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积累和运用(30分)
1.阅读下面语段,回答(1)~(2)题。(4分)
宜宾已东有一条南广河,它是长江的一条支流。如果说长江是人体的主动脉的话,那么,这南广河充其量也只是一根小小的毛细血管了。南广河没有金沙江那样磅礴的气势,但金沙江也难德有南广河如此安yì的情怀。南广河像xián静的少女,迈着轻盈的步子,向长江走来。
⑴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文中加点字注音。(2分)
动脉( ) 磅礴( )
安yì( ) xián静( )
⑵文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2分)
2.依次填入下面句中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词是( )(2分)
①温馨的家庭,美丽的校园都因___________而让你倍感亲切。
②脸上虽然___________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
③老城的山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 也睡着。
④请 文化,有多少城市可以重来。
A.和睦 出现 安静 珍藏 B.和谐 刻着 安适 珍爱
C.和顺 堆着 安祥 珍重 D.和蔼 写着 安稳 珍视
3.修改下列病句。(4分)
①从他上学的第一天起,就对语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谁也不会否认,有成就的专家学者不是勤奋学习的。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在下面语句的横线上写一句话,与前面的句子构成排比。(2分)
你有没有想过:流泪也是一种幸福,因为还有事情值得你流泪;被嫉妒也是一种幸福,因为你有地方值得别人嫉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名著阅读填空。(3分)
《童年》是 ___________(作者)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其他两部是___________和《我的大学》。小说讲述___________(主人公)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生动地表现了俄罗斯19世纪七八十年代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6. 下面是我国新疆电视台和黑龙江电视台的两个图标,请你从这两个图标中任选一个作简要的品评。要求语言通顺,运用两种以上(含两种)修辞手法,不少于40字。(4分)
图1:新疆电视台 图2:黑龙江电视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古诗文填空。(11分)
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⑵乘风破浪会有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
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⑷入则无法家拂士,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国恒亡。(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⑹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煜《相见欢》)
⑺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安石《登飞来峰》)
⑻现在人们常用孟子《鱼我所欲也》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明在关键时刻作出正确的选择。
⑼杜甫《登楼》中“锦江春色来天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以浩大气势描绘祖国山河壮美,表达对民族历史的追怀。
⑽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一联,以生动的艺术形象,表现出诗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
二、阅读(满分60分)
(一)阅读甲、乙两选文,回答8~10题。(10分)
【甲】孟子之少也,既学而归,孟母方绩,问曰:“学何所至矣?”孟子曰:“自若也。”孟母以刀断其织。孟子惧而问其故。孟母曰:“子之废学,若吾断斯织也。夫君子学以立名,问则广知,是以居则安宁,动则远害。今而废之,是不免于厮役而无以离于祸患也。何以异于织绩而食,中道废而不为,宁能衣其夫子而长不乏粮食哉?女则废其所食,男则堕于修德,不为窃盗,则为虏役矣。”孟子惧,旦夕勤学不息,师事子思,遂成天下之名儒。君子谓孟母知为人母之道矣。
【乙】邹孟轲母,号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时,嬉游为墓间之事,踊跃筑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乃去,舍市傍。其嬉游为贾人①炫卖②之事。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复徙舍学宫之旁。其嬉游乃设俎豆③,揖让进退。孟母曰:“真可以居吾子矣。”遂居。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君子谓孟母善以渐化④。
《邹孟轲母》(节选)
〖注〗①贾人:商人。②炫卖:叫卖。③俎豆:古代祭祀用的礼器。④渐化:逐渐濡染。 8.解释下列加线的字。(4分)
⑴乃去,舍市傍( ) ⑵及孟子长( )
⑶孟母方绩( ) ⑷孟母以刀断其织( )
9.翻译下面语句。(4分)
⑴子之废学,若吾断斯织也。
⑵复徙舍学宫之旁
10.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这两则故事的主要内容。(2分)
(二)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11~15题。(20分)
纪伯伦鄙视自己
何诚斌
“曾有七次我鄙视了自己的灵魂:第一次是在她可以上升而谦让的时候;第二次是我看见她在瘸者面前跛行的时候;第三次是让她选择难易,而她选了易的时候;第四次是她做错了事,却安慰自己说别人也同样做错了事;第五次是她容忍了软弱,而把她的忍受称为坚强;第六次是当她轻蔑一个丑恶的容颜的时候,却不知道那是她自己的面具之一;第七次是当她唱一首颂歌的时候,自己相信这是一种美德。”
享誉世界文坛的大诗人、艺术家纪伯伦当年写下这段文字时,他做了一下深呼吸,灵魂再一次得到了自我清洁。
母亲因癌症死于美国,纪伯伦受到很大的精神刺激,他说:“人类唇上最美好的呼唤就是‘我的母亲’!”后来,他在《折断的翅膀》中写道:“谁失去了母亲,谁就失去了让他倚偎的怀抱、向他祝福的手和顾眷他的眼睛。”母亲是他灵魂洗礼的第一人。他的成长,母亲的慈怀与教导,在他的心灵里深埋下“爱与美”的种子。他关注人性、思考人生,发现人类的冲突,大多是强权对人性的践踏,扭曲了一张张灵魂,人们缺乏自我检讨的意识与勇气。父亲被嫉妒者告发,身陷囹圄,家产耗尽;纪伯伦与母亲兄妹一起被迫离开祖国,远涉重洋到美国波士顿谋生。从东方到西方,纪伯伦对人性的比照,更具广度,对灵魂的拷问也更具深度。24岁那年,纪伯伦发表短篇小说集《叛逆的灵魂》,可他人性再次受到了权力的强压,土耳其政府宣布这部书是“危险的、叛逆的、毒害青年的”,并在贝鲁特中心广场当众焚烧此书,而且给纪伯伦定下叛逆分子的罪名。
第二年,纪伯伦只身来到巴黎,住在一间潮湿的画室里,艰难度日。他不愿沉沦,来到了法国巴黎艺术学院,想在这里有所发展。他受到罗丹、奥金·卡莱尔在19世纪建立起来的象征主义画派的影响,开始进行这方面的探索。不久他结识了神秘派画家布伦诺,两人一见如故,十分谈得来,成了好朋友,他们投身于当时流行的商业性立体艺术。纪伯伦在完成一部作品后,与布伦诺交流起来,朋友提出了中肯的批评,纪伯伦却吼叫起来:“你说得毫无道理,你的素养值得怀疑!”布伦诺张大了嘴巴,不知道说什么好,转过身来离开了纪伯伦。就这样,一时的自负高傲损害了友谊,纪伯伦痛悔不已,“我是烈火,我也是枯枝,一部分的我消耗了另一部分的我”。“一个伟大的人应有两颗心:一颗心在流血,另一颗心在宽容。”他去找布伦诺,递给他一根上好的雪茄,说:“布伦诺,你能原谅一个灵魂渺小的人吗?”布伦诺笑了笑:“你不是说过‘嫉妒我的人在不知不觉之中颂扬了我’?权当我嫉妒你好了。”“不,你没有嫉妒我,你是真心在帮我。你不是也说过‘一场争论可以是两个心思之间的捷径’?”布伦诺回答:“那不是争论,是谩骂。”纪伯伦无语,他感到自己严重伤害了朋友的尊严,他鄙视自己,作深刻的灵魂的检讨,以祈求朋友的原谅。
纪伯伦的散文优美,哲思飞扬,然而真正打动人的是他“鄙视自己”、对灵魂进行自我解剖的自省精神,他希望人们摆脱“动物性”,抵御“不人性”,维护“人性”,呼唤“神性”,从而使生命能在宇宙的“大生命”中寻求扩大,臻于完美、至善。他说:“整个地球都是我的祖国,全部人类都是我的乡亲。”
诗人去世后,灵柩运回祖国黎巴嫩,葬于北部的贝什里纪念馆旁的山洞里。洞口旁的雪松木板上,镌刻着诗人为自己写下的墓志铭:“我就站在你的身边,像你一样地活着。把眼睛闭上,目视你的内心,然后转过脸,我的身体与你同在。”诗人生时“鄙视自己”,死后他却一直受到世界人民的崇敬。
(选自2009年8月24日《青年文摘》)
11.读了上文之后,请你说说“纪伯伦鄙视自己”中“鄙视”一词的含义是什么?(4分)
12.在纪伯伦看来,人类的冲突大多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他为什么要离开祖国,远涉重洋到美国波士顿谋生?(4分)
13.纪伯伦的母亲对纪伯伦一生有什么影响?他又写过哪些赞美母亲的诗句?(4分)
14.布伦诺对纪伯伦的批评是否合理,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纪伯伦为什么鄙视自己?(4分)
15.读了全文之后,说说你从纪伯伦鄙视自己中得到什么启示?(4分)
(三)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16~19题。(15分)
南京云锦
①南京云锦,是以彩丝织成的色彩绚丽、花纹繁盛和技艺精湛的高级丝织品。它在丝绸多姿多彩的品类里独放奇彩,是至善至美的民族传统工艺美术珍品之一。
②云锦的产生和发展与南京这座城市的发展密切相关。南京丝织业发端于三国时期,因为建业(今南京)当时是吴国的都城。东晋末,刘裕北伐大获全胜,将长安的织锦工匠带到了当时的手工业发展中心建康(今南京),并且设立了专门管理机构“锦署”来组织生产,这是云锦品种产生的标志。清代在商业经济空前繁荣的南京设“江宁织造署”,直接由朝廷管理丝绸生产,满足御用和官用绸缎的需求,所以云锦生产极具规模。
③云锦工艺独特,只能用老式的提花木机织造,必须由提花工和织造工两人配合完成。两个人一天只能生产几厘米,而且这种工艺至今仍无法用机器替代。如果要织一幅78厘米宽的锦缎,在它的织面上就有14000根丝线,所有花朵图案的组成就要在这14000根线上穿梭,从确立丝线的经纬线到最后织造,整个过程如同电脑编程一样复杂而艰难。
④云锦主要特点是绣品逐花异色,即花卉的色彩会随着观察角度而变化。其次,由于大量是宫廷用品,所以云锦的织造往往用料严格考究,以至不惜制造工本;织造工艺则精益求精到绝对一丝不苟,力求十全十美的地步。云锦喜用金丝、银线直至各种鸟兽羽毛绒毛来织造,如在皇家绣品上的绿色是织入孔雀羽毛的。
1.阅读下面语段,回答(1)~(2)题。(4分)
宜宾已东有一条南广河,它是长江的一条支流。如果说长江是人体的主动脉的话,那么,这南广河充其量也只是一根小小的毛细血管了。南广河没有金沙江那样磅礴的气势,但金沙江也难德有南广河如此安yì的情怀。南广河像xián静的少女,迈着轻盈的步子,向长江走来。
⑴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文中加点字注音。(2分)
动脉( ) 磅礴( )
安yì( ) xián静( )
⑵文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2分)
2.依次填入下面句中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词是( )(2分)
①温馨的家庭,美丽的校园都因___________而让你倍感亲切。
②脸上虽然___________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
③老城的山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 也睡着。
④请 文化,有多少城市可以重来。
A.和睦 出现 安静 珍藏 B.和谐 刻着 安适 珍爱
C.和顺 堆着 安祥 珍重 D.和蔼 写着 安稳 珍视
3.修改下列病句。(4分)
①从他上学的第一天起,就对语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谁也不会否认,有成就的专家学者不是勤奋学习的。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在下面语句的横线上写一句话,与前面的句子构成排比。(2分)
你有没有想过:流泪也是一种幸福,因为还有事情值得你流泪;被嫉妒也是一种幸福,因为你有地方值得别人嫉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名著阅读填空。(3分)
《童年》是 ___________(作者)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其他两部是___________和《我的大学》。小说讲述___________(主人公)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生动地表现了俄罗斯19世纪七八十年代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6. 下面是我国新疆电视台和黑龙江电视台的两个图标,请你从这两个图标中任选一个作简要的品评。要求语言通顺,运用两种以上(含两种)修辞手法,不少于40字。(4分)
图1:新疆电视台 图2:黑龙江电视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古诗文填空。(11分)
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⑵乘风破浪会有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
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⑷入则无法家拂士,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国恒亡。(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⑹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煜《相见欢》)
⑺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安石《登飞来峰》)
⑻现在人们常用孟子《鱼我所欲也》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明在关键时刻作出正确的选择。
⑼杜甫《登楼》中“锦江春色来天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以浩大气势描绘祖国山河壮美,表达对民族历史的追怀。
⑽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一联,以生动的艺术形象,表现出诗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
二、阅读(满分60分)
(一)阅读甲、乙两选文,回答8~10题。(10分)
【甲】孟子之少也,既学而归,孟母方绩,问曰:“学何所至矣?”孟子曰:“自若也。”孟母以刀断其织。孟子惧而问其故。孟母曰:“子之废学,若吾断斯织也。夫君子学以立名,问则广知,是以居则安宁,动则远害。今而废之,是不免于厮役而无以离于祸患也。何以异于织绩而食,中道废而不为,宁能衣其夫子而长不乏粮食哉?女则废其所食,男则堕于修德,不为窃盗,则为虏役矣。”孟子惧,旦夕勤学不息,师事子思,遂成天下之名儒。君子谓孟母知为人母之道矣。
【乙】邹孟轲母,号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时,嬉游为墓间之事,踊跃筑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乃去,舍市傍。其嬉游为贾人①炫卖②之事。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复徙舍学宫之旁。其嬉游乃设俎豆③,揖让进退。孟母曰:“真可以居吾子矣。”遂居。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君子谓孟母善以渐化④。
《邹孟轲母》(节选)
〖注〗①贾人:商人。②炫卖:叫卖。③俎豆:古代祭祀用的礼器。④渐化:逐渐濡染。 8.解释下列加线的字。(4分)
⑴乃去,舍市傍( ) ⑵及孟子长( )
⑶孟母方绩( ) ⑷孟母以刀断其织( )
9.翻译下面语句。(4分)
⑴子之废学,若吾断斯织也。
⑵复徙舍学宫之旁
10.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这两则故事的主要内容。(2分)
(二)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11~15题。(20分)
纪伯伦鄙视自己
何诚斌
“曾有七次我鄙视了自己的灵魂:第一次是在她可以上升而谦让的时候;第二次是我看见她在瘸者面前跛行的时候;第三次是让她选择难易,而她选了易的时候;第四次是她做错了事,却安慰自己说别人也同样做错了事;第五次是她容忍了软弱,而把她的忍受称为坚强;第六次是当她轻蔑一个丑恶的容颜的时候,却不知道那是她自己的面具之一;第七次是当她唱一首颂歌的时候,自己相信这是一种美德。”
享誉世界文坛的大诗人、艺术家纪伯伦当年写下这段文字时,他做了一下深呼吸,灵魂再一次得到了自我清洁。
母亲因癌症死于美国,纪伯伦受到很大的精神刺激,他说:“人类唇上最美好的呼唤就是‘我的母亲’!”后来,他在《折断的翅膀》中写道:“谁失去了母亲,谁就失去了让他倚偎的怀抱、向他祝福的手和顾眷他的眼睛。”母亲是他灵魂洗礼的第一人。他的成长,母亲的慈怀与教导,在他的心灵里深埋下“爱与美”的种子。他关注人性、思考人生,发现人类的冲突,大多是强权对人性的践踏,扭曲了一张张灵魂,人们缺乏自我检讨的意识与勇气。父亲被嫉妒者告发,身陷囹圄,家产耗尽;纪伯伦与母亲兄妹一起被迫离开祖国,远涉重洋到美国波士顿谋生。从东方到西方,纪伯伦对人性的比照,更具广度,对灵魂的拷问也更具深度。24岁那年,纪伯伦发表短篇小说集《叛逆的灵魂》,可他人性再次受到了权力的强压,土耳其政府宣布这部书是“危险的、叛逆的、毒害青年的”,并在贝鲁特中心广场当众焚烧此书,而且给纪伯伦定下叛逆分子的罪名。
第二年,纪伯伦只身来到巴黎,住在一间潮湿的画室里,艰难度日。他不愿沉沦,来到了法国巴黎艺术学院,想在这里有所发展。他受到罗丹、奥金·卡莱尔在19世纪建立起来的象征主义画派的影响,开始进行这方面的探索。不久他结识了神秘派画家布伦诺,两人一见如故,十分谈得来,成了好朋友,他们投身于当时流行的商业性立体艺术。纪伯伦在完成一部作品后,与布伦诺交流起来,朋友提出了中肯的批评,纪伯伦却吼叫起来:“你说得毫无道理,你的素养值得怀疑!”布伦诺张大了嘴巴,不知道说什么好,转过身来离开了纪伯伦。就这样,一时的自负高傲损害了友谊,纪伯伦痛悔不已,“我是烈火,我也是枯枝,一部分的我消耗了另一部分的我”。“一个伟大的人应有两颗心:一颗心在流血,另一颗心在宽容。”他去找布伦诺,递给他一根上好的雪茄,说:“布伦诺,你能原谅一个灵魂渺小的人吗?”布伦诺笑了笑:“你不是说过‘嫉妒我的人在不知不觉之中颂扬了我’?权当我嫉妒你好了。”“不,你没有嫉妒我,你是真心在帮我。你不是也说过‘一场争论可以是两个心思之间的捷径’?”布伦诺回答:“那不是争论,是谩骂。”纪伯伦无语,他感到自己严重伤害了朋友的尊严,他鄙视自己,作深刻的灵魂的检讨,以祈求朋友的原谅。
纪伯伦的散文优美,哲思飞扬,然而真正打动人的是他“鄙视自己”、对灵魂进行自我解剖的自省精神,他希望人们摆脱“动物性”,抵御“不人性”,维护“人性”,呼唤“神性”,从而使生命能在宇宙的“大生命”中寻求扩大,臻于完美、至善。他说:“整个地球都是我的祖国,全部人类都是我的乡亲。”
诗人去世后,灵柩运回祖国黎巴嫩,葬于北部的贝什里纪念馆旁的山洞里。洞口旁的雪松木板上,镌刻着诗人为自己写下的墓志铭:“我就站在你的身边,像你一样地活着。把眼睛闭上,目视你的内心,然后转过脸,我的身体与你同在。”诗人生时“鄙视自己”,死后他却一直受到世界人民的崇敬。
(选自2009年8月24日《青年文摘》)
11.读了上文之后,请你说说“纪伯伦鄙视自己”中“鄙视”一词的含义是什么?(4分)
12.在纪伯伦看来,人类的冲突大多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他为什么要离开祖国,远涉重洋到美国波士顿谋生?(4分)
13.纪伯伦的母亲对纪伯伦一生有什么影响?他又写过哪些赞美母亲的诗句?(4分)
14.布伦诺对纪伯伦的批评是否合理,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纪伯伦为什么鄙视自己?(4分)
15.读了全文之后,说说你从纪伯伦鄙视自己中得到什么启示?(4分)
(三)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16~19题。(15分)
南京云锦
①南京云锦,是以彩丝织成的色彩绚丽、花纹繁盛和技艺精湛的高级丝织品。它在丝绸多姿多彩的品类里独放奇彩,是至善至美的民族传统工艺美术珍品之一。
②云锦的产生和发展与南京这座城市的发展密切相关。南京丝织业发端于三国时期,因为建业(今南京)当时是吴国的都城。东晋末,刘裕北伐大获全胜,将长安的织锦工匠带到了当时的手工业发展中心建康(今南京),并且设立了专门管理机构“锦署”来组织生产,这是云锦品种产生的标志。清代在商业经济空前繁荣的南京设“江宁织造署”,直接由朝廷管理丝绸生产,满足御用和官用绸缎的需求,所以云锦生产极具规模。
③云锦工艺独特,只能用老式的提花木机织造,必须由提花工和织造工两人配合完成。两个人一天只能生产几厘米,而且这种工艺至今仍无法用机器替代。如果要织一幅78厘米宽的锦缎,在它的织面上就有14000根丝线,所有花朵图案的组成就要在这14000根线上穿梭,从确立丝线的经纬线到最后织造,整个过程如同电脑编程一样复杂而艰难。
④云锦主要特点是绣品逐花异色,即花卉的色彩会随着观察角度而变化。其次,由于大量是宫廷用品,所以云锦的织造往往用料严格考究,以至不惜制造工本;织造工艺则精益求精到绝对一丝不苟,力求十全十美的地步。云锦喜用金丝、银线直至各种鸟兽羽毛绒毛来织造,如在皇家绣品上的绿色是织入孔雀羽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