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移动通信3G时代以及web2.0的全面应用,微博以其独特的优势,被越来越多的高校所应用,高校就业指导部门纷纷开通就业微博。本文就微博在就业指导工作中面临的机遇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针对如何应用微博平台来促进高校就业工作提出对策。
关键词:微博 就业指导 应用随着移动通信3G时代以及web2.0的全面应用,微博这种全新的媒体形式迅速的发展并成为时下最为流行以及热门的交流平台,凭借3G手机的广泛应用,微博正逐步的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也不断的影响着人们的言行举止。对于走在时代前沿的高校学生来说,微博已逐渐成为高校开展各项学生工作的有效载体,如何充分利用这一平台更好的开展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更好的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服务,也成为一个崭新的课题。
一、微博的特点及优势
1、网络终端的便捷性。140字的限制与3G手机的充分融合使得微博的便捷性发挥的淋漓尽致,充分发挥了移动互联网的优势,实现了电脑与手机的终端融合,使用范围更加广泛以及便捷。
2、信息传播的即时性。微博不同于传统媒体的线性传播方式,又不同于QQ的点对点传播方式,它病毒式的传播速度呈现几何倍数的增长,从而使得信息发布具有很强的即时性以及快捷性。
3、运用成本的低廉性。微博的使用非常的简便,注册仅需一个邮箱号,发布消息仅需140字,在微博的平台上每个人都是记者以及作家,每个人都是自媒体,都具有话语权。
二、微博在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应用的机遇
1、微博是就业信息发布的可靠手段
对于高校毕业生来说就业信息的及时发布非常重要,由于大四学生基本在校外实习,学校就业指导工作很难及时与学生沟通,关于就业的很多信息传达不到位。利用微博平台后,可以打破传统媒体的时空限制,就业信息及时地传达至毕业生,保证就业资讯的即时性。
2、微博是实现师生平等交流的有效平台
就业工作方面的微博一般分为就业办官方微博以及职业指导师的个人微博,对于官方微博主要以就业工作的宣传、资料共享、发布信息以及工作成果的展示等功能为主。对于职业指导师的个人微博主要针对就业指导工作,其中包括就业困难学生的帮扶问题,解答学生的心理困惑,对于学生良好择业心态的引导以及相关就业和创业方面的政策解读。由于就业指导工作的对象是广大毕业生,通过微博平台的交流,使得师生沟通更加畅通,关系更为平等,能够实现良好的互动。
3、微博是拓展企业和学生交流的重要渠道
目前来说,各高校都有一批经验丰富的职业指导师负责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为了进一步拓宽学校和企业的交流平台,让广大毕业生能够在学校通过微博了解企业文化、企业背景,增强就业意识,了解企业招聘的流程,随时关注企业招聘的信息,实现企业和学生、企业和学校之间的良性互动。同时,毕业生可以利用微博和企业沟通交流感情,从而提高大学生求职的成功率,缩短了求职的时间。
4、微博是对毕业生就业管理的重要途径
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不仅包括毕业生的求职指导而且也包括就业后的管理以及跟踪工作,完成相关的就业材料的收集工作。由于学生毕业后电话号码和居住地址的变更,因此对于毕业生就业管理和跟踪服务带来了很大的障碍。正因如此,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者可以通过微博对毕业生开展跟踪调查以及服务工作,利用这一平台了解毕业生的工作情况,如工作内容、工资待遇、专业技能的应用情况等,同时也为学校校友资源的累积提供了有效的措施。
三、微博在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应用存在的问题
1、信息的多樣化对毕业生的求职造成困扰。由于微博的草根化以及平民化操作,使得每个人都具有信息发布及共享的权利,这也给很多骗子提供了机会。当毕业生在享受微博所带来的大量招聘信息的同时,也会受到很多鱼龙混杂的虚假信息的欺骗和误导,由于缺乏监督以及信息过滤筛查的机制,毕业生对于真假信息的辨识具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对求职造成了困扰。
2、信息的碎片化对招聘信息的全面性造成影响。由于微博有140个字的限制,很多招聘单位压缩招聘信息,截取了其中一部分进行发布,这就影响了招聘信息的全面性,导致毕业生对招聘信息的把握有一定的局限性。
3、信息的维护滞后对就业信息的即时性造成阻碍。微博作为一种新媒介虽然被大众广泛应用,但是在很多领域的应用都属于探索阶段。目前,高校很多工作部门都开通微博,就业办也广发的应用微博平台,但是不能处理好新媒介和传统媒介协同发挥作用的关系,很多就业指导微博都形同虚设,微博内容更新缓慢,发布就业信息滞后,有的甚至荒废数月。长此以往,微博也就没有充分发挥其宣传以及互动交流的作用。
四、微博在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应用的对策
1、建立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微博团队
目前来说,很多高校就业微博出现,目的在于通过这一平台促进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高校需要建立就业指导的微博团队,将就业工作的负责人、职业指导师及相关辅导员纳入工作团队,并且组建学生信息员负责日常微博信息的搜集及发布,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时刻关注毕业生的就业方面的问题及热点话题,开展讨论活动,增强互动性。
2、丰富高校就业微博的话语方式
微博之所以受到大众的喜爱,因为其表达方式更加自由、灵活,充满个性化色彩,语言表达也更加丰富以及具有亲和力。传统的官方媒体在发布信息时比较严肃,使得学校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比较疏远,不利于职业指导师和毕业生的沟通。微博的出现,更加能够接近90后学生的语言特点和思维模式。因此,丰富了就业微博的话语方式,会提高毕业生对于就业微博的关注,使得高校的官方微博更具吸引力。
3、利用高校就业微博的推销方式
高校就业微博除了提高就业工作者的媒介素养以外,也要鼓励广大毕业生用心织好自己的“围脖”,充分利用交流平台,将微博作为自我推销的有效方式,140字如果是拼凑不是件难事,但是如果要体现自己的思想,将作为自我展示的方式确实不容易达到,因此,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也要鼓励毕业生用心写好每条微博,实现和企业的有效沟通。综上所述,高校就业工作也要把握时代脉搏,有效以及充分的借助微博这一新媒体,将其充分的应用与就业指导工作中,加强与毕业生的互动交流,提高就业工作的效率,提升学生对就业工作的满意度,进一步促进高校就业工作扎实有效的开展。(作者单位:宁波大红鹰学院)
参考文献:
[1]郑广贵.基于“微博”平台下的高校就业工作探析[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 (1) .
[2]吕辛福. 微博客的新闻传播特征分析——以新浪微博为例[J].今传媒,2010,8.
关键词:微博 就业指导 应用随着移动通信3G时代以及web2.0的全面应用,微博这种全新的媒体形式迅速的发展并成为时下最为流行以及热门的交流平台,凭借3G手机的广泛应用,微博正逐步的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也不断的影响着人们的言行举止。对于走在时代前沿的高校学生来说,微博已逐渐成为高校开展各项学生工作的有效载体,如何充分利用这一平台更好的开展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更好的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服务,也成为一个崭新的课题。
一、微博的特点及优势
1、网络终端的便捷性。140字的限制与3G手机的充分融合使得微博的便捷性发挥的淋漓尽致,充分发挥了移动互联网的优势,实现了电脑与手机的终端融合,使用范围更加广泛以及便捷。
2、信息传播的即时性。微博不同于传统媒体的线性传播方式,又不同于QQ的点对点传播方式,它病毒式的传播速度呈现几何倍数的增长,从而使得信息发布具有很强的即时性以及快捷性。
3、运用成本的低廉性。微博的使用非常的简便,注册仅需一个邮箱号,发布消息仅需140字,在微博的平台上每个人都是记者以及作家,每个人都是自媒体,都具有话语权。
二、微博在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应用的机遇
1、微博是就业信息发布的可靠手段
对于高校毕业生来说就业信息的及时发布非常重要,由于大四学生基本在校外实习,学校就业指导工作很难及时与学生沟通,关于就业的很多信息传达不到位。利用微博平台后,可以打破传统媒体的时空限制,就业信息及时地传达至毕业生,保证就业资讯的即时性。
2、微博是实现师生平等交流的有效平台
就业工作方面的微博一般分为就业办官方微博以及职业指导师的个人微博,对于官方微博主要以就业工作的宣传、资料共享、发布信息以及工作成果的展示等功能为主。对于职业指导师的个人微博主要针对就业指导工作,其中包括就业困难学生的帮扶问题,解答学生的心理困惑,对于学生良好择业心态的引导以及相关就业和创业方面的政策解读。由于就业指导工作的对象是广大毕业生,通过微博平台的交流,使得师生沟通更加畅通,关系更为平等,能够实现良好的互动。
3、微博是拓展企业和学生交流的重要渠道
目前来说,各高校都有一批经验丰富的职业指导师负责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为了进一步拓宽学校和企业的交流平台,让广大毕业生能够在学校通过微博了解企业文化、企业背景,增强就业意识,了解企业招聘的流程,随时关注企业招聘的信息,实现企业和学生、企业和学校之间的良性互动。同时,毕业生可以利用微博和企业沟通交流感情,从而提高大学生求职的成功率,缩短了求职的时间。
4、微博是对毕业生就业管理的重要途径
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不仅包括毕业生的求职指导而且也包括就业后的管理以及跟踪工作,完成相关的就业材料的收集工作。由于学生毕业后电话号码和居住地址的变更,因此对于毕业生就业管理和跟踪服务带来了很大的障碍。正因如此,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者可以通过微博对毕业生开展跟踪调查以及服务工作,利用这一平台了解毕业生的工作情况,如工作内容、工资待遇、专业技能的应用情况等,同时也为学校校友资源的累积提供了有效的措施。
三、微博在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应用存在的问题
1、信息的多樣化对毕业生的求职造成困扰。由于微博的草根化以及平民化操作,使得每个人都具有信息发布及共享的权利,这也给很多骗子提供了机会。当毕业生在享受微博所带来的大量招聘信息的同时,也会受到很多鱼龙混杂的虚假信息的欺骗和误导,由于缺乏监督以及信息过滤筛查的机制,毕业生对于真假信息的辨识具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对求职造成了困扰。
2、信息的碎片化对招聘信息的全面性造成影响。由于微博有140个字的限制,很多招聘单位压缩招聘信息,截取了其中一部分进行发布,这就影响了招聘信息的全面性,导致毕业生对招聘信息的把握有一定的局限性。
3、信息的维护滞后对就业信息的即时性造成阻碍。微博作为一种新媒介虽然被大众广泛应用,但是在很多领域的应用都属于探索阶段。目前,高校很多工作部门都开通微博,就业办也广发的应用微博平台,但是不能处理好新媒介和传统媒介协同发挥作用的关系,很多就业指导微博都形同虚设,微博内容更新缓慢,发布就业信息滞后,有的甚至荒废数月。长此以往,微博也就没有充分发挥其宣传以及互动交流的作用。
四、微博在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应用的对策
1、建立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微博团队
目前来说,很多高校就业微博出现,目的在于通过这一平台促进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高校需要建立就业指导的微博团队,将就业工作的负责人、职业指导师及相关辅导员纳入工作团队,并且组建学生信息员负责日常微博信息的搜集及发布,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时刻关注毕业生的就业方面的问题及热点话题,开展讨论活动,增强互动性。
2、丰富高校就业微博的话语方式
微博之所以受到大众的喜爱,因为其表达方式更加自由、灵活,充满个性化色彩,语言表达也更加丰富以及具有亲和力。传统的官方媒体在发布信息时比较严肃,使得学校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比较疏远,不利于职业指导师和毕业生的沟通。微博的出现,更加能够接近90后学生的语言特点和思维模式。因此,丰富了就业微博的话语方式,会提高毕业生对于就业微博的关注,使得高校的官方微博更具吸引力。
3、利用高校就业微博的推销方式
高校就业微博除了提高就业工作者的媒介素养以外,也要鼓励广大毕业生用心织好自己的“围脖”,充分利用交流平台,将微博作为自我推销的有效方式,140字如果是拼凑不是件难事,但是如果要体现自己的思想,将作为自我展示的方式确实不容易达到,因此,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也要鼓励毕业生用心写好每条微博,实现和企业的有效沟通。综上所述,高校就业工作也要把握时代脉搏,有效以及充分的借助微博这一新媒体,将其充分的应用与就业指导工作中,加强与毕业生的互动交流,提高就业工作的效率,提升学生对就业工作的满意度,进一步促进高校就业工作扎实有效的开展。(作者单位:宁波大红鹰学院)
参考文献:
[1]郑广贵.基于“微博”平台下的高校就业工作探析[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 (1) .
[2]吕辛福. 微博客的新闻传播特征分析——以新浪微博为例[J].今传媒,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