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阅读能力的提高也同小孩学走路一样,只有通过阅读才能获得阅读能力。学生应主动去实践,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广泛地进行阅读。教师则应积极地引导和启发学生积极有效地阅读。英语的阅读可分精读、泛读、快读、略等形式,对不同类型文章的阅读,教师要引导学生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进行阅读。
【关键词】泛读 精读 快读
综观历年英语中考考试卷,对阅读理解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在各类考试中,阅读理解题的分量在不断加大。所以,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也越来越突出、越来越重要,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针对不同的文章要求学生采用适当的方法和技巧进行阅读,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那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技巧呢?一般来说,英语的阅读可分精读、泛读和快读三种形式,对不同类型文章的阅读,教师要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进行阅读。
首先是精读。精读的任务在于传授系统的基础语言知识,如语音、语法、词汇、篇章结构、语言功能意念等,训练语言的基本技能,如听、说、读、写、译等,培养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学生进行精读训练的一般步骤是先疏通词汇,粗知文章的轮廓及大概,再研究文章的结构,弄清文章的内部联系,然后深入重点、剖析语言、分析内容,把握文章的重点,最后综合归纳,领会作者的意图。有一些阅读的基本技术在平时就要注意运用,如圈点、摘要等。最好手里拿一只笔,边读边将文章中出现的重点信息,如时间、地点、事件、任务及数字、生词等勾划出来,通读全文后,再将所勾划的零碎信息闪电般地串起来,重新组成文章。这样不但有助于学生阅读答题的速度,而且还可以回过头来有目的、有意识地核对其中的细节。完成以后,应养成良好的记录笔记的习惯,对文章的生词、语法、句法等难点进行整理,以便今后复习。
其次是泛读。泛读的任务在于着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细致观察语言以及假设、判断、分析、归纳、推理、论证等逻辑思维的能力,培养速读能力以及阅读的兴趣,扩大詞汇量,增强文化背景知识。学生应尽可能涉猎交际功能强、实用性强的应用文,以及各种体裁、题材的文字资料。如人物传记、科普读物、寓言故事、社会文化、文史知识、新闻报道、广告说明、信函、图表等。如果有条件,还可以读一些英文版的简易读本。这对于了解各种文化的共性和差异,从而形成良好的文化意识很有所帮助。
这两种阅读方式都需要在平时进行训练和加强,然而在各种英语考试之中,时间是不可忽略的因素,因而我们还需要掌握另一种阅读方法,即快速阅读。快速阅读要求读者在非常有限的时间内迅速完成答题者和出题者书面交际的任务。在阅读的过程之中,略过无关信息,筛选有关信息,利用标题、段落、黑体、斜体、图表、图画、主题句和关键词语等辨认要点,迅速有效地获取重要信息。但是,要想提高阅读速度进行快速阅读也需要一些具体的方法和技巧,如快速泛读、计时阅读、略读等。
1.快速泛读。平时要养成快速泛读的习惯。这里将讲的泛读指广泛阅读大量涉及不同领域的书籍。要求读得快,理解掌握书中主要内容即可(文秋芳,1996)。要确定一个明确的数额、要结合自己的实践量体裁衣。同时应注意读物的难易程度,单纯以速度衡量效果是不全面的。
2.计时阅读。有的人对于同一篇文章慢读时理解准确率就高,而快读时准确率就降低了。这是为什么很多学生抱怨平时做题准,一到考试就不理想的原因之一。那么要想提高阅读速度,平时必须有意识地多做计时阅读的训练。高考中每篇阅读理解平均所需要的时间大约七、八分钟左右,因此,平时计时阅读训练每次进行5至10分钟即可,不宜太长。因为计时阅读精力高度集中,时间长了容易疲劳,精力反而容易分散,没有效果。所以,训练时可以由教师或自己先计下起读时间,阅读完毕,计下止读时间,即可以算出阅读速度。持之以恒,应见成效。
我们在进行略读训练时要注意以下技巧:
(1)要利用排版格式,如书或文章的标题、副标题、小标题、斜体字、黑体字脚注、标点符号等,对书和文章进行预测略读。预测略读要了解作者的思路、文章方式,以把握大意、有关的细节及其相互关系。
(2)以一般速度阅读。阅读文章开头的一、二段,力求抓住文章的大意、背景情况、作者的文章风格、口吻或语气等。
(3)阅读段落的主题句和结论句。据统计,大约有80%的主题句是段落的首句,其他20%左右的是尾句。因此,我们往往可以通过阅读每段的首句或尾句来了解整篇文章的大意。
实际上我们不必要把所有的文章一一阅读,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可以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可以跳过某个词语、句子甚至不必要的段落去获取必要的信息。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比较形象地描述了阅读的重要性,对英语也同样适用。然而,从某种意义上讲,好的英语不是英语教师讲出来的,都是学生们练出来的。所以,我们的学生以及其他英语爱好者,不仅要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恰当运用英语阅读方法和技巧的能力,更要与长期的阅读实践相结合。只有这样,才会尽可能地克服英语中存在的三大障碍,才能更快更好地提高英语阅读水平,增强英语阅读能力。
【关键词】泛读 精读 快读
综观历年英语中考考试卷,对阅读理解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在各类考试中,阅读理解题的分量在不断加大。所以,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也越来越突出、越来越重要,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针对不同的文章要求学生采用适当的方法和技巧进行阅读,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那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技巧呢?一般来说,英语的阅读可分精读、泛读和快读三种形式,对不同类型文章的阅读,教师要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进行阅读。
首先是精读。精读的任务在于传授系统的基础语言知识,如语音、语法、词汇、篇章结构、语言功能意念等,训练语言的基本技能,如听、说、读、写、译等,培养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学生进行精读训练的一般步骤是先疏通词汇,粗知文章的轮廓及大概,再研究文章的结构,弄清文章的内部联系,然后深入重点、剖析语言、分析内容,把握文章的重点,最后综合归纳,领会作者的意图。有一些阅读的基本技术在平时就要注意运用,如圈点、摘要等。最好手里拿一只笔,边读边将文章中出现的重点信息,如时间、地点、事件、任务及数字、生词等勾划出来,通读全文后,再将所勾划的零碎信息闪电般地串起来,重新组成文章。这样不但有助于学生阅读答题的速度,而且还可以回过头来有目的、有意识地核对其中的细节。完成以后,应养成良好的记录笔记的习惯,对文章的生词、语法、句法等难点进行整理,以便今后复习。
其次是泛读。泛读的任务在于着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细致观察语言以及假设、判断、分析、归纳、推理、论证等逻辑思维的能力,培养速读能力以及阅读的兴趣,扩大詞汇量,增强文化背景知识。学生应尽可能涉猎交际功能强、实用性强的应用文,以及各种体裁、题材的文字资料。如人物传记、科普读物、寓言故事、社会文化、文史知识、新闻报道、广告说明、信函、图表等。如果有条件,还可以读一些英文版的简易读本。这对于了解各种文化的共性和差异,从而形成良好的文化意识很有所帮助。
这两种阅读方式都需要在平时进行训练和加强,然而在各种英语考试之中,时间是不可忽略的因素,因而我们还需要掌握另一种阅读方法,即快速阅读。快速阅读要求读者在非常有限的时间内迅速完成答题者和出题者书面交际的任务。在阅读的过程之中,略过无关信息,筛选有关信息,利用标题、段落、黑体、斜体、图表、图画、主题句和关键词语等辨认要点,迅速有效地获取重要信息。但是,要想提高阅读速度进行快速阅读也需要一些具体的方法和技巧,如快速泛读、计时阅读、略读等。
1.快速泛读。平时要养成快速泛读的习惯。这里将讲的泛读指广泛阅读大量涉及不同领域的书籍。要求读得快,理解掌握书中主要内容即可(文秋芳,1996)。要确定一个明确的数额、要结合自己的实践量体裁衣。同时应注意读物的难易程度,单纯以速度衡量效果是不全面的。
2.计时阅读。有的人对于同一篇文章慢读时理解准确率就高,而快读时准确率就降低了。这是为什么很多学生抱怨平时做题准,一到考试就不理想的原因之一。那么要想提高阅读速度,平时必须有意识地多做计时阅读的训练。高考中每篇阅读理解平均所需要的时间大约七、八分钟左右,因此,平时计时阅读训练每次进行5至10分钟即可,不宜太长。因为计时阅读精力高度集中,时间长了容易疲劳,精力反而容易分散,没有效果。所以,训练时可以由教师或自己先计下起读时间,阅读完毕,计下止读时间,即可以算出阅读速度。持之以恒,应见成效。
我们在进行略读训练时要注意以下技巧:
(1)要利用排版格式,如书或文章的标题、副标题、小标题、斜体字、黑体字脚注、标点符号等,对书和文章进行预测略读。预测略读要了解作者的思路、文章方式,以把握大意、有关的细节及其相互关系。
(2)以一般速度阅读。阅读文章开头的一、二段,力求抓住文章的大意、背景情况、作者的文章风格、口吻或语气等。
(3)阅读段落的主题句和结论句。据统计,大约有80%的主题句是段落的首句,其他20%左右的是尾句。因此,我们往往可以通过阅读每段的首句或尾句来了解整篇文章的大意。
实际上我们不必要把所有的文章一一阅读,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可以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可以跳过某个词语、句子甚至不必要的段落去获取必要的信息。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比较形象地描述了阅读的重要性,对英语也同样适用。然而,从某种意义上讲,好的英语不是英语教师讲出来的,都是学生们练出来的。所以,我们的学生以及其他英语爱好者,不仅要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恰当运用英语阅读方法和技巧的能力,更要与长期的阅读实践相结合。只有这样,才会尽可能地克服英语中存在的三大障碍,才能更快更好地提高英语阅读水平,增强英语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