧扩张的同时,在质量上严格把关是面临的重要议题。教育部16号文件明确指出“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要“切实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教育评估的目的是通过对教育活动进行诊断与鉴定,找出问题,提出整改的建议并加以改进,实现教育质量的提高。
目前,高职教育外部评估自2008年试点评估以来有很大的改进,但自我评估建设进展缓慢。有些高职院校尚未建立自我评估机制,许多院校自评办公室形同虚设。能否发挥自我评估机制自我调节,自我监控,自我监督,自我改进,自我发展的作用直接关系到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高低。
我们应将自我评估切切实实纳入到学院的管理过程中,发挥评估的问责功能与改进功能,对自身的方方面面展开自我评估,找出自身发展的优势与不足之处,改进方向及其具体的行动计划进行持续的改进。建立评估——分析——实施——再评估的持续动态过程,促进院校形成一个严格的自我评估和改进的文化氛围。
与此同时,加强内外评估互动,相互学习,相互尊重,信息双向交流,建立伙伴关系,集中关注相应的问题和相关数据。外部评估人员更多地对被评院校提供专业指导,提高自我评估水平,更好地促进学校改进。
参考文献
[1] Common inspection framework for further education and skills 2009 http://www.ofsted.gov.uk/Ofsted-home/Forms-and-guidance/Browse-all-by/Other/General/Common-inspection-framework-for-further-education-and-skills-2009.
[2] http://www.excellencegateway.org.uk/article.aspx?o=108540.
[3] 陈玉琨,赵永年.教育评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P298.
[4] http://www.ofsted.gov.uk.
【关键词】自我评估学校改进教育质量
为什么做自我评估?罗杰?菲舍尔认为,它为学校改进提供了可靠的基础,还向评估人员显示了学校具有判断自身优缺点并采取合适的改进措施的能力。学校自评通过自评报告(SEF)来体现,它是对学校自评过程的总结,也是督导(外部评估)的核心。在进行督导(外部评估)时它是主要文件,在评价学校的领导力、管理能力以及学校的提升能力时,自评报告都提供了非常关键的证据。政府白皮书《学会成功》中明确表述为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主要依靠院校自身的能力
1 自我评估的地位与作用
20世纪90年代以来,英国在新的教育督导体系中突出了自我评估的地位。英国教育评估的重心近年来已从只重视外部评估转向强化院校/教育机构自我评估的格局,强调学校是教育质量的责任主体,注重学校内部质量保障机制的建设。学校成为发展与改进的动力。
自我评估具有双重目的既满足自身发展需要又为外部评估做好准备工作,是学校管理工作的必要组成部分。院校自评能为外部评估提供详实的基础材料,提高外部评估的效率。自我评估报告是评估的重要材料。自我评估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学校改进,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自我评估是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一个重要方面。
2 自我评估标准
Ofsted 评估手册是开展自我评估工作的主要指导手册。共同评估框架[1]分两大评估指标:综合能力评估(overall effectiveness)和改进能力( capacity to improve) 。改进能力( capacity to improve)这一指标又分为三项子指标分别为学习者学业成绩( outcomes for learners),教学质量(quality of provision)和领导与管理( leadship and management) 。所以评估的内容主要分为5大方面(aspects),即综合能力评估,改进能力,学习者学业成绩,教学质量和领导与管理。
每一方面评估的评定结果分为优秀(outstanding),良好(good),令人满意(satisfactory)和不合格(inadequate)四个等级。
无论谁参与了评估的过程,收集证据、观点采用结构化的方式,按照CIF中的三大标题——成就与标准,教育质量,领导与管理以及5个关键问题进行。
3 自我评估方法
自我评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方法(A Learner-centered Approach)[2]
自我评估采取全纳式的评估方法:
参与自我评估过程的人员不仅仅包括全院教职工,学员,还应向机构外部人员咨询意见。比如帮助策划活动项目的社区合作者,为你的学员提供提升机会的其他教育机构,为你的学员提供帮助,支持的专门机构,提供工作场所的雇主以及你的同行等等. 这样做的目的是自我评估更加积极有效: 因为结合了相关利益者及其他机构人员的意见或建议,评估结论的依据更加充分、明确,与事实相符;使自我评估报告反映的情况显得更真实;评估结论更容易被被评估客体理解、接受并在质量改进工作方面获得评估客体的支持与帮助。
4 自我评估程序
自我评估程序主要包括学校质量的年度评估安排,阶段评估计划和质量进展评估结果
相关证据/数据的收集与分析,自我评估等级评定,评后信息反馈工作,自我评估报告的撰写,改进行动方案的制定和评后改进工作等几个重要环节。
自我评估安排应与总体质量改进计划安排整合在一起,有利于减少重复性的工作,更好地促进质量改进,实现自我评估的目的。
自我评估注重连续的过程性评价,要求在一定的期限内连续收集不同的证据以对被评对象的能力作出判断。所以自我评估结论的得出要以一系列的有力的数据/证据作为支撑。收集的证据应具有的特点:
4.1证据的相关性,
4.2证据的正当性或有效性,
4.3证据的真实性,
4.4证据的彻底性、充分性,具有一贯性和可靠性,
4.5综合广泛的(comprehensive)
4.6合理的(sound)
4.7与学习者学习体验质量相关(the quality of the learners’ experience)
Ofsted 没有对自我评估报告(SAR)规定统一的格式,但要求学校根据国家评估标准,就学校的各个方面展开评估,清楚学校的优势和弱点,改进方向及具体的行动计划,是一个评估,分析,实施,再评估的动态连续过程。利用质量保障程序的结果完成年度自评报告(SAR).
自我评估报告应准确反映自我评估的真实观点,全体员工和其他成员也应为报告最终草案的核对和评论尽自己的一份力。自我评估报告应清楚地反映下列内容:每一项证据的来源;
应用与哪项评估指标;应采取的改进措施等。
自我评估主要以评估手册第二部分内容中的共同评估框架(CIF)中的一系列问题—— “学员学习成果”下所设的5个问题,“教学质量”下设的4个问题以及“领导与管理”下设的7个问题为指导,分别指出存在的优势,成功的原因,需要进一步发展的领域,并根据需要给出来年的行动措施。并且在此基础上,对“学员学习成果”,“教学质量”和“领导与管理”这三方面给出评定的等级。当然也包括改进能力与总体效能评价。在对这些方面进行评估判断与评定等级后,写进自评报告中。
自我评估的主要目的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如斯塔弗尔比姆所说的:“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3]评估的影响和作用并不会随其过程的结束而中止,评估全过程的结束也正是评估发挥其作用的一个新起点。
所以自我评估下一重要步骤是行动或发展方案的制定。行动改进方案必须立刻得到关注的方面是需要改进的领域,并根据事情的优先程度依次展开行动。
5 对我国高职教育评估的启示
我国高职教育的迅猛发展,已成为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因此,高职教育的质量很大程度关乎着将来培养的人才质量的高低,关乎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如何在数量急剧扩张的同时,在质量上严格把关是面临的重要议题。教育部16号文件明确指出“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要“切实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教育评估的目的是通过对教育活动进行诊断与鉴定,找出问题,提出整改的建议并加以改进,实现教育质量的提高。
目前,高职教育外部评估自2008年试点评估以来有很大的改进,但自我评估建设进展缓慢。有些高职院校尚未建立自我评估机制,许多院校自评办公室形同虚设。能否发挥自我评估机制自我调节,自我监控,自我监督,自我改进,自我发展的作用直接关系到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高低。
我们应将自我评估切切实实纳入到学院的管理过程中,发挥评估的问责功能与改进功能,对自身的方方面面展开自我评估,找出自身发展的优势与不足之处,改进方向及其具体的行动计划进行持续的改进。建立评估——分析——实施——再评估的持续动态过程,促进院校形成一个严格的自我评估和改进的文化氛围。
与此同时,加强内外评估互动,相互学习,相互尊重,信息双向交流,建立伙伴关系,集中关注相应的问题和相关数据。外部评估人员更多地对被评院校提供专业指导,提高自我评估水平,更好地促进学校改进。
参考文献
[1] Common inspection framework for further education and skills 2009 http://www.ofsted.gov.uk/Ofsted-home/Forms-and-guidance/Browse-all-by/Other/General/Common-inspection-framework-for-further-education-and-skills-2009.
[2] http://www.excellencegateway.org.uk/article.aspx?o=108540.
[3] 陈玉琨,赵永年.教育评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P298.
[4] http://www.ofsted.gov.u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