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植物一样安静生长

来源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vinsnow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可能,我愿意像一株植物一样,安静地生长。
  比如多肉,这种生命力强大的植物,娇小玲珑,叶片肥厚,颜色多彩,株型紧凑。有的晶莹剔透如美玉,有的神奇梦幻如珊瑚。我喜欢多肉呆萌的样子,而且耐旱好养活,不需要太多的照料,只要有阳光和水,就可以安静地生长。
  我喜欢那些安静生长的植物。
  春天里,最讓人爱怜的,不是那一树喧嚣的樱花,虽然那些樱花灿若云霞,美若流云。最让人动心的,是樱花树下,乱草丛中,那一株娇小的婆婆丁。它顶着一朵不起眼儿的小黄花,在春风里,自顾地摇头晃脑,随风沉吟,悄悄盛开,悄悄美丽,全不顾及无人赏、不灿烂的尴尬处境。
  去爬山,最吸引目光的,不是成片的森林,虽然那些树木伞盖华荫,葳蕤茂盛。最让人称赏的,是长满青苔的石头缝里,一株叫不上名字的小树苗。它虽有树的轮廓,但却无树的强大气场,也无树的俊朗英姿,娇小、孱弱,嫩生生的绿色中透着安静和顽强,勃勃的生机中,一派生趣盎然。
  去花市,看到夜来香,我心中忽然动了一下。夜来香是亚热带植物,叶片碧绿,花朵小而碎,伞状,一嘟噜一嘟噜,香味淡幽。夜来香只在夜晚开放,等那些在白天里争奇斗艳的花朵疲累睡去之后,清凉的月光下,夜来香才开始慢慢绽放,轻柔无声,到天光微亮时,那些盛开的小灯笼又悄悄闭合。
  在喧嚣的都市里,难有一隅清凉安静之地,热闹繁华之中,难免会浮躁。和动物相比,我更喜欢那些安静生长的植物。植物有自己的习性和灵性,那些高大的乔木、低矮的灌木,藤蔓植物、苔藓类,以及苞谷水稻等等,它们各自在自己的世界里不慌不忙地生长,不管周遭多么忙乱,多么喧嚣,它们都不会乱了自己的时序,时而静默,时而芬芳,时而低吟浅唱,和着风,那般悠然,恍若无人之境。
  在植物的世界里,自然是各有各的好,蒲草柔韧、兰草清新、睡莲自在、苔藓清幽。就连那些庄稼也莫不如此,苞谷素朴,稻米清香,麦子厚实,大豆养人。那些草木和庄稼安分守己,不争、不抢、不喧嚣。自顾自地结出籽实,饱人肠胃;自顾自地芬芳,香留大地。看见那些植物,心中便会生出一种前所未有的踏实感和安全感。
  我信赖那些植物,花草、树木、庄稼。和它们在一起时,我会觉得自己被它们的清气熏染,变得干净和透明起来。在城市里待久了,在喧嚣的氛围里浸淫久了,难免会心猿意马,随波逐流,迷失方向,与自己走失。难免会焦虑抑郁,不开心,可是一旦回到那些植物中间,便会很快找到最初的自己。
  山野清凉的风,树枝上的鸟鸣,庄稼的呼吸,睡醒的叶片,轻轻卷起的花蕾,渐渐舒展的花朵,甚至一片落叶,一棵光秃秃的树,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美。也许是年龄的缘故,心静下来之后,从前那些被忽略的细节,被忽略的美好,重新置于眼前,点点滴滴中,愉悦心灵,温润人生。
  像植物一样,按季节的时序,安静而缓慢地生长。不抱怨,在月光下,和着风低吟浅唱。不喧嚣,在无声的世界里,且各自芬芳。不招摇,在每一个细小的脉络里,讲述着沧海桑田的变迁。植物之美,美在姿势,美在安静,美在不动声色里,给我们些许慰藉。
  (编辑
其他文献
同学们,著名的語言学家、文学家季羡林先生认为,好的文章读起来如行云流水、自然天成,实际上其背后蕴藏着作者的一片匠心。他们大都是在“意匠惨淡经营中”,煞费苦心;在文章的结构和语言上,狠下功夫。  本单元两篇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都颇为精妙,它们如同津梁,帮助我们深入文本,从两位文豪的童年生活中,感受他们的学习智慧,获得人生启示。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开篇交代百草园的位置、现状。读后,我们不禁心生疑惑:
写作至半夜,忽接朋友发来的照片,高原的夜空,星星稠密,明亮,宝石一样缀满了苍穹。他让我即刻到阳台上,去看星空,我去了,极目仰望,但城市的霓虹灯遮盖了星星的光芒。  朋友接着打来电话,热切地和我讨论星空,他说,要多到乡下望星空,你要知道,可以仰望星空,是一种能力。  我承认这句话是对的。并不是所有人都拥有这种能力,对我来说,我逐渐丧失了这种能力。而我,曾经是有的。  当我还是乡间少年时,对星空无比亲
傍晚,人来人往的马路旁,一对母女正在路边卖气球时,突然遭遇大风天气。气球在母亲手里被刮得乱飞,她极力保护着气球,不想让它们让风刮走。女儿也不过10岁左右的样子,看到母亲手里拽着气球被风吹得站不住脚,立刻跑过去紧紧抱住母亲,可惜因为风太大,最终气球还是被风刮走了,母女俩一起对着天空呆呆地看了好一会儿,这才转身去找地方避风……  当我从手机中看到这段小视频时,忍不住因为小女孩极力抱住母亲的那个瞬间而落
大塘是村里最大的一口池塘。还有两个池塘,一个在南,叫南塘,一个在北,叫北塘。大塘离村最近,又最大,是我们小时候最喜欢去的地方,我们的夏天,都是泡在里面的。最厉害的小黑子憋一口气,一个猛子,能从大塘的这头钻到那头。若干年后,我回乡,路过大塘,惊讶地发现,大塘怎么变小了?问村里的老人,老人说,变了吗?没变啊,一直都是这样的。  老人在村里生活了八十多年,天天在这个水塘边,洗衣,淘米,挖藕,捉鱼,他说没
《庄子·外篇》中记述,孔子到楚国,在树林里看到一个老头,身体伛偻,手拿竹竿,正在粘捕蝉。他一出手,就轻松捕获一只,捕技神奇。孔子惊讶地赞叹说,你手这么巧,有什么诀窍吗?老头说,我有方法啊,先练习拿竹竿,就是在竹竿顶端,放两颗弹丸,练得不会掉下来,就很少失手了。如果放三颗弹丸,也不会掉,就只有十分之一的失败可能。放到五颗弹丸,也不会掉,捉蝉时,就像随手捡蝉一样。仅仅这样,也还不行,还得会隐蔽自己,我
一、 探究目标  1. 掌握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模型的解题方法,同时能够对所求出的方程的解进行分析判断;  2. 通过探究球赛积分表问题,渗透数学建模思想;  3. 经历数学建模的过程,提高处理图表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创新精神和应用数学的意识,认识到数学的科学价值和应用价值.  二、 探究过程设计  问题1 通过观察你能在这张表中获取到什么信息(能否利用表格信息得知积
蒲草多长在水边浅滩,常和芦苇相伴而生,筑起一道水上绿色屏障。家乡的河道里便有许多蒲草。起初,蒲草潜于水下,春风一破冰面,匍匐的根茎就探身而出,点点新绿跃出水面。天气一暖,它们便疯狂蔓延,从根部分出叶片,一株株,一条条,排兵布阵般,霸占了远近的浅滩。  不久,蒲草就亭亭而立,像柄柄绿箭,划破白色河面。那长箭浸在暖水里,仿佛失去了锋芒,野鸭水鸟倒不怕它们,绕着蒲草来回巡弋,偶尔钻进水里,啄食栖身草根的
根的姿势,完全凭借树在地面以上的干、枝的生存状态决定的。  如果风要吹走树,埋在土里的树根就会拼了命地拉着树,它的姿势就是刚强而有力量,甚至有狰狞和奋力所结成的“网”,或者说盘根错节。如果一棵树能顺风顺水地生长,从未经历让人胆战心惊的狂风暴雨闪电雷击,它安逸得像一株花盆里的草,温室里的苗,它的根系也会舒朗自然,甚至会有人称之为大气。那根,看起来没有什么怨气、怒气,更不懂得什么叫盤根错节。它的自然,
“难得糊涂”,是郑板桥的传世名言。在郑板桥写的“难得糊涂”字幅下,有一行款跋:“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这当是郑板桥对“难得糊涂”的解释了。  从这一行款跋的解释来看,郑板桥内心的“糊涂”,是“放一着”,是“退一步”,是放下和退让,是不斤斤計较,不睚眦必报,表现的是包容、大度和胸怀。  世间聪明的人多,“糊涂”的人少,与聪明比起来,“糊涂”
被奸臣所害,將军被贬到边疆。边疆治安状况混乱,很多当地土匪打家劫舍,老百姓怨声载道。将军一来,老百姓夹道欢迎,希望将军出重拳、下狠招,治治那些土匪。  将军戎马一生,为国家的长治久安立下汗马功劳。国家安定后,将军没有升职,反而被贬,他没有怨言,不带一兵一卒,只带家眷,舟车劳顿,到了这块边陲之地。当地条件很差,县衙的房子摇摇欲坠。将军简单收拾后,住了下来。  第二天,将军听手下汇报当地的情况。手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