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良好的心态迎接高考

来源 :青苹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tian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高考的日益临近,越来越多的高三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表现出过度焦虑、紧张、失眠、烦躁不安等征状,严重影响了学习效率和日常休息。考生如何才能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去迎接高考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高考前的心理调整。
  
  ●以轻松的态度面对紧张
  
  事实上,紧张不一定是坏事,考前适度紧张是考生正常的一种心理反应,它可以使人精神振奋地进入备考状态,有利于考试的发挥。只有过低或过高的紧张才会降低学习的效率。遗憾的是,很多家长总是不断地安慰考生“不要紧张”,事实上却适得其反,这种无意识的、反复的心理暗示却增加了孩子的紧张度。同学们在复习时,如因过度紧张而效率低下时,可暂时停止学习,放松一下,做一下深呼吸,或出去散散步。这些活动对缓解紧张都会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客观评估自己,建立良好的自信心
  
  心理学研究表明,理想目标过低会造成成就动机不足,而目标过高又会造成成就动机过分强烈,这两种动机状态都会导致成绩的下降。因此,考生保持心理健康的前提就是客观地认识自己,自知才能自信,自信才能自强。每一个考生都要认真地分析自己的实际水平、发展潜力及优缺点,对自己作一个客观的评估,然后以此确定自己的目标。在高考前几天,考生可多回忆自己的成功经历,使自己以自信、积极的心态投入高考。
  
  ●正确认识失眠
  
  随着高考日子的日益临近,有些考生会发觉自己越来越难以入睡,并十分担忧。事实上,与平时相比,高考前夕或高考期间,考生难以入睡也是种正常的生理反应,因为高考前夕,考生内部的神经系统会越来越兴奋,为高考作最后的冲刺,这种兴奋状态会抑制睡眠。所以,考生对自己难以入睡不必过于担忧,过于担忧或有强迫自己入睡的念头反而会使自己更加难以入睡,睡眠时要一切顺其自然。高考前几天即使晚上睡不好,也不必过于焦虑,第二天考试时,紧张的考试气氛往往会唤起考生很高的觉醒状态,使考生的头脑依旧保持清醒,顺利进行考试。所以面对失眠或难以入睡应顺其自然,不必过于担忧。
  
  ●至少提前两个星期调整作息时间
  
  有些“猫头鹰”型考生习惯于夜间用功学习,越晚精力越好;还有些考生为争取时间,夜以继日地苦熬,以至形成习惯。这两种情况,都会使考生在白天,特别是上午精力不佳,这显然与高考时间相悖。为了解决这个矛盾,考生必须事先对作息时间进行调整,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以适应考试的时间规律。一般来说,这种调整必须在高考前两个星期开始,不要寄希望于用几天时间就能把生物钟调整过来。考生一般可在晚上九点半左右睡觉,早上六点左右起床,逐步把自己的兴奋点调整到考试时间。
  此外,复习期间每天进行半小时左右的一般运动,如慢跑、打羽毛球、打乒乓球、散步等运动都有助于考生调整心态,提高复习
  效率。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调节,相信同学们一定会以良好的心态去迎接高考。
  最后祝广大考生顺利、快乐地度过高考,成功地走过这段成长的历程!
其他文献
对PET生产过程中消光剂调配的2种流程做了介绍,并分析比较了2种流程的操作运行、固定投资和运营费用,离心—研磨流程优于研磨—离心流程。
目的综述膳食营养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防治中的研究进展情况。方法电子检PubMed、SinoMed、万方数据库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近15年间发表的有关膳
高等中医药院校已开设药事管理专业,但在研究生的培养体系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研究生培养的目的就是为社会输送一批理论扎实、药事管理能力突出的人才,要着重提高学生的药事
反刍动物由于瘤胃微生物的存在能够分解并利用饲料中的纤维素来提供能量和蛋白质。瘤胃微生物主要包括细菌、真菌和原虫,三者在消化饲料过程中分工明确,共同实现碳水化合物和
采用q RT-PCR技术,对不同温度(10℃,15℃,20℃,25℃)以及低温(10℃,15℃)和盐度(10,35)联合作用下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甲壳长3.7~5.8 cm,体质量80~100 g)ANT2基因
我国政府在今年的工作报告中首次郑重提出"新经济"这一概念,并强调要着重培养产业新动力,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充分调动亿万民众的创业创新积极性。在这一进程中,如何坚持"创新
<正>节能减排,是所有国家关注的重点。尤其是在科技迅猛发展的当下,如何将能源进行智能管理、有效分配及合理使用,已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重大课题。对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深度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