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发挥体态语言,打造双边体育课堂

来源 :知识窗·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xiaodong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体态语言是一种肢体语言,是运用肢体动作、手势、表情、眼神等非语言因素传递信息的一种表达方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大量的户外训练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实现高效的信息传递,而如果教师一味地运用语言表达,不仅会增加教师的教学压力,还会影响信息传递的效果,降低学生的配合程度。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用体态语言作为辅助,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情感传递、心理暗示的环境,以保证教师的一言一行、一笑一颦都能对学生产生指导。
  一、运用体态语言,加强教学调控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矫健的体魄、优美的动作无不吸引着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学生仰视教师的一举一动,就像观看舞台上的音乐指挥一样,教师用手势、姿态、站位、面部表情与学生沟通感情、调控教学,学生也能对教师传递出来的体态信息心领神会,在师生的默契配合中提高体育课堂的教学效率。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面对学生的窃窃私语,如若厉声喝止,会令学生感到非常难堪,所以教师不妨稍作停顿,让课堂归于安静,惊醒正在讲话的学生,并示意性地把食指放在唇边做出“闭嘴噤声”的动作,在不点名批评的情况下维护课堂纪律。除了肢体语言之外,面部表情也有很大的感染力,当学生后来居上时,教师要用微笑对他表示赞赏,让学生充满自信;当学生不守规则时,教师表情严肃地盯着他,可以提醒学生及时纠正错误。
  运用体态语言教学时,教师要掌握运用技巧,至少让学生看得懂你要表达的意思。同时,教师的举止姿态要和语言艺术巧妙地结合起来,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感染学生,促成师生间的有效沟通。
  二、运用体态语言,指导准确运动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的动作示范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体育不同于其他学科,教师只有采用言传身教的教学方式,学生才能掌握运动的要领,因为动作示范是最直接的体态语言。对小学生来说,在教学动作时,如果教师只使用语言描述,学生不一定能领悟,学生只有看到教师做出具体的动作,才能明白运动的技巧。教师的示范动作是体育教育中最直接、最有效的教育手段,指导着学生准确规范地运动。
  如在教学小学四年级的“立定跳远”时,体育教师应分四步示范性讲解动作要领:第一步,双手预摆,两脚自然站立,与肩同宽,两腿伸直,摆动双臂;第二步,两手后摆,降低重心,两腿弯曲,积蓄力量;第三步,两脚蹬地,两臂上摆,腾空跳起,空中展体;第四步,落地收腹,小腿前伸,双臂后摆,做好缓冲。学生边看边听,认真操练,在反复模仿中掌握动作要领。另外,在学生操练的过程中,教师要巧用肢体语言鼓励学生,如点头以示欣赏,竖起大拇指以示表扬,给予学生提高动作标准的自信心。
  三、运用体态语言,提高训练效果
  小学生活泼好动,体育课是他们比较喜欢的科目,但是小学生的意志较为脆弱,运动的持续性差,教师需要不断鼓励和督促。因此,在训练运动中,教师要与学生互动交流,不仅要用语言进行沟通,还要借助肢体语言表达,让师生在有声和无声中获得更多互动的机会,提高学生体育实训效果。
  如在教学“快速跑”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守卫紅旗”的趣味游戏,让学生分组进行快跑比赛。在比赛开始前,教师可以鼓掌的方式鼓舞士气,树立学生参赛的自信心;在比赛过程中,对于落后的小组,教师可以用轻拍肩膀的方式安慰学生,并握拳以示加油,激发他们的斗志;在比赛结束后,教师要称赞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拼搏精神,满足学生被肯定和被表扬的心理需求,并通过胜利的手势对获得优胜的学生以示赞赏,通过语言和动作传递给学生满满的正能量。
  总之,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体态语言给予学生肯定性评价,利用手势、眼神、表情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另外,教师还要有效运用肢体语言,通过肢体示范、肢体鼓励、肢体互动,唤起学生的运动意识,提升学生的运动技能,让学生在教师的欣赏中积极参与体育运动,获得身心的愉悦感,从而快乐地上好每一节体育课,打造高效的体育课堂。
  参考文献:
  [1]张雨卉.新课标下室内体育健康课程改革初探[J].当代体育科技,2018,(28).
  [2]王艳兵,姜路.提高小学体育课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当代体育科技,2018,(32).
  [3]章坚.小学体育有效性教学策略浅析[J].学周刊,2018,(32).
其他文献
翻开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材,笔者欣喜地看到,整本教材洋溢着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教材中的主体是学生,教材的内容是学生的生活,教材力图体现多元、开放、平等、包容的价值观,这正好符合素质教育的终极目标——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  道德寓于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不仅如此,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教师不能忽视这个庞大的教学资源。  1.参观访问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活动的宗旨是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促进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发展,以便他们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追求优质、生态的信息技术课堂。如教师可以打造生态化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从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等不同视角开展教学思考,让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生态系统自始至终保持健康、和谐、快乐的状态。  此外,教师打造高效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构建良好的小学信息
摘要:受到场地和观念的影响,大部分学生没有体育锻炼的习惯。教师要想全面锻炼、发展、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就要培养学生利用课余或假期自觉锻炼的习惯。本文探究了体育家庭作业对培养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有效性。  关键词:体育家庭作业 习惯 有效性 研究  通过对江苏昆山市第二中学800名左右学生进行询问调查,笔者发现大部分学生放学回家后不进行体育锻炼、不阅读有关体育的书籍。  一、体育家庭作业及其作用  1
摘要:语言形成于一定的文化背景中,学生要想学好一门语言,必须具备文化意识,充分了解文化背景。英语是与汉语迥然相异的语言体系,中西文化意识差异会给学生带来学习困难,阻碍学生英语水平的提升。因此,高校应当注重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渗透。本文简述了文化意识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渗透,重点讨论了文化意识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渗透思路与路径,以供同仁参考。  关键词:高校 英语教学 文化意识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工具,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初中英语教学也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初中阶段是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阶段。如何提升初中英语教学的质量,教师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为主,同时还需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为了完成这一目标,这就要求初中英语教学必须改革创新提升教学的质量,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关键词:初中英语 教学质量 提升方
摘要:在中职教学工作中,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计划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部分,其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更加深入地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对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也能够满足学校综合型技能人才培养的需求。在中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教学中实行现代学徒制,学校需要根据自身条件建立校本实践方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本文简单阐述了现代学徒制的特点,分析了在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中实施现代学徒制的方案。  关键词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化落实,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数学是义务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的学科之一,全面探究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探究了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时效性的方法。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时效性;方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教学应当是一个具有开放性、共享性与互动性的过程。为此,如何渗透《新课程标准》倡导的教学理念,让数学课堂更加多姿多彩,已成为一线教师致力探究的新课题。  一、
在地球家园中,人与野生动物是相生相伴、相互依存的生命共同体,野生动物需要人类的保护,保护得好,人类可以享受通过保护野生动物带来的自然环境。据有关部门统计,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共发现的三十多种传染病中,大多数与野生动物有关。因此,野生动物保护成为公众聚焦的热点。  一、都昌县贯彻落实生态保护的相关情况  第一,全面开展普法宣传。我国要求相关部门结合职能定位,深入学校、农村、社区、广场、湖区宣
摘要:对药剂学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一方面,是为了满足社会的教学需求;另一方面,是为了搭建基础药剂知识框架,这是现在教育改革的重点之一。教师应结合MOOC药剂学和室内教学这种混合教学模式,以网络教育平台为载体,推进药剂学教学改革。本文主要探讨MOOC平台在药剂学课程教学改革方面发挥的作用。  关键词:MOOC 药剂学课程 教学改革  药剂学课程作为研究药物制剂的入门级和必修级课程,主要核心内容就是选取
摘要:分组教学是顺应新课程改革要求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它不仅能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给体育课堂带来一定的活力与生机,还能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兴趣爱好等多方面因素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进而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保证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本文以初中体育教学为研究对象,探究了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运用分组教学模式的策略,以期为初中体育教学提供一定帮助。  关键词:初中体育 分组教学模式  在初中教学体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