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儿童近视流行及预测相关研究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q8150342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上海儿童近视患病率,发病率,分析近视的危险因素,并建立和验证近视预测的模型,并完善预测相关的简便方法。方法队列研究在上海市宝山地区的学龄儿童展开,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抽取6所上海宝山区小学。其中一至三年级儿童随访2年,一年级儿童随访4年。检查包括裸眼远视力(UCVA)、日常生活视力(PVA)、眼轴、裂隙灯检查、散瞳后电脑验光,主觉验光等。采用问卷调查收集近视相关的危险因素,并通过Logistic、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近视相关危险因素。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比较各预测指标及联合预测指标的准确性。另外,随机整群抽取上海宝山区5所小学,通过绘制ROC曲线得到UCVA、小瞳孔电脑验光(NCAR)及通过串联方法联合两者的估计屈光度数的界值、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约登指数。结果近视患病率从3岁的1.8%上升至10岁的52.2%。该人群近视两年发病率36.2%,平均向近视漂移0.97±0.49D;四年发病率60.9%,平均向近视漂移2.11±0.53D。近视发病危险因素为基线等效球镜度数(SER)在-0.5至1.0D(相对基线SER1.0D以上)、重点学校(相对于普通学校)、2名家长近视(相对没有家长近视)。单独使用基线SER便可较为准确地预测2年、4年的近视发病,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1及0.836。2年预测的最佳界值为SER≤0.5D,4年预测的最佳界值为SER≤0.75D。联合利用UCVA≤20/20且NCAR≤-0.75D可以较为准确地估计散瞳后的屈光度数,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4.4%和90.5%。结论上海学龄前儿童近视患病率较低,从6岁开始出现上抬,学龄儿童近视患病率高,且屈光度数向近视方向漂移快。基线屈光度数能够较好地预测近视的发生。联合诊断可以简单地估计儿童散瞳后的屈光度数。
其他文献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如何实施素质教育,我以为其主阵地仍然在课堂,其核心仍然是课堂上的文本阅读。然而,在现行中学语文教学中,由于大语文观念的提出和第二课堂的引入,加之现行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对话正逐渐代替了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这种师生对话体现了数学新课标所倡导的“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通过对话,教师实现了对学生真
信息技术发展是我国正在经历的一次重大通用技术变革。通用技术变革中存在的创造性破坏导致我国经济结构发生剧烈变化。经济结构变化提出了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要求解
英语写作是中专学习英语应该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新课标规定:"根据所给的情景和要求,包括目的、对象、时间、内容等,要能写100个单词以上的书面材料,要切中题意,文通字顺,语言
摘 要: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势在必行。但现实中的语文课堂教学则更多地出现耗时甚多而收效甚微的现象,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在于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内容在理论上一直没有一个准确的概念定位,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观随意性很强,他们也往往将语文教学目标、语文知识、教材内容与教学内容混为一谈。那么究竟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对教学内容的确定有什么影响,语文教学内容又该怎样确定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