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有关“阅读材料”的教学应用

来源 :教师·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_joh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以浙教版教材为例,展开对初中数学有关阅读材料的教学应用的探讨。教师只有充分地了解到教材的真实内涵和深入地理解教材中的阅读材料的意义,通过对这一部分内容的深入应用,才能真正地体现出阅读材料在数学教材中的教学价值。
  关键词:初中数学;阅读材料;应用
  阅读材料是当前数学教材中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在数学中体现和塑造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资源,围绕着教材的大纲和学科教育的重点内容,深化教材的要点,从而对知识点进行一定的拓展,具有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发散学生思维的重要作用。但是在当前的初中数学教学中,阅读材料一直没有被很好地应用,因而也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有鉴于此,本文试图以浙教版初中数学教材为研究对象,展开有关阅读材料的教学应用的探讨。
  一、阅读材料的分类
  初中数学教材中,阅读材料的分类可以按照材料的内容和功能进行划分,主要有三大类:信息技术类、实际应用类和数学历史类。
  (1)信息技术类。信息技术类的阅读材料是引入计算机等信息技术结合数学逻辑思维来解决数学问题。当计算机和数学思维逻辑联合,可以让复杂的知识点不再难以理解,可以更加形象、精确而又客观地呈现出来。例如,浙教版教材中七上的《初识几何画板》,使学生了解到新的数学绘画工具,并且在老师的课堂演示和教学下,让学生自主进行操作学习图形数据控制,从而使得学生们的积极性大大提升。八上的《利用计算机求平均数、中位数和中数》,其中十分烦琐复杂的数学计算过程通过计算机的功能变得特别简单,并且能够得到十分精准的答案,学生在利用计算机求解的过程中会获得特殊的成就感。九上《用计算机画二次函数图象》,利用计算机的功能在绘画板上画出二元一次函数图象,还可以绘制动态二次函数图象,通过系数的变化来让学生观察函数图象的变化,从而让学生能够对函数有更为充分、更为形象的认知。
  (2)实际应用类。数学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业生产、科学研究中都有着广泛运用,因而数学常常被称为思维艺术。生活化的数学阅读材料具有十足的趣味性,因而实际应用类的阅读材料可以促进学生的积极性。例如,七下《拼图游戏》的材料通过数学拼图的展开,以移动线段或者拼接图形来实现图形的重新组合。尤其是图形的拼接方法的思考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对图形图案的思维能力,对数学图形构造有更加形象、具体的认知。
  (3)数学历史类。数学的庞大知识体系并不局限于理论本身,还存在于数学不断地发展和演化的历史当中,这一类型的阅读材料大部分都是关于数学理论的起源或是发展过程,或是有名的数学家的故事等。数学历史类的阅读材料特点是内容并不多,十分简洁,但却引人思考,这些材料的内容使得学生能够更为深入地理解数学历史、数学思维和数学文化内涵。
  二、阅读材料的应用
  (1)课内引导阅读。在课堂时间充足的前提下,教师结合材料的内容和涉及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课堂上的阅读,可以分组进行讨论,提出各自的见解,由老师进行归纳和汇总。如七下阅读材料《机会均等》,针对阅读材料提出的问题,在学生学习了“事件可能性大小”的基础上可以进行本材料的阅读,材料内容以游戏为载体,以“事件可能性大小”为基础知识点,通过游戏和数学理论的结合,激发学生利用数学知识不断探索的求知欲,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阅读材料的能力和对问题分析的意识得到了提高,教师还可以进一步让学生自己设计问题,发散数学思维。
  (2)课外自主阅读。教师可以在课外采取布置作业的方式,组织学生阅读材料,并交流阅读体会。这里可以遵循一定的流程,首先确定主题布置任务,随后搜索材料让学生进行自主阅读,指导学生撰写阅读体会,最后组织学生交流阅读体会。例如,在学习了有关轴对称的数学知识后,对于七下中的“探索现实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老师可以自主设计一些阅读问题。例如,举例说明你身边的一些轴对称现象、轴对称对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意义、你对身边的轴对称利用方面有一些怎样的思考。通过这样的形式来组织学生自主进行探索和安排,随后组织学生们进行探讨和交流。
  (3)进行课堂渗透。在数学课堂中,可以采取将材料阅读内容和新学习的数学理论相结合,将其纳入到数学理论的体系中。适合于课堂教学渗透的阅读材料主要是短小精悍、与新知联系密切的内容,渗透的时机可灵活机动。七下《拼图游戏》、八下《费马和他的猜想》等阅读材料都可在新知识学习结束时作为新知的补充拓展,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而言,这是一种比较好的拓展视野和思维的方法。
  初中的数学课堂教学中,阅读材料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学生在阅读数学材料的过程中了解到材料中的内涵知识,体会其中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方法,进而提升学生的阅读、分析、归纳、推理和书面表达方面的能力。总之,数学课堂教学中针对阅读材料应当给予足够的重视,使其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新课程改革中发挥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秦晓巧,王家铧.重视数学阅读 培养理解能力[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09(09).
  [2]魏为升.数学阅读材料的功能和教学策略[J].教学与管理,2007(28).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育才中学)
其他文献
在现代社会中每当我们从各种报道中看到未成年人犯罪的事件时,都会惊叹、痛心、惋惜,我们不禁要问,现在的孩子们是怎么了?我们这些自以为为了孩子的成长而不停忙碌着的教育者和家长们要真正地反思自己,来重新观察孩子们的需要,重新爱他们!  孩子们不是单一地用他的耳朵在学习这个世界。不是只听你说什么,更多的是看这个世界的人在做什么,他身边最近的人在做什么。他们是用自己的眼睛和感觉来学习这个世界的。他们用眼睛去
摘 要:新《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本文主要论述在新《英语课程标准》下,如何让英语课堂更加贴近生活实际,让英语成为孩子成才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关键词:英语;生活;真实;天性  一、在英语教学中融入生活语言  现
近年来,浙江省诸暨市暨北幼儿园(以下简称“我园”)在集团化发展过程中师资结构发生了变化,青年教师比例迅速攀升,大批富有朝气的幼教毕业生步入教坛,给幼儿园注入了新鲜血液。这些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新教师,有基本的专业理论知识,年轻而富有朝气,敢干而乐于创新。但他们也存在许多不足:不能很好地把握幼儿的年龄特点,因材施教,不懂如何教育教学。针对新手幼儿教师实践经验和研究能力普遍欠缺的现状,其专业化培养显得尤为
江苏省海门市三厂镇中心小学(以下简称“该校”)创建于1927年,原是清末状元张謇先生创办的大生第三纺织公司的职工子弟学校。张謇先生曾说:“没有体育就不谈教育,没有体育就不成学校。”历经八十多年岁月变迁,承载八十多年风雨洗礼,始终不变的是学校对体育的理解,对运动的情怀。2008年,在“新教育实验”秘书长许新海博士的建议下,该校开启了“新生命教育”的崭新篇章,体育也得以在“新生命教育”的宏大背景下,继
学生在校时通过阅读,可以得到必要的语言输入(language input),从而扩大词汇量,增强语感,提高语言水平,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阅读,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增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尝试突破传统的阅读教学观念,利用学生已有的认知图式激活他们与阅读文本的互动和交流,从而构成一个从生活到文本,再从文本回到生活的学习过程,在此过程中老师作为完成教学任务的引路人必须找到隐藏
摘 要:绘本是一种以图画和凝练的文字紧密结合的书籍形式,两者共同叙述故事的发展,表达特定的情感。绘本丰富了现代人们的精神生活,因此在美术课中融入绘本教学,使学生在轻松的状态中接受审美素质教育,深受学生的欢迎。在美术课中用绘本的形式展现厦门特色小吃对学生来说是为其打开了一扇认识厦门小吃、熟悉厦门民风民俗的窗户,同时也是对厦门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  《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美术教学
摘 要:写作是一种思维活动,是学生表达思想的方式,是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体现。在写作教学中需要教师运用多种方法为学生搭建 “脚手架”,这样才能使学生有话想说、有话可说、有话会说。笔者认为要指导好学生的写作,首先要开启写作智慧之门——有效指导Pre-????????writing环节,这既是一个激发学生写作动机的环节,更是一个写作铺垫环节。本文结合教学实例,谈谈Pre-writing环节的策略指导。 
摘 要:中华民族作为一个礼仪之邦,有着崇尚礼仪的优良传统。文明行为,不仅要遍布生活中的每个角落,还得让我们的校园也开遍文明之花。但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却发现如今的校园里存在各种不文明现象。文章就针对此现象并结合笔者的班级管理,谈谈如何培养卫生文明小达人。  关键词:班级管理;文明行为;卫生文明小达人  当我们走进一个学校,看到的是校园干净、整齐、有序,学生仪容整齐、精神饱满、仪态大方、彬彬有礼,整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认为历史是“永恒的建设性的道德遗产”。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  “历史叙述法应当始终用丰富的、鲜明生动的事实来提示政治思想和道德思想。”诚然,历史教科书中蕴涵着极为丰富的思想教育因素,或显或隐,但它终究不像政治课、伦理道德教育课那样,直接系统地展示哲学观点、政治理论、伦理道德观念、人生观和世界观等问题,而是把这些因素渗透到具体的历史叙述中。这就给历史教学德育功能的
本堂课是以教学内容“春天”为主题的话题作文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本人将思想导图灵活引入,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一、诵读猜主题,激趣导入  导入部分以猜主题的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本期所学古诗《游园不值》以及春景图打开学生思维,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运用思维导图的重要方式——联想与想象,为后面的教学埋下伏笔。  二、多角度、多层次感悟春天—看、听、说、画、写结合  “《游园不值》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