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美国《发行管理》(circulation-Mmanagement)杂志网站报道,2006年下半年,美国认证期刊的零售显得相当沉寂。单位销量(Unit sales)4.82亿册,同比增长1个百分点;而零售额为16亿美元,与上年同期持平。美国十大零售期刊出版公司比平均水平有所下降,其中单位销量下降1.7%,销售额则下降1.9%。就2006年一年来说,认证期刊的单位销量下降了1.7%,销售额则下降1.6%。期刊业表面上看起来波澜不惊,但期刊零售结构正在发生缓慢而且戏剧性的变化。美国著名期刊专家贝尔德·戴维斯对此进行了剖析,总结了期刊零售的主要趋势和未来走势。
期刊零售八大趋势
1.单位销量持续下降
单位销量的下降已经持续多年,但近六年来下降势头加速。自2000年以来,认证期刊的单位销量已下降了16个百分点,年平均下降近3%。
2.零售收入虽持平,但呈下降趋势
在过去6年中,零售收入虽保持平稳,但这是由于期刊定价的增长与单位销量的下降基本保持一致。而且近来可以明显看到:已不能再希望通过提高定价来弥补单位销量的下降了。
3.价格弹性减弱
2005年,零售期刊的平均定价纷纷下跌,着实反常。这是在价格连续增长长达五年之后的一个大转折。2006年仍是如此。平均售价从3.40美元跌至3.38美元。近期不断下调的期刊定价,似乎预示着期刊定价平和的新纪元。
4.超市销售继续增长,而传统销售下降
在过去三年里,在超市售卖的认证刊物的单位销量增长了约1%,零售收入增长了5%。相比较而言,传统销售(Mainline Sales)的同期单位销量下降了10%,而零售收入下降了9%,由此,超市销售(checkout Sales,也可译为“收银机销售”)似乎活力十足。
5.女性期刊销量增长,而男性期刊销量却降低
不仅报刊亭,连超市也对女性期刊十分青睐。女性期刊和中性期刊(如《时代》《新闻周刊》等)占到零售销量的70%。在过去几年中,销售量向女性期刊倾斜的趋势逐渐加速。这个结论得到了超市销售增长(几乎全部是女性期刊)而传统销售下降(传统的男性期刊)的验证。
6.周刊销量上升,月刊销量下降
在2006年下半年的期刊零售十强中,有9个是以“周”为刊期的,领头的是名人期刊《人物》和《美国周刊》,唯一的月刊是《大都会》。除那9个周刊以外,还有另外8种主要的周刊。这17种周刊的单位销量同比增长3.8%,零售收入增长4.3%。它们的销售业绩与其他期刊以月刊为主)形成了截然相反的对比,后者的单位销量下降了3.6%,零售收入下降了3.7%。需要注意的是,这17种周刊的平均定firth对较低,仅为2.7美元,但它们却占据了总销量的51%和零售总额的41%。
7.读者偏好在改变
众所周知,名人周刊的销量不断增长。在2006年下半年,6大名人周刊(《人物》《美国周刊》《明星》《联系》《生活和风度》《OK》)和2个八卦期刊(《国家询问者》《环球》)显示出了强劲的增长势头。其单位销量为1.81亿册,同比增长10.5%,零售收入5.22亿美元,同比增长6.7%。这8种周刊占了总销量的38%和零售总额的32%。而其余期刊的单位销量下降了4.1%,零售收入下降2.8%。按照产品因果关系的理论,名人期刊的增长冲击了许多老牌的女性期刊,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到了某些大牌男性刊物。
8.批发商对提高售出率和降低刊物数量的努力正在奏效
期刊批发商因对市场环境变化的反应迟缓,一度被推向破产边缘。但他们已经开始重整旗鼓,现在,他们通过彼此间的战略联合,踏踏实实地提高售出率,减少上架期刊的数量,以降低运营成本。
未来趋势预示
那么,上述趋势意味着什么呢?有两个原因使之将在未来十年里变本加厉。
1.网络
网络改变一切,包括缓漫反应的期刊零售市场。网络在人们搜集信息的路上起到了动力效应,并对人们在获取信息上所期望的花费有重大影响。信息的简单有效性降低了对期刊的需求,改变了对信息的感知价值,由此也有助于减小价格弹性。
网络也通过另外更敏感的方式,改变了期刊出版商的零售习惯。作为合法的广告选择,网络影响力的提升,减少了大多数期刊的广告收入。那些广告收入不够富裕的出版商也迅速发现,它们对低效零售发行计划的重估决策,在经济上是极其划算的。
2.两极分化的发行系统
销售渠道明显地开始趋向两极分化。这种分化格局将继续加重对未来销售趋势的影响。
15年前,期刊批发商控制着90%或更多的期刊销量。从地域上讲,他们为几乎所有期刊零售商提供服务。对于批发商来说,售出率远不如控制住自己的地盘重要。该系统大大刺激了新期刊的诞生,这势必持续“折磨”期刊零售渠道。在干预零售的年份里,批发商不再向地盘内所有期刊零售商提供服务,而是转向为连锁零售巨头服务,并不考虑地理位置。现在,批发商将大部分注意力转向超市、杂货店、折扣店和交通枢纽。他们在期刊发行市场上的份额已经下降到了80%。另外的20%(书店、便利店、报刊亭和其他专业零售商)大部分被所谓的直销商控制。
这种两极分化的发行系统对主流趋势的影响是,批发商正集中注意力为超市、杂货店和折扣店服务。这三个零售渠道代表了超市销售的优势。批发商比较青睐超市销售期刊。
这些变化在超市期刊销售增长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有助于女性期刊的销售,同时无意中降低了男性刊物的销售。这也对平均价格的降低有一定贡献,因为在超市销售中占主导地位的周刊,价格理应低于月刊。
另一个变化,批发商在期刊零售系统中控制了大量高销量的女性期刊,而直销商服务于大多数男性刊物。比如,乍一看,批发商提供给零售商及由直销商提供给书店的畅销期刊揭示了产品偏好方面的明显区别。在批发商这边,高销量的女性期刊(《人物》《美国周刊》《明星》)遥遥领先。书店则完全不同,在那里像《经济学人》这样的期刊最赚钱。
期刊零售八大趋势
1.单位销量持续下降
单位销量的下降已经持续多年,但近六年来下降势头加速。自2000年以来,认证期刊的单位销量已下降了16个百分点,年平均下降近3%。
2.零售收入虽持平,但呈下降趋势
在过去6年中,零售收入虽保持平稳,但这是由于期刊定价的增长与单位销量的下降基本保持一致。而且近来可以明显看到:已不能再希望通过提高定价来弥补单位销量的下降了。
3.价格弹性减弱
2005年,零售期刊的平均定价纷纷下跌,着实反常。这是在价格连续增长长达五年之后的一个大转折。2006年仍是如此。平均售价从3.40美元跌至3.38美元。近期不断下调的期刊定价,似乎预示着期刊定价平和的新纪元。
4.超市销售继续增长,而传统销售下降
在过去三年里,在超市售卖的认证刊物的单位销量增长了约1%,零售收入增长了5%。相比较而言,传统销售(Mainline Sales)的同期单位销量下降了10%,而零售收入下降了9%,由此,超市销售(checkout Sales,也可译为“收银机销售”)似乎活力十足。
5.女性期刊销量增长,而男性期刊销量却降低
不仅报刊亭,连超市也对女性期刊十分青睐。女性期刊和中性期刊(如《时代》《新闻周刊》等)占到零售销量的70%。在过去几年中,销售量向女性期刊倾斜的趋势逐渐加速。这个结论得到了超市销售增长(几乎全部是女性期刊)而传统销售下降(传统的男性期刊)的验证。
6.周刊销量上升,月刊销量下降
在2006年下半年的期刊零售十强中,有9个是以“周”为刊期的,领头的是名人期刊《人物》和《美国周刊》,唯一的月刊是《大都会》。除那9个周刊以外,还有另外8种主要的周刊。这17种周刊的单位销量同比增长3.8%,零售收入增长4.3%。它们的销售业绩与其他期刊以月刊为主)形成了截然相反的对比,后者的单位销量下降了3.6%,零售收入下降了3.7%。需要注意的是,这17种周刊的平均定firth对较低,仅为2.7美元,但它们却占据了总销量的51%和零售总额的41%。
7.读者偏好在改变
众所周知,名人周刊的销量不断增长。在2006年下半年,6大名人周刊(《人物》《美国周刊》《明星》《联系》《生活和风度》《OK》)和2个八卦期刊(《国家询问者》《环球》)显示出了强劲的增长势头。其单位销量为1.81亿册,同比增长10.5%,零售收入5.22亿美元,同比增长6.7%。这8种周刊占了总销量的38%和零售总额的32%。而其余期刊的单位销量下降了4.1%,零售收入下降2.8%。按照产品因果关系的理论,名人期刊的增长冲击了许多老牌的女性期刊,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到了某些大牌男性刊物。
8.批发商对提高售出率和降低刊物数量的努力正在奏效
期刊批发商因对市场环境变化的反应迟缓,一度被推向破产边缘。但他们已经开始重整旗鼓,现在,他们通过彼此间的战略联合,踏踏实实地提高售出率,减少上架期刊的数量,以降低运营成本。
未来趋势预示
那么,上述趋势意味着什么呢?有两个原因使之将在未来十年里变本加厉。
1.网络
网络改变一切,包括缓漫反应的期刊零售市场。网络在人们搜集信息的路上起到了动力效应,并对人们在获取信息上所期望的花费有重大影响。信息的简单有效性降低了对期刊的需求,改变了对信息的感知价值,由此也有助于减小价格弹性。
网络也通过另外更敏感的方式,改变了期刊出版商的零售习惯。作为合法的广告选择,网络影响力的提升,减少了大多数期刊的广告收入。那些广告收入不够富裕的出版商也迅速发现,它们对低效零售发行计划的重估决策,在经济上是极其划算的。
2.两极分化的发行系统
销售渠道明显地开始趋向两极分化。这种分化格局将继续加重对未来销售趋势的影响。
15年前,期刊批发商控制着90%或更多的期刊销量。从地域上讲,他们为几乎所有期刊零售商提供服务。对于批发商来说,售出率远不如控制住自己的地盘重要。该系统大大刺激了新期刊的诞生,这势必持续“折磨”期刊零售渠道。在干预零售的年份里,批发商不再向地盘内所有期刊零售商提供服务,而是转向为连锁零售巨头服务,并不考虑地理位置。现在,批发商将大部分注意力转向超市、杂货店、折扣店和交通枢纽。他们在期刊发行市场上的份额已经下降到了80%。另外的20%(书店、便利店、报刊亭和其他专业零售商)大部分被所谓的直销商控制。
这种两极分化的发行系统对主流趋势的影响是,批发商正集中注意力为超市、杂货店和折扣店服务。这三个零售渠道代表了超市销售的优势。批发商比较青睐超市销售期刊。
这些变化在超市期刊销售增长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有助于女性期刊的销售,同时无意中降低了男性刊物的销售。这也对平均价格的降低有一定贡献,因为在超市销售中占主导地位的周刊,价格理应低于月刊。
另一个变化,批发商在期刊零售系统中控制了大量高销量的女性期刊,而直销商服务于大多数男性刊物。比如,乍一看,批发商提供给零售商及由直销商提供给书店的畅销期刊揭示了产品偏好方面的明显区别。在批发商这边,高销量的女性期刊(《人物》《美国周刊》《明星》)遥遥领先。书店则完全不同,在那里像《经济学人》这样的期刊最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