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野生芬娜冬菇菌株的鉴定与驯化栽培

来源 :食用菌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crc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从内蒙古乌素图国家森林公园柳树上采集到的野生冬菇(Flammulina sp.)进行形态学研究和ITS分析,鉴定为芬娜冬菇(F.fennae)。使用培养料(50%棉籽壳,38%木屑,10%麸皮,2%碳酸钙)栽培,菌丝满袋时间为30d,从接种到第一潮菇采收为54d,子实体呈淡黄至黄色,子实体柄长(13~18cm),出菇整齐度好,袋产量200g左右。 The morphological study and ITS analysis of wild mushroom (Flammulina sp.) Collected from willow trees in Wu Su Tu National Forest Park in Inner Mongolia were identified as F. fennae. The culture medium (50% cotton seed hulls, 38% sawdust, 10% bran, 2% calcium carbonate) was used to culture mycelium full bag for 30 days. From inoculation to the first tidal harvest was 54 days, To yellow, fruiting body stalk length (13 ~ 18cm), fruiting uniformity, bag production 200g or so.
其他文献
阐述了二氧化碳污染的严重危害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分析了森林与二氧化碳的关系,森林可以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防止气候变暖,维护人类生存环境;提出了重视森林的生态
目的调查分析武警部队入伍新兵中慢性肾脏病(chronickidneydiesase,CKD)的患病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整群随机抽样的群体,进行相关危险因素的问卷调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在1
生物多样性是衡量森林质量的重要指标,生物多样化是生态系统稳定的基础。综述了影响林下植物多样性的因素,指出:1)混交林的生物多样性优于纯林;2)老龄林群落具有较为丰富的物种和复
《滑菇菌株驯化筛选与栽培技术研究》,是1991年原南平地区科委下达的科技任务。从1991年冬引进滑菇品种,经过3年栽培试验,选育出适合本地袋料栽培的高产优质菌株,对其生物学
从四个方面探讨了近现代新疆蒙古族的社会阶层,认为近现代新疆蒙古社会依然是由封建主和平民两个阶层组成,封建主为上层阶级,平民为下层阶级。并阐明了两者的关系,即剥削与被剥削
1989年7月,笔者在宜昌市郊外枯死扬树蔸上采集到一丛重2.8kg的野生平菇,时值雨后见晴,东南风3~4级,气温36℃。当即用①PDA培养基②PDA加麦芽汁培养基③PDA加桑椹汁(简称SDA)培