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olSky_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改,不仅让课堂充满了激情和活力,还让数学课堂变得精彩。然而,反思我们的一些课堂教学,却不难发现,貌似实施了新课标,其实没有实效性,看似热闹的课堂场景,却存在着无效的教学方式。因此教学有效性成为所有教育教学改革共同追求的目标。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建构有效的自主学习课堂;鼓励互助,建立有效的合作方式;运用激励性课堂评价,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是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4-0088-01
  有效数学是指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参与学习过程,获取较大容量的真正理解的有效知识,同时,充分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良好的情感,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因此,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是促进学生发展,减轻学生负担,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种具体表现。在近几年的教学活动中,我在以下几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
  一、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学生乐学
  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是有效教学的核心,没有参与就没有教学。如果学生没有意愿,教师花再多的工夫也是枉然,正如西方一句俗语所言:“你只能牵马到水边,但不能保证它一定饮水”,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已成为普遍关注的一大课题。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策略很多,归结起来实质不外两个字,那就是要“吸引”学生。
  1.通过做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把游戏引入课堂,寓教学于游戏中,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自学活动中掌握数学知识。如:在教学生记大月、小月时,可让学生拍手朗读儿歌“七个大月心中装,七前单数七后双。二月是个特殊月,其他各月是小月。”
  2.设疑问难,激发兴趣。
  新课教学时,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况,新颖的教学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恰当的教学手段,教师系统、准确、抑扬顿挫地讲解等都可以引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直接兴趣。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设置适宜的障碍就能引发学生对知识的探索,对疑难问题产生强烈的探索意向,引起学生学习与探索的兴趣。
  3.成功体验,稳定兴趣。
  “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求得成功的努力。”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依据学生的个性差别,创设不同的情境,让层次不同的每一个学生都能尝到成功的滋味。如,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解决基本的问题,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解决难度较大的问题。教师要及时发现并肯定学生的成功,如学生完整、准确、精练地回答问题时,发表新颖独特的见解时,提出有价值的质疑时,教师都要及时地给予鼓励,并让其他学生一道分享成功的欢乐。
  4.巧设练习,增添学生的学习兴趣。
  练习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课堂练习设计得好,不仅巩固新知识,发展学生思维,促进智能转化,而且可以增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设计练习题力求做到分层练习,形式多样,讲求实效。
  5.直观教学,利用直观教学启迪兴趣。
  二、注重课堂动态生成,着眼学生发展
  学生学习数学就要进行思考,启迪思维、发展智能,一直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因此,作为一节数学课,在滚滚而来的改革浪潮中,该坚守的是什么?应该是学生的数学思考。教师不仅要使每个学生在数学课上积极地参与外显的活动,更要关注他们通过观察、分类、抽象、概括、推理与交流等思维等环节实现“外显”与“内隐”的结合。
  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是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共同活动,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的发展过程,具有许多的不确定性。因此教学既要有一定的组织性和计划性,同时又要密切关注课堂中的“生成性”。
  三、注重课堂反思,让学生实现可持续发展
  许多数学家的成长历程告诉我们,一个人取得成功,不仅需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更需要一种自我意识和反思能力,这种自我意识和反思能力不是一朝一夕滋长起来的,而是长期积淀的结果。教师设计教学不能局限于引领学生经历知识探究发现过程,更要注重设计组织学生对探究过程的反思。在教学中,可以主动的对探究方法进行调整、评价和反思,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通过研究发现,反思学习过程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探究性学习的效果,同时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也得到了发展,反思活动还培养了学生反思意识与反思能力,学生主动评价、调整自己的能力不断增强,最终促进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发展。
  总之,教师要树立现代学习观和学生观,相信学生的能力,充分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做到“以学定教”。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各种策略,激发学生求知欲,使学生爱学;要善于创设条件,放手让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发挥学习主动性,使学生能学;要注意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学习能力,使学生会学,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其他文献
<正>由上海商业发展研究院主办的"数据脸谱时代"论坛于2014年12月1曰在上海召开。国内外顶尖营销专家亲临论道,消费者画像、多维数据耦合、行业应用模型以及智慧商业成为热点
跆拳道是一项起源于朝鲜半岛的传统东方技击术。在跆拳道项目的国内与国际推广方面,韩国探索了一套相对完整的运作模式,有效地扩大了跆拳道项目在本国及世界的影响力,成为了跆拳
在实际教学中采用分组教学法,针对普通高校体育俱乐部中学生技能基础不同,根据学生的实际技能水平,将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教授不同的教学内容,避免了学生在活动时,学习的内容“吃不
【摘 要】“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教学方式的变革,更注重学习者的主动性、参与性、积极性。本文结合教学实例,探索小学思品课该如何设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翻转课堂;小学思品课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2-0101-02  小学思想品德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道德品质,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摘 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對初中数学教学提出的一项基本要求。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后,初中数学教学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数学教师不再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初中生成为教学的主体。作为初中数学教师应该积极的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并加强对初中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以此满足数学教学改革的新要求。笔者针对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初中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性进行了探究与分析,并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