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班主任工作是一种心灵的工作,教育是一种心灵的唤醒,是唤醒埋藏在孩子们心底的良知和潜能。虽然从教时间不长,担任学校班主任的工作已经五年了,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泪水。但是我想我是幸福的,因为我爱这个职业,我爱这群可爱的孩子们,我异常珍惜与他们相处的日子。
我一直不停地思考作为教师的使命。有一个故事让我印象深刻:据说,苏格拉底小时候,一次看他父亲雕刻狮子,便问道:“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好的雕塑师?”父亲说:“以这只石狮子来说吧,我并不是在雕刻它,我只是在唤醒它。”“唤醒?”小苏格拉底迷惑不解。“对,狮子本来沉睡在石坟中,我只是将它从石头监牢里解救出来而已。”
苏格拉底从父亲的话中得到启发,日后成了一位唤醒人们心灵的大师。而我也从中明白了,教育就是一种心灵的唤醒。唤醒埋藏在孩子们心底的良知和潜能,促进其自主成长和发展。由此,我想到了和孩子们在一起的点点滴滴,那些值得我用一生去回忆的瞬间。
为打架的同学鼓掌
我班的一个同学,成天调皮捣蛋。我接班后没几天,他就打架了。当时我以为小孩子,教育一下就没事了。没想到不久后又打架了。我批评了他。结果过些日子还是故伎重演。怎么办?我一下子就没了主意。后来我想明白了,对于这样的学生,单纯的批评教育起不到好作用,反而会加深他的逆反心理。教育的这样的学生要讲究艺术,对他悔改的一面要紧紧抓住,并加以肯定,要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
有一天,这个同学又和其他同学打架了,我马上查清了打架的原因,当场严厉评了打架的双方,要他们写检查,并要求下午在班级公开作检讨。出乎我的意料,这个同学检查做得很诚恳,从文字到态度都很到位。检查完后,我说:“这两位同学从这件事情上都吸取了教训,我相信他们会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并不再犯类似的错误。因此,我提议:“全班同学为他们改正错误的态度鼓掌!”
在一阵热烈的掌声中,我发现犯错误的同学都不好意思。其他同学也议论开了,有的对我的举动赞成,有的则表示反对。可是不管怎样,我们班就很少出现打架这类事了。当然对于这个同学的想教育,我并没有这样就停止。我让班干部帮助他,带动他一起参与班级有意义的活动,对他的长处给以大量的表扬和肯定,不断地鼓励他继续努力。并动员他负责班级的纪律。为了能取得他人的信任,在同学面前树立自己的威信,他开始严格自己,私下我和班干部观察他的表现,稍有异常表现,马上加以引导教育。如今打架基本已经和他无缘了。
这件事也让我印象深刻,在这之前我用软硬兼施的方法教育他,都没见成效,反而使师生关系变得紧张,所以我想尝试另外一种办法,即为打架学生决心改正自己的态度鼓掌,以便缓和矛盾,也给犯错的同学以改错的机会和勇气。
教师的职责是教育所有学生,因此教师必须坚信每个学生都有进步的潜力,我相信即使那个老是打架的同学,也有他的需求和想法。因此作为教师必须给他们多一点时间和空间,多去发现他们的优点,多一些表扬和赞美。
学会尊重别人,先尊重自己
课堂上老师与学生的冲突是常有的。而作为班主任的工作最难的就是如何协调好任课老师与同学的关系。上个学期我们班音乐课发生的情况我至今还印象深刻。音乐老师一进来就气势汹汹,矛头直冲向我:“今天,你那班根本上不下去,全班起哄,居然有人顶撞我。下课时还踢门。太不像话!无法无天!”
当时我也是气打一处来,还没下课,我是如坐针毡。铃声一响我就直接把几个“罪魁祸首”拎到了办公室,先狠狠训了一通。这时候有同学眼泪哗哗地流了下来。他断断续续地说:“音乐课上的纪律是不太好,老师讲了还乱哄哄的,老师就骂了我们;有人还顶嘴,老师大为恼火,并且骂了难听的粗话,同学们感到了侮辱,心中大为反感,结果全班一起和老师作对。”
听了学生的话,我一下子懵了,我对刚才自己的过激举动特别后悔。我平复一下自己的心情,走进教室,平静地说:“我想先了解一下音乐课的详细经过。”几乎全班同学都踊跃地举起了手,并勇敢地承认了自己的错误,放学前我布置了写周记,要求结合“音乐课事件”谈谈自己的感想。又上音乐课了,班长交给音乐老师一叠检查,又代表全班作了保证。更让我惊喜的是,后来有学生来告诉我,音乐老师向学生道歉了。
这件事情的结果无疑让我喜出望外,教师和学生应该是平等的。过去总强调学生要尊重师长是正确的,这次风波的处理让我真正懂得老师也要尊重学生,“来而不往非礼也”,更何况他们是孩子。要有尊重的前提,才能换来孩子的真诚与感动。通过这件事情,让我觉得学生是那么可爱,也让我爱上了老师这个职业。
假如班主任对学生不闻不问,就根本谈不上教育,即使教育了,没有一定的感情基础,那也不会取得良好的效果。爱让孩子感受到学习生活的美好,爱让老师感受到源自内心深处的幸福。
一个班级中,影响学生成长的教师主要是班主任。我从来没有想过要成为孩子们发展中什么“重要他人”,但是使命感却不忘时刻提醒我要对他们终身负责。
着眼于孩子的一生,而不仅仅是现在。这不仅需要拥有佛的一种境界,还需要母亲的一种真实。教师是一种了不起的职业,班主任更是富于挑战性的工作。而幼稚的我就是不断努力,欲成就这阳光下的佛。
我一直不停地思考作为教师的使命。有一个故事让我印象深刻:据说,苏格拉底小时候,一次看他父亲雕刻狮子,便问道:“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好的雕塑师?”父亲说:“以这只石狮子来说吧,我并不是在雕刻它,我只是在唤醒它。”“唤醒?”小苏格拉底迷惑不解。“对,狮子本来沉睡在石坟中,我只是将它从石头监牢里解救出来而已。”
苏格拉底从父亲的话中得到启发,日后成了一位唤醒人们心灵的大师。而我也从中明白了,教育就是一种心灵的唤醒。唤醒埋藏在孩子们心底的良知和潜能,促进其自主成长和发展。由此,我想到了和孩子们在一起的点点滴滴,那些值得我用一生去回忆的瞬间。
为打架的同学鼓掌
我班的一个同学,成天调皮捣蛋。我接班后没几天,他就打架了。当时我以为小孩子,教育一下就没事了。没想到不久后又打架了。我批评了他。结果过些日子还是故伎重演。怎么办?我一下子就没了主意。后来我想明白了,对于这样的学生,单纯的批评教育起不到好作用,反而会加深他的逆反心理。教育的这样的学生要讲究艺术,对他悔改的一面要紧紧抓住,并加以肯定,要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
有一天,这个同学又和其他同学打架了,我马上查清了打架的原因,当场严厉评了打架的双方,要他们写检查,并要求下午在班级公开作检讨。出乎我的意料,这个同学检查做得很诚恳,从文字到态度都很到位。检查完后,我说:“这两位同学从这件事情上都吸取了教训,我相信他们会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并不再犯类似的错误。因此,我提议:“全班同学为他们改正错误的态度鼓掌!”
在一阵热烈的掌声中,我发现犯错误的同学都不好意思。其他同学也议论开了,有的对我的举动赞成,有的则表示反对。可是不管怎样,我们班就很少出现打架这类事了。当然对于这个同学的想教育,我并没有这样就停止。我让班干部帮助他,带动他一起参与班级有意义的活动,对他的长处给以大量的表扬和肯定,不断地鼓励他继续努力。并动员他负责班级的纪律。为了能取得他人的信任,在同学面前树立自己的威信,他开始严格自己,私下我和班干部观察他的表现,稍有异常表现,马上加以引导教育。如今打架基本已经和他无缘了。
这件事也让我印象深刻,在这之前我用软硬兼施的方法教育他,都没见成效,反而使师生关系变得紧张,所以我想尝试另外一种办法,即为打架学生决心改正自己的态度鼓掌,以便缓和矛盾,也给犯错的同学以改错的机会和勇气。
教师的职责是教育所有学生,因此教师必须坚信每个学生都有进步的潜力,我相信即使那个老是打架的同学,也有他的需求和想法。因此作为教师必须给他们多一点时间和空间,多去发现他们的优点,多一些表扬和赞美。
学会尊重别人,先尊重自己
课堂上老师与学生的冲突是常有的。而作为班主任的工作最难的就是如何协调好任课老师与同学的关系。上个学期我们班音乐课发生的情况我至今还印象深刻。音乐老师一进来就气势汹汹,矛头直冲向我:“今天,你那班根本上不下去,全班起哄,居然有人顶撞我。下课时还踢门。太不像话!无法无天!”
当时我也是气打一处来,还没下课,我是如坐针毡。铃声一响我就直接把几个“罪魁祸首”拎到了办公室,先狠狠训了一通。这时候有同学眼泪哗哗地流了下来。他断断续续地说:“音乐课上的纪律是不太好,老师讲了还乱哄哄的,老师就骂了我们;有人还顶嘴,老师大为恼火,并且骂了难听的粗话,同学们感到了侮辱,心中大为反感,结果全班一起和老师作对。”
听了学生的话,我一下子懵了,我对刚才自己的过激举动特别后悔。我平复一下自己的心情,走进教室,平静地说:“我想先了解一下音乐课的详细经过。”几乎全班同学都踊跃地举起了手,并勇敢地承认了自己的错误,放学前我布置了写周记,要求结合“音乐课事件”谈谈自己的感想。又上音乐课了,班长交给音乐老师一叠检查,又代表全班作了保证。更让我惊喜的是,后来有学生来告诉我,音乐老师向学生道歉了。
这件事情的结果无疑让我喜出望外,教师和学生应该是平等的。过去总强调学生要尊重师长是正确的,这次风波的处理让我真正懂得老师也要尊重学生,“来而不往非礼也”,更何况他们是孩子。要有尊重的前提,才能换来孩子的真诚与感动。通过这件事情,让我觉得学生是那么可爱,也让我爱上了老师这个职业。
假如班主任对学生不闻不问,就根本谈不上教育,即使教育了,没有一定的感情基础,那也不会取得良好的效果。爱让孩子感受到学习生活的美好,爱让老师感受到源自内心深处的幸福。
一个班级中,影响学生成长的教师主要是班主任。我从来没有想过要成为孩子们发展中什么“重要他人”,但是使命感却不忘时刻提醒我要对他们终身负责。
着眼于孩子的一生,而不仅仅是现在。这不仅需要拥有佛的一种境界,还需要母亲的一种真实。教师是一种了不起的职业,班主任更是富于挑战性的工作。而幼稚的我就是不断努力,欲成就这阳光下的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