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信息技术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渗透融合

来源 :教育界·综合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skyFo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數字化信息技术的利用对提高教学质量意义重大,教师需要充分考虑不同的影响要素,不断突破教学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学生的良性成长和发展营造良好的空间。文章以高中音乐教学为切入点,深入分析和解读了数字化信息技术在该学科中的渗透,以期为高中音乐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数字化信息技术;高中音乐;渗透融合
  一、引言
  长期以来实行的传统的应试教育导致我国在落实教育实践的过程之中实质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不容乐观,教师只关注单纯的知识灌输,忽略了对学生能动性的培养及提升,这一点不仅不符合素质教育的实质要求,还与数字化信息技术的应用相违背。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以数字化信息技术的合理认同为切入点和出发点,不断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
  二、在高中音乐教学中使用数字化信息技术的重要性
  在高中音乐教学的过程之中,教师需要对现有的信息化技术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解读,了解不同类型信息化技术的具体内容和形式,摆脱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和负面影响,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为最终的目的。
  首先,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对信息技术进行合理的使用,采用有针对性的教学手段,在保证学生掌握基础音乐理论知识的前提之上,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主动的实践和创作,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素养,提高学生的音乐创作能力和水平。
  其次,教师需要对信息技术的不同等级进行划分,不断突破时间的限制。与其他的教学策略和教学资源相比,数字化信息技术能够打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拓展教学资源和教学空间,保障学生能够在个人感官的调动之下深入领悟不同的音乐作品,主动地参与到整个音乐的创作过程之中,从而实现个人艺术修养的稳定提升。为了更好地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教师需要结合目前课堂教育的现实条件,将更多创造性的教学内容融入其中,选择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比较贴近的教学素材,对现有的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调节,增加一些比较有趣的音乐片段,让学生能够对音乐的内涵有一个深层次的认知和感悟。
  再次,数字化信息技术具有自身的特点及优势,在信息传递的过程具有速度较快的特点,同时还能够保证传递的准确性。对此,高中音乐教师需要积极地利用数字化信息技术,分析信息传递的核心要求,营造良好的音乐学习氛围,保证学生能够在更加自主宽松的学习氛围中提高个人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创造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体现我国素质教育的本质要求,实现学生文化素养的综合培养和提升。
  三、合理运用数字化信息技术的手段
  从上文的相关分析不难发现,数字化信息技术对高中音乐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起着关键的推动作用。教师需要将理论分析与实践研究相结合,以推动学生的全方位成长和发展为原则和目的,充分地实现数字化经济技术的合理应用。
  (一)提升对数字化信息技术的认识
  通过对音乐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和研究不难发现,有一部分教师还没有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对数字化信息技术的理解比较模糊,无法正视数字化信息技术的实质作用和价值,难以充分地在实践教学过程之中结合教学大纲对不同的数字化信息技术进行相应应用。之所以会出现这一现象,主要在于教师还没有摆脱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和桎梏,对数字化信息技术的认知度不高。部分教师认为这些技术的操作过程比较复杂,所涉及的教学手段过于高端,无法掌握相应的操作技巧以不断提高个人的教学技术水平。一些教师为了图方便,直接以简单的知识灌输为主体,没有将数字化信息技术运用到现有的课堂实践中,最终导致实际的教学质量不容乐观。同时现代化教学工具也难以发挥一定的作用和价值,信息技术的教育手段利用率极低。
  从另一层面来看,即使有一些教师开始意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并将其与现有的主体课程相联系,但是在实践运用的过程之中忽略了对工具操作技巧的解读,只是简单地将基础的音乐常识与PPT的播放相联系,没有站在更深层次的角度解读数字化信息技术,无法更好地体现信息技术在音乐课堂教学中使用的本质与内涵。为了解决这一不足,在将高中音乐教学与数字化信息技术相结合的过程中,首先需要保证教师更新教学观念,掌握数字化信息技术的使用技巧,不断提高现代信息技术的利用水平,积极地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比如学校可以开展相关的培训工作,以数字化信息技术为对象,实现教学理念和教学形式的革新,保障教师能够站在不同的角度深入掌握信息技术的使用技巧。
  (二)丰富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整个教学实践的主体。在落实高中音乐教学任务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对数字化信息技术进行合理的分析和使用,不断丰富现有的音乐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音乐学习能力、音乐鉴赏能力和认知水平对教学内容进行相应的调节和革新,保证所讲授的内容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为学生的个人实践提供方便。在对学生进行艺术熏陶时,教师还需要了解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拓宽学生的视野,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联系,在课外实践活动的过程之中利用数字化信息技术来为学生提供更大的学习空间,使学生结合个人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学习。教师要在恰当的时间段内为学生提供相应的辅导,尽量避免学生出现方向上的错误,有效地促进学生的音乐学习。
  (三)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在数字化信息技术的应用中,教师需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其他阶段的学生相比,初中生的心智发展还不成熟,无法集中个人的注意力完成音乐学习任务。对此,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积极利用数字化信息技术,将各种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策略和技术与主题教学环节相结合,通过小组划分的形式来为不同的小组设置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实现小组内部的合作分工,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保障学生在个人兴趣的引导之下进行主动学习。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应该在因材施教和个性化教学策略的引导之下采取层次化的教学策略,对学生进行循序渐进的引导,保障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之下掌握音乐学习的技巧和精髓。
  四、结语
  在高中音乐教学过程中,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备受关注。要想突破传统应试教育的桎梏,教师需要关注信息化技术的操作技巧和要求,分析不同教育阶段的教学内容及教学形式,以此来对数字化信息技术进行针对性的使用。
  【参考文献】
  [1]甘玮,陈增照.信息技术与音乐学科教学融合的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4(15):32-35.
  [2]崔玮.数字化教学资源对高中音乐教学的有效促进[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4(08):111.
其他文献
【摘要】作者结合多年的工作经历,论述了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赢得学生钦佩的一些经验,那就是:教师要想更好地管理好班级、教育好学生,就必须要结合班级学生实际掌握必要的教育教学技巧。这些做法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功的快乐并积极转变的同时,也使教師赢得了学生发自内心的钦佩,自然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教学效果。  【关键词】教育教学;批评艺术;情趣;健忘症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8年柳州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社
【摘要】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乡村教师专业成长的平台和资源发生了深刻变化,传统的乡村教师评价体系已经不适应信息化环境下乡村教师专业成长的要求,甚至严重阻碍了乡村教师的专业成长。为此,应当以现代教师评价理念为导向,对现行的乡村教师评价从评价目标、内容、主体、方式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改革,促进乡村教师专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信息化环境;乡村教师专业;评价改革  【基金项目】本文系白银市教育科学规划201
【摘要】“国学经典”作为民族博大智慧以及美好情感的直接表征,本身的价值历久而弥新。在小学教学过程中,对传统“国学”教材进行有选择、有步骤的学习,引导小学生开展“经典诵读”教学活动,有利于培养小学生良好的传统文化修养以及语文素养,进一步完善学生的道德教育。  【关键词】国学经典;小学生;思想品质;教育一、引言  兒童阶段对于一个人一生来说,是心灵最纯净以及记忆力最好的一个阶段。在儿童阶段,让孩子接触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测绘技术的不断发展,摄影测量发展到了全数字摄影测量阶段。作为摄影测量学的一门分支—近景摄影测量在建筑物的变形观测、动态监测、文物保护等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作者在敦煌莫高窟崖面数字近景摄影测量工作中的作业方法和经验,着重介绍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在文物的维护、修复中所起的作用。
【摘要】绘本形象的图画、概括的文字,符合孩子们思维具体形象和善于想象的特点,是儿童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探讨结合“绘本内容多元”“绘本可创造性”的特点,創设宽松的环境,教师适时地退位,引导幼儿自主选择绘本,挖掘绘本中的运动元素设计方案,享受运动游戏带来的快乐,在开心中促进身体健康,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关键词】幼儿;户外运动;游戏;绘本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福建省幼儿教育学科教学带头人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