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的技巧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edzy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越来越多,学生学习的目的性越来越不明确,他们常常把学习误认为“要我学”,所以,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很差。如何破解此难题,是教师们较为棘手的问题。
  [关键词]尊重;小组;分享;激励
  [中图分类号]G6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18)06009601
  学生自从进入学校的大门,他们就会知道自己已经有了另一个身份——学生,也会慢慢习惯“老师的教,学生的学”这样传统的教育模式,随着年级的升高,他们的思维模式、行为习惯就会固化,所以越早转变他们,效果越佳。
  一、抓契机,促改变
  我每次接手一个新班级,总是首先告诉学生:人都会犯错,所以,老师也会犯错,但乐意改正。如果你发现老师错了,不管是知识传授方面的,还是行为言语方面的,都请及时积极地向老师提出。老师会非常感谢你这位小老师的。比如,有一次,我们班参加学校六一会演是最后一个出场,我为了鼓励他们,说:“我们练习了这么久,节目一定精彩,会是压轴大戏。老师相信你们会取得好成绩。”课后,有个女生怯生生地走进我的办公室,欲言又止的样子。我微笑着问她有什么事。她低着头,刚说了“老师,您……”就打住了。我赶紧轻轻地拉她到我身边,抚摸着她的头,温柔地说:“大胆地说吧,没事,老师也是会犯错的哦。”我这么一说,她才抬起头,慢慢地说:“老师,你理解‘压轴’错了,它不是指最后一个,而是倒数第二。”我马上感激地说:“谢谢你,小老师!”这位女生高兴地离开了。她离开后,我将信将疑,马上查“压轴”的意思:“压轴”原本是戏曲名词,压轴,指一场折子戏演出的倒数第二个剧目。在现代社会中有很多应用,比如“压轴戏”。但压轴也是人们知识的一个盲区,压轴本意是指倒数第二个节目,而不是人们常说的倒数第一个。但第六版《新华字典》已把倒数第二个节目改为倒数第一个,不過后来,在第八版《新华字典》又把倒数第一个节目改为倒数第二个。我求证了以后,马上在上课时对这位学生大胆纠正老师错误的行为大加赞赏,以起到激励其他学生向她学习的作用。此后,学生们听课更专注了,总以能给老师纠错为荣。学生已经开始“我要学”了。
  二、角色互换,双赢之举
  学生通常接受的考试均为老师出题并批改,如果让学生拥有双重身份——既是学生又是老师,老师就会教得轻松,学生就会学得积极,一举两得。具体做法:我把班级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小组人数相当,知识水平相当。每学完一个单元的内容,就让各小组组长安排组员按教师提供的“题型和出题要求”出一份试卷,然后复印若干份,接着在教师规定的时间里小组之间互相交换试卷考试,最后由出题小组组织组员批改试卷,报小组平均分到教师处。如果小组中对批卷有争议之处,教师负责解答争议的问题。出题小组把批改后的试卷发回去给对方时,还要负责把对方错的地方教会,然后教师抽查某些学生对错的地方的掌握情况,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适当奖励积分给小组。学期结束,教师根据小组积分高低,进行奖励。学生变身老师出试题,无形中促使学生对已学知识的复习与巩固;让学生改应考小组的试卷,可以使学生深切体会老师的艰辛,从而严以律己,少给老师添麻烦。
  三、紧跟时代,快乐分享
  我利用每天课前三分钟的时间,按学号轮流让学生为全班播报一句话新闻,让学生坐享天下巨变。这一环节,既锻炼了学生的口才、胆量,又能促进学生养成爱学习、关心天下事的好习惯。“读一本好书,就像交了一位益友”,平时,班级中的图书向学生们开放,只要他们完成了学习任务,就可以自行取书,阅读完后自行还书。每个月我会提供一节课时间,让学生分享一个月来的阅读收获或推荐好书。这一节课,先让学生在四人小组里畅所欲言,然后小组里推选出优秀者上讲台跟全班同学分享,教师根据他们的分享内容进行打分,最后评出“月阅读明星”向家长发喜报。如此一来,就在班级中无形地形成了“爱阅读,乐分享”的学习氛围。
  四、善激励,促成长
  我在班级的墙上“种”一棵快乐树,它是我们班级的象征,每一条树枝都代表一位班级成员。孩子们可以根据相应的表现为自己的树枝添枝加花。比如:平时的小练习完成质量好——加绿叶;为班级、同学做贡献——添红花。只要是优秀的、美的行为,学生都可以从老师处领到绿叶或红花。用出色的行为争来的绿叶、红花怎样装饰自己的树枝更美,让学生自己决定,自己粘贴在树枝上。学生们看到快乐树上别人的树枝不断长出的新绿叶、艳红花,自己也会不甘示弱,也会奋起直追,整棵快乐树就越发茂盛了!学生们的眼神亮晶晶的,班级风气也在悄悄发生变化——争优秀你追我赶。我不用担心“要我学”了,因为学生们已经慢慢把争优秀内化成了无痕的自觉行为,自然而然地“我要学”了。
  学生学习的内动力是力大无比的,只要教师有技巧激发学生“我要学”的潜能,那么,学生品学兼优就会水到渠成了。
  (责编韦淑红)
其他文献
[摘 要]作为译林新版英语教材新增的板块,Ticking time旨在让学生学会通过反思评价自己的学习进步,引导学生体验进步与成功。但在教学实践中,易流于形式甚至被忽略,如何有效运用这一板块以达到最佳教学目标是教师探讨的重点。  [关键词]Ticking time;英语教材;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 G623.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21007102  
[摘 要]培养少年儿童对党和社会主义祖国的朴素感情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结合教学实践,探析《南湖游船》一课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南湖游船;历史;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18-0075-01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红色基因就是要传承。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经历了多少坎坷,创造了多少奇迹,要让后代
[摘 要]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和教育思想影响下,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创造并积淀下来的能够反映学校整体风貌和形象气质的一种稳定、独特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是推动学校发展的根本动力。学校文化建设也包含有课程文化建设,而校本教材是校本课程建设的要素,是校本课程的物化形式。因此,校本教材既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文化育人功能的重要载体,能够凸显学校的办学理念和特色,传承和促进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育既要使学生掌握必需的基础知识与技能,更要发挥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作用。”不可否认,有些数学内容中的知识点比较丰富,思维容量大,利于学生进行数学思考,既给教师的教学有更多的创新空间,又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而有些数学内容比较简单,多数学生一看便知,甚至以前就接触过,自行探究就能迁移到新知学习中去,一般的公开课、基本功比赛鲜见这样的教学。简单的内容要上出浓郁的
[摘 要]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仅靠每周两节体育课的运动量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学生经常进行体育锻炼。因此,体育教师需布置相关的课外体育作业,如何使课外体育作业与课内教学相配合,实现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的重要目标,是一个值得广大体育教师深入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体育 课外作业 布置 评价  [中图分类号] G62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33-069
[摘 要]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更加侧重学生学习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而小学数学又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教师要加强小学数学的生活化教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 生活化 教学片断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12-044  前几天,学校四年级数学教师开展“用计算器计算”一课的教学。虽然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兴趣很
[摘要]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通过不同的阅读策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上获得不同的发展。  [关键词]视读;听读;评读;数学阅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17)15003101  阅读是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学生的阅读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对问题的理解和分析以及解决
[摘 要]在小学英语词句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能突破传统的英语词句教学模式,为学生学习新知识提供既形象直观又符合认知规律的思维框架,引导学生发现词汇自身的特点与联系,构建词汇学习网络,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英语;词句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 G623.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15-0052-0
[摘要]英语课堂的导入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高质量的导入能使学生快速进入英语学习中,同时又能自然而然地过渡到这一节课的教学内容甚至为之铺垫而不显突兀。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正反课例展示了导入环节在英语课堂中所起的不同效果,指出了导入的常见误区,同时浅析了英语课堂中导入的重要性。  [关键词]小学英语;英语课堂;导入;课例  [中图分类号]G623.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
[摘要]在以图片信息为主要传播形式的时代,欣赏能力和视觉鉴别能力成为学生发展的需要。然而,当前的美术欣赏教学仍然呈现出教学方式单一、内容单调等问题。因此,教师应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来分析美术欣赏教学的现状,并尝试通过对话交流、多种体验、思维培养等途径进行实践,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  [关键词]欣赏评述;对话交流;多重体验;审美能力  [中图分類号]G623.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