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教育教学困境及化解对策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mg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管理是学校的生命线,是学校存在和发展的最有力保障。而教学质量的提高,离不开教学工作的管理和加强。因此,切实抓好教学工作,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首要职责,头等大事。
  关键词:高校教育 教学管理 困境 化解对策
  一、高校教学管理的信息不对称现象
  1.1 高校教学管理信息不对称现象的表现
  从某个层面来讲,高校的教学管理就是信息管理,所有信息活动的目的都是为了减少信息不对称,使各方尽量掌握充分的信息,达到管理的理想状态。在教学管理的实践过程中,不同管理环节之间以及不同管理层面之间都存在着信息不对称问题。高校教学管理一般包括教学计划管理、教学运行管理、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以及对学科、专业、课程、教材、实验室、实践教学基地、教学管理制度的建设和管理。教学管理的各个环节前后衔接、环环相扣,但各个环节的管理又各有侧重点。各个环节管理的内容对象和信息获得的时间不同,不同的教学管理环节中存在着信息不对称。不同管理层面的信息不对称。
  1.2 教学管理信息不对称现象的规避
  教学管理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教学管理要促进信息从不对称向对称发展。
  要强化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使教学管理者主动控制其行为教学管理信息不对称会导致管理风险发生,即教学管理过程中的主体行为风险。教学管理的主体是人,人的因素是导致教学管理信息不对称的核心要素,要控制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发生,就要控制人的行为。在以人为本理念下,创新教学管理制度,将人本化的理念渗透到教学管理的各个方面。
  要构建教育管理共同体,提高教学管理者处理信息的能力教学管理者的行为是影响管理是否有效的主要因素,管理者个人行为造成的风险直接影响到教学管理的整体效率。怀特·巴克认为,组织体现着一种“融合过程”,在融合过程中,组织在某种程度上重塑了个体,个体亦在某种程度上重塑了组织。高校教学管理体系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从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教务处到各二级学院的分管教学院长、教学秘书都要参与教学管理。他们都是教学管理队伍的成员,也是其他组织的成员。
  二、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原因和教育对策
  2.1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表象
  崇尚追求个人理想,注重与自己实际利益关系密切的理想目标的实现,没有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紧密联系起来,缺乏对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关系的认识,缺乏对自己负有历史使命的正确认识和建立在这种认识基础上的对社会应具有的主人翁态度。如山东经济学院于洪良的调查:“你毕业后为了什么而努力?”时,74.2%的大学生回答是“既为社会也为个人”,真正“为了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富强”仅为9.7%,而不太明确的占10.5%。一项对上海重点大学的学生调查显示:73%的大学生概括自己的职业选择是所谓“新三到”(到国外去、到沿海去、到赚钱最多的地方去)。这些调查说明,当代大学生以个人需要为中心,以实用有效为价值目标的自我设计方向和功利主义倾向,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正在逐渐淡化。
  注重个人利益,以“我”为中心。他们愿意为社会、为他人提供帮助和服务,但也要看自己从中有无实惠。他们尊重和服从国家利益,却并不希望以牺牲自己的利益为代价。当集体与个人发生冲突时,只强调个体,并以“我”为主;当公众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则以个人利益为重,缺乏为社会和集体牺牲的精神。
  2.2 强化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的举措
  与时俱进,创新教学内容,如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经济关系本质新的变化、党和国家最新的理论发展成果和政策实践结晶等应融入教学之中,让学生学会用全球意识和世界眼光认识中国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对现实问题采取实事求是的科学分析态度,不回避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
  加强师德教育,培育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师德兴则教育兴,教育兴则民族兴”。明代学者顾炎武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记录了我国古代知识分子关心国家大事、人民疾苦,两袖清风,安贫乐道。当代大学教师继承了这个优良传统,悉心育人,爱国奉献。但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一蝗大学教师的这种精神萎缩了,必须唤醒大学教师的社会责任感。
  社会实践是高校整合学校教育资源与社会教育资源,促使学生走出“象牙塔”,接触社会,了解民情,激发社会责任感的有效途径。大学生社会实践在提高学生的责任认识、丰富学生的责任情感、锻炼学生的责任意志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社会实践活动能促使大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社会生活,并在观察、感受社会生活中培养责任感,学会用理智的态度分析解决问题,养成遵守道德行为的自觉习惯,增强自我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提高责任意识能力。
  三、教育管理中教师也需转变教学观念
  思想是先导,有了思想才能指导行动,有了先进的教学思想,才能保证取得高质量的教学效果,我们虽然经过了几年的新课改实验,但是,还存在着教学思想落后,教学观念陈旧,不重视学生活动、能力培养和课堂封闭等现象时有存在。虽然接受了新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思想,但是对新课改精神的领会不深不透,把握不了实质性的东西,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成绩变化不大。因此,我们必须把教师教学思想认识的提高和观念的转变,作为加强教学管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切入点。具体可采用以下措施:
  3.1 创设学习机会,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组织广大教师经常到知名学校参观学习,或者邀请名师到学校讲学,教师写出自己的感想和体会,让广大教师感受到新课程的理念,感受到课堂教学的动态变化。
  3.2 精心设计,认真教研
  充分发挥广大教师的群体力量,组建学科优秀群体。大力开展集体备课,一课多教,案例分析的形式。提高广大教师的教学研究水平,充分利用每周大教研及小教研时间,积极开展有实效性地教研活动。强调同伴互助,推动共同提高,为教师搭建学习、研讨、提高的平台。鼓励教师写教学后记,教育随笔,教学论文,用笔记录课程改革的点点滴滴,记载自己课改的探索之路,让新课程理念占领教师的精神圣地。
  参考文献
  [1]崔伟.新的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重视"90后"大学生责任感的培养.经济研究导刊
  [2]张志珍.从教师入手谈谈如何提高教學质量.科学与财富
其他文献
1996年8月我国建立了第一家土地储备机构——上海市土地发展中心,第二年杭州就启动了土地储备制度,自此以后,城市土地储备在全国迅速开展。国外土地储备制度的建立与实施时间比
摘要:开展农村中小学实验教学,最起码要有实验室、保管室和实验教学管理系统,建立统一的要求是开展实验教学的基础性工作,使农村中小学实验教师有章可循了,得心应手。  关键词:中小学 实验 教学 建设  我是县教育局电教室的电教员,分管全县中小学实验教学。在管理中,困扰着农村中小学实验教学开展,除硬件、专职实验员、工作量繁重外。一方面是实验教学人员不稳定,调动频繁(不讨论);另一方面由于实验室、保管室和
【摘要】学校人事干部的思想作风建设,是保证学校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也是增强学校人事干部工作自觉性和有效性的有效保障。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学校人事工作的管理,思想政治工作是关键。  【关键词】人事干部 思想作风建设  面对新时代、新形势,学校管理工作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生了新的变化,要强化学校人事工作的管理,促进学校的发展,还得从思想工作抓起。  一、提高认识,保持思想的先进性  认识是行动的前
摘 要:在幼儿园教育工作中,幼儿的安全问题是保教工作的重中之重,幼教工作者应该根据幼儿的身心特点,针对幼儿可能遇到的安全问题,把安全教育渗透于幼儿的生活及幼儿教育的各个领域,确保幼儿安全健康地成长。保证幼儿的健康和安全是幼儿园工作的首要任务和重要职责,让幼儿拥有一个幸福、快乐、健康、安全的成长环境是所有家长和幼教工作者的美好愿望。  关键词:幼儿园 幼儿 安全教育管理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
城市现代化的建设已经推动建筑行业达到一个非常巨大的市场规模,而市场规模的快速膨胀也意味着市场竞争的空前激烈,也代表了普通民众对建筑质量的要求达到了空间的高度.毫无
农民工是我国转型时期形成的一个庞大弱势群体,对农民工的就业歧视不但剥夺了他们的发展机会,而且直接伤害了他们的尊严,使他们对城市社会产生隔膜感和不信任感,这不利于整个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