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体铜污染对苦草生长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来源 :广西植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erd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苦草(Vallisneria natans)为供试材料,研究不同浓度铜污染水体对其叶/根长、生物量、光合色素含量、体内重金属含量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的影响,探讨各个参数随铜浓度递增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水体铜浓度的增加,苦草的叶长、根长、生物量均显著下降;光合色素含量逐渐下降,其中叶绿素a比叶绿素b下降明显,类胡萝卜素下降幅度最小;叶片铜含量随铜浓度的增加显著上升(P>0.05),各处理组根铜含量没有显著性差异,在水中铜低于0.5mg·L-1的环境中苦草具有正常的光合活性。除0.5 mg·L-1处理组外,Fm、Fv/Fm、Fv/Fo、qP与Y(Ⅱ)均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而qN、Y(NPQ)、Y(NO)均呈上升趋势,其中Fv/Fo对铜污染反应最为灵敏。综合各参数变化情况,随着水体铜浓度的增加,苦草生长受到抑制,叶片利用光能的效率下降,PSⅡ反应中心的电子传递受到明显的抑制;苦草通过自身调节以热的形式将过剩光能耗散,以减轻PSⅡ反应中心受伤害的程度;苦草是铜超富集植物,其可作为低浓度铜污染水体生态修复的备选物种。
其他文献
<正>2016年10月9日,重庆市"加快推进国土绿化暨退耕还林工程现场会"在重庆市彭水县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了全国退耕还林经验交流现场会、全国加快推进国土绿化现场会和森林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