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观察缝线法和眼轮匝肌切除术矫正儿童先天性下睑内翻倒睫的临床疗效,重点分析手术对儿童眼表微环境和视功能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研究对象为西京医院2013年9月至2018年3月期间就诊的3~15岁的儿童先天性下睑内翻倒睫患者,分为两组,缝线法组为使用缝线法手术矫正的62例(103只眼),切除术组为使用眼轮匝肌切除术矫正的共57例(95只眼).术前与术后1周时观察泪膜破裂时间(BUT)、最佳矫正视力(BCVA)变化;于术后半年、1年、2年时统计治疗的有效率、复发率等.结果 两种术式随访1年治疗有
【机 构】
:
710032 西安,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西京医院眼科 全军眼科研究所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缝线法和眼轮匝肌切除术矫正儿童先天性下睑内翻倒睫的临床疗效,重点分析手术对儿童眼表微环境和视功能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研究对象为西京医院2013年9月至2018年3月期间就诊的3~15岁的儿童先天性下睑内翻倒睫患者,分为两组,缝线法组为使用缝线法手术矫正的62例(103只眼),切除术组为使用眼轮匝肌切除术矫正的共57例(95只眼).术前与术后1周时观察泪膜破裂时间(BUT)、最佳矫正视力(BCVA)变化;于术后半年、1年、2年时统计治疗的有效率、复发率等.结果 两种术式随访1年治疗有效率缝线法组为80.58%、眼轮匝肌切除组为92.63%(P<0.05);2年时复发率分别为25.24%和7.37%(P<0.05).BUT:缝线法组术前为(5.63±1.61)s,术后1周为(13.51±2.32)s;切除术组术前为(5.47±2.14)s,术后1周为(12.34±2.12)s;两组术后与术前自身相比均明显改善(P0.05).BCVA:缝线法组术前为0.71±0.19,术后1周为0.82±0.11;切除术组术前为0.67±0.25,术后1周为0.78±0.17;两组术后视力均较术前明显提高(P0.05).结论 缝线法和眼轮匝肌切除术在早期均可有效提高眼表泪膜稳态,并恢复受损的视功能.眼轮匝肌切除术远期有效率高于缝线法,但缝线法操作简单,临床上应综合考虑病情、术者经验和患者对手术治疗的理解而选择恰当的术式.
其他文献
目的 评价去上皮快速角膜交联治疗进展期圆锥角膜的临床疗效及对早期角膜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自身对照研究.对2018年3月到2019年3月进展期圆锥角膜患者18例(29只眼),进行去上皮快速角膜交联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基线)和治疗后1、3、6个月采用Corvis ST和Pentacam测量角膜生物力学指标和角膜地形图等.主要观察指标包括第1次压平角膜硬度参数(SP-A1)、角膜最薄点厚度、角膜最大曲率(Kmax)、屈光状态和角膜内皮计数等.对治疗前后的指标进行配对t检验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共治疗患
目的 通过测定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患者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前后,眼房水中白介素-6(IL-6)、人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丙二醛(MDA)水平的变化及之间的相关性,探讨康柏西普对PDR患者房水中氧化应激水平和炎症因子浓度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临床研究.选取行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并行玻璃体切除术的PDR的患者共74例(75只眼)入组,其中男性35例,女性39例.每位患者在玻璃体注射康柏西普之前,前房穿刺取未经稀释的房水50~100μl;1周后在行玻璃体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