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大鼠内脏脂肪组织visfatin的作用和机制研究

来源 :中国医师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mtt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清及内脏脂肪组织中visfatin表达水平的影响。

方法

40只雄性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NC)和糖尿病组,用高糖高脂饮食加小剂量链脲佐菌素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成模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糖尿病对照组(DC)、二甲双胍治疗组(MET)和胰岛素治疗组(INS),分别给予生理盐水、二甲双胍、甘精胰岛素治疗8周,检测各组大鼠用药前后体质量、内脏脂肪含量、生化指标,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大鼠肥胖评定指数(Lee index),测定血清visfatin水平,实时定量PCR法检测内脏脂肪组织visfatin mRNA的水平。

结果

与DC组比较,INS组血清visfatin及内脏脂肪组织visfatin mRNA水平未显著下降(P>0.05);MET组血清visfatin及内脏脂肪组织visfatin mRNA水平显著降低(P<0.01),但仍高于NC组(P<0.05)。

结论

二甲双胍可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血清visfatin水平和内脏脂肪组织visfatin mRNA的表达,改善胰岛素抵抗。

其他文献
目的体外观察不同浓度氯化高铁血红素(hemin)对人脐血来源的晚期内皮祖细胞(late EPCs)数量和凋亡的影响。方法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提取人脐静脉血来源的单核细胞,在体外诱导分化为late EPCs。生长状态良好的第2~3代late EPCs随机接受不同浓度hemin(0、5、10、15、20 μmol/L)干预24 h后继续培养,台盼蓝染色法检测细胞活性,活细胞计数试剂盒检测细胞增殖情况,
目的比较单纯使用晶体溶液和晶胶混合溶液作为体外循环预充液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围体外循环期几项生理变化相关指标的影响,探讨单纯使用晶体溶液作为体外循环预充液的临床价值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30例体外循环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单纯使用晶体(乳酸林格液)与晶胶混合溶液(乳酸林格液和万汶)作为体外循环预充液的两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后,体外循环开始后20 min,停机后,手术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