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做好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控制与管理

来源 :科技致富向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xiyibo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简要分析了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质量影响因素,并基于工程实践,提出混凝土施工质量的管理和控制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混凝土;施工;管理;控制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quality of concrete construction of high building, and based on the engineering practice, put forward the concrete construction quality management and control measures, for reference.
   【Key words】Concrete;Construction;Management;Control
  混凝土广泛用于各种工程建设项目,是目前用量最大的建筑结构材料,其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及构筑物的结构安全,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必须加强混凝土施工质量的管理,从根本上杜绝质量问题。
   1.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1.1原材料的质量
  建筑工程的原材料选择很重要,要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应当要对建筑的原材料有深入地了解。水泥的强度如何就是影响混凝土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混凝土的强度各级石子超逊径颗粒含量的变化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水泥强度的波动影响的。如果水泥强度出现过大的波动,混凝土当中的级配就随之受到很大的影响,导致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而另一方面,混凝土的水灰会受到骨料含水量的变化影响。另外,混凝土集料方面应当要加强对粘土、淤泥这些极细粒材料的配合比。如果不注意这些方面因素的影响,那么在集料表面就很容易导致出现包裹层,削弱集料与水泥石的粘结。具体表现为出现了很多松散的颗粒,导致混凝土需水量的大增。
  1.2施工的工艺水平
  在相同的材料之下,如果能够应用较高的施工工艺进行科学配制,那么就能保证混凝土具有较高的质量。首先,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就需要使用科学的配制方法。在试验室和实际施工过程当中常常会出现的一个不一致的情况,那就是在试验室所确定的配合比,其各级骨料不含有超逊径颗粒,且以饱和面干状态。而实际的过程当中,一旦没有考虑到各级骨料当中是会存在一定的超逊径颗粒,而且水分也常常会不同的话就很容易出现重大的失误。在实际施工当中,混凝土的配制不是一次就完成的,还要在一定的范围内,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进行相应的调整。对混凝土的配合比的严格要求是保证工程技术性能和施工工艺的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因素。
   2.混凝土施工质量的管理和控制措施
  2.1材料的选用与管理
  混凝土的组成材料为水泥、砂、石、掺合料、外加剂和拌合用水,这些材料各项性能指标的优劣及其质量稳定性,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质量及性能的优劣,对原材料进行认真细致的筛选,是确保混凝土质量的基础。
  在选用材料时,应以其性能价格比为依据(以每m3混凝土的综合材料成本来分析),而不应仅仅注重其每一种单一材料的单价,这样才能选取到具有良好经济效益的混凝土生产材料。
  2.1.1水泥
  用强度等级32.5或者42.5以上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在施工过程中还应注意以下几点:(1)优先使用散装水泥。(2)运到工地的水泥,应按标明的品种、强度等级、生产厂家和出厂批号分别储存到有明显标志的仓库中,不得混装。(3)水泥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应防水防潮已受潮结块的水泥应经处理并检验合格方可使用。(4)水泥库房应有排水、通风措施,保持干燥。堆放袋装水泥时,应设防潮层,距地面、边墙至少30cm,堆放高度不得超过15袋,并留出运输通道。(5)先出厂的水泥先用。(6)应避免水泥的散失浪费作好环境保护。
  2.1.2集料
  (1)细集料:细集料的各项技术指标应满足有关标准的要求,细集料应采用级配良好、质地坚硬、颗粒洁净的河砂,不宜采用海砂。采用的砂细度模数为2.3~3.0,砂中含泥量≤3.0%,泥块含量≤2.O%,并经试验合格后使用。
  (2)粗集料:粗集料应采用质地坚硬的连续级配碎石,其针片状颗粒含量≤15%,含泥量应≤1.0%,泥块含量应≤0.5%,并经试验合格后使用。粗集料最大粒径,不应超过钢筋净距的3/4、构件断面最小边长的l/4、对于混凝士实心板,骨料最大粒径不宜超过板厚的1/3,且不得超过40mm。
  2.1.3外加剂
  为了减少混凝土开裂需要选择合适的外加剂,这是避免裂缝的有效措施。混凝土中掺用外加剂的质量及应用技术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外加剂的选择应根据工程设计和施工要求,通过试验及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2.2严格施工质量管理
  2.2.1配合比
  混凝土应根据实际采用的原材料进行配合比设计,并按普通混凝土拌和物性能试验方法等标准进行试验、试配,以满足混凝土强度、耐久性和工作性能(坍落度等)的要求,不得采用经验配合比。同时,应符合经济合理的原则。混凝土生产时,砂、石的实际含水率可能与配合比设计存在差异,因此在混凝土拌制前应测定砂、石含水率并根据测试结果调整材料用量,所设计的混凝土配合比能够满足工程的各项要求后,方能进行混凝土的搅拌和浇筑工作。
  2.2.2混凝土的运输
  根据工程量的大小、建筑物的结构特点,混凝土的总运输量与每日所需的运输量,水平及垂直运输距离,现施工单位自身设备条件以及气候、地形与道路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选取相应的运输设备,并提前预测运输设备可能出现的故障和问题并及时安排机修人员作好设备的检查和修理工作。不论何种方法,都应满足以下要求:混凝土应保持原有的均匀性,不发生离析现象;混凝土运至浇筑地点,落度应符合浇筑所要求的坍落度值;混凝土从搅拌机中卸出后,应及时运至浇筑地点,不得因运输时间过长而影响混凝土的浇筑,务必在初凝前浇筑完毕。尤其是预拌混凝土要根据运距及设计要求采取适当措施调整混凝土的坍落度,使其在到达浇筑地点时的各项工作性能均能满足设计和使用要求。
  2.2.3浇筑
  混凝土的浇筑工作完成的好坏,对于混凝土的密实性与耐久性,结构的整体性以及结构的外形都有决定性的影响,是混凝土工程中保证工程质量 的关键性的工作。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混凝土浇筑前,应检查混凝土的浇筑方法是否合理、水电供应是否保证、各工种人员的配备情况;振捣器的类型、规格、数量是否满足混凝土的振捣要求;度件模具及数量是否合适;浇筑期间的气候、气温,夏季、雨季、冬期施工,覆盖材料是否准备好。针对不同的板、梁、柱、剪力墙、薄壁型构件应要求采用不同类型的振捣器;当混凝土浇筑超过2m应采用串筒式溜槽。应审查确认施工缝的设置位置是否合适,使施工单位安排好混凝土的浇筑顺序,保证分区、分层混凝土在初凝之前搭接。
  (2)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派专人负责指挥泵送商品混凝土,不应集中布料,应分散布料,人工均匀摊铺,并配合振捣器及时增补混凝土料。平仓振捣时,应尽量避免碰撞钢筋、模板,且要注意“快插慢拔,不漏点”,平板振动器移动间距应保证振动器的平板能覆盖以振实部分的边缘,不能过振、欠振、漏振。
  (3)分层浇筑混凝土时,要注意使上下层混凝土一体化,禁止在下一层混凝土初凝后再浇筑上一层混凝土。另外,要合理选择对混凝土二次振捣时间,提高接缝的强度和密实度。
  2.3重视后期养护
  (1)混凝土养护混凝土早期养护应派专人负责,使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养护时间应能满足混凝土硬化和强度增长的需要使混凝土强度满足设计要求。(2)注重浇筑完毕后养护混凝土养护主要是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保温能减少混凝土表面的热扩散,降低混凝土表层的温差,防止表面裂缝。混凝土浇筑后,及时用湿润的草帘、麻片等覆盖,并注意洒水养护,适当延长养护时间,保证混凝土表面缓慢冷却。在寒冷季节,混凝土表面应设置保温措施,以防止寒潮袭击。
   3.结束语
  总之,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我们必须以规范、规程为标准,严格操作、科学管理,用认真的态度控制好每一个环节,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做到“百年大计质量第一”。
  
  【参考文献】
  [1]黎文俐.房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探讨[J].建筑设计管理,2010(2).
  [2]谢文峰.浅谈混凝土在建筑施工技术中的质量防控[J].中国科技纵横.2010(14).
  [3]张毓,邓资明.建筑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及控制方法[J].科技与生活.2010(14).
其他文献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玻璃工程建设项目的发展也越来越快,其规模也越来越大,结构内容也复杂多样。但存在的质量问题也不少,从长期的工作实践和现场现状来看,幕墙工程常见的质量问题表现为如下几方面:   1.幕墙工程几种常见的质量现状  1.1支座点安装质量通病  (1)预埋件安装位置、标高、前后偏差大,造成多数埋件不能使用,影响节点受力和幕墙的安全使用性能。  (2)支座节点未考
期刊
【摘 要】在我国北方寒冷地区,加强建筑物外围护结构的墙体保温性能,显得格外重要。本文就采用较多的聚苯乙烯板做主要保温材料的有关施工技术做一些探讨。  【关键词】外墙;外保温;施工技术   1.施工准备  (1)对拟粘贴聚苯乙烯板的粘土砖墙面,清扫干净,使墙面无积尘浮沉。  (2)检查使其平整度、垂直度符合规范要求。  (3)墙面在感观上不能潮湿或干燥。  (4)操作地点环境温度和基层墙面表面温度
期刊
【摘 要】美国、西欧、日本钢结构住宅产业化发展已经达到了一定的规模,总结其发展规律,我国应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与引导作用,增加钢结构住宅产业化发展的科技含量,尽快建立钢结构住宅构件的通用体系,以此来促进钢结构住宅产业化的发展。   【关键词】钢结构;住宅;产业化    住宅产业化是我国住宅业发展的必由之路,这将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在美国、日本等工业发达国家,建筑用钢在钢材总量中占据了
期刊
【摘 要】就混凝土施工中容易产生裂缝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从施工角度提出裂缝的控制措施。   【关键词】混凝土;裂缝;分析;控制;限制标准    混凝土工程中材料的特性决定了结构较易产生裂缝,从实践中来看施工中混凝土出现裂缝的概率也是很大的,相当一部分裂缝对建筑物的受力及正常使用无太大的危害,但裂缝的存在会影响到建筑物的整体性、耐久性,会对钢筋产生腐蚀,是受力使用期应力集中的隐患,应当尽量在各方面
期刊
【摘 要】泡沫混凝土是利用无机材料制备,具有工艺简单、造价低、保温隔热性能好,常用于建筑保温,是理想的有机保温材料替代品,成为有机保温到无机保温的重大转折。目前,我国泡沫混凝土应用现状并不理想,生产品种单一、生产不规范等因素制约了其发展,本文综述了泡沫混凝土的特性、应用现状,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泡沫;混凝土;应用   近年来,以聚苯板为主材的建筑保温体系存在的火灾隐患、脱落隐患、
期刊
【摘 要】本文在简要总结分析混凝土温度裂缝产生机理及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影响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预防措施和裂缝出现后的处理方法。   【关键词】混凝土;裂缝成因;防控措施    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泵送混凝土施工技术得到普及和应用。泵送混凝土不仅能改善混凝土的施工性能,对薄壁密筋结构少振捣或不振施工,具有提高抗渗性、改善耐久性特点。同时,泵送混凝土骨料级配的限制,胶凝材料的大量使用,产生大量
期刊
【摘 要】针对混凝土现浇板易产生裂缝这一现象,本文从施工振捣、抹面压光等7个方面揭示了裂缝生成的原因,并提出了从原材料进场、施工工序、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措施等9个方面来全面预防和控制现浇板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实际施工实践证明这些防控裂缝的方法措施,具有较强的施工指导意义,为进一步做好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控制提供了借签依据。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现浇板;裂缝;原因;控制   0.引言  混凝土裂
期刊
【摘 要】给排水是建筑工程施工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给排水工程施工的质量直接影响建筑物的使用。作者通过长期实践摸索,分析探讨了建筑工程给排水安装施工技术,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给排水;安装;施工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也不断增强。建筑形式的多样化,使得人们对建筑结构和美观舒适度的追求日益增强,因此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建设项目的使用状况及其社会效益和经
期刊
【摘 要】随着建筑的发展墙体材料的多样化,建筑功能要求不断完善,结构接缝的处理和密封要求更加突出,如何处理建筑接缝才能达到比较满意的密封效果。本文从选择密封胶的基本原则入手详细阐述了在接缝设计中如何选用结构密封胶。  【关键词】接缝;密封胶;选择原则;模量   0.引言  接缝设计是整个结构设计的组成部分。几乎任何建筑都有接缝,事实上,由于设计选材的不当,即使使用优质材料、精心施工也难以奏效。实
期刊
施工中,由于环境、地势不同,往往出现软弱地基。软弱地基是一种不良地基。由于软土具有强度较低、压缩性较高和透水性很小等特性,因此在软土地基上修建建筑物,必须重视地基的变形和稳定问题。在软弱土地基上的建筑物往往会出现地基强度和变形不能满足设计要求的问题,因而常常需要采取措施,进行地基处理。处理的目的是要提高软弱地基的强度,保证地基的稳定,降低软弱土的压缩性,减少基础的沉降和不均匀沉降。目前针对软弱地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