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安地区苹果瘤蚜(myzus malisuctus matsmura)发生特点及防控策略

来源 :新农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nyww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文章从苹果瘤蚜的发生世代、危害特点,全面论述了鞍山市台安县苹果瘤蚜的发生特点,阐述了苹果瘤蚜防治困难的主要原因,并从生态学的角度提出了切实可行的三项防控策略和措施。
  [关键词] 苹果瘤蚜;特点;防治
  台安县属鞍山地区靠近辽宁省南部,年降水量700mm左右,年平均气温9℃左右,适合果树生长,本地区果树品种主要有苹果、南果梨、葡萄等。由于本区气候条件适宜,适合果树生长,最近几年苹果发展迅速,不仅产量高,苹果品质也好,在国内外都佔有一定的市场份额,是我地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性产业。随着苹果的发展,近几年苹果病虫害发生程度也越来越严重,其中苹果蚜虫是危害苹果最重要的害虫之一。
  台安地区在苹果上危害的蚜虫有两种即:苹果瘤蚜和绣线菊蚜,但绣线菊蚜不仅因发生略晚,自然天敌对其发生程度有很大的抑制作用,且其有翅孤雌胎生蚜,有很强的迁飞扩散能力,所以发生程度远不及苹果瘤蚜危害严重,本文着重介绍苹果瘤蚜的发生世代和防控策略。
  一、发生世代与危害
  苹果瘤蚜在我地区一年发生10余代,以卵在一年生枝条的芽腋旁或剪锯口处越冬,翌年寄主发芽时开始孵化,孵化后的干母群集在芽叶继续危害并大量繁殖,5─6月间危害最重。由于苹果瘤蚜产生有翅胎生雌蚜的数量较少,故有翅蚜扩散较慢,导致有蚜株虫口密度较大,受害严重。如不及时防治,受害枝条顶尖叶片卷曲萎缩,生长点生长严重受阻,直接影响到开花、授粉及幼果的生长,对产量有很大的影响!进入11月份以后,产生有性蚜交配后,将卵产在越冬芽腋或剪锯口处,以卵越冬。
  二、防治困难的原因
  由于苹果产值较高,又是集约化经营,而果树病虫害又较多,所以果农对果树病虫害的防治非常重视,防治频率在不断加大,使用药剂的毒性越来越高、用药次数越来越多、喷洒浓度越来越大,这样的防治结果必然导致“三大一小”的后果即:“防治成本越来越大、果品农药残留越来越大、害虫的抗药性越来越大,防治效果却越来越小”。尤其是苹果瘤蚜,由于繁殖代数多,受到越来越多高毒性、高浓度农药的反复高压选择,必然导致苹果瘤蚜的抗药性越来越强,这也正是为什么苹果瘤蚜成为苹果最难防治的果园害虫的主要原因。
  近几年来,农产品食用安全的问题,已经成为我们国家和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和热点,而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又恰恰是造成果品有毒物质残留过量的最大隐患。
  因此,对苹果瘤蚜的防治必须即要有效,又要保证苹果果实达到国家允许的食用安全标准,这就为我们防治苹果瘤蚜带来了很大难度,也为我们防治苹果瘤蚜提出了新的课题。
  三、防控策略
  1.自然生态防控
  多年来,由于果农对苹果瘤蚜的防治,只偏重于化学农药,在农药的选择上又以高毒、高残留农药为首选,往往忽视了自然生态调控的作用,才导致上述问题的出现。
  鞍山地区生态环境好,植被覆盖率高,植物多样性非常丰富,天敌资源种类繁多,如瓢虫类、草蛉类、食蚜蝇类、食蚜蝽类、蚜茧蜂类及扑食性蜘蛛类等。这些天敌对苹果瘤蚜等蚜虫的跟随作用十分明显,对苹果瘤蚜虫有很大的控制作用,并且我们地区有多年不用化学农药,而应用松毛虫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的历史,这不仅对自然界的天敌有很大的保护作用,且这些释放的天敌又增强了自然天敌的控害作用!因此,我地区完全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护利用当地的天敌优势,控制苹果瘤蚜的发生。
  为了更好的发挥利用当地的天敌对蚜虫的控制作用,可在苹果园四周和果树行间,播种紫花苜蓿,紫花苜蓿是多年生豆科植物,嫩茎叶不仅可人口吃,还是最有营养的优质飼料,其根上的根瘤可以起到固氮肥田的作用,而且紫花苜蓿早春破土出芽的时间最早,所以很快就有苜蓿蚜发生,便可以招引来大批越冬后,急需补充营养的异色瓢虫、七星瓢虫、龟纹瓢虫、食蚜蝇、蜘蛛等来紫花苜蓿草上扑食蚜虫,并在紫花苜蓿上产卵繁殖。等到苹果树上的苹果瘤蚜开始出现后,苜蓿上的瓢虫等天敌,便主动迁移到苹果树上扑食苹果瘤蚜,可有效的控制苹果瘤蚜的发生危害。苹果园的紫花苜蓿,实际上成了防治苹果瘤蚜等害虫的天敌生产工厂或天敌仓库。
  2.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
  要改变农民的用药习惯,在天敌可以控制苹果瘤蚜的情况下,尽量不用或少用化学农药防治,如必须使用农药时,也要严格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选用与环境友好的农药,如吡虫啉、苦参碱等仿生农药进行防治;在苹果早期发芽前,可采用5%柴油乳剂、黏土乳剂等,防治苹果瘤蚜的卵。这样即可以达到防治苹果瘤蚜的目的,又可以减少对环境、果实的污染,同时也起到了保护天敌的作用。
  3.正确掌握防治指标
  实践证明,不同年份、不同果园、不同植株,苹果瘤蚜的发生程度,不尽相同,往往差别很大。因此,我们必须克服过去按防治历那种不管树上有没有害虫,也不管害虫多少,更不看天敌种群多少,是否能控制害虫的发生的情况下,到期就打药的作法,这不仅没有击中靶标害虫,而且浪费了农药,更主要的是杀伤了大量的天敌,失去了天敌对苹果瘤蚜的自然控制作用,反而使苹果瘤蚜危害更加猖獗。
  我们必须坚持科学防治,要克服见虫就打药,甚至打预防药的作法,要在准确做好预测预报的基础上,真正了解虫情动态,正确掌握防治指标,及时准确的开展防治,才能做到即减少农药的用药次数、降低防治成本,又保护了天敌,充分发挥天敌对害虫的自控能力,从而达到更佳的、安全防治效果。
  总之,苹果瘤蚜确实是一种很难防治的害虫,但是只要我们准确掌握其发生特点,坚持采用以生态防治为主的防控策略,充分合理的利用其他各种有效措施,将苹果瘤蚜控制在经济损失允许水平之下,而果品又达到无害的食品安全标准,是完全可能的!
其他文献
绘画活动是幼儿非常喜欢并且易于接受的教育活动。因此,如果你想要了解孩子,教育孩子,就应掌握幼儿绘画这把钥匙,让孩子在绘画活动中插上想象力、创造力的翅膀自由翱翔。创造力是人类个体普遍具有的潜能,幼儿也不例外,幼儿心理学研究表明,幼儿拥有无限的创造潜能。幼儿的创造力表现在他们的所有活动之中。尤其是绘画教学活动,也是发展幼儿创造力,促进幼儿个性全面发展的有效手段。在绘画教学活动中我们应如何发展幼儿的创造
期刊
在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教师在落实纠错策略时,要注重指出学生口语出错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纠正.如:运用直接纠错方法,直接指出学生读音不标准、发音不正确的问题,从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水稻本田杂草的发生规律因整地时间的早晚而不同。整地时间越早,杂草的发生时间就越早。水稻田除草剂的应用时间,既取决于杂草发生时间及其大小,又取决于水稻的插秧时间和返青时间。因此水稻田除草剂的应用时间应视整地时间和插秧或返青时间而定。  一、插秧前杂草的防除技术  水稻返青前甚至插秧前就已经有杂草发生,以稗草为主。整地时间越早,待插时间越长,此时发生的杂草就越多。所以早期发生的杂草一般应在插秧前施药防
期刊
大山深处有一条清澈的小溪潺潺流淌,两边是高耸入云的山峰。山上时常有石头意外滚落,如果被砸到肯定伤得不轻。  红狐狸在小溪边喝水,突然见山上一块石头正飞快地滚落下来,顿时被吓呆了。一旁的大象见情况十分危急,忙用长鼻子把红狐狸推向一边。红狐狸没有被砸着,大象的脚却被砸伤了,伤得很厉害,走路一瘸一拐。  猩猩医生给大象治疗后,叮嘱他不能走路,在家好好休息。大象想,家里没有贮存的食物,肚子饿了怎么办呢? 
期刊
[摘 要] 2011年龙楼镇有9个村委会早造水稻发生稻瘟病,发病面积近733.33hm2,是龙楼镇16年来稻瘟病发生较重的一年,笔者分析了导致2011年早造稻瘟病发生的原因:一是种植感病品种多;二是气候条件有利于稻瘟病的发生;三是农民防治不到位。提出了选育种植抗性品种、加强田间预测预报、做好技术培训,把好用药关,做到有效防治的防控策略。  [关键词] 稻瘟病;发生;防治  2011年,海南省文昌市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模式产生了新的变化,本文通过分析处在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的公共图书馆传统服务模式面临的困境,提出通过微信等公共平台提升读者
[摘 要] 针对文昌地区近年来水稻稻飞虱发生严重为害的情况,调查了稻飞虱的发生规律,并从虫源、气候、品种、肥水管理等方面分析了稻飞虱成灾发生的原因,并提出了防治措施。  [关键词] 稻飞虱;发生规律;防治对策  稻飞虱(Nilapavata lugens Stal)是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对水稻为害严重,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繁殖迅速,能在短期内发生成灾。从20世纪90年代起,文昌地区每年稻飞虱发生面积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国家的宝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关系到我国五千多年文化的传承延续,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