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打造金陵中学的“馆藏特色”
特色馆藏是学校办学特色的一个标志,也是衡量中学图书馆馆藏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金陵中学图书馆结合本校历史,配合校园文化建设确立方向,致力坚持“诚真勤仁”的校训,遵循“为学生的一生奠基,对民族的未来负责”的办学理念,体现“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让校园焕发绿色的生机,让环境放射人文的光芒”的教育主张确立馆藏特色,在收藏方面突出“全、新、专、深”的特点,涵盖《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中22大类图书。
古籍——体现百年名校的文化积淀。金陵中学图书馆历史悠久,馆藏基础是汇文书院的旧藏。1951年,汇文书院收归国有,部分古籍线装书保存至今,本馆为更好地保存珍贵的文献史料,开辟了特藏书库,为线装书配备了防霉、防蛀的樟木书柜,并有计划地开展古籍修复工作。
人文、科学类图书——突出办学特色。金陵中学的创新教育在省市具有引领和示范作用,学校先后被江苏省教育厅、科技厅、科技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命名为“江苏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创新基地”、“江苏省青少年科技教育特色学校”、“江苏省物理教学实验基地”、“南京市科技特色学校和机器人特色学校”。图书馆为配合学校创新教育的探索和实践,采购了大量的科普读物,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结构,又为学校创新课程的建设添砖加瓦。
英文原版读物——展现国际知名学校风采。金陵中学非常注重加强国际交流,积极组织各种外事接待和出访活动,建立了境外友好学校。同时,为让师生有更广阔的国际视野,学校自2008年开始引入国际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升学选择。为了满足师生英文阅读的需要,本馆自2006年起引进了近500册英文原版书籍,还设立了专门收藏国际部课程用书的独立书架。
电子文献资源——富有少年精神。近几年,本馆有计划地采购超星电子图书、龙源期刊、CNKI数据库等电子文献资源,馆藏电子文献所占比例逐步增加,既丰富了学校的数字化信息资源,又顺应了图书馆向数字化转型的必然趋势。
开展科学化、规范化的信息服务,更好保障教育教学
对现有文献进行二次开发。目前,虽然互联网上已有比较有效的搜索引擎方式,但要受时间、空间等因素限制,对网上资源了解不全面。本馆网页上的相关数据库则可发挥其优势,有重点地开发特色学科专业网络资源,并加以整理和归类,为读者提供参考和引导服务,形成有特色的网络资源的查新服务。我馆还利用报刊文献的时效性,对现有文献进行二次开发,将信息及时提供学校,为教科研提供服务。
被动服务逐步转化为主动服务。教师阅览室期刊订阅从娱乐型向教育教学型转移,多订教师教育教学需要的刊物,少订消遣娱乐型刊物。图书馆还利用教师阅览室订的教学期刊编制了教参索引,方便老师们查询。在图书采购方面,尽量满足全体师生的需求,让有限的购书经费用到刀刃上,本馆每年都多次组织教师赴新华书店、先锋书店购书。
为了实现图书馆网络化管理,开展电子阅览,图书馆已由单一的借书阅览服务走向多元化服务。
坚持服务育人方向,做好服务育人工作
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和读书环境。学校图书馆是学校信息资料中心,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课堂教育的延伸。因此,图书馆应寓育人于服务之中。在长期的图书馆工作实践中,本馆为师生营造了一个文明、整洁、清新的馆容馆貌,将规章制度上墙,以规范读者的借阅行为。书架上还张贴“哈佛大学图书馆的名人名言”,墙壁上还展出中国古典书画作品,在师生共享书库还开设了“读者之家”宣传栏,定期向师生进行新书通报、好书推荐,紧密配合学校各项政治活动开展各种宣传。图书馆已先后开展了“纪念五四运动80周年”、“纪念南京解放60周年”、“世界遗产在中国”、“感动2008精彩瞬间”、“北京奥运集锦”等多次图片展览活动。
开设图书情报相关校本课程。每学年开学初,除了要对新生进行图书情报知识教育外,图书馆的青年教师还开设了“文献检索”等选修课程和“金中读者协会”等校本社团,为普及图书情报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校本课程的研发创造了条件。
为学生职业体验提供平台。本馆每年都会在高一年级招募一批学生管理员,协助管理员老师做好师生共享库的管理工作。我校还经常召开班级图书管理员会议,了解班级管理情况,解决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每学期根据工作状况评选优秀图书管理员。通过他们带动班级读书活动的深入开展,不仅提高了班级图书馆的实际效率,也提高了中午阅览的有效性。 ■
(作者单位:南京市金陵中学)
特色馆藏是学校办学特色的一个标志,也是衡量中学图书馆馆藏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金陵中学图书馆结合本校历史,配合校园文化建设确立方向,致力坚持“诚真勤仁”的校训,遵循“为学生的一生奠基,对民族的未来负责”的办学理念,体现“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让校园焕发绿色的生机,让环境放射人文的光芒”的教育主张确立馆藏特色,在收藏方面突出“全、新、专、深”的特点,涵盖《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中22大类图书。
古籍——体现百年名校的文化积淀。金陵中学图书馆历史悠久,馆藏基础是汇文书院的旧藏。1951年,汇文书院收归国有,部分古籍线装书保存至今,本馆为更好地保存珍贵的文献史料,开辟了特藏书库,为线装书配备了防霉、防蛀的樟木书柜,并有计划地开展古籍修复工作。
人文、科学类图书——突出办学特色。金陵中学的创新教育在省市具有引领和示范作用,学校先后被江苏省教育厅、科技厅、科技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命名为“江苏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创新基地”、“江苏省青少年科技教育特色学校”、“江苏省物理教学实验基地”、“南京市科技特色学校和机器人特色学校”。图书馆为配合学校创新教育的探索和实践,采购了大量的科普读物,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结构,又为学校创新课程的建设添砖加瓦。
英文原版读物——展现国际知名学校风采。金陵中学非常注重加强国际交流,积极组织各种外事接待和出访活动,建立了境外友好学校。同时,为让师生有更广阔的国际视野,学校自2008年开始引入国际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升学选择。为了满足师生英文阅读的需要,本馆自2006年起引进了近500册英文原版书籍,还设立了专门收藏国际部课程用书的独立书架。
电子文献资源——富有少年精神。近几年,本馆有计划地采购超星电子图书、龙源期刊、CNKI数据库等电子文献资源,馆藏电子文献所占比例逐步增加,既丰富了学校的数字化信息资源,又顺应了图书馆向数字化转型的必然趋势。
开展科学化、规范化的信息服务,更好保障教育教学
对现有文献进行二次开发。目前,虽然互联网上已有比较有效的搜索引擎方式,但要受时间、空间等因素限制,对网上资源了解不全面。本馆网页上的相关数据库则可发挥其优势,有重点地开发特色学科专业网络资源,并加以整理和归类,为读者提供参考和引导服务,形成有特色的网络资源的查新服务。我馆还利用报刊文献的时效性,对现有文献进行二次开发,将信息及时提供学校,为教科研提供服务。
被动服务逐步转化为主动服务。教师阅览室期刊订阅从娱乐型向教育教学型转移,多订教师教育教学需要的刊物,少订消遣娱乐型刊物。图书馆还利用教师阅览室订的教学期刊编制了教参索引,方便老师们查询。在图书采购方面,尽量满足全体师生的需求,让有限的购书经费用到刀刃上,本馆每年都多次组织教师赴新华书店、先锋书店购书。
为了实现图书馆网络化管理,开展电子阅览,图书馆已由单一的借书阅览服务走向多元化服务。
坚持服务育人方向,做好服务育人工作
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和读书环境。学校图书馆是学校信息资料中心,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课堂教育的延伸。因此,图书馆应寓育人于服务之中。在长期的图书馆工作实践中,本馆为师生营造了一个文明、整洁、清新的馆容馆貌,将规章制度上墙,以规范读者的借阅行为。书架上还张贴“哈佛大学图书馆的名人名言”,墙壁上还展出中国古典书画作品,在师生共享书库还开设了“读者之家”宣传栏,定期向师生进行新书通报、好书推荐,紧密配合学校各项政治活动开展各种宣传。图书馆已先后开展了“纪念五四运动80周年”、“纪念南京解放60周年”、“世界遗产在中国”、“感动2008精彩瞬间”、“北京奥运集锦”等多次图片展览活动。
开设图书情报相关校本课程。每学年开学初,除了要对新生进行图书情报知识教育外,图书馆的青年教师还开设了“文献检索”等选修课程和“金中读者协会”等校本社团,为普及图书情报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校本课程的研发创造了条件。
为学生职业体验提供平台。本馆每年都会在高一年级招募一批学生管理员,协助管理员老师做好师生共享库的管理工作。我校还经常召开班级图书管理员会议,了解班级管理情况,解决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每学期根据工作状况评选优秀图书管理员。通过他们带动班级读书活动的深入开展,不仅提高了班级图书馆的实际效率,也提高了中午阅览的有效性。 ■
(作者单位:南京市金陵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