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考核、实践教学,作为教学过程和教学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在保证教学质量和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分析当前实践教学考核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课程考核模式提出改革措施。
【关键词】高职;考核;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渠道,它是将学生的知识教育、能力培养及科学素养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各个环节(试验、实习、设计、课外科技活动)去实现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要求,它也是表征高等教育质量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学校教育考核是学校的教师和管理人员根据培养教育目标,选择相应的考核内容和方法,对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和具有的能力、技能、素质水平进行测度、甄别和评价。高职教育中考核的目的不仅在于掌握教学情况,改进教学方法,更重要的是在于督促学生应用知识、强化技能、培养能力、开发思维,充分发挥其督导激励,导学促教的功能,调动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保证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科学的考核方式对实践教学模式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但是当前高校考核方式还存在着不少问题,结合我校近年来的考试管理工作,对当前的考试及实践教学情况分析如下:
一、存在问题
1.观念落后。由于很多教学工作者对“教学质量”的理解不够全面、不够深刻,思想上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认为教学质量仅仅与专业课程建设有关,对实践性教学不够重视,因此大部分任课教师把主要实践和精力都放在课堂上,放在课件的制作、教案的书写等方面,上课几乎满堂灌,而忽视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不能让学生在劳动实践中学习、创新。
2.高校现行考试管理在很大程度上还处于经验性考试阶段,规范化程度较低。高校考试长期以来以任课教师命题为主,任课教师往往是根据自己所讲的内容以及有关的资料来出题,缺乏对教学大纲和知识体系的通盘考虑,且教师出题的方向和范围容易受其心理倾向的影响,加上教师与学生是直接接触的教学关系,教师难免会因某种感情或利益关系而降低对学生的要求。从而形成了考题不能紧扣教学大纲,与当前高等职业教育中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的要求脱节,考试成绩片面的反应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情况等问题。
3.实践教学模式过于单一,且没有与之相对应的考核体制。当前的高职院校中,实践教学环节大都在校内的实验室完成。这样校内的实训条件严重制约了实践教学的效果。而当前学校所采用的考核方式主要为传统的卷面笔试。这种方式无法有效地体现学生的操作能力,难以反映学生的实际水平,且易于导致学生对知识的死记硬背,不利于学习兴趣的培养。对于有实验、实践内容的课程,采用这种考试方法,不能正确、客观、全面的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由于高职教育学制较短,一般为2-3年,很多具有实验实训要求的课程不能将实验、实践部分单独开设,卷面的考核方式很大程度上仅仅反映了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其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无从评价。
二、改革措施
在教学过程中,针对高职考核过程所出现的主要问题,教学工作者应不断探索和尝试考核和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
1.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教育部2006年第16号文《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精神,在思想上应该高度重视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性,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着重落实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工学结合发展的道路。
2.实行教考分离。以教学大纲为依据,加强试卷库和试题库的建设。实行教考分离可以促使教师严格按教学大纲授课,避免教师讲课的随意性,有利于学生全面掌握知识;可以促进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双向积极性的发挥;而实行教考分离的重要途径就是建立科学的试卷库或试题库,因此,必须有计划、分步骤地组织教师进行试题库或试卷库建设。
3.提倡多元化考试方法。根据不同专业、不同课程的性质和特点,采取笔试、上机、实际操作、设计、小论文等形式构建多维的立体考核方式,灵活多变的考查学生的各种能力。对于含有实验、实践环节的课程,按实验、实践环节所占课程的比重,采用不同的考核方式。例如,对于实验实践环节≥30%课程可以采取笔试考试和实验操作(或设计、论文)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对于≥75%的课程可采取平时综合测评分和实验实训操作相结合的考核方式。最终依据课程的性质制定出行之有效的考核办法。
4.积极探索实习实训新模式,大力推行校内外实习基地的建设。校内可以开办学校自己的小型‘工厂’、制造车间、超市等能容纳本校学生实习实训的个体,由学校统一管理,学生充当一线工作人员。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有工作可干,有经验可获,有知识可学。实习实训期间学生的考核机制可采用分级考核、多人考核,由单位工作领导根据工作业绩和教师根据学科成绩综合给予考核。
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实践教学环节在整个高职教育中有着关键性的作用。我们应对当前高职院校的课程考核体系不断进行研究创新并付诸实践。从思想上转变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树立现代教育观、人才观和考核观,坚持以学生为本、以‘能力测试’为中心,改革考核模式,把考核切实作为实现高职教育目标的一种有效手段。
最后,我们应紧跟高职教育改革的步伐,积极开展学校考核和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工作,并把新的模式付诸于实践中,不断尝试创新、实践、在创新的路子,把高职教育过程中的考核和实践教学工作推向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施俏春.高职考试改革与实践[J].教育周刊,2008,(5).
[2]潘蕾,王慧青.当前高校考试的管理研究与实践[J].高校教育评论,2009(10).
[3]张健.论高职教育实践教学模式的选择与建构[J].高等职业教育评论,2009(10).
[4]胡春宝.高职院校实训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J].教学管理,2008(17).
[5]赵先美.告知实训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09(2).
作者简介:耿凤(1980—),女,山东滨州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教学质量管理。
【关键词】高职;考核;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渠道,它是将学生的知识教育、能力培养及科学素养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各个环节(试验、实习、设计、课外科技活动)去实现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要求,它也是表征高等教育质量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学校教育考核是学校的教师和管理人员根据培养教育目标,选择相应的考核内容和方法,对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和具有的能力、技能、素质水平进行测度、甄别和评价。高职教育中考核的目的不仅在于掌握教学情况,改进教学方法,更重要的是在于督促学生应用知识、强化技能、培养能力、开发思维,充分发挥其督导激励,导学促教的功能,调动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保证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科学的考核方式对实践教学模式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但是当前高校考核方式还存在着不少问题,结合我校近年来的考试管理工作,对当前的考试及实践教学情况分析如下:
一、存在问题
1.观念落后。由于很多教学工作者对“教学质量”的理解不够全面、不够深刻,思想上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认为教学质量仅仅与专业课程建设有关,对实践性教学不够重视,因此大部分任课教师把主要实践和精力都放在课堂上,放在课件的制作、教案的书写等方面,上课几乎满堂灌,而忽视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不能让学生在劳动实践中学习、创新。
2.高校现行考试管理在很大程度上还处于经验性考试阶段,规范化程度较低。高校考试长期以来以任课教师命题为主,任课教师往往是根据自己所讲的内容以及有关的资料来出题,缺乏对教学大纲和知识体系的通盘考虑,且教师出题的方向和范围容易受其心理倾向的影响,加上教师与学生是直接接触的教学关系,教师难免会因某种感情或利益关系而降低对学生的要求。从而形成了考题不能紧扣教学大纲,与当前高等职业教育中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的要求脱节,考试成绩片面的反应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情况等问题。
3.实践教学模式过于单一,且没有与之相对应的考核体制。当前的高职院校中,实践教学环节大都在校内的实验室完成。这样校内的实训条件严重制约了实践教学的效果。而当前学校所采用的考核方式主要为传统的卷面笔试。这种方式无法有效地体现学生的操作能力,难以反映学生的实际水平,且易于导致学生对知识的死记硬背,不利于学习兴趣的培养。对于有实验、实践内容的课程,采用这种考试方法,不能正确、客观、全面的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由于高职教育学制较短,一般为2-3年,很多具有实验实训要求的课程不能将实验、实践部分单独开设,卷面的考核方式很大程度上仅仅反映了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其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无从评价。
二、改革措施
在教学过程中,针对高职考核过程所出现的主要问题,教学工作者应不断探索和尝试考核和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
1.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教育部2006年第16号文《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精神,在思想上应该高度重视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性,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着重落实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工学结合发展的道路。
2.实行教考分离。以教学大纲为依据,加强试卷库和试题库的建设。实行教考分离可以促使教师严格按教学大纲授课,避免教师讲课的随意性,有利于学生全面掌握知识;可以促进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双向积极性的发挥;而实行教考分离的重要途径就是建立科学的试卷库或试题库,因此,必须有计划、分步骤地组织教师进行试题库或试卷库建设。
3.提倡多元化考试方法。根据不同专业、不同课程的性质和特点,采取笔试、上机、实际操作、设计、小论文等形式构建多维的立体考核方式,灵活多变的考查学生的各种能力。对于含有实验、实践环节的课程,按实验、实践环节所占课程的比重,采用不同的考核方式。例如,对于实验实践环节≥30%课程可以采取笔试考试和实验操作(或设计、论文)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对于≥75%的课程可采取平时综合测评分和实验实训操作相结合的考核方式。最终依据课程的性质制定出行之有效的考核办法。
4.积极探索实习实训新模式,大力推行校内外实习基地的建设。校内可以开办学校自己的小型‘工厂’、制造车间、超市等能容纳本校学生实习实训的个体,由学校统一管理,学生充当一线工作人员。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有工作可干,有经验可获,有知识可学。实习实训期间学生的考核机制可采用分级考核、多人考核,由单位工作领导根据工作业绩和教师根据学科成绩综合给予考核。
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实践教学环节在整个高职教育中有着关键性的作用。我们应对当前高职院校的课程考核体系不断进行研究创新并付诸实践。从思想上转变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树立现代教育观、人才观和考核观,坚持以学生为本、以‘能力测试’为中心,改革考核模式,把考核切实作为实现高职教育目标的一种有效手段。
最后,我们应紧跟高职教育改革的步伐,积极开展学校考核和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工作,并把新的模式付诸于实践中,不断尝试创新、实践、在创新的路子,把高职教育过程中的考核和实践教学工作推向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施俏春.高职考试改革与实践[J].教育周刊,2008,(5).
[2]潘蕾,王慧青.当前高校考试的管理研究与实践[J].高校教育评论,2009(10).
[3]张健.论高职教育实践教学模式的选择与建构[J].高等职业教育评论,2009(10).
[4]胡春宝.高职院校实训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J].教学管理,2008(17).
[5]赵先美.告知实训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09(2).
作者简介:耿凤(1980—),女,山东滨州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教学质量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