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多妈妈曾经跟我说,孩子越来越大了,越来越“淘气”了,常常干出一些让妈妈抓狂、崩溃的雷人事儿。比如:用“童子尿”冲奶粉;在妈妈身上堆砌“鸡蛋壳长城”;把妈妈的手机藏到冰箱里;在电视机屏幕上乱涂乱画;拿棒棒糖在电脑键盘上敲击“弹琴”;拿着戏水玩具在马桶里疯狂玩水……
每个孩子“淘气”的方式不一样,这也说明孩子的性格、爱好、兴趣、潜质是不一样的。我们为什么不好好“利用”孩子的淘气,来挖掘他的潜能呢?
实例1:从“乱扔东西”到“定点投掷”
我的孩子曾经有一段时间,看见什么都“扔”,无论是玩具、书、杯子、衣服……而且,还特别喜欢站在高处(如凳子桌子上)往下扔。常常弄得家里一片狼藉!
巧妙引导:把家里的整理箱拿出来(或是纸箱之类的四方箱),另外,再准备一些柔软的布娃娃。然后再把箱子放在一定距离的位置,在孩子脚下用其他玩具作为标准线,让孩子把娃娃都尽情地“扔”到箱子里。距离可以慢慢增加,1米,1.5米,2米……
这样既满足了孩子“扔东西”的欲望,又保持了家里的整洁,最重要的是孩子又练习了一项本领——定点投掷!这大大锻炼了孩子的用手能力,对孩子以后打篮球非常有好处。
实例2:从“上蹿下跳”到“龙腾虎跃”
“三天不打,上房揭瓦”,形容孩子的淘气真是形象,孩子好像特别喜欢上蹿下跳攀岩走壁,我家孩子经常爬到高高的桌子上,然后冲着床的方向,大喊一声后跳下来,还顺势滚两个圈儿,有点野战的味道。
巧妙引导:准备好3、4个枕头,间隔一定距离,平行地摆放在地板上。枕头柔软,即便宝宝摔跤了也不用担心伤着。然后,让孩子从枕头上一级一级地跳过去。这就好比跑步的时候,增加“跨栏”的难度,我把它叫做“障碍跳跃”。
孩子非常喜欢这样的游戏,摔倒也不叫疼,而跳跃这些运动,对下肢的锻炼非常大,有助于孩子长高。
实例3:从“一盘散沙”到“数字和形状”
有的孩子特别喜欢细长类的东西,如筷子、牙签、吸管等等,他们常常将这些东西一股脑儿地摊在地上,还喜欢用脚踢,踢得地板上乱七八糟,一盘散沙。
巧妙引导:这些“散沙”可以用来学数数,一根一根棍子慢慢加、慢慢减;还可以进行比较,看看妈妈和宝宝手中的棍子谁的多?再比如,可以用棍子摆出各种各样的几何形状,让孩子认知三角形,正方形,梯形,五角星……建立初步的图形概念。然后,让孩子根据自己的记忆和联想,亲自动手拼接。
实例4:从“瓶瓶罐罐”到“平衡与力量”
孩子喜欢折腾家里的锅碗瓢盆、瓶瓶罐罐、破铜烂铁。没关系,既然孩子对这些玩意儿感兴趣,我们不妨锦上添花再增加一些乐趣。
巧妙引导:游戏一:让瓶子倒立。如果瓶子本身具有一定重量,想要让它底朝天并不容易哦,瓶口越小越难控制,这个游戏可以训练宝宝双手的控制能力。游戏二:平衡控制。笑笑前一阵喜欢抱着瓶子走,好像在显示自己很有力气。我给他拿了一根长长的撑衣杆充当扁担,前后各挂上一个瓶子(内装有面粉,重量大概有5斤),挑东西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哦,怎样控制好力度让瓶子不要晃来晃去、怎样挑才最省力气都是有讲究的。笑笑肩挑着扁担,既玩得过瘾,又在无形中训练了本领。
孩子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往往表现在我们认为“淘气”的行为中,作为家长,我们要尊重孩子的童心,善待孩子的淘气,引导孩子的破坏,给“淘气包”们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吧!
每个孩子“淘气”的方式不一样,这也说明孩子的性格、爱好、兴趣、潜质是不一样的。我们为什么不好好“利用”孩子的淘气,来挖掘他的潜能呢?
实例1:从“乱扔东西”到“定点投掷”
我的孩子曾经有一段时间,看见什么都“扔”,无论是玩具、书、杯子、衣服……而且,还特别喜欢站在高处(如凳子桌子上)往下扔。常常弄得家里一片狼藉!
巧妙引导:把家里的整理箱拿出来(或是纸箱之类的四方箱),另外,再准备一些柔软的布娃娃。然后再把箱子放在一定距离的位置,在孩子脚下用其他玩具作为标准线,让孩子把娃娃都尽情地“扔”到箱子里。距离可以慢慢增加,1米,1.5米,2米……
这样既满足了孩子“扔东西”的欲望,又保持了家里的整洁,最重要的是孩子又练习了一项本领——定点投掷!这大大锻炼了孩子的用手能力,对孩子以后打篮球非常有好处。
实例2:从“上蹿下跳”到“龙腾虎跃”
“三天不打,上房揭瓦”,形容孩子的淘气真是形象,孩子好像特别喜欢上蹿下跳攀岩走壁,我家孩子经常爬到高高的桌子上,然后冲着床的方向,大喊一声后跳下来,还顺势滚两个圈儿,有点野战的味道。
巧妙引导:准备好3、4个枕头,间隔一定距离,平行地摆放在地板上。枕头柔软,即便宝宝摔跤了也不用担心伤着。然后,让孩子从枕头上一级一级地跳过去。这就好比跑步的时候,增加“跨栏”的难度,我把它叫做“障碍跳跃”。
孩子非常喜欢这样的游戏,摔倒也不叫疼,而跳跃这些运动,对下肢的锻炼非常大,有助于孩子长高。
实例3:从“一盘散沙”到“数字和形状”
有的孩子特别喜欢细长类的东西,如筷子、牙签、吸管等等,他们常常将这些东西一股脑儿地摊在地上,还喜欢用脚踢,踢得地板上乱七八糟,一盘散沙。
巧妙引导:这些“散沙”可以用来学数数,一根一根棍子慢慢加、慢慢减;还可以进行比较,看看妈妈和宝宝手中的棍子谁的多?再比如,可以用棍子摆出各种各样的几何形状,让孩子认知三角形,正方形,梯形,五角星……建立初步的图形概念。然后,让孩子根据自己的记忆和联想,亲自动手拼接。
实例4:从“瓶瓶罐罐”到“平衡与力量”
孩子喜欢折腾家里的锅碗瓢盆、瓶瓶罐罐、破铜烂铁。没关系,既然孩子对这些玩意儿感兴趣,我们不妨锦上添花再增加一些乐趣。
巧妙引导:游戏一:让瓶子倒立。如果瓶子本身具有一定重量,想要让它底朝天并不容易哦,瓶口越小越难控制,这个游戏可以训练宝宝双手的控制能力。游戏二:平衡控制。笑笑前一阵喜欢抱着瓶子走,好像在显示自己很有力气。我给他拿了一根长长的撑衣杆充当扁担,前后各挂上一个瓶子(内装有面粉,重量大概有5斤),挑东西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哦,怎样控制好力度让瓶子不要晃来晃去、怎样挑才最省力气都是有讲究的。笑笑肩挑着扁担,既玩得过瘾,又在无形中训练了本领。
孩子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往往表现在我们认为“淘气”的行为中,作为家长,我们要尊重孩子的童心,善待孩子的淘气,引导孩子的破坏,给“淘气包”们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