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飞得更高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liveq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高考结束了,笔者所在县区普通本科上线700多人,而参加考试的有5200多人,大约7∶1之比例。除去往届生,应届生的上线率更低,全市其他各县的情况也大体相同。由此推之,这样的情况肯定在许多教育欠发达的地方同样存在。而回头看我们的中小学教育,从一年级开始,孩子就失去了玩耍的快乐,成天趴在书桌前做永远也做不完的家庭作业。久而久之,枯燥的字词识记磨平了想象的棱角,大量的机械作业抹杀了稚嫩的好奇心,整齐划一的学科要求销蚀了鲜明的个性。大多数孩子上到高中,变得沉默寡言,脚步拖沓,内向缅腆。终于熬到高考成绩亮相的那一天,等待大多数学生的却只是伤心的泪水和满脸的无奈与无助,这种灰暗的心情也许将伴随他们终生。每每看到这种情形,我的心就隐隐作痛。
  
  一、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
  
  实行教育改革,推行素质教育,这已是人人皆知的教育政策。但在高考指挥棒的牵引下,一些地方的应试教育大有愈演愈烈之势。学校排队,教师排序,学生排名,制度越来越完善、精细。在这样的政策的引导下,学校教育依然在旨在培养精英的应试教育的“黑暗”中艰难前行。为了少数能考上大学的学生,大多数学生付出了极惨痛的代价。
  (一)学习兴趣丧失殆尽,年轻人老气横秋。
  目前学校里学习的课程——特别是理科课程——有百分之八十的学生难以达到学科要求。在繁、难、偏、旧的学科内容的威逼之下,在长期的挫败感中,厌学情绪充斥许多学生的心灵,他们只是在外部因素的强制下被动地学习。这样的学生现在就老气横秋,当然没有创造的热情可言,自然而然也就不会有创造的行动产生,与当下知识经济时代公民应“具有创新能力”的要求南辕北辙。
  (二)诚信缺失,责任意识淡薄。
  在唯分数论的环境里,学生也就自然而然唯分数是图,于是抄袭成了理所当然的行为;玩尽伎俩说谎掩饰低分成了同学们共同的经历;不做家务,不孝敬父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都有“我在学习”这个堂而皇之的借口。久而久之,不少学生懒惰成性,当然也就不足为奇了。即使考上名牌大学的学生,也大都把追求个人物质丰足、生活富裕当做最高追求,很少有胸怀天下、大济苍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自私狭隘,缺少团队精神。
  由于课业负担繁重,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为了抓紧一切时间学习,且担心在竞争性学习中别人超过自己,所以不愿意为同学讲解习题,封闭自己的学习经验及学习资料,在集体性的活动中偷偷溜掉去学习的现象非常普遍,而这些师长眼中的精英无疑具有极强的示范作用。于是自私狭隘、缺少团队精神在年级越高的学生身上表现越突出。这与分工细密、社会化大生产的时代需要合作精神的要求格格不入。
  (四)体育锻炼缺失,身体素质极差。
  迫于升学考试的压力,许多学校压缩甚至取消音、体、美教学。加之诸多安全事故的发生更使校方顾虑重重,从而禁止校内踢足球,取消运动会,严禁组织春游活动等。学生们的校园生活缺失了歌声的召引,缺失了彩笔涂画的乐趣,缺少了运动场上挥汗如雨的尽情释放,也就缺少了青春的激情与活力。整天窝在教室里,背驼了,眼睛近视了,肌肉蔫了,腿上没劲了。看着教室里无精打采的学生们鼻梁上的那一副副近视眼镜,我不止一次痛心地想:再过几年,这么大的国家,恐怕挑不出几个能当飞行员的青年了。说实在的,呼唤运动,呼唤锻炼,已经不只是孩子们的心声,而更是民族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推行素质教育的着眼点
  
  客观地说,精英教育也就是应试教育在工业经济时代储备了大量的人力资本,培养了合格的生产者和消费者,最大限度地发挥了人的经济价值,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知识经济社会的来临,这种教育模式已不能满足时代的要求,新的时代呼唤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的新的教育模式,在这个以人的创造性取胜的知识经济时代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跻身世界强国之列的民族梦想。顺应时代潮流,国家大力推行注重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开发的素质教育。尽管传统观念根深蒂固,改革举步维艰,但从1996年至今,全国大部分地区素质教育的理念已逐渐深入人心,教育发展中的理性意识越来越强。从人人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到许多家庭开始要求孩子只要能自食其力,有益于社会就行,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观念,真正在许多家庭践行,家庭教育观念的进步可谓是巨大的。相信不久的将来,世界一流的技术工人、养殖能手、机械操作师将在这些家庭的孩子们中产生,这批人将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生力军。而学校教育方面,许多地方也做了大量积极的努力,如宁夏今年高考不炒作状元,学校之间不排名,为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做出了理性的努力。但仍然有一部分教育欠发达地区还在我行我素地推行应试教育,大有愈演愈烈之势。
  基于此认识,我强烈呼吁有关教育行政部门,特别是各学校领导,认真学习新课改精神,真正转变观念解放思想,使我们的教育管理行为紧随时代步伐,对年轻一代的成长,对公民精神风貌的良性转变,最终为培养具有创造热情和创新精神的合格公民尽自己的一份社会责任。建议具体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认真推行素质教育。
  (一)转变教育观念,改变评价机制。
  通过有效方式,组织区内教育行业的全体从业人员,认真学习素质教育理念,真正吃透新课程精神,使大家认识到,在知识多得学不完的时代,原有的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育模式桎梏了学生的发展,所以,以学业成绩为最终评价标准的评价机制也就必须摈弃。新的评价机制应更为关注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进程与方法,以及与之相伴随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評价不再是为了选拔和甄别,而是如何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就学生而言,淡化评价的甄别选拔功能,重视评价的激励作用,通过良性的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就教师而言,淡化评价的甄别、评优功能,通过赏识性的评价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综合素质提升。就学校而言,淡化评价的知识智力性指标,而强化办学特色、校园文化氛围营造等因素,使学校真正成为健全人格的摇篮,成为创造飞翔的翅膀。
  (二)淡化功利观念,尊重每一个学生。
  教育应把以人为本的理念种到教育从业人员的心里去,让大家真正做到不再把学生简缩成一个两位数的学号或一张冷冰冰的成绩单,而把他们看成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生命个体。从尊重生命的角度来看,人人都有生存、发展、受教育的权利,每一个学生,无论成绩高低,能力大小都应受到充分的尊重。成绩差却品行好,能力低却热心肠,调皮厌学却心灵手巧,每个孩子都会有自己的长处,教育者的责任就是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从而欣赏他们,激发他们,引导他们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健康快乐地成长。名牌学子是成功的,迈克尔乔丹、比尔盖茨也是成功的,丁俊辉同样是成功的。多元智力理论告诉我们,要尊重个体发展的差异性和独特性,使每个学生都建立起自信,在校园里树立起做人的自豪感,逐渐成长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成长为能充分享受生活乐趣的精神丰盈的人。
  (三)促成学习方式转变,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各学校的领导要花大力气引导学习观念的转变。要充分认识到应试教育重书本轻实践、重课堂轻课外、重接受轻创造,导致书本与生活隔离、知识与能力脱节的严重弊端,从而促成接受式学习向发现式学习的彻底转变。使学习不再是一种异己的外在的控制力量,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精神解放运动。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也就成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逐渐突现的过程。各中小学要有开放办学的理念。给学生安排听新闻的时间,安排选择性地看“百家讲坛”、“探索发现”等著名电视栏目以及有励志作用的体育赛事。让学生的学习生活与现实社会发生紧密的联系,从而使他们强烈意识到“我是社会中人”,而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在校本教材的开发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参与,引导学生走进身边的生活,挖掘蕴含其中的文化因子,一方面增强他们的文化素养,另一方面锻炼他们的实践能力。
  (四)强化体育教学及活动,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负责。
  各中小学要严格科学地制定作息时间表,不延长学生的在校时间,不挤占节假日补课。组织好早操、课间操、眼保健操。足量安排体育课,定期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安排举办春秋两季校内运动会,让孩子们在足球场上享受踢进一脚球的欢愉,在田径场上体验奋力奔跑超越自我的豪迈,在拔河比赛中领悟众志成城团结就是力量的真谛。让青春的激情在运动场上飞扬,让身体在挥汗如雨的运动中变得越来越健壮。
  总之,解开应试教育的枷锁,让我们的孩子在素质教育的晴空中飞得更高!
其他文献
摘要: 在中国目前所处的特殊历史转型期,素质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而且已经正式纳入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这一现象已引起了教育理论家们的极大关注。本文着眼于素质教育,针对“应试教育”的一些弊端和我国目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揭示了素质教育在教育的本体观念、价值取向方面的内在规定性,揭示素质教育对促进人、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重大意义。  关键词: 应试教育 整体发展 能力培养 社会教育资源 素质教育    
摘要: 本文从解析图书馆人文精神出发,探讨了高校图书馆在努力做好各类信息服务工作的同时,重视弘扬图书馆人文精神的必要性,并借此就如何弘扬图书馆人文精神的问题提出了几点看法。  关键词: 人文精神 高校图书馆 以人为本    自图书馆诞生之日起,图书馆事业就与人的发展和人类文化的发展息息相关,它始终关注的焦点是人类文化的保存和延续,是人类自身的发展和进步,这其中所贯穿的就是图书馆所固有的人文精神。图
摘要: 文章通过对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模式过程中学生自我测试的分析,探索了这一模式对提高学生的成绩,改进学习效果,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方面所起的作用,以及它的局限性和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测试 自主学习 反拨效应    引言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和学生的课外语言学习不能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语言学习环境。大学英语教学传统上以阅读为主,听说为辅,教师讲
摘要: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关系到他们的生活和发展,应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本文对当代大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了总结,并分析出现的原因,最后提出应对措施,以期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  关键词: 心理问题 心理成因 心理咨询    一、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问题    1.人际交往方面的心理问题  走进大学校园后,人际交往是大学生面临的第一个问题,与本班同学尤其是一个宿舍的同学建立起和谐稳定的人际关系是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