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鸡问题

来源 :初中生世界·七年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cyzl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1500多年前,有一个卖鸡的张老伯,他的儿子张邱建从小勤奋学习,到十二三岁时就读了不少书,尤其是古代的《九章算术》《孔子算经》等数学书,他特别爱读.他从中学到了不少数学知识,邻居遇到疑难问题或者买卖发生纠纷时,都要找他解决,因此大家都称他“张神童”.
  这件事传到当朝宰相耳中,他为了试探一下张神童到底有多神,就把张老伯召来,请他明天带100只鸡到相府,不准多,也不准少.当时的鸡价是公鸡每只5钱,母鸡每只3钱,小鸡每3只1钱,宰相就给张老伯 100钱.
  晚上张神童见父亲愁眉苦脸,等他了解了事情的经过后,就劝父亲不要发愁.
  第二天清早,张邱建就要父亲带去4只公鸡、18只母鸡、78只小鸡,宰相一看,正巧100钱买100只鸡.宰相又给张老伯100钱,叫他再送100只鸡来,结果张神童叫父亲将8只公鸡、11只母鸡、81只小鸡送给宰相.
  这时宰相赞叹不已,他还是给了张老伯100钱继续送鸡.这下张老伯可发愁了,回去与儿子再次商量,未料张神童立即告诉父亲按12只公鸡、4只母鸡、 84只小鸡配数,马上送给宰相,宰相把鸡数与鸡价一算,正好百鸡百钱.
  这事使宰相佩服得不得了,把张神童请去,加以培养,几年以后,张神童研究的数学问题,取得了不少成果,并且写了很多文章.而“百鸡问题”就是他所写的《张邱建算经》中的一个不定方程问题.
  张邱建一生解决了不少数学难题,写下了许多数学著作,为传播数学文化作出了很大貢献,著有《张邱建算经》3卷.后世学者北周甄鸾、唐李淳风相继为该书作了注释,刘孝孙为算经撰了细草.算经的体例为问答式,条理精密,文词古雅,是中国古代数学史上的杰作,也是世界数学资料库中的一份遗产.
  《张邱建算经》现传本有92问,比较突出的成就有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的计算、各种等差数列问题的解决、某些不定方程问题求解等.《张邱建算经》中的“百鸡问题”是世界上首次提出的三元一次不定方程及其一种解法,它给出了由三个未知量的两个方程组成的不定方程组的解.“百鸡问题”是:今有鸡翁一,值钱五;鸡母一,值钱三;鸡雏三,值钱一,凡百钱买鸡百只,问鸡翁、母、雏各几何.这个问题是中古时期关于不定方程整数解的典型问题,张邱建对此有精湛和独到的见解.
  “百鸡问题”是我国乃至全世界古代数学史中的一个奇葩,这比欧洲发现和研究这个问题要早1000多年.
  自张邱建以后,中国数学家对“百鸡问题”的研究不断深入,“百鸡问题”也几乎成了不定方程的代名词,从宋代到清代围绕“百鸡问题”的数学研究取得了很大成就,这一影响一直持续到19世纪.“百鸡问题”还曾传入印度,出现在摩珂呲罗(9世纪)和帕斯卡尔拉(12世纪)的著作中.
  (摘编自《初中数学读本》)
其他文献
我望向窗外:阳光如碎金般洒在地上;微风吹过,婀娜多姿的柳树翩翩起舞;悠闲自在的知了在树上唱着歌,全然不知夏日农田里人们的忙碌.
期刊
改善作文教学现状、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一个有效方法,就是培养学生作文兴趣,让兴趣成为学生作文的动力.
初中化学是学生接触化学知识的第一站,学生对于化学的许多基础认识都来自于初中化学的学习.改变初中化学的教学模式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重要,同时课堂效率的提升迫切需
2013年6月节气今年芒种的准确时间是6月5日20时23分。芒种字面的意思是“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月令种十二候集解》:“五月节,谓有芒之七谷可稼种矣。”意指大
期刊
学习兴趣不仅是引导学生在主观能动性的驱使下开展学习活动的首要因素,也是帮助学生高效完成任务、保持学习热情以及培养探究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关键.高中数学作为逻辑性强、抽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化学是初中学生的入门课程.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规律组织教学过程,有计划地安排课程内容和教学活动方式,通过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平等和谐的师
为了让学生将来能够将所学的英语知识应用到社会中,在日常的高中英语教学实践,不仅需要教师给学生创造更多的英语实践机会,而且还要让学生在英语实践活动中不断提高英语实践
据农业部“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网”监测,2008年4月“菜篮子”产品批发价格定基指数为168.5(以2000年为100),即比2000年价格水平上涨了68.5%.环比指数为100.1(以上月为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