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阶思维视角下的地理自主探究学习设计

来源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1r2s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本杰明·布鲁姆把人的认知思维分为记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等思维,其中记忆、理解、应用被称为低阶思维,分析、综合、评价被称为高阶思维。在教学过程中,高阶思维对应的是较高层次的认知水平,适用于解决复杂问题,而低阶思维对应的是较低层次的认知水平,适用于解决简单问题。高阶思维是建立在低阶思维的基础之上的,它可以促使学生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用批判的眼光看待世界,勇敢面对所遇到的困难,独立解决所面临的问题,从而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高阶思维可以通过有意识的训练培养出来,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设置课程目标,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有意识地将地理教学与高阶思维培养有机结合起来。下面笔者就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月球基地应该是什么样子》问题研究为例,探讨高阶思维视角下的地理自主探究学习设计。
  《月球基地应该是什么样子》是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一章《行星地球》的问题研究。月球基地目前还处在设想阶段,学生和教师都没有真正见过,对这个问题的探究似乎是一个天马行空的想象过程。因此,教师可将主动权交给学生,引导学生对月球基地进行自主探究,把课堂当作学生探究的平台。
  在课前准备阶段,教师要指导学生根据“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进行分组,以4到6人为一个小组,并根据小组成员的爱好和特长选择探究方向、探究方法和探究成果展示方式。在学生正式开始探究之前,教师要统一汇总学生的选择情况,并建议选择情况一致的学生进行合作。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教给学生分工合作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学生搜集资料时,教师要为学生指出大概的方向,引导学生多方面搜集资料。在学生展示探究成果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制作多媒体课件,撰写地理小论文,并配以解释和说明。
  经过一周的准备,各个小组将研究成果展示了出来:学生表演《中国航天员登月之旅》描绘了学生的月球梦;地理小报《揭开月球的神秘面纱》讲述了月球的概况,以及建设月球基地需要注意的问题,使学生对月球有了基本的了解;地理小报《漫步月球》不但讲述了建设月亮城的知识,而且还讲述了一些月球秘事和太空怪闻;地理小报《月球基地应该是什么样的》展示了科学家正在研究的月球基地的样子,使学生知道了“居住月球不是梦”;多媒体课件《月球基地应该是什么样子》系统分析了月球概况,对月球基地的建设提出了设想;板画《我心目中的月球基地》展示了学生自主设计的月球基地。在每个小组都展示后,我对探究成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在各个小组展示成果后,我组织学生开展组内和组间互评,以促进学生的交流与合作。组内互评以《学生个人参与小组合作学习评分表》为标准,对以下方面进行评价:与其他同学进行合作与交流、听取其他同学的意见、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与其他同学共同制订计划、与其他同学共同完成任务、完成自己的任务、促进小组学习活动、与其他同学分享学习成果。
  本节问题研究课注重探究、分工合作,充分体现了开放的课堂教学理念。由于教学内容新鲜有趣,学生投入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现能力、想象能力、发散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实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在探究中,教师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枯燥乏味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帮助学生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转变角色,当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协作者和组织者,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由此可见,自主探究学习是一种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高阶思维的学习模式,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用高阶思维发现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其他文献
一、课本插图概述  1.插图简介。  课本插图也称为插画,用于文字中来诠释文字内容的图画。对文字作生动的解释,来加强文章感染力。历史课本插图是史料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历史知识的一些片段、侧面的状态和外貌的“写真”,是对特定的历史事件、人物活动和历史事件的“空间描述”,是空间化、立体化的历史课本,它和课本文字的叙述相互照应,互相补充,构成系统的历史。  2.历史课本中插图的类型。  历史课本中的插图
利用图片进行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利用图片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分析能力,能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纵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文综历史部分,最近几年每年都有大量涉及图片史料的题目,如2012年安徽高考文综(历史)卷第12、15、17、18、22题,2013年安徽高考文综(历史)卷第12、15、16、20、21题,20
在我的求学生涯里,只听说过BB机;由于家里经济困难,一直都只有羡慕的份;出来工作后,节省俭用,花费了三个月的工资,并硬着头皮向老爸借了一千多元,终于拥有了一部属于自己的手机。可是这部手机除了能发信息、打电话而外没有其他有用的功能,这样的手机现代人称为老人机。转眼间十多年过去了,现在的手机拥有了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它做不到的功能。试想我们教师的教学能力还停滞在原来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措施上,那样学生的发展
“历史又可教我们以智慧和价值的相对性。”莫洛亚(法)的这句话道出了历史学科的重要性,通过对历史的学习,能够把学生培养和造就成具有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感的社会主义新人。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在课堂上“填鸭式”地讲解,学生断断续续地回答,这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历史课程标准提倡,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掌握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高中历史学科
【摘要】问题链是指教师为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而向学生抛出的一组相互关联的问题。问题链的主要作用是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进行引导,起到保证学习效率、培养素养发展的目标。问题链与绘本阅读相结合,可以解决小学生在自主阅读课外英语绘本的时候不愿读、不能读、低收益的问题。本文探讨小学英语绘本阅读问题链设计中需要把握的几个要点及其设计策略。  【关键词】小学;英语;绘本阅读;问题链;设计  【作者简介】李雁,苏州工业
纵观近5年的高考政治试题,继续围绕教材知识和考纲要求的四种能力——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对学生进行全面考查。而且试题越来越体现了高考命题的开放性、探索性的特征,不断向生活延伸,实现了对考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与考查。  下面,笔者就结合2013年全国新课标Ⅱ卷38题谈一下现在高考试题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一、原题再现  例.(2
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给微课下的定义是:微课是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呈现方式,围绕学科知识点、例题习题、疑难问题、实验操作等进行的教学过程及相关资源的有机结合体。“微课 课堂教学”对于教育来说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契机,通过发挥微课的积极作用,使学生在开放的环境中进行学习和互动,锻炼他们在自主学习中获取、筛选、传递、加工信息的能力,调动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学习质量。“微课 课堂教学”的不断深入,能够通过信
导学案是教师在一定的教育教学理念指导下,通过对教学目标和特定学情的研究,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材料依据。实施导学案,要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倡导自主探究,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那么,如何科学设计和有效实施导学案以提升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堂效率呢?下面笔者就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为例浅谈几点思考。  一、基础复习前置,提高课堂效率  高考一轮复习是在考纲和课标基础上
随着我国课改的不断深入,初中历史教学亟须改革。传统的初中历史教学发展,已经不能满足当下对历史学科的要求以及学生历史能力的发展。创新教学是初中历史改革的重要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学科素养。  一、强化科目特色  教师作为创新教学的直接使用者,要对教学设计进行创新,突出初中历史的科目特色。教师要改变以往边读教材边讲知识的教学方法,先从宏观角度了解所有知识,这样才能更好地把重点、难点教授给学生
有人说,教改就是一场战争;有人说,教改就是吃苦;也有人说,教改就是学着别人干……说教改是战争太过残酷,说教改是吃苦太过悲观,说教改是学着别人干太过被动。我倒觉得教改是一个个故事,虽然故事里会有艰辛和孤独,但终究会有成功的喜悦和幸福。下面笔者就自己十年来教改工作中发生的小故事与大家分享。  故事一:  高中思想政治课较抽象,对于从农村初中升上来的高中学生而言尤其难理解,而且由于我刚参加工作不久,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