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全面推进,加之当前与交通运输有关的各个行业日益走向繁荣,交通运输体系就要改变原有的格局,以更好地满足当前的各方面需求,同时对“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本论文着重于研究“一带一路”交通运输业格局及对策。
关键词:“一带一路”;交通运输业;格局;对策
引言:
在经济空间格局的构建中,交通运输是重要的力量。随着“一带一路”战略被提出来,就意味着沿线各个国家的交通运输构建成网络,形成体系化运行的模式。“一带一路”沿线的各项设施建立联通,贸易往来更加便利,而且还可以促进民心相通。当前,“一带一路”战略部署快速推进,要切实地提高交通运输效率,就要对当前所存在的问题予以解决,使运输通道建设进一步加强,运输节点合理布局,发挥运输信息平台的作用有效衔接多种运输方式,促进交通运输的良性发展。
一、交通运输业发展现状
“一带一路”战略全面推进,加快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运行速度,并逐渐赶超经济发达国家。比如,缅甸的进口额和出口额明显增加,已经稳居榜首。东南亚的发展中国家以及东欧地区的一些发展中国家明显提升了交通运输行业的地位,在这些国家的贸易总额中,交通运输行业占有很大的比重,由此可见,交通运输行业具有明显的优势。从当前的“一带一路”沿线交通运输情况来看,经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服务业贸易额中,交通运输业贸易额占有很高的比重,位居前三位的是德国、新加坡和中国,从交通运输业进口额所占有的比重情况来看,位居前三位的是印度、德国和中国。
但是,从交通运输业贸易地区间发展的情况来看,依然存在不平衡的现象。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西欧国家交通运输业占有最高的出口份额,已经接近30%;东欧位居第二位,已经接近20%;东亚地区份额为 10%左右,中亚地区份额还不足 1%。与进口额对比,就会发现西欧国家的交通运输业的出口地位要高于进口地位,进口地位为20% 左右;东南亚国家、东亚国家和南亚国家的交通运输业情况来看,出口地位要低于进口地位,进口额比例为东南亚国家最高,已经接近20%,东亚国家要低一些,为 12%左右,南亚国家比东亚国家高一些,为15%左右。通过分析可以明确,“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地区间的交通运输业贸易发展存在不平衡的现象,其中重要的交通运输业出口地区是欧洲,交通运输业贸易顺差来源于此,而逆差地区则是亚洲,可见,欧洲地区的交通运输业贸易发展良性发展,亚洲存在明显的滞后性。
二、促进“一带一路”交通运输业发展的有效策略
(一)优先发展公交事业
高铁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公路客运要跟得上时代,就要对当前的交通环境正确认识,转变观念,走转型创新之路。将客运网络充分利用起来,发挥其大范围覆盖的优势,突出公路客运的特色。对于高铁不能覆盖之处,公路客运予以弥补,以满足旅客运输需要。公路客运重在发展中途线路和短途线路,将旅客出行的时间缩短,能够随到随走,长途客运线路的服务不断完善,必要的情况下可以加开夜班线,做到夕发朝至。优先发展公交,财政支持要加强,使公交快速发展,实现信息化管理。
(二)优化货运车辆的运力结构
运输体系中,公路运输的特点是灵活、快捷,而且有较高的可靠性。但是,公路运输的缺点也是非常明显的,即单车装载量存在局限,需要投入的资金量比较多,需要承担较高的运输成本。这就需要货物运输转变发展方向,调整运力结构,将能源消耗量高的车辆淘汰,小型车、微型车、老旧货运车由于运载的能力比较差,需要及时淘汰,引进大型货车、中型货车,采用封闭式运输方式,最好使用集装箱车辆运输货物。一些城市经济发达,已经大力推广纯电动车运输,使用新型能源货运车,不仅节能环保,而且还可以享受国家出台的优惠政策,使企业的运营成本控制在最低。
(三)构建“互联网+”港口交通体系
为适应当前的港口新业态,构建“互联网+”港口交通体系是非常必要的,各项业务的展开需要运行航运交易信息平台,在平台上实现关、港、贸一体化,发挥大数据技术的作用为港口提供服务,还要将运价指数体系建立起来,随时掌握各个区域的影响因素。此外,对于产业创新积极探索,对跨界融合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有关部门还需要将互动交流平台建立起来,对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将交易平台引进,通过对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并对环境配套设施予以完善,以使企业享受更加优质的服务,实现创新发展。在构建港口交通体系的过程中,要将“一带一路”战略发展机遇紧紧抓住,将区位优势充分发挥出来。
(四)形成多式联运融合的交通运输模式
所谓的“多式联运”,就是将超过两种的运输方式衔接起来,实现货物运输全程一体化,这样不仅建立很长的产业链,而且提高了资源利用率,获得良好的综合效益。从当前“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多式联运运输情况来看,占比依然很低,在货物中转转运的过程中导致大量的资金耗费,甚至在全程成本中占有的比例超过30%。采用多式联运模式,需要对各种运输方式统筹考虑,陆路运输和海陆运输要实现优势互补,组合要合理,做到高效、省时,还可以实现绿色环保。
结束语:
通过上面的研究可以明确,国民经济发展中交通运输业是重要的产业,随着中国的交通运输管理体制不断深化改革,实现了供给侧结构性调整,旨在服务民生,走创新发展道路,以对新经济环境很好地使用。在“一带一路”战略支持下,建设交通基础设施的工作全面推进,运输结构得以优化,不断推动交通运输快速发展,更好地发挥其服务效能,促使营商环境建设不断优化。
参考文献
[1] 程海兵, 郭玉红. 构建“一路一带”阿拉善盟区位优势战略交通发展新格局[J]. 西部资源, 2019, 02(5):204-205.
[2] 赵爱玲. “一带一路”国际大通道加速建设为国际物流提供广阔市场空间[J]. 中国对外贸易, 2020, .654(12):40-41.
[3] None. 中联重科深度助力“一帶一路”参建“十大令人惊叹项目”中的四大项目[J]. 起重运输机械, 2019,000(10):11-12.
关键词:“一带一路”;交通运输业;格局;对策
引言:
在经济空间格局的构建中,交通运输是重要的力量。随着“一带一路”战略被提出来,就意味着沿线各个国家的交通运输构建成网络,形成体系化运行的模式。“一带一路”沿线的各项设施建立联通,贸易往来更加便利,而且还可以促进民心相通。当前,“一带一路”战略部署快速推进,要切实地提高交通运输效率,就要对当前所存在的问题予以解决,使运输通道建设进一步加强,运输节点合理布局,发挥运输信息平台的作用有效衔接多种运输方式,促进交通运输的良性发展。
一、交通运输业发展现状
“一带一路”战略全面推进,加快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运行速度,并逐渐赶超经济发达国家。比如,缅甸的进口额和出口额明显增加,已经稳居榜首。东南亚的发展中国家以及东欧地区的一些发展中国家明显提升了交通运输行业的地位,在这些国家的贸易总额中,交通运输行业占有很大的比重,由此可见,交通运输行业具有明显的优势。从当前的“一带一路”沿线交通运输情况来看,经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服务业贸易额中,交通运输业贸易额占有很高的比重,位居前三位的是德国、新加坡和中国,从交通运输业进口额所占有的比重情况来看,位居前三位的是印度、德国和中国。
但是,从交通运输业贸易地区间发展的情况来看,依然存在不平衡的现象。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西欧国家交通运输业占有最高的出口份额,已经接近30%;东欧位居第二位,已经接近20%;东亚地区份额为 10%左右,中亚地区份额还不足 1%。与进口额对比,就会发现西欧国家的交通运输业的出口地位要高于进口地位,进口地位为20% 左右;东南亚国家、东亚国家和南亚国家的交通运输业情况来看,出口地位要低于进口地位,进口额比例为东南亚国家最高,已经接近20%,东亚国家要低一些,为 12%左右,南亚国家比东亚国家高一些,为15%左右。通过分析可以明确,“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地区间的交通运输业贸易发展存在不平衡的现象,其中重要的交通运输业出口地区是欧洲,交通运输业贸易顺差来源于此,而逆差地区则是亚洲,可见,欧洲地区的交通运输业贸易发展良性发展,亚洲存在明显的滞后性。
二、促进“一带一路”交通运输业发展的有效策略
(一)优先发展公交事业
高铁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公路客运要跟得上时代,就要对当前的交通环境正确认识,转变观念,走转型创新之路。将客运网络充分利用起来,发挥其大范围覆盖的优势,突出公路客运的特色。对于高铁不能覆盖之处,公路客运予以弥补,以满足旅客运输需要。公路客运重在发展中途线路和短途线路,将旅客出行的时间缩短,能够随到随走,长途客运线路的服务不断完善,必要的情况下可以加开夜班线,做到夕发朝至。优先发展公交,财政支持要加强,使公交快速发展,实现信息化管理。
(二)优化货运车辆的运力结构
运输体系中,公路运输的特点是灵活、快捷,而且有较高的可靠性。但是,公路运输的缺点也是非常明显的,即单车装载量存在局限,需要投入的资金量比较多,需要承担较高的运输成本。这就需要货物运输转变发展方向,调整运力结构,将能源消耗量高的车辆淘汰,小型车、微型车、老旧货运车由于运载的能力比较差,需要及时淘汰,引进大型货车、中型货车,采用封闭式运输方式,最好使用集装箱车辆运输货物。一些城市经济发达,已经大力推广纯电动车运输,使用新型能源货运车,不仅节能环保,而且还可以享受国家出台的优惠政策,使企业的运营成本控制在最低。
(三)构建“互联网+”港口交通体系
为适应当前的港口新业态,构建“互联网+”港口交通体系是非常必要的,各项业务的展开需要运行航运交易信息平台,在平台上实现关、港、贸一体化,发挥大数据技术的作用为港口提供服务,还要将运价指数体系建立起来,随时掌握各个区域的影响因素。此外,对于产业创新积极探索,对跨界融合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有关部门还需要将互动交流平台建立起来,对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将交易平台引进,通过对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并对环境配套设施予以完善,以使企业享受更加优质的服务,实现创新发展。在构建港口交通体系的过程中,要将“一带一路”战略发展机遇紧紧抓住,将区位优势充分发挥出来。
(四)形成多式联运融合的交通运输模式
所谓的“多式联运”,就是将超过两种的运输方式衔接起来,实现货物运输全程一体化,这样不仅建立很长的产业链,而且提高了资源利用率,获得良好的综合效益。从当前“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多式联运运输情况来看,占比依然很低,在货物中转转运的过程中导致大量的资金耗费,甚至在全程成本中占有的比例超过30%。采用多式联运模式,需要对各种运输方式统筹考虑,陆路运输和海陆运输要实现优势互补,组合要合理,做到高效、省时,还可以实现绿色环保。
结束语:
通过上面的研究可以明确,国民经济发展中交通运输业是重要的产业,随着中国的交通运输管理体制不断深化改革,实现了供给侧结构性调整,旨在服务民生,走创新发展道路,以对新经济环境很好地使用。在“一带一路”战略支持下,建设交通基础设施的工作全面推进,运输结构得以优化,不断推动交通运输快速发展,更好地发挥其服务效能,促使营商环境建设不断优化。
参考文献
[1] 程海兵, 郭玉红. 构建“一路一带”阿拉善盟区位优势战略交通发展新格局[J]. 西部资源, 2019, 02(5):204-205.
[2] 赵爱玲. “一带一路”国际大通道加速建设为国际物流提供广阔市场空间[J]. 中国对外贸易, 2020, .654(12):40-41.
[3] None. 中联重科深度助力“一帶一路”参建“十大令人惊叹项目”中的四大项目[J]. 起重运输机械, 2019,000(1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