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讲计划”是针对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开展的一项创造性改革,这一教学模式体现了对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要求,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改革;学讲计划;成长成才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改革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体现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学生能力发展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徐州市大力推广的“学讲计划”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探究并取得巨大成功的教改模式,为语文教学成效的提升提供了动力。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以“学讲计划”为指导,紧密结合教学实际灵活运用,对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升发挥了积极作用。本文将作简要论述。
一、以“学讲计划”方向为指导,有效转变教育理念
“学讲计划”的核心理念是体现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在“学”的环节学得自主、生动,在“讲”的环节讲得透彻、全面,从而实现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综合目标。在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中,有的教师还停留在应试理念的思维中,教学缺乏深入研究,将目光局限于应试知识点的掌握这一层面,对学生思维能力、学习探究能力等方面培养不足,影响了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升。首先,笔者在教学中,坚持以“学讲计划”方向为指导,转变陈旧、滞后的应试教育理念。将体现学生学习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作为重要抓手,全力打造素质化的高效语文教学,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奠定扎实基础。首先,笔者在教学设计中坚持放手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角,能够让学生进行探究与合作学习的内容,原则上教师不进行讲解,让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中开动脑筋,认真思考,相互研究,自主获得学习成果。其次,笔者注重在教学中集中学生的集体智慧,为学生的合作学习打造良好的平台。通过合作小组这样的模式组织学生分析研究、讨论交流,既能够提高“学”的生动性,同时也发挥了“讲”的有效性。学生在这样的学习模式中,能够全身心投入,对于深刻理解学习内容以及提高学习成果的全面性与深刻性,具有积极的作用。第三,笔者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坚持以“学讲计划”要求准确定位师生角色。在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中,教师则充分发挥引导、启发的作用。尤其是在学生自主探究过程中,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之中进行巡视,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进度以及难点,及时采取个别点拨或是集体提示等方式,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成效。
二、以“学讲计划”要求为抓手,有效促进综合能力提升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深入贯彻“学讲计划”,一定要深刻、全面领悟其精髓,牢牢地把握住实施要点,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引导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维,发挥好合作学习载体的作用。并鼓励学生进行质疑,在课堂上及时检测,获得学习反馈信息,最终进行梳理总结,顺利完成教学目标任务。笔者在教学中主要抓住以下几个方面的实施要点,有效促进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提高了语文教学成效。
首先,笔者要求学生在课前进行充分预习,并提出明确的预习要求,让学生将学习的环节前置。与许多语文教师的传统教学模式不一样的是,笔者将课前预习环节作为重要的抓手,要求学生自主解决基础知识,熟悉教材内容,以及按照预习思考题的要求对教材进行初步分析。这样的教学环节既能够解决基础性问题,节约课堂时间,又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及能够帮助学生在预习环节明确学习的难点,“带着问题走进课堂”,这对于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具有积极作用。其次,笔者在课堂教学环节为学生提供明晰的思维引领,组织学生有效开展自主探究活动。为了配合“学讲计划”的顺利实施,笔者专门设置了合作学习小组,将优秀生与中等生、学困生均衡搭配起来。教学中,笔者将教学目标设置为思考题提供给学习小组进行分析研究,在牵头学生的引领下,小组每一位成员都进行了积极思考,在小组范围内进行讨论交流。这样的教学环节重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与探究能力,大家可以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想法,以及相互讨论进一步完善与提高,最终形成小组的学习成果。集体研究形成的学习成果是在学生独立思考基础上的补充与提高,更加准确。第三,要求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汇报以及质疑拓展,将各个小组的学习成果展示出来。汇报的过程与辨析、补充的过程同步,其余小组可以针对相关的内容进行补充或者纠正。存在观点不一致的内容还要引导学生自主开展辩论,给予学生思维碰撞的平台,依靠他们自己的力量解决问题、明晰答案。第四,进行检测反馈与总结梳理。针对一节课教学的重点难点,进行书面作业纸检测或者提问检测(视课堂剩余时间长短而定),以此了解学生在本节课的实际学习效果,为下一步的学习提供参考。教师还要引导学生针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回顾,提炼重点难点,总结学习技巧方法,以这样的总结梳理,实现学习成果的提升。
三、以“学讲计划”反思为依托,有效改进教学方法
初中语文教学中,“学讲计划”的运用与实施应当注重灵活性与实效性,不能拘泥于固定的格式。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师还要经常开展教学反思,一课、一单元教学结束后,要对三个方面进行有效反思:一是要反思教学流程、环节设计是否科学有效,有没有紧扣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教学。如果存在不够完善之处,要及时予以纠正和改进。二是要反思学生语文学习积极性是否得到了有效激发。这是“学讲计划”得以顺利推进的重要影响因素,要针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平台,多运用激励性评价手段,以及体现对学生学习要求的差异性,从而激励学生更加投入。三是要反思教师在教学活动组织过程中的操控技巧。该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的环节是否完全放手,该体现教师引导作用的环节是否存在缺位等,不断提高对教学课堂的有效掌控能力。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体现“学讲计划”要求,紧扣实施要点,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刘翠红.新课标下的初中语文教育教学策略分析[J].课外语文,2013(5).
[2]景硕红.浅论新课改下初中语文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教师,2013(15).
(江苏省邳州市港上中学)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改革;学讲计划;成长成才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改革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体现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学生能力发展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徐州市大力推广的“学讲计划”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探究并取得巨大成功的教改模式,为语文教学成效的提升提供了动力。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以“学讲计划”为指导,紧密结合教学实际灵活运用,对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升发挥了积极作用。本文将作简要论述。
一、以“学讲计划”方向为指导,有效转变教育理念
“学讲计划”的核心理念是体现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在“学”的环节学得自主、生动,在“讲”的环节讲得透彻、全面,从而实现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综合目标。在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中,有的教师还停留在应试理念的思维中,教学缺乏深入研究,将目光局限于应试知识点的掌握这一层面,对学生思维能力、学习探究能力等方面培养不足,影响了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升。首先,笔者在教学中,坚持以“学讲计划”方向为指导,转变陈旧、滞后的应试教育理念。将体现学生学习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作为重要抓手,全力打造素质化的高效语文教学,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奠定扎实基础。首先,笔者在教学设计中坚持放手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角,能够让学生进行探究与合作学习的内容,原则上教师不进行讲解,让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中开动脑筋,认真思考,相互研究,自主获得学习成果。其次,笔者注重在教学中集中学生的集体智慧,为学生的合作学习打造良好的平台。通过合作小组这样的模式组织学生分析研究、讨论交流,既能够提高“学”的生动性,同时也发挥了“讲”的有效性。学生在这样的学习模式中,能够全身心投入,对于深刻理解学习内容以及提高学习成果的全面性与深刻性,具有积极的作用。第三,笔者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坚持以“学讲计划”要求准确定位师生角色。在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中,教师则充分发挥引导、启发的作用。尤其是在学生自主探究过程中,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之中进行巡视,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进度以及难点,及时采取个别点拨或是集体提示等方式,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成效。
二、以“学讲计划”要求为抓手,有效促进综合能力提升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深入贯彻“学讲计划”,一定要深刻、全面领悟其精髓,牢牢地把握住实施要点,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引导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维,发挥好合作学习载体的作用。并鼓励学生进行质疑,在课堂上及时检测,获得学习反馈信息,最终进行梳理总结,顺利完成教学目标任务。笔者在教学中主要抓住以下几个方面的实施要点,有效促进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提高了语文教学成效。
首先,笔者要求学生在课前进行充分预习,并提出明确的预习要求,让学生将学习的环节前置。与许多语文教师的传统教学模式不一样的是,笔者将课前预习环节作为重要的抓手,要求学生自主解决基础知识,熟悉教材内容,以及按照预习思考题的要求对教材进行初步分析。这样的教学环节既能够解决基础性问题,节约课堂时间,又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及能够帮助学生在预习环节明确学习的难点,“带着问题走进课堂”,这对于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具有积极作用。其次,笔者在课堂教学环节为学生提供明晰的思维引领,组织学生有效开展自主探究活动。为了配合“学讲计划”的顺利实施,笔者专门设置了合作学习小组,将优秀生与中等生、学困生均衡搭配起来。教学中,笔者将教学目标设置为思考题提供给学习小组进行分析研究,在牵头学生的引领下,小组每一位成员都进行了积极思考,在小组范围内进行讨论交流。这样的教学环节重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与探究能力,大家可以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想法,以及相互讨论进一步完善与提高,最终形成小组的学习成果。集体研究形成的学习成果是在学生独立思考基础上的补充与提高,更加准确。第三,要求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汇报以及质疑拓展,将各个小组的学习成果展示出来。汇报的过程与辨析、补充的过程同步,其余小组可以针对相关的内容进行补充或者纠正。存在观点不一致的内容还要引导学生自主开展辩论,给予学生思维碰撞的平台,依靠他们自己的力量解决问题、明晰答案。第四,进行检测反馈与总结梳理。针对一节课教学的重点难点,进行书面作业纸检测或者提问检测(视课堂剩余时间长短而定),以此了解学生在本节课的实际学习效果,为下一步的学习提供参考。教师还要引导学生针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回顾,提炼重点难点,总结学习技巧方法,以这样的总结梳理,实现学习成果的提升。
三、以“学讲计划”反思为依托,有效改进教学方法
初中语文教学中,“学讲计划”的运用与实施应当注重灵活性与实效性,不能拘泥于固定的格式。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师还要经常开展教学反思,一课、一单元教学结束后,要对三个方面进行有效反思:一是要反思教学流程、环节设计是否科学有效,有没有紧扣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教学。如果存在不够完善之处,要及时予以纠正和改进。二是要反思学生语文学习积极性是否得到了有效激发。这是“学讲计划”得以顺利推进的重要影响因素,要针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平台,多运用激励性评价手段,以及体现对学生学习要求的差异性,从而激励学生更加投入。三是要反思教师在教学活动组织过程中的操控技巧。该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的环节是否完全放手,该体现教师引导作用的环节是否存在缺位等,不断提高对教学课堂的有效掌控能力。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体现“学讲计划”要求,紧扣实施要点,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刘翠红.新课标下的初中语文教育教学策略分析[J].课外语文,2013(5).
[2]景硕红.浅论新课改下初中语文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教师,2013(15).
(江苏省邳州市港上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