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诊高血压肾硬化的非良性肾小动脉硬化症的临床及病理学分析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SHENGWU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拟诊高血压肾硬化(HN)患者的临床特征,以期提高对良性肾小动脉硬化症(BN)及类似疾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63例HN患者年龄、性别、家族史、血压、尿蛋白排泄、血清学各项指标以及眼底、心脏结构等临床参数.通过肾脏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分析比较各组间临床参数差异及组织学特征.结果依据病理诊断将患者分为BN(35例)、恶性肾小动脉硬化症(MN,12例)、原发性肾炎(PN,10例)、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FSGS,6例)四组.10例PN患者中IgA肾病7例(11.1%),系膜增生性肾炎2例(3.2%),间质性肾炎1例(1.6%),HN诊断符合率为74.6%.BN组患者男性居多,年龄高于PN、FSGS组;高血压家族史及高血压病程均较PN、FSGS高;血尿发生率及血尿程度均低于另两组;蛋白定量亦低于PN、FSGS组,尤其与FSG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N组左心室心肌重量指数(LVMI)明显高于PN、FSGS组,且与P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BN组与上述两组相差不显著.BN组视网膜病变主要为0~Ⅱ级,占76%,而MN、FSGS则以Ⅲ~Ⅳ级病变为主.组织学显示PN组球性硬化的肾小球比率高于HN、FSGS组,小管慢性化指标PN组高于HN组,但无明显统计学意义.HN、BN组肌内膜细胞增殖、小动脉玻璃样变等血管病变较FSGS组明显,尤以BN组病变最显著.结论临床拟诊HN患者不能排除PN、FSGS.部分BN、MN与PN患者临床特征相似,单纯依据病史、化验等手段难以鉴别,肾组织病理检查是明确诊断的最佳手段。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维生素C(vitamin C,VC)预处理对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诱导的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human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HPBMC)凋亡及其相关基因表达和增殖抑制作用的影响.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和蛋白印迹(Western blotting)方法研究不同剂量VC
目的 研究维生素E辅助治疗难治性癫痫的临床疗效,初步探讨癫痫发病与自由基的关系.方法80例难治性癫痫患儿随机分为两组,40例仅采用抗癫痫药物治疗为对照组,40例抗癫痫药物添加维生素E治疗为维生素E组.结果 维生素E组(47.50%)癫痫发作控制总有效率(Ⅰ满意+Ⅱ显著改善+Ⅲ良好)高于对照组(12.50%),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添加维生素E使难治性癫痫患儿癫痫发作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