鮸鱼增殖放流标志技术的初步研究

来源 :海洋渔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det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平均体长9.69 cm的鮸鱼幼鱼进行了挂牌、切腹鳍和荧光标志研究。经14 d的对比饲养观察,发现三种标志方法对鮸鱼幼鱼的生长、成活均没有明显影响。比较三种标志技术的效果,结果显示:挂牌标志具有脱标率低、保留时间长、标志醒目、能保留个体信息、可用于长期的试验研究等特点,是三种标志方法中较为完善的人工标志技术,可在鮸鱼增殖放流的生产实践中应用。挂牌标志成功的最小个体为体长7.6 cm、体重6.4 g,可为鮸鱼规模化人工标志放流时在规格选择上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介绍了对绳索的断裂强度与直径关系的直线回归、幂函数拟合及自然对数拟合的方法,图示比较了三种函数图形及其与标准指标值的偏差,分析了这三种方法所得结果的差别,其中自然对数
微卫星是一种新型的分子标记。本文分析总结了近年来微卫星技术在虾类遗传多样性、亲缘关系鉴定、遗传结构和遗传变异及遗传连锁图谱构建和基因定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情况。
在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职业技术教育中,专业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的同时如何把人文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即教育学生"学会做事"和"学会做人",是现代教育
最近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德育环境研究>一书,是武汉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系戴钢书博士承担的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的最终成果,也是人民出版社编辑的<新世纪学术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教师“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从学生实际出发……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等,获得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促使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不断提高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多种途径,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以有效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一、放手让学生去看,指导他们
利用“黄、东海海渔况速报”提供的海况环境信息,结合捕捞生产实际,对小黄鱼在不同海域环境条件下反映出的不同洄游途径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扼要地阐述了它们的洄游与环境条件
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诺氟沙星对溶藻弧菌s622、恩诺沙星对迟缓爱德华菌751的最小抑菌浓度(MIC);采用菌落计数法测定诺氟沙星对溶藻弧菌、恩诺沙星对迟缓爱德华菌的抗生素后
在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抓住课前、课始、课中、课终、课后五个环节进行了教学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